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马立志[1](2021)在《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文章以西周金文所见邦国的地理为研究对象。绪论首先对“邦国”的概念进行界定:西周时“邦”是普遍的称呼,是以血缘氏族爲核心的政治实体;“国”表示地域概念,东周以後变成政治学概念“国家”。“邦国”一词是西周实际内涵之“邦”与现代政治学概念之“国家”的结合,具有包容性。接下来对百年以来邦国地理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回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利用铭文资料,结合考古发现的邦国遗址,对传世文献中的地理记载进行批判总结,分析地理、族群要素,説明邦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邦国是构建西周王朝国家的基石,考察分析邦国的区位地形、交通、部族关系等要素,可以认识西周地缘政治结构,并为政体研究提供素材;邦国是东周领土国家的前身,对其考察有助於认识前行政区划时代的面貌。整理的对象,以位於宗周和成周以北、古黄河以西范围内的畿外邦国爲主。文章把西土、北土划分为七个单元,各为一章。第一章整理了泾河流域的邦国。密国於先周时已在灵台县一带,处在达溪河谷通道上,西周甲骨文、金文中有一些与密有关的材料。灵台县白草坡墓地的字释潶或泾均非确释,释为(申)则较可能,墓葬性质显示、是殷遗身份的邦伯。是周初亲附的边缘友邦,先祖称“王”,可能位於泾河上游一带。姜姓四岳之後的吕、申,西周时位於泾河上游地区,覆灭宗周的即是西申,西周晚期申、吕的分支氏族迁至南阳盆地。国族名“”在金文出现了几例,有的出土在泾河上游,释为“缯”有待验证。“”字释为“豳”在文字学上有合理的解释,豳王、豳公的特殊身份有待研究,豳地是宗周北面的军事交通枢纽。第二章整理了位於陇山两侧的夨和秦。汧水谷地的夨在西周时期是一个较有实力的部族,夨可以读为虞,可能与汧水附近的吴山及周初“虞芮质讼”之虞有关,夨可称“王”,在政治体系中不同於周朝内服的“侯”,与称“侯”的平陆虞国、宜侯夨簋之“虞侯”、东南吴国,均不会是同一个。秦人出自商奄之民,周公东征後被迁徙到陇右,与戎杂处,西汉水上游礼县附近的城邑与西周晚期的西陲、犬丘有关,陇西牛头河流域的清水县李崖遗址或是孝王时封赐非子的“秦”邑。第三章整理了宝鷄渭河附近的虢、二氏族。虢是位於今宝鷄虢王镇一带的西虢,始自虢仲、虢叔二人,後世分衍出虢仲氏、虢叔氏、虢季氏数支,诸支系的源流和相互关系有待辨明,兴起於两周之际的陕县之虢是西虢分支。是周初来自西南地区的友邦,周朝将其安置在宗周腹地外围的清姜河附近,扼守古嘉陵道入口,进入西周中期後氏贵族政治经济地位从周室疏远、孤立,此後消失不见。第四章整理了南流黄河沿岸的邦国、族氏。无终族在殷墟二三期时可能生活在晋陕之间,殷墟附近出土多件无终铜器,显示其与商朝曾有密切关系,无终部族春秋时渐迁到太原盆地与晋国接触,後又沿代谷迁至今河北蔚县一带,今蓟县之地名无终是後起。梁国在今韩城市西南,春秋初期周平王册封秦仲少子为梁伯,《系年》等参证此秦仲指秦襄公,梁伯戈铭文字体、语句风格与春秋早期秦戈铭文一致,是梁氏出自嬴秦的物证,内容显示梁国受命在北方防御蛮方。韩城梁带村附近是芮国最晚段的居点,已发掘的遗存年代从西周晚期後段持续到芮国之亡,在秦晋到达河西之前,芮一度是该地实力最强的氏族;流散芮国铜器中有不少属於西周早期,但此时的芮居地尚不明确。金文之“”、“”可释为“韩”,乃武王之子受封的韩侯之国,西周之韩国应在汾河下游的河津县一带,控制着从宗周经梁山之南越河到河东汾浍地区的交通。第五章整理了河东地区的邦国。姬姓杨国在今洪洞县,为宣王之子始封,它建立在此前杨地的基础上,姬姓杨侯之前的杨氏或是姞姓,杨国在临汾盆地的北缘、西周文化在河东地区的最北端,目的是防御玁狁。公簋之(疏)是生活在唐叔虞领地之内的一个先代氏族,疏公之妻姚是帝舜後裔,簋铭反映了晋地唐、夏遗民并存的多元环境。文王玉环、唐叔虞方鼎、疏公簋代表了商末周初唐、晋变迁的历史,河汾之间的“唐”具体地望有待确认,天马-曲村遗址是叔虞之子燮父徙封为侯的“晋”之所在,唯具体名字尚有争议。晋国附近翼城大河口之霸、绦县横水之倗、绦县雎村的某不知名氏族,性质可能属於“怀姓九宗”,具有王臣身份,有独立地位,同时也受到晋国的监管。荀国受封在今临猗县涑水附近为“侯”,控制着宗周与汾浍之间的交通,後为邻近的晋室曲沃支系兼并。虞国在平陆县北中条山脉之顶的原上,扼守汾浍地区通往河南成周的交通綫“虞阪-巅軨道”,武王别封虞仲为虞侯,是因爲吴国已奉祀太伯为始祖,别封虞国可使虞仲一支在宗法上独立奉祀仲雍为始祖。第六章整理了燕山附近的邦国、族氏。商末周初的孤竹族与商室有亲缘关系,周初活动在燕山东侧,喀左一带孤竹等窖藏铜器以及多个考古学文化的发现,显示燕山南北衆多族群共存的面貌,其背景是中原的殷周革命;而孤竹与山戎、令支不能简单等同。西周早期的燕国位於北京琉璃河一带,与广安门一带的蓟共处,以後燕国可能兼并了蓟据以为都;周初相继为燕侯的克、旨可能是太保的两个儿子;燕是边陲封国,是周朝控制北方的锁钥,也是与东北民族交流对抗的前沿。涞水县北子铜器,或称北伯,是周初当地的北氏之长,与三监之邶未见关联证据;涞水北子器与湖北江陵北子器无关,後者是当地制作的。第七章整理了太行山沿綫与古黄河之间的邦国。《軝》一节对元氏西张村西周墓作了补充説明,軝侯所封之地位於元氏县槐河之滨,古为泜水,《地图集》等所绘泜水偏南可能不确,軝是邢国之北的附庸小国,任务是防御自井陉突出的戎族。《邢》一节分析了记录初封的麦尊等器应该在前,邢侯簋偏後;邢在商代井方故地建立,初封即在邢台,与温县之邢丘、畿内之丼氏均无关系;邢侯之封目的是防御北戎、控制太行东麓成周至燕国的交通綫,邢与戎对抗交流,有臣谏簋、省命铜剑以为物证。太行西麓上党盆地的黎是周初戡黎後封建的侯,始封君是毕公之子,金文中写作(楷),黎国的任务是防御晋北和太行山区的戎狄,并扼守东出太行的壶关道。河内地区附近是文武周公之胤衆氏族定居的渊薮。康叔初封於康丘为侯,在殷畿故地内,目的是监管殷遗民,淇水附近的卫是康之鄙,对康、卫铜器的分组整理,表明卫作爲国名要在西周中期以後,“夷王命卫为侯”可能反映了康、卫变迁的历史。另外整理了金文中的凡、柞:凡在今辉县市西南,旧释为“同”的字现已改释为“凡”,沈子它簋是凡国铜器,器主它以凡氏小宗的身份作了祭祀周公的礼器。柞即胙,在今延津县北,是周公之後,目前发现的胙氏铜器有柞伯簋、柞伯爵、柞伯鼎等。第八章以山形水系为要素将西土、北土划分爲小的地理单元,描述了各自的地貌背景,进而勾勒了不同单元之间的交通綫:汧水河谷通道,由周原或宝鷄出发至六盘山东麓,或逾陇山至陇右秦地;泾河上游通道,自栒邑-彬县的古豳地出发,沿泾河、马莲河河谷至宁夏南部,这两条通道之间有东西向的泾河支流河谷互通。由丰镐渡渭,经合阳县至河滨韩城之梁、芮,再渡河溯汾水经韩国至上游杨国或汾浍之交的晋国;也可由丰镐至河曲处渡河後上溯涑水,经荀国、倗邑越绦山亦至晋国。汾浍地区与洛阳盆地的交通跨越中条山脉,一是经过虞国的虞坂-巅軨道,二是由中条-轵关道至河内地区,渡河後均可至洛阳成周。自成周经河内沿太行东麓北行,经卫、邢、軝至於燕国。太行东西的陉道,黎国在西侧扼守上党盆地东口之壶关道,诸陉东口,邢在滏口、井陉之间,軝侯守在井陉。这些綫路以宗周、成周为中心,构成了西土、北土的交通网络。周初西土、北土的复杂族群背景,塑造了封建邦国的地缘政治格局。泾河上游是西周的边疆,它没有明确的界綫,而是多种文化人群并存的地带,该区域内周文化、寺洼文化、殷遗民等人群共处。周王朝在这一带没有封建军事性质的“侯”,只是出於镇抚和防御目的安置了一些盟好的小邦国,其中有一些人群是殷遗民,周室还通过边鄙邦伯与戎族通婚等方式维持政治稳定。西周中期以後殷遗民等缓冲要素消失,使得宗周失去西北屏障,屡遭玁狁入侵。在河东地区有先代的唐、夏遗民和戎狄,以及与殷商亲近的一些方国,燕国附近有土着的围坊三期文化和多个族群,这些因素既成爲晋、燕封建的多元背景,也是後来发展壮大的资源。黎、邢原本只是扼守交通,卫国周初监管殷遗民的使命也渐告终结,缺少交流壮大的发展空间,终在戎狄的侵扰下而迁徙。第九章是对邦国与西周王朝关系的历史概述。西周肇建前夕的周邦联盟联合伐商,成康时期迅速封建亲戚以爲藩屏,奠定了西周王朝四土的基本格局;中期王朝对外围邦国的管理事务渐繁,边徼戎狄、淮夷势力濅盛,交侵入境;晚期又有南土噩国联合淮夷的大叛乱,北方又有玁狁入侵,遂因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对邦国进行重建、移徙的调整,仍极力维持王朝的经营,但幽王末年与西土申侯关系的破裂,直接招致内外的联合入侵,覆灭宗周。文末附录,包括《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分布图》、《宗周西北诸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两张地图,以及文中邦国各自的金文材料分类表。
付鹏[2](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董喆[3](2020)在《金文所见厉宣史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金文为基础并结合相关传世文献对西周厉宣时期的史事进行探究。其一,通过对虢仲盨盖、宗周宝钟、伯(?)父簋、翏生盨、鄂侯驭方鼎、禹鼎、敔簋、应侯视工鼎、应侯视工簋、晋侯铜人、晋侯苏钟、(?)盆等厉王时期铜器系联,得出厉王二年、厉王十三年以及厉王三十三年各有一次伐淮夷的战争。其二,通过对(?)盨的梳理得出盨铭中的“逐厥君、厥师”所指并非厉王出奔。通过对三年师兑簋、元年师兑簋、师(?)簋、师(?)簋的整理得出“师龢父”与“伯龢父”应非一人,从二者身份判断,“伯龢父”为“共伯和”的可能性更大。其三,通过对兮甲盘以及膳夫克器的分析,证明崔东壁所说“封申”为宣王早年之事可从。通过对(?)盘、(?)鼎和师(?)簋的梳理,得出(?)盘、(?)鼎之“(?)”与师(?)簋之“(?)”当为一人,而师(?)簋所述当为宣王二十八年前後征淮夷之事。
