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场地条件、环境气候、施工工艺,导致工程项目出现各种质量病害问题,比如混凝土脱落、裂缝,频繁出现安全事故。同时,随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频繁增加,其管理难度也大幅度增加,施工技术方面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施工企业必须结合施工现场各方面情况,优化利用施工技术,有效解决应用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施工各方面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与进度有直接影响。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整个施工项目,认真研究工程结构与工程技术标准,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相应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严格把握施工质量,深入做好指导与监管工作。在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应构建起科学的技术管理部门,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全面加强技术管理。
1 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地位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的能源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最根本的保障。先进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水电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直接成正比的,这也是构成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部分。而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过程的管理起着重要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就像一个没有大脑指挥的人,根本不能做成功任何繁琐的事情。只有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在使用中发挥出更高的作用。
2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2.1 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项目中为对河道上游流水的合理控制,实际施工操作都是通过利用修建围堰、河道解决流水的问题。为了方便修建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修建维护基坑,这就要在所施工的河道上建造围堰,达到将河道内的河水科学的泄流,以便能够顺利的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行施工导流及围堰施工前,要经过对实际施工作业的周围自然水文条件进行勘察,经过周密的科学计算。把所有与这次水利水电工程所涉及的综合因素都要考虑周全,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进行预判,有效的开展防范措施,最终满足各种施工条件。
2.2 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坝体填筑技术占有重要地位,其能够有效得解决坝面流水作业时出现的各种问题。笔者总结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认为水利水电工程坝体填筑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如下方面:一是在确定坝面流水作业的方向时,应从坝体实际面积出发,不仅如此,还要考虑相关机械设备的作业需求。从宽度方面来看,必须满足碾压机械能错车与压实的最小宽度,一般10-20m;从长度方面来看,应达到碾压机械作业需求,即40-100m;二是在确定坝体填筑工序的过程中应从作业内容出发。具体影响工序的因素有施工强度、填筑面积、施工季节与辅料方式等;三是准确掌控作业时间。由于冬夏季节的特殊性,为了降低热量流失,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作业循环时间;四是在流水作业结束之后,及时确定工序数目与作业单位时间,并做好相关的卸料及平料工作。
2.3 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预应力锚固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较广的适应面,是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整体质量的重要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预应力来说,建立在预应力岩锚、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基础上,可分为两类,即预应力岩锚、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必须优化利用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科学“加固、补强”对应的建筑物,充分展现建筑物独特魅力。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适当减轻施工部位受力的荷载,避免出现各种病害问题。此外,由于预应力锚固施工或多或少会影响锚固锚杆数量、荷载,要结合锚固施工具体要求以及施工现场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工程预应力锚固角度,要结合施工现场各方面,采用适宜的锚固形式,避免存在盲目性,有效防止预应力锚固技术应用中存在各种问题,影响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
3.1 重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后期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实际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整体完整性进行考虑,认真的与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研究,对实际施工进行可操作行业的调整。随着施工的进行,对那些自然因素影响的因素进行科学改变。重视观察施工条件及各人力因素的改变,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因为工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所以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只有灵活的掌握施工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3.2 做好维护与检修管理工作
相关施工单位应从项目的实际状况出发,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不同的项目对于技术方面的要求不一样。从整体来讲,在选择具体的施工技术时应做到质量与安全第一。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质量与安全是并重的,都会影响到项目最终的效益与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各种设备的检修与养护工作,在使用之前,应检查设备的可用性,确保设备不存在漏洞,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备安全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应做好维修工作,确保设备始终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杜绝故障设备运行;在设备使用之后,应做好养护工作,确保设备在下次使用的时候性能良好。不仅如此,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加以建筑,使得技术能够为施工提供保障。在当前,相关调查表明技术监管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非常薄弱,这一点在未来应加以改善。
3.3 加大技术监督力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企业必须做好施工技术“更新、改造”工作,注重各类设备性能的优化完善,结合设备特点、性质,制定“长、中、短”期维修计划,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全方位仔细检查设备,做好维修养护工作,有效解决其存在的隐患问题,提高设备整体性能与质量,提高工程项目整体运营效益。在此基础上,施工企业要优化利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将其灵活应用到工程项目建设中,优化检修方法,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制定合理化的检修图网络,将检修工作落到实处,加大技术监督力度,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存在隐患问题,提高其运营效益。
总之,作为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发挥重要作用的有效保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势在必行。相关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保证施工工程中施工技术及管理有效的发挥,对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有很大影响。还要对相关的施工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先进的思想被有力的灌输。这整个施工过程中,只有有效的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进行高效管理,才能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申建波,陆勇.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探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9:129-130.
[2] 宋元红.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308.
[3] 张建刚.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 江西建材,2017,07:125.
论文作者:王运平,朱先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预应力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锚固论文; 作业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