构建旅游业生态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与思考_旅游产业论文

构建旅游业生态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与思考_旅游产业论文

论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及其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系统论文,必要性论文,旅游产业论文,思路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旅游业真正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序列是从1986年正式开始的,在这之前基本上属于政治接待型的事业组织,发展旅游的目的还主要限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自从1986年旅游业被列入国民经济计划并在产业序列中获得优先发展后,国内旅游需求逐年膨胀,宏观环境不断优化,使旅游业的发展呈现逐年加速之势。到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将旅游产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使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进一步确立,大大加快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1] 分析,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旅游业的总收入连年攀升,2002年已达5566亿元,比1998年净增了2147亿元,增长率为62.80%,年均增长率10.47%,年均净增357.83亿元。从表一可以看出,2003年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旅游总收入4882亿元,比2002年有明显下降,但从2004年的发展势头和统计情况来看已有大幅度回升。从旅游产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体占5%左右,除2003年因受“非典”影响略有下降外,可以明显看出有超出5%的趋势,如表二所示。

表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总收入一览表 单位:亿元

年份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总收入 2105 2518 3112 3419 4002 4519 4995 5566 4882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教育版)、国家旅游局历年旅游业统计公报

表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生产总值占GDP一览表

单位:亿元

年份 1997 1998 1999200020012002 2003

旅游生产总值 3713.53 3865.32 6761.23 5659.19 6313.29 6015.52 5079.79

GDP

74894.2 79003.3 82673.1 89340.9 98592.9 107514.2 121103.8

所占比重%4.96 4.89 8.186.336.405.60 4.1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4》、国家旅游局历年旅游业统计公报

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旅游卫星账户(TSA)的测算,2004年我国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50%,而旅游经济占GDP的比重则高达11.45%,近年来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也非常大。按照WTTC旅游卫星账户的统计测算,2004年我国旅游产业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为1.98%,旅游经济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则达11.45%。也就是说,在每就业100人中就有11个半是从事旅游经济活动的。根据WTTC的分析,我国的旅游就业乘数效应在世界各国中也是比较高的,2004年达4.21[2]。实际上,按照我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旅游就业乘数效应在1997年已为6,1998年以来一直接近6[3]。

尽管我国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确实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对旅游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措施。

1.从产业发展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尚未构建和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旅游产业链,使整个旅游产业系统各相关产业的协同性、互动性、整合性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整体功效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分析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诸如食、住、行、游、购、娱各产业部门以及政府管理、中介服务、市场预测、规划设计、队伍建设、教育培训、法规规范、统筹协调等部门的规范运作和功能发挥,都与缺乏构建旅游产业链及其配套功能有直接关系。比如,今年春节黄金周海南省的游客结构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改过去以团队游为主、自助游为辅的格局,自助游等散客占到游客总量的60%,团队游仅占40%。但与这种“自助游”相适应的产业管理与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而且缺乏必要的研究和心理准备。事实上,好多企业只是在研究如何抓住黄金周时机提高收益的问题,很少思考如何利用春节黄金周树立新形象,开拓新市场,努力推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我国需要确立发展旅游产业的大系统观念,克服狭隘封闭、画地为牢的自缢性经营思想;建立和形成符合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新型的有机的旅游产业链,打破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思维陋习。要围绕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经营和服务以及文化传统、休闲娱乐、艺术鉴赏、风情民俗、古迹、探险等资源与经营项目,打造特色旅游精品,构建品牌价值链和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旅游产业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生态系统,才能真正成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2.从产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是旅游产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体制性根源。

“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是一个与旅游产业链直接相关的创新性命题。笔者之所以要把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创新性的命题来重点研究,就是因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都与缺乏这一生态管理系统直接相关。因此,能否构建一个新型的“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我们从对下面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来加以佐证。

其一,为什么管理调控总是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使得诸多关系难以理顺,深层次矛盾越聚越多,冲突越积越深,对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比如,游客深恶痛绝的零负团费与“填坑”怪圈的蔓延,黑导、黑车、黑社、黑店的不断出现,旅游产品的缩水和旅游“精品”的畸变等这些严重问题,都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调控能力不足有关。因此,需要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这一全新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机制,增强旅游产业系统的整合度、互动性和协同观念,以便大大提升整个系统的管理调控能力。