钟景就[4](2020)在《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申报》在1872年创刊初期曾尝试刊登小说,但不久便停刊了,直到1907年才再次刊登小说。自1907年复刊小说以来,1907年至1911年间《申报》刊载了大量的创作小说和翻译小说。长篇创作小说在主旨上以批判官场、揭露政治黑暗较为多见,在体式上可分为章回体小说和非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中的《自由女》《绣衣盗》等作品虽用传统的通俗小说体式但有一些新的变化,具有创新性。非章回体小说中的《滑稽生》《缦卿小传》等作品尝试用现代小说模式进行创作,具有现代性意识。短篇创作小说主要以唤醒国民为目的,重视小说对时事的及时反映,同时也描摹社会风俗、民生百态,题材广泛,严肃性与趣味性并存。《申报》上刊载的翻译小说主要译自欧美国家,且多为侦探小说和言情小说,整体特色较为鲜明。翻译小说的作者和译者大多难以确认身份,张春帆是可确认身份的译者中较有名气的一位。张春帆译作的发现有利于加深对张春帆的认识。《申报》短篇翻译小说中不乏意译自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童话故事等世界名着中的篇章。1907年至1911年间《申报》刊载的小说作品,是晚清时期报刊小说的缩影,影响着晚清小说生态,促进了我国近代小说的发展。
俞汉群[5](2020)在《讨真心-唐一庵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晚明王、湛两家学说并驾齐驱,身为湛甘泉及门弟子的唐一庵糅合了两家学说而别为一义,体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其思想值得研究,对于了解王、湛两家学说之间的异同及其影响等方面,也有一意义。目前学界关于唐一庵哲学思想的专门研究不多,既有研究虽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其“讨真心”的思想,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即以唐一庵“讨真心”的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具体从本体论的“何为真心”以及功夫论的“如何讨”这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力图呈现其哲学思想的系统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在本体论方面,唐一庵赋予“真心”以存有论和境界论的双重内涵,既吸纳了甘泉的“天理”观念,又糅合了阳明的“良知”思想。“真心”虽然在本质内容上与“天理”和“良知”无别,但甘泉的“天理”在唐一庵处更多地被转换成了“生理”,阳明的“良知”也拥有了新的表达形式。在功夫论方面,唐一庵的“讨”在本质内容上虽然与阳明的“致”以及甘泉的“体认”也无别,都是一种“本体功夫”、“道体功夫”、“自然功夫”,但唐一庵也有自己独特的发挥。唐一庵“讨真心”的思想既融合了王、湛学说,也兼综了佛、道思想。虽然与佛、道两家均有往来,但唐一庵始终以儒者自居。总体而言,唐一庵虽出身湛门,但其思想更倾向于王学。因此,本文将唐一庵“讨真心”的思想定位为“具有甘泉学背景的阳明后学”。
柴西[6](2020)在《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对抗效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流通及其再发展之良性循环的重要路径之一,便是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制度的完善。专利许可合同登记之效力性规范,是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制度之核心制度。然而,无论从立法设计层面上,还是司法实践以及学术研究层面上,我国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制度均将其定位为行政管理手段。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制度片面侧重其公权规范功能,却导致其在私法意义上明晰权利归属功能的缺失。在该制度定位下,自愿登记原则导致专利许可合同登记不尽人意,行政监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且,偏向行政管理的“备案”并不利于私权保护,与现实需要相偏离。实践中,权利登记及合同登记之间相混淆,导致当事人商业风险增加。更为重要的是,登记效力性规定的缺失,导致被许可人之间的专利许可实施权冲突。相关纠纷不仅在当事人之间造成消耗,更不利于相关专利的经济利益的实现。专利权之私权本质决定了作为衍生权利的专利许可实施权同样具备上述属性。赋予专利许可合同登记以“准物权”的对抗效力,不仅可以扩展专利权保护的范围,实现个人、国家、社会三者间的利益平衡,还可缓和知识产权垄断与技术流通之间的矛盾。基于此,通过对我国民法物权债权理论之借鉴与扬弃,实现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制度与民法物权债权理论之内在原理之融合,并结合专利许可实施权相较于物权之特殊性的考量进一步完善其登记制度。专利多重许可及债权物权化之现象与物权变动的意思主义、形式主义及物之多重买卖的交易实践具有内在逻辑相契性,故而专利独占许可合同及专利普通许可合同和专利排他许可合同分别采用登记生效制度以及登记对抗制度,形成二元登记对抗模式。具体制度构建上,本文提出的实体性建议构成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制度之框架,程序性建议则为其做铺垫,最终实现其构建与完善,从而达到促进专利实施、保护专利贸易的目的。
杨芹[7](2020)在《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文中认为都察院是清代专门的监察机关,上以启沃君心,中以纠劾官邪,下以舒表民志,在朝廷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都察院之职由各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等科道言官行使,他们“匡君德,儆官邪,达民情”,地位清要,享有威权。迨至清末新政时期,科道不仅继续弹劾贪墨权贵,揭参违法官吏,而且就新政改制发表卓见,还通过处理吏民申冤,监督地方,为中央集权助力。然而,因内外交困启动的新政,很快走上仿行西法、改革官制的快车道,传统的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官制受到巨大冲击。就都察院而言,倡议裁撤者有之,反对裁改者有之,主张都察院代下议院者颇有其人,提议改都察院为行政或惩戒裁判所者亦不乏。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其中,左都御史陆宝忠、御史汪凤池、王步瀛、赵炳麟、江春霖等人颇多建言和运作,引人瞩目。这不仅反映出中外思想观念的杂糅和碰撞,也意味着监察体制的新旧转型即将来临。尽管直至辛亥革命爆发都察院仍然存留,但其编制和人员大为缩减,影响力也颇见式微。1912年民国成立,除旧布新,都察院被大总统袁世凯下令裁撤。但是,官员的监督和惩戒仍是亟待考虑的问题。1914年平政院设立,附设肃政厅,专司纠弹官吏。一方面,平政院评事和肃政史颇多前清科道出身,肃政厅与都察院设置相仿,职能相近,可见新旧监察制度的延续性。另一方面,肃政厅设在平政院,除弹劾以肃政史的名义,其他公文往来冠以平政院,并非完全独立的机构。肃政史依据纠弹法案行使职权,对弹劾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由平政院审理,再依违法还是犯罪,分别由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惩处或法庭裁判,最后上呈大总统定夺。这不同于前清由堂官、督抚查核,吏部议处的程序。因此,民初的机构分工更加凸显分权制衡,更加追求弹劾与惩戒程序的司法化,在行政案件的审理上初步实现了近代转型。进言之,平政院并非具有裁决权的审判机关,其对官员赃私案构成犯罪的审理后,交大理院裁决执行;对官员渎职违法应予惩戒的交惩戒委员会处分。平政院仅为接收行政案件的机构,对一些行政决定做出维持或者撤销、变更的决定,对官员违法情事不具有裁决权。因此,平政院设立之初职务较为清简,与惩戒委员会、肃政厅之间也存在权限之争。不论在职权还是公署的争取上,平政院都频频落败。后来平政院长周树模改任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委员长以后,要求各省呈劾属员的案件交付惩戒委员会惩戒,不必再交平政院审理;加以司法官惩戒委员会、审计官惩戒委员会相继成立,官员惩戒的专门化逐渐实现。伴随着袁世凯政权的起落,肃政厅从1914年设立到1916年裁撤。此期延续传统监察制度与仿行西式建制并行,是旧制度与新举措交汇之时。从都察院到平政院肃政厅,从御史到肃政史,从台规到纠弹法,名称的变化不仅蕴含着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也反映着由帝制到共和的政治体制变革。但改革背后一直不变的主题,就是对官员的监督与惩戒。中国历来重治吏,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大小官吏的动向,监督一切官吏,监督官吏的一切。这是中国古代治吏的传统情形,是巩固皇权的重要手段。这种治吏的方式发展到清代,历经清末民初的改革,不仅机构形式有所不同,而且职能也多有改变。本文从清末都察院的改革切入,从都察院上奏纠弹、审判覆核、申冤呈请到肃政厅专职弹劾,再到平政院受理诉讼、惩戒委员会职司惩处,挖掘制度变化的复杂性、丰富性与内在的张力。在各个事件中探寻真相,揭示机构的制度设计与运行状况,以期展现1901-1916年间官员监督与惩戒制度的延续、改革和探索。
马骏良[8](2020)在《广东开平三埠镇近代骑楼建筑立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平作为广东着名的侨乡,其近代建筑呈现中外多元融合的特征,而骑楼建筑正是见证开平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员,具有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多方面的价值。开平三埠镇骑楼反映着开平华侨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独特魅力。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骑楼逐渐被现代建筑取代,进而边缘化与碎片化,因此对于骑楼的保护迫在眉睫,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以及类型学等方法,以三埠镇近代骑楼建筑立面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细致分析,进而丰富开平近代建筑研究体系,也为骑楼街区更新保护和地域性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论文第一部分是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界定、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都做出了详细介绍,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二章对开平三埠镇的自然地理与社会历史背景进行概述,同时对骑楼建筑的起源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开平三埠镇近代骑楼的建设发展过程以及发展动因。本文第三章探讨了开平三埠镇近代骑楼的分布概况以及骑楼街的空间形态分布与街道尺度。本文第四章对开平三埠镇近代骑楼群体立面的建构特征、色彩与肌理以及审美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第五章对开平三埠镇近代骑楼单体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与工艺、骑楼单体组合模式、骑楼立面构图与骑楼各个构件的设计手法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第六章则是对开平三埠镇近代骑楼建筑的价值与保护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现状提出两项保护目标、三项保护原则以及对立面具体的保护建议。骑楼建筑所蕴含的艺术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情感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对开平三埠镇近代骑楼建筑立面的研究有助于为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为建筑设计提供灵感,为骑楼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陈家欢[9](2020)在《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文中指出乡村聚落是从土地中生长出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结果,需要日复一日的修补、完善,其营建方式和手段浸润着时间积累与空间变化融合成的智慧经验,是当代聚落建设值得借鉴的源泉。对安全的需求是乡村聚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防御性的表征一直伴随着聚落的演变与发展,在动乱环境中民间自卫的聚落形式往往与官方屯守系统相互补充,很好地体现了防御性文化在基层组织中的渗透。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有别于他地的多民系、多民族共生于复杂海陆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格局,并在动乱环境中逐渐建立和发展了军事布防体系,乡村聚落在防御性的表征上亦随之波动延展。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合运用了建筑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历时观与共时观并重的思路构建研究框架,将聚落防御性分别置于历史整体进程和聚落系统之内进行分析。通过对乡村聚落发展历程的回溯,揭示了聚落防御性变化、聚落演变和社会动乱之间的关系,借助对明清时期广东社会背景、动乱形势和在此基础上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分析,阐释了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在明清陆续涌现、相继选择的历史情境和重要刺激因素。再以防御性为切入点,通过实例印证,分析在明清时期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最终形成的以防御性表征特点为依据分化的聚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旨在从地理空间分布和时间波动序列上构建战争、军事布防体系建设与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进程中重要历史节点的社会背景梳理,尤其是一些防御性凸显的乡村聚落生成的社会情境,来阐释土地政策和组织类型引发的社会变革对乡村聚落演变的重要影响,以明确在聚落演进中防御性变化与社会动乱起伏之间的关联规律,以及与军事防御体系相互作用的事实,进而明晰防御性与公共性、社会性和在地性相互博弈的过程对聚落演进方向的促进作用。其次,以防御性变化规律为基础,确立了研究明清广东社会变革背景、社会动乱、军事防御体系、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四大主要研究内容。先是从朝代更迭、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科技进步等方面阐述明清广东社会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再通过分析时代背景引发的在广东地域发生的特殊政策变革及其对应的社会组织变化,从而阐释明清广东地方社会基于身份矛盾、经济矛盾、学额矛盾为主的多族群对抗、融合、共生的族域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明清时期发生在今广东辖区范围内有关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历史记载,把握明清广东动乱的整体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规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时空关联。之后,基于对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在维度建构、策略选择、空间塑造三个层面的分析,概括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及其内涵。最后,通过实例调研和综合分析,以不同层面、层层递进的思路,构建了从防御性到防御行为选择,再到防御实体和防御性的空间表征之间的关联脉络,从而从防御性表征的视角将乡村聚落类型总结为三大模式、七类实体和十七种主要亚型。