其二,为什么旅游产业经营的不少环节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使得旅游市场怪状迭现,问题不断,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什么好多景区景点经营企业大倒苦水,旅行社苦诉艰辛,导游司机怨声载道,餐饮企业惨淡经营,旅店宾馆无序竞争,游客投诉不绝于耳,等等。实际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没有构建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直接相关。因为旅游不仅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很强的系统性产业,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关联度极高的社会性产业,这一产业的有序发展和良性运营,离不开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而这一切依赖于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科学构建和规范运作。

其三,为什么旅游市场的服务质量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这既涉及到如何保证旅游产品供给的质量标准,也涉及到如何创新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因为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的过程是和旅游产品经营服务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享受和体验过程是与旅游产品的效用发挥过程同步进行的,这是购买旅游商品与其他有形商品的最大区别。因此,要通过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构建和运行,使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标准始终处于正常供给和可监控的状态,大大消除因旅游产品质量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所带来的诸多经营烦恼。

其四,为什么旅游市场的调节能力总会出现偏差?如今年春节黄金周海南三亚旅游宾馆床位价格飞涨的问题,结果导致游客入住率只有66.66%,同比下降了27.84%[4],就是缺乏科学的价格调节能力与预测能力的具体体现。实际上,这不仅是对游客旅游方式变化缺乏准确预测和把握的具体表现,而且也是对游客消费行为变化规律缺乏认识和分析的主要表现。现代旅游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游客旅游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多元化变化趋势,如个性化的“自驾游”、“自助游”、“探险游”等旅游方式的不断涌现及饭店和景区之外消费行为的多元化发展趋向等。这说明“自由人”的旅游方式和“社会化”的旅游消费行为,客观上要求构筑与之配套的旅游市场功能和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这些都依赖于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建立。

二、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分析

目前,还没有学者就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问题作过相关的研究,笔者之所以要明确提出并研究这一创新性的命题,就是因为旅游产品是一种以系列性、综合性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特殊消费品,它提供给游客的是一种旅游消费价值的完整体验。因此,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内部各系统的关联度和依存度更为密切,对整个旅游产业系统经营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和直接。无论是旅游景区与景点管理企业、休闲度假和客运服务企业,还是旅游饭店与餐饮服务企业、旅行社以及旅游商品、纪念品经营企业等,甚或是相关的建筑与制造企业等,它们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兴衰相通。可见,旅游产业是一个有生命运动规律的生态系统,即旅游产业生态系统[5]。与此同时,也就涉及到如何对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实施有效管理的问题,即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构建问题。

事实上,从学科属性看,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是一个跨学科领域的边缘交叉性学科,涉及到生态学、产业生态学、企业生态学、管理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理论和问题。自从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揭示出自然界中物种进化的规律[6] 以来,“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进化论”的思想和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领域,尤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领域也被广为运用。我们知道,生态是指各有机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有机体生存环境的物理和化学等特征。而生态学则主要研究包括各有机体之间的食物链构成、狩猎及逃生行为、求偶及繁殖活动,以及不同有机体对环境的物理和化学特征的适应程度等内容。然而,生态系统则是由种群的特征、类型、分布及其演变以及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构成的系统,是以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无疑,当我们把生态系统的理念引入产业系统时,就会发现其中一些非常有趣的富有哲理的思想和观念。

我们知道,生物进化论是要解释为什么某些生命形式能够出现,而且还会生存下来,而有些却已经消亡,并认为能够生存下来的生命形式是最能适应生存环境的优良物种。而一个生态种群就是由进行类似活动的一系列物种组织构成的,它们行为方式类似,行为结果也类似,因为它们有着自己的食物链,维持着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样,产业生态系统是要解释为什么某些产业组织能够生存和发展,而有的却难以为继,破产倒闭。那么,能够生存和发展下来的这种产业组织无疑就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优良“物种”。而具有类似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的众多产业物种所构成的系统就是产业生态“种群”,也即产业生态系统[5](P263—272)。从价值链的角度看,产业生态系统包含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产业和其他重要的竞争主体,一直向下延伸到营销网络和顾客,并平行扩张到互补性产品的生产商以及技能、技术或以共同投入品联系起来的业内公司,还包括一些政府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可见,这一生态系统所涉及的要素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产品或服务、利益相关者和政府等及其各种关系和活动,是一个多要素、多侧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产业种群有机体。