再以地理空间和时间序列作为连接的桥梁,将不同防御模式的乡村聚落与动乱形势、军事防御系统在时空分布规律上进行比对,既把握了明清广东动乱形势对另两者有直接影响的整体规律,也阐释了动乱核心圈与挤压带对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军事防御体系营建与乡村聚落防御性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孙海燕[10](2020)在《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对位於黄淮间的中原十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和研究,对了解和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变革状况,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兴衰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文分域研究是当前金文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目前学界对中原地区金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以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探索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进行全面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在充分掌握考古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所搜集到的铜器国别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对最近几十年来公布的新见铜器进行收录,对国别有异议者进行辨别。如王子婴次炉、京叔盨、京叔盘等器,有学者认为是郑国之器。经本文研究,这几件器并非郑器。王子婴次炉的作器者很可能是楚人。京叔盨中的京叔也并非是郑庄公之弟京叔;再如沈子它簋,旧以为其为沈国之器,经学者们的研究,“沈子”是“冲子”之义,此器应是凡国之器;再如江小仲母生鼎,旧研究者多以此器为江国之器,经本文研究,此器应为郑器,是春秋早期郑文公之子公子士之器,其母为江氏。二、吸收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补正诸家释文之不足。在校订释文後,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校注,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进行研究。前代学者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多有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不便於当代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诸家意见进行汇总,比较得失,观其正确与否。如:根据王子扬先生对甲骨文中“凡”字和“同”字的研究,对西周凡国铜器进行仔细辨别;综合学者们对沈子它簋铭文的各种意见,重新对其铭文进行句读等。三、对中原十国金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疑难问题中,既包括对疑难字词的考释、铜器的断代,也包括对铜器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与中原十国相关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文章对胡应姬鼎、凡伯怡父鼎、卫夫人鬲、郑子耳鼎、郑宝皿鼎等器的铭文进行研究,并提出己说。如胡应姬鼎旧释为“辞”之字应释为“騂”;(?)凡伯怡父鼎中的“(?)”读为“夔”,此器是春秋晚期夔国之器;金文中常见的(?)字,可能是古文字中用来表示“重复”“重叠”义的“重”字的古文。它的字形、字义和殷周时代“士”的丧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卫夫人鬲中的“卫夫人”应是卫惠公的夫人;郑伯匜中的“郑伯”应是郑武公。在综合研究方面,本文结合新出简帛材料,对许、陈、应、蔡、宋的历史地理中存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研究,对西周末年郑国的东迁问题提出己见,并对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四、在本文所收录的513件铜器铭文的基础上,编纂出《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其中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通婚索引、职官索引和铜器自名索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捷。以上四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於本人学识尚浅,行文论述中或有许多不当之处,所提新说亦或有资料不足之缺,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教後学!
二、《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邦国”概念的界定 |
(一)邦 |
(二)侯 |
(三)地域概念的“国”、“土” |
(四)诸侯、邦国概念的混同 |
(五)本文所用“邦国”一词的含义 |
二、邦国研究的内容 |
三、百年来西周邦国地理研究史述略 |
四、选题的意义 |
五、本文的整理范围 |
第一章 泾水流域的邦国 |
第一节 密 |
一、文献及甲骨、金文中与密有关的材料 |
二、密国的位置 |
三、可能与密国有关的考古发现 |
第二节 甘肃灵台县白草坡墓地( (?)、 (?) ) |
一、“ (?) ”、“ (?) ”二字释读平议 |
二、“ (?) ”和“ (?) ”的性质 |
第三节 |
一、“ (?) ”字的释读 |
二、对 (?)伯归刍簋铭文的认识 |
三、 (?)伯归刍簋所见史事 |
第四节 吕 |
一、吕氏的起源与分衍 |
二、吕氏早期居地的讨论 |
三、西周晚期的吕国 |
第五节 西申 |
一、“申”字的释读 |
二、畿内之申与“南申” |
三、西申地望 |
四、西申、申戎、姜戎关系的辨析 |
五、西申之一支迁徙南阳的原因和意义 |
第六节 (?) |
一、金文中的(?) |
二、 (?)字释读及其与缯的关系 |
第七节 (?)(豳) |
一、 (?)字释读 |
二、西周金文中的豳 |
三、豳的地理考察 |
第二章 陇山两侧的邦国 |
第一节 汧水谷地的夨 |
一、夨国的发现和研究简史 |
二、铜器及铭文的分组 |
三、 (?)的文字学解释 |
四、夨的族姓 |
五、夨国的地理意义 |
六、夨、虞之关系 |
第二节 陇山西侧的秦 |
一、秦人早期的活动地点 |
二、秦人西迁的时间 |
三、秦与戎的关系 |
四、与西周之秦关系存疑的一些铜器 |
第三章 宝鷄渭河沿岸的邦国 |
第一节 西虢 |
一、虢氏的地理问题 |
二、虢氏氏族的分衍 |
第二节 (?) |
一、 (?)氏墓葬分析 |
二、 (?)氏铜器、陶器文化因素反映的历史 |
三、 (?)氏对外关系分析 |
第四章 南流黄河沿岸的邦国 |
第一节 无终 |
一、“无终”的释读与无终铜器的年代 |
二、无终族的迁徙 |
第二节 梁 |
一、梁伯戈与梁国 |
二、梁国史事与地理 |
三、梁姬罐的分析 |
第三节 芮 |
一、西周芮国铜器及铭文整理 |
二、芮国史事与考古发现 |
三、芮国地望综理 |
第四节 韩 |
一、西周金文“ (?) ”字的释读 |
二、西周之韩国 |
三、三晋之“韩”的地望 |
四、《诗·韩奕》的争论和西周韩国地理 |
第五章 河东地区的邦国 |
第一节 杨 |
一、西周金文中的杨 |
二、西周末年杨国的历史地理背景 |
附:西周与“昜”有关的铜器铭文分析 |
第二节 (?) (疏) |
一、 (?)字释读 |
二、对 (?)公簋 (?)公、妻姚身份的认识 |
第三节 昜(唐)-晋 |
一、西周晋国都邑(侯马新绦之前)的探索 |
二、晋国始封地“唐”的考述 |
三、出土材料所见唐、晋的变迁 |
第四节 霸 |
一、金文霸字的分析 |
二、金文所见霸氏史事 |
第五节 朋(倗) |
一、倗字形体来源分析 |
二、金文中的“倗”氏 |
三、西周倗氏的来源 |
附论:倗、霸的性质 |
(一)倗、霸墓地的葬俗特徵 |
(二)倗、霸的族姓来源 |
(三)倗、霸的地位和性质 |
第六节 荀(郇、 (?) ) |
一、金文 (?)字的释读 |
二、西周郇国 |
三、荀的地望 |
第七节 虞 |
一、文献中的平陆虞国 |
二、虞国铜器 |
三、虞国地理 |
附:西周“吴”氏铭文的整理 |
第六章 燕山南北的邦国、族氏 |
第一节 孤竹 |
一、孤竹铜器和铭文的发现 |
二、文献中的孤竹历史和地理 |
三、孤竹铭文反映的族氏关系 |
四、喀左窖藏铜器的历史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匽(燕) |
一、匽字的释读总结 |
二、金文所见燕国初封 |
三、匽国附近的氏族 |
四、西周匽都 |
五、封建燕国的历史地理背景 |
第三节 北 |
一、涞水张家洼“北伯”铜器与文献中的“邶” |
二、“北子”、“北伯”铜器的分析 |
三、涞水、万城铜器之间的关系 |
第七章 太行山与古黄河之间的邦国 |
第一节 軝(泜) |
一、元氏县西张村西周墓的补充説明 |
二、軝国地理及其军事意义 |
第二节 邢 |
一、西周早期的邢国 |
二、西周邢国地理问题 |
三、邢国的地理意义及其与戎的关系 |
第三节 楷(黎) |
一、 (?)字释读 |
二、楷国的发现与确认 |
三、楷国铜器反映的史实 |
四、楷国地理 |
第四节 康-卫 |
一、康、卫铜器的整理 |
二、从康徙卫 |
三、相关地名考证总结(沬、朝歌、卫、淇卫、旧卫) |
四、关於“夷王命卫爲侯” |
附:“康侯鬲”跋 |
第五节 河内地区附近邦国 |
一、凡 |
二、柞(胙) |
第八章 西土北土邦国与西周地缘政治 |
第一节 西土的地理与交通 |
一、关中渭河谷地平原区 |
二、陕北高原区 |
三、关中、陕北地区之间的交通 |
四、关中与西南地区的交通 |
第二节 北土的地理与交通 |
一、河东汾浍地区的地理 |
二、太行山两侧、古黄河以西的地理 |
三、晋南汾浍、涑水流域与洛阳盆地之间的交通 |
四、成周至燕山以南的交通 |
五、太行山东西的交通 |
六、西土渭河谷地与河东地区的交通 |
第三节 西周的西北边疆 |
第四节 北土邦国与西周地缘政治 |
一、山西地区 |
二、太行山以东地区 |
第九章 邦国与西周王朝关系史略 |
一、?受万邦:文王时代的小邦周 |
二、遹征四方的武王时代 |
三、成王“奠四国万邦”和康王“ (?)尹亿疆” |
四、昭王南征不复 |
五、穆王时期 |
六、东南淮夷的兴起 |
七、恭懿孝夷诸世 |
(一)恭王 |
(二)懿王 |
(三)孝王 |
(四)夷王 |
八、厉宣之世的西北玁狁和东南淮夷 |
九、宣幽时期的四方忧患 |
十、西周末世的氏族东迁 |
结语 |
附录 |
地图 |
西周金文邦国材料分类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
第一节 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
第一节 编撰 |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
五、关于撰者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分集甲乙丙 |
二、细类分析 |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
四、相关问题论述 |
五、种卷分布 |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
三、《旧唐志》的编撰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
第一节 编撰 |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
三、种卷分布 |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
第一节 编撰 |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
第二节 体例 |
第三节 内容 |
一、细类分析 |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
三、相关问题论述 |
四、种卷分布 |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金文所见厉宣史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3.研究综述 |
3.1 铜器断代方面 |
3.2 文字考释方面 |
3.3 史论方面 |
3.4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4.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4.1 主要内容 |
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厉宣史事?相关铜器的确定及铭文综理 |
1.‘厉王史事?相关铜器的确定及铭文综理 |
1.1 虢仲盨盖 |
1.2 伯?父簋 |
1.3 翏生盨 |
1.4 宗周宝钟 |
1.5 鄂侯驭方鼎 |
1.6 禹鼎 |
1.7 敔簋 |
1.8 应侯视工鼎 |
1.9 应侯簋 |
1.10 晋侯铜人 |
1.11 晋侯苏钟 |
1.12 多友鼎 |
1.13 散氏盘 |
1.14 从盨 |
1.15 从鼎(附从簋盖) |
1.16 ?匜 |
1.17 琱生诸器 |
2.‘共和史事?相关铜器的确定及铭文综理 |
2.1 ?盨 |
2.2 三年师兑簋 |
2.3 元年师兑簋 |
2.4 师?簋 |
2.5 师?簋 |
3.‘宣王史事?相关铜器的确定及铭文综理 |
3.1 不其簋 |
3.2 兮甲盘 |
3.3 虢季子白盘 |
3.4 四十二年?鼎 |
3.5 膳夫克器 |
3.6 驹父盨盖 |
3.7 文盨 |
3.8 师?簋 |
第二章 金文所见厉王史事研究 |
1.厉王时期?征伐淮夷?与?攘除猃狁? |
2.金文所见厉王时期的内部动荡 |
3.小结 |
第三章 金文所见共和史事研究 |
1.?盨所载非?厉王奔彘?史事 |
2.?伯龢父?与?师龢父?非同一人 |
3.小结 |
第四章 金文所见宣王史事研究 |
1.宣王时期北击猃狁 |
2.宣王时期经营东南 |
2.1 关於?封申? |
2.2 关於师?簋 |
3.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的总体形态 |
第一节 1907年之前《申报》刊载小说的历程 |
第二节 1907-1911年《申报》刊载小说的概况 |
第三节 晚清《申报》所刊小说体现的小说观念 |
第二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长篇创作小说 |
第一节 长篇创作小说的概貌 |
第二节 长篇创作小说中的章回体小说 |
第三节 长篇创作小说中的非章回体小说 |
第三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短篇创作小说 |
第一节 短篇创作小说对时事政治的反映 |
第二节 短篇创作小说对社会民生的反映 |
第三节 短篇创作小说中的滑稽气质 |
第四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翻译小说 |
第一节 晚清《申报》所刊翻译小说的总体情况 |
第二节 张春帆及其翻译作品 |
第三节 晚清《申报》短篇翻译小说与名作意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申报》(1907-1911)刊载的小说目录 |
附录二 《申报》(1907-1911)长篇创作章回体小说回目 |
附录三 《申报》(1907-1911)所刊小说的广告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讨真心-唐一庵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与王、湛两家关系的研究 |
1.2.2 “讨真心”具体内涵的研究 |
1.2.2.1 “真心”内涵的研究 |
1.2.2.2 “讨”之内涵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基源问题研究法 |
1.3.2 文献分析法 |
1.3.3 概念分析法 |
1.3.4 思想史的方法 |
2 何为真心——本体论 |
2.1 真的双重意蕴 |
2.2 真心即心体 |
2.2.1 存有论意蕴 |
2.2.2 境界论意蕴 |
2.2.2.1 中无所着 |
2.2.2.2 太虚无物 |
2.2.2.3 空藏于心 |
2.3 真心与习心 |
2.4 真心即良知 |
2.4.1 良知是活机 |
3 如何讨——功夫论 |
3.1 讨之必要性 |
3.1.1 真心被人自埋没 |
3.1.2 人有昧于致之之义 |
3.2 讨之解义 |
3.2.1 自然义 |
3.2.2 学思义 |
3.2.2.1 存存不失之谓思 |
3.2.2.2 以学为思才是真思 |
3.3 讨之下手处 |
3.3.1 在本体上下功夫 |
3.3.2 定真种子 |
3.4 直须自信 |
3.4.1 须知得人身甚大 |
3.4.1.1 人备五行之全 |
3.4.1.2 人身与天地万物同体 |
3.4.1.3 满宇宙都担在自家身上 |
3.4.2 心之精神是为圣 |
3.5 为学先须立志 |
3.5.1 聚精神 |
3.5.2 有悦处 |
3.5.3 贵辨志 |
3.5.3.1 真立志 |
3.5.3.2 悦于学 |
3.6 实察而实守 |
3.6.1 自家认取 |
3.6.2 自出义理 |
4 唐一庵哲学思想的源流与定位 |
4.1 思想源流 |
4.1.1 对于朱子思想的修正 |
4.1.2 对于甘泉思想的汲取 |
4.1.3 对于阳明思想的继承 |
4.1.4 对于敬庵思想的影响 |
4.2 总体定位 |
4.2.1 真心本体的定位 |
4.2.2 寻讨功夫的定位 |
4.2.3 整体思想的定位 |
4.2.3.1 儒家认同 |
4.2.3.2 学派归属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Ⅰ:唐一庵先生画像 |