因此,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是一个有生命运动规律的有机体,各产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在于系统成长,为游客和所有的服务对象创造价值,使各产业组织的发展与利益相关者实现“共生进化”。这个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应有三个切入点:一是以旅游产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的主体,利用数学方法和产业生态模型,研究旅游产业活动与演替对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多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协调和保护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政策内涵及其支撑体系。二是从制度、组织、技术创新的角度入手,研究如何规范旅游产业系统的经营管理行为,协调各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将旅游企业的自利目标与利他目标统一起来,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与产业生态管理系统良性运行的同步协调以及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三是在全面界定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学习、协商和合作,达成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内外各部分的共识与合作,实现解决旅游产业生态系统问题的一系列共赢的实施方案。

三、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

从上文分析中不难看出,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产业生态都是相互依赖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重要的不是个体的存在,而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旅游消费需求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产品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所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其一,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构成和协同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其中不仅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呈专业化发展趋势,协同的方式要求改变过去仅仅基于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利益交易,逐渐发展成为以战略联盟、优势互补、流程对接和文化融合等为特征的深度合作。

其二,产业系统中各环节对价值创造的贡献也在被重新界定,价值和利润在产业价值链条上不断转移,并较多地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集中,而且转移的范围越来越大,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转移的频率也越来越快。这就需要重新认识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规律,协调各相关产业组织之间的价值创造活动,使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价值创造的最佳状态。

其三,产业生态系统每一环节的运作效率对整体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大[7], 各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一点在旅游产业系统似乎表现的特别突出,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已大大超出了单个企业的能力和资源范围,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整个产业系统的协同效应和整合的核心能力之中。

其四,在产业生态系统中行业领袖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发挥着优良产业“物种”的辐射作用和核心协同效应,带动了整个旅游产业“种群”的良性发展。这些核心企业可以通过设立行业标准、共享技术和资源以及控制核心环节等方式,决定着整个产业系统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命运。

其五,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正在加强,原来看似没有联系的不同产业价值链之间变得越来越相互关联,并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重叠、替代、交叉和趋同等一系列新的变化。这说明旅游产业系统所构成的内部产业链必然要延伸到系统外部,使系统的战略联盟进一步扩大,以减少巨大的营销费用和负担,从而协同系统内外各相关方面的关系,达到共赢的目的。

正是基于上述的这些重要变化趋势,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构建应主要考虑以下思路:

第一,优化旅游产业内部系统的协同效率,获取专业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以多种方式与产业系统中其他各相关环节的专业性企业进行高度协同和紧密合作,提高整个产业系统的运作效率,快速满足游客日益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从而使旅游产业系统内部达到最佳的组合与协同,为游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二,深化与旅游产业系统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关系,能够整体化快速响应市场。旅游产业系统应通过投资、协同、合作等战略手段,深化与产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关系,在旅游产品开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上进行密切的协同与合作,使各自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溶入整个产业系统价值链的运行之中,从而切实提高各自的运作效率,进而帮助其增加产品的有效差异性,提高产业系统的整体竞争能力。

第三,强化旅游产业价值系统的薄弱环节,形成并释放整体效能。旅游产业系统要注意强化产业价值链中的薄弱环节,改善制约自身价值效率的上、下游企业的运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系统的运作效能,使竞争优势能够建立在产业生态系统功能释放的整体效率的基础上,从而获得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具体思路可以通过强势的高效企业对低效企业进行控制来整合,也可以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方法来解决,还可以通过产业链主导环节的领袖企业对系统整合来实现。

第四,把握关键环节,推动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的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识别和发现自己产业链条中的核心价值环节,并将资源相对集中于这一环节,培育核心能力,构建集中的竞争优势。然后,借助这种关键环节的竞争优势获得对其他环节协同的主动性和资源整合的杠杆效用,从而使产业系统各相关企业成为产业价值链中的不同主导,构建起基于产业链协同的竞争优势。

第五,不断提高系统协同效率,构建管理型产业价值链。要强调产业链的共同利益最大化,产业价值链上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应是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注重对产业系统中共同资源的管理和维护,旅游产业的各相关环节要在产业系统的发展中增强自身的优势和竞争能力。同时,旅游产业系统中的主导企业还要密切关注所在行业的发展和演进,主动承担起管理整个产业发展的责任,以保持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谋求旅游产业系统的快速成长以及利益的持续最大化。

标签:;  ;  ;  

构建旅游业生态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与思考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