附录Ⅱ:唐一庵佚文摘略 |
附录Ⅲ:唐一庵门下名贤考略 |
作者简历 |
(6)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对抗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专利许可合同备案的实然功能及其问题 |
第一节 专利许可合同备案的实然功能 |
一、信息管理检索平台 |
二、市场交易规范机制 |
三、司法裁判参考依据 |
第二节 专利许可合同备案的问题 |
一、自愿登记导致行政监管职能无法全面履行 |
二、权利登记混淆为合同登记导致商业风险增加 |
三、登记无效力导致多重许可下的权利冲突 |
第三节 “登记”制度之立法理由及其民法体系化 |
一、“备案”制度的立法理由 |
二、“登记”制度的立法理由 |
三、登记备案制度的民法体系化 |
第三章 专利许可之权利性质及其对抗 |
第一节 专利权及专利许可实施权之权利性质 |
一、专利权之私权本质 |
二、专利权之利益平衡规制 |
三、专利许可实施权本质为财产权许可 |
四、专利许可实施权之物债二元结构 |
第二节 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制度再定义 |
一、登记对抗第三人 |
二、债权向物权的渐进 |
第三节 专利许可合同之“债权物权化” |
一、独占许可本身之排他性致债权物权化 |
二、普通许可之债权性质经登记致债权物权化 |
第四节 物债二元视角下的专利许可合同对抗模式 |
一、债权对抗视角下的专利许可合同对抗模式 |
二、物权对抗视角下的专利许可合同对抗模式 |
第四章 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对抗制度构建 |
第一节 登记对抗制度的基本法律关系 |
一、合同效力与权利变动之区分规则 |
二、专利许可“无权处分”规则 |
三、专利许可不适用善意取得 |
四、买卖不破许可 |
第二节 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制度之对抗规则 |
一、专利许可合同之一般规则 |
二、专利许可合同之特殊规则 |
第三节 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制度的其他建议 |
一、实体规范 |
二、程序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价值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清末都察院的编制及职权 |
第一节 清末都察院的编制 |
一、1906年官制改革前的编制 |
二、1906年官制改革后的编制 |
第二节 清末都察院的规章 |
一、《钦定台规》的内容 |
二、台规与会典、例律的关联 |
三、台规的效力与意义 |
第三节 清末都察院的职权及其保障 |
一、都察院的职权 |
二、科道行使职权的方式 |
三、科道行使职权的保障 |
第二章 科道的纠弹与冤抑受理 |
第一节 官吏纠参与申冤的律例规定 |
一、被参官吏的处分之例 |
二、构成犯罪的处罚之律 |
三、被参官吏的宽免与申诉 |
第二节 科道对京官的纠弹 |
一、弹劾王公亲贵案 |
二、弹劾官员舞弊:以邮传部李德顺案和吏部受贿案为例 |
三、都察院堂官弹劾科道案 |
第三节 科道对外官的纠弹 |
第四节 清末都察院受理革员申冤 |
一、赴都察院呈控的案件总体情况 |
二、呈控人与当事人 |
三、都察院受理革员京控的程序 |
四、革员呈控的事由 |
五、京控的拟断与呈控的差异 |
六、革员呈控案的总体处理结果评析 |
七、都察院在革员京控案中的功用评析 |
小结 |
第三章 清末都察院的裁改争议 |
第一节 裁改的动因与起始 |
一、内忧外困的时势迫使变法改制 |
二、迎合预备立宪的需要 |
第二节 丙午官制改革前后都察院的裁改 |
一、丙午官制改革前左都御史陆宝忠整顿都察院的努力 |
二、丙午官制改革中都察院的改制方案 |
三、反对都察院裁改的理据 |
四、都察院官制初步厘订 |
五、都察院奏定整顿章程 |
第三节 都察院代下议院的争议 |
一、都察院代下议院的倡议 |
二、反对设下议院更改都察院 |
第四节 再次厘订台规 |
第五节 都察院裁改期间的民间舆论 |
一、报刊舆论 |
二、宋教仁的议论 |
小结 |
附录 清末科道对待新政的态度 |
第四章 都察院的裁撤与平政院的建立 |
第一节 都察院的末路与科道的去留 |
一、都察院的末路 |
二、科道的去留 |
第二节 平政院的设立及争议 |
一、平政院筹设的过程 |
二、平政院的设立与职权 |
三、平政院与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的争议 |
四、平政院与肃政厅的权限争议 |
第三节 肃政厅的设立、规章与职权 |
一、肃政史的产生 |
二、肃政厅的法规 |
三、肃政厅的职权与行使方式 |
第四节 肃政史的上奏建言与监察纠仪 |
一、上奏建言 |
二、监察政务 |
三、纠仪 |
小结 |
第五章 肃政史的弹劾与惩戒委员会的惩戒 |
第一节 民初官员弹劾与惩戒的法律规定 |
一、肃政史弹劾的范围 |
二、肃政史弹劾的程序 |
三、官员的惩戒机构、处分与开复 |
第二节 肃政史的弹劾案 |
一、肃政史弹劾之预闻 |
二、肃政史纠劾大员 |
三、肃政史弹劾赌博、种烟 |
四、肃政史弹劾中央部院案 |
五、肃政史弹劾巡按使 |
六、肃政史弹劾法官 |
七、肃政史弹劾知事案 |
八、肃政史平反冤案 |
第三节 文官高等惩戒委员的惩戒 |
一、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的惩戒程序 |
二、惩戒滥押、疏脱监犯的案件 |
三、惩戒由巡按使弹劾的其他案件 |
第四节 其他惩戒委员会的惩戒 |
一、司法官惩戒委员会 |
二、审计官惩戒委员会 |
小结 |
第六章 肃政厅的裁撤及后续 |
第一节 肃政厅的最后光景 |
一、肃政史奏劾复辟 |
二、肃政史弹劾筹安会及反对帝制 |
第二节 肃政厅裁撤始末 |
一、主要人物请辞 |
二、改制与合署办公 |
三、裁撤书记官及人员安置 |
四、废止法令 |
五、肃政史的流向 |
第三节 外界对于肃政厅肃政史的评价 |
一、对于肃政厅肃政史之质疑 |
二、对于平政院与肃政厅关系之论评 |
三、肃政厅裁撤之后的评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广东开平三埠镇近代骑楼建筑立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 |
1.1.2 现代化进程中骑楼街区的没落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界定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研究现状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开平三埠镇骑楼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
2.1 地理特征 |
2.2 气候特征 |
2.3 历史沿革 |
2.3.1 长沙埠 |
2.3.2 荻海埠 |
2.3.3 新昌埠 |
2.4 骑楼建筑的起源与三埠镇骑楼的发展过程 |
2.4.1 骑楼建筑的起源 |
2.4.2 三埠镇骑楼建筑的发展过程 |
2.5 骑楼建筑的发展动因 |
2.5.1 骑楼建筑的适应性 |
2.5.2 商业贸易与交通发展 |
2.5.3 华侨推动 |
2.5.4 近代城市改造的法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平三埠镇骑楼建筑的分布概况及街道特征 |
3.1 骑楼建筑的分布概况 |
3.2 楼建筑的街道特征 |
3.2.1 骑楼街道的形态 |
3.2.2 骑楼街道与建筑界面的尺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平三埠镇骑楼建筑群体立面特征分析 |
4.1 骑楼建筑群体立面的建构 |
4.1.1 传统建筑立面的建构 |
4.1.2 西方建筑立面的建构 |
4.1.3 骑楼建筑立面的建构 |
4.2 骑楼建筑群体立面开间构成与组合形式 |
4.3 骑楼建筑群体立面色彩与肌理 |
4.3.1 立面色彩特征分析 |
4.3.2 立面材质肌理塑造 |
4.4 骑楼建筑群体立面审美特征 |
4.4.1 多样与统一 |
4.4.2 对称与均衡 |
4.4.3 节奏与韵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平三埠镇骑楼建筑单体立面特征分析 |
5.1 骑楼建筑单体立面艺术风格 |
5.1.1 简约装饰式风格骑楼立面 |
5.1.2 折中巴洛克风格骑楼立面 |
5.1.3 南洋式风格骑楼立面 |
5.2 骑楼建筑单体立面艺术风格探源 |
5.2.1 巴洛克艺术在欧美的传播 |
5.2.2 华侨文化因素 |
5.2.3 社会因素 |
5.2.4 人群因素 |
5.3 骑楼建筑单体立面基本组合模式 |
5.3.1 牌匾式山花-凸阳台-柱廊形式 |
5.3.2 牌匾式山花-凹阳台-柱廊形式 |
5.3.3 牌匾式山花-平墙面-柱廊形式 |
5.3.4 简化式山墙-平墙面-柱廊形式 |
5.3.5 复合形式 |
5.4 骑楼建筑单体立面比例分析 |
5.5 骑楼建筑单体立面构成与细部特征分析 |
5.5.1 上层部-山花女儿墙与檐口 |
5.5.2 中层部-楼身 |
5.5.3 下层部-廊柱 |
5.5.4 骑楼立面建筑构件的价值体现 |
5.6 骑楼建筑立面纹样装饰分析 |
5.6.1 传统题材纹样装饰 |
5.6.2 西式题材纹样装饰 |
5.6.3 中西纹样装饰的融合 |
5.7 骑楼建筑立面材料与工艺 |
5.7.1 灰塑工艺 |
5.7.2 水泥抹灰饰面 |
5.7.3 清水砖墙饰面 |
5.7.4 水刷石饰面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平三埠镇骑楼建筑的价值与立面保护建议 |
6.1 骑楼建筑所蕴含多重价值 |
6.2 骑楼建筑立面的现状 |
6.2.1 整体立面风貌现状 |
6.2.2 山花女儿墙现状 |
6.2.3 楼身墙体现状 |
6.2.4 窗户现状 |
6.2.5 阳台及牌匾现状 |
6.2.6 廊柱现状 |
6.3 骑楼建筑立面的保护目标 |
6.3.1 延续集体记忆,保存建筑风貌 |
6.3.2 复兴骑楼街区,提升城市形象 |
6.4 骑楼建筑立面的保护原则 |
6.4.1 以人为本原则 |
6.4.2 协调统一原则 |
6.4.3 修旧如旧原则 |
6.5 骑楼建筑立面的保护建议 |
6.5.1 骑楼风貌等级分类保护 |
6.5.2 山花的保护建议 |
6.5.3 墙体的保护建议 |
6.5.4 窗户的保护建议 |
6.5.5 阳台的保护建议 |
6.5.6 廊柱的保护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1.2.1 对象——聚落防御性 |
1.2.2 载体——(传统)乡村聚落 |
1.2.3 时空——明清广东 |
1.2.4 变量——地域动乱、自然环境、文化传播 |
1.3 研究现状及基础 |
1.3.1 国内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
1.3.1.1 建筑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
1.3.1.2 其他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
1.3.2 国内建筑学科对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
1.3.2.1 研究地域分布 |
1.3.2.2 主要研究类型 |
1.3.2.3 研究范畴划分 |
1.3.3 关于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
1.3.4 其他学科对广东明清时期地域动乱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
1.3.4.1 历史学视角: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 |
1.3.4.2 社会学视角: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融合 |
1.3.4.3 地理学视角:动态历史进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 |
1.3.5 研究现状小结 |
1.3.6 对相关古籍志书及专门史着作的整理 |
1.3.6.1 断代史着作 |
1.3.6.2 地方志着作 |
1.3.6.3 专门史着作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田野调查 |
1.5.1.2 文献综述 |
1.5.1.3 归纳分析 |
1.5.2 研究框架 |
1.6 案例选取的依据及概况 |
第二章 产生:乡村聚落及其防御性的历史演进 |
2.1 聚落防御性的缘起与表征 |
2.1.1 物候环境与群体生存 |
2.1.2 防御意识与聚落演变 |
2.2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的演进综述 |
2.2.1 乡村聚落的形成 |
2.2.1.1 “聚”在集合过程中分化出的城乡雏形 |
2.2.1.2 户籍制度完善下的乡制初立 |
2.2.2 乡村聚落的发展 |
2.2.2.1 从地域区别到社会职业分工差异的城乡两分 |
2.2.2.2 从“乡-里”到“乡-村”的乡村基层结构变化 |
2.2.3 乡村聚落的复杂化 |
2.2.3.1 乡村行政组织单元的规模变化 |
2.2.3.2 自然村在社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性 |
2.2.3.3 乡村的“都市化”进程 |
2.2.4 乡村聚落演变的关键动因 |
2.2.4.1 土地政策 |
2.2.4.2 组织类型 |
2.3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演进中的防御性表征 |
2.3.1 生产群体的依附与疏离 |
2.3.1.1 显性表征——庄园的空间集聚化过程 |
2.3.1.2 隐性表征——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交互影响 |
2.3.2 社会组织的割裂与统一 |
2.3.2.1 显性表征——坞壁的扩散普及 |
2.3.2.2 隐性表征——地方割据到生活单元的演进 |
2.3.3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与更迭 |
2.3.3.1 显性表征——军堡的体系化建设 |
2.3.3.2 隐性表征——防御性文化的基层渗透 |
2.3.4 民间自卫与官方屯守的若即若离 |
2.3.4.1 显性表征——山水寨的几废几兴 |
2.3.4.2 隐性表征——“居民自为保守”组织的延续 |
2.4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基本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2.5.1 防御性与聚落演变的关系 |
2.5.2 社会动乱对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影响 |
2.5.3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特点 |
第三章 情境:影响明清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社会背景 |
3.1 明清两朝: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 |
3.1.1 科技进步转化的世界格局 |
3.1.2 朝代更迭激化的民族斗争 |
3.1.3 土地兼并分化的阶级立场 |
3.1.4 自然灾害恶化的生存环境 |
3.2 广东地方:变革丛生的地域背景 |
3.2.1 迁界展届与移民活动 |
3.2.1.1 迁界、展届的基本概况 |
3.2.1.2 移民安置下的族群 |
3.2.2 土地开垦与宗族扩张 |
3.2.2.1 土地垦殖的基本情况 |
3.2.2.2 由“官-民”之别到“民-沙”之别的转变 |
3.2.2.3 宗族在土地开垦中的作用 |
3.2.3 乡勇团练与结社会匪 |
3.2.3.1 守御废弛的官方防御力量 |
3.2.3.2 地方武装力量的兴起 |
3.3 群体融合:冲突蔓延的族域背景 |
3.3.1 基于户籍制度的身份矛盾 |
3.3.1.1 瑶、黎等少数民族的“归化”与“反抗” |
3.3.1.2 棚户、矿民等职业集团的集聚 |
3.3.1.3 疍户的征用与消弭 |
3.3.2 基于赋税制度的经济矛盾 |
3.3.2.1 田赋制度的改革 |
3.3.2.2 盐利与走私 |
3.3.2.3 租佃与争讼 |
3.3.3 基于科举制度的学额矛盾 |
3.3.3.1 学额的分配制度 |
3.3.3.2 寄籍应试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3.4.1 社会矛盾与族群的凝结 |
3.4.2 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
第四章 刺激:明清广东动乱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时空耦合 |
4.1 动乱形势的基本建构 |
4.1.1 时空范畴的确立 |
4.1.2 动乱统计的方法 |
4.1.3 动乱类型的划分 |
4.1.3.1 A型:割据与统一的对抗 |
4.1.3.2 B型:掠夺与保卫的对抗 |
4.1.3.3 C型:流劫与平乱的对抗 |
4.1.3.4 D型:争占资源的互相对抗 |
4.1.3.5 其它复合型 |
4.2 动乱的时空分布规律 |
4.2.1 动乱频次的波动规律 |
4.2.2 动乱密集期的类型统计 |
4.2.2.1 明景泰(1449-1457)至明天顺(1457-1464) |
4.2.2.2 明嘉靖(1521-1566)至明隆庆(1566-1572) |
4.2.2.3 清顺治(1644-1661)至清康熙(1661-1722) |
4.2.2.4 清嘉庆(1796-1820)至清道光(1820-1840) |
4.2.3 动乱的空间分布特点 |
4.2.3.1 Ⅰ类:沿海及近海动乱圈 |
4.2.3.2 Ⅱ类:内陆动乱圈 |
4.3 动乱形势的动态生成 |
4.3.1 由明至清的空间变化 |
4.3.1.1 Ⅰ类动乱核心由东部至中部转移 |
4.3.1.2 Ⅱ类动乱核心由省界边境向粤东南及境中转移 |
4.3.2 动乱叠加的综合态势 |
4.3.2.1 核心圈的叠合:大型核心区与集中核心点 |
4.3.2.2 挤压带的形成:核心圈夹击的外围交汇区域 |
4.3.2.3 弥散区的均衡:动乱均衡蔓延的区域 |
4.4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 |
4.4.1 建设概况 |
4.4.1.1 明朝对布防体系的初步建设 |
4.4.1.2 清朝对布防体系建设的延续与改变 |
4.4.2 基层巡司的分布与变化 |
4.4.3 海防卫所的分布与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4.5.1 地方动乱的主要类型与综合分布 |
4.5.2 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时间后置性 |
4.5.3 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对应 |
第五章 涌现: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的解析 |
5.1 防御性实体的维度构建 |
5.1.1 私密居住(P) |
5.1.1.1 实体构成 |
5.1.1.2 要素特点 |
5.1.2 公共凝结(C) |
5.1.2.1 实体构成 |
5.1.2.2 要素特点 |
5.1.3 联合对抗(U) |
5.1.3.1 实体构成 |
5.1.3.2 要素特点 |
5.1.4 自然融合(N) |
5.1.4.1 实体构成 |
5.1.4.2 要素特点 |
5.2 防御性策略的地域适应 |
5.2.1 借势与造势 |
5.2.1.1 山水掩映 |
5.2.1.2 连片聚集 |
5.2.2 统合与多元 |
5.2.2.1 轴心布局 |
5.2.2.2 分支布局 |
5.2.3 特殊与普及 |
5.2.3.1 临时避难 |
5.2.3.2 住防合一 |
5.3 防御性空间的塑造手段 |
5.3.1 网络秩序化 |
5.3.1.1 集聚 |
5.3.1.2 排列 |
5.3.1.3 复合 |
5.3.2 层级界域化 |
5.3.2.1 线性围合 |
5.3.2.2 点式布防 |
5.3.3 空间吸引场 |
5.3.3.1 错位 |
5.3.3.2 迷迭 |
5.3.3.3 曲折 |
5.3.4 精神布控点 |
5.3.4.1 核心性 |
5.3.4.2 多样性 |
5.4 本章小结 |
5.4.1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 |
5.4.2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内涵 |
5.4.2.1 环境适应性 |
5.4.2.2 安全围合性 |
5.4.2.3 族群凝聚性 |
第六章 反馈: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类型与选择 |
6.1 防御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实体分化 |
6.1.1 (P·U)模式:私密与联合为主 |
6.1.1.1 模式特点 |
6.1.1.2 实体分化 |
6.1.1.3 实例分析 |
6.1.2 (P·C)模式:私密与公共为主 |
6.1.2.1 模式特点 |
6.1.2.2 实体分化 |
6.1.2.3 实例分析 |
6.1.3 (C·U)模式:公共与联合为主 |
6.1.3.1 模式特点 |
6.1.3.2 实体分化 |
6.1.3.3 实例分析 |
6.2 动乱形势下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选择 |
6.2.1 动乱核心圈防御模式的整体概况 |
6.2.1.1 江-佛区 |
6.2.1.2 汕-揭区 |
6.2.1.3 惠-河区 |
6.2.1.4 其他核心点 |
6.2.2 动乱类型影响下的防御类型分野 |
6.2.2.1 交通体系的规整与混沌 |
6.2.2.2 小家庭聚居的扩张与中断 |
6.2.3 动乱时间促进中的防御核心凝结 |
6.2.3.1 宗族控制下单核心的极速扩张 |
6.2.3.2 共同抗险形成的多元核心聚集 |
6.2.4 动乱空间挤压出的防御体系复合 |
6.2.4.1 挤压带一:点式布防的分散运用 |
6.2.4.2 挤压带二:防御、生活空间的集成化 |
6.2.4.3 挤压带三、挤压带四:外部围合的重复使用 |
6.3 军事防御体系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影响 |
6.3.1 巡司变更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
6.3.1.1 职能转化对乡村集聚格局的促进 |
6.3.1.2 驻地建设对乡村防御体系的重构 |
6.3.2 卫所兴衰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
6.3.2.1 卫所衍变型聚落防御维度的转移 |
6.3.2.2 营房制度对空间网络均质的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6.4.1 防御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七类实体分化 |
6.4.2 动乱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作用 |
6.4.3 军事防御体系与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关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明清(1368-1912)主要战争分类表 |
附录2-明朝(1368-1644)主要动乱汇总表 |
附录3-清朝(1645-1840)主要动乱汇总表 |
附录4-广东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名单 |
附录5-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部分)防御模式统计简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原十国金文研究现状简述 |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上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汇编与校注 |
第一章 卫国 |
第一节 卫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卫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5件) |
一、(?)伯(?)组 |
二、卫侯组 |
三、夫人组 |
四、其它 |
第二章 许国 |
第一节 许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许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三章 陈国 |
第一节 陈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陈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7件) |
第四章 应国 |
第一节 应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应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81件) |
第五章 胡国 |
第一节 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0件) |
第六章 郑国 |
第一节 郑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郑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七章 蔡国 |
第一节 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1件) |
第八章 宋国 |
第一节 宋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宋国铜器铭文风格简议 |
第三节 宋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0件) |
第九章 凡国 |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凡国 |
第二节 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7件) |
第十章 虢国 |
第一节 虢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虢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9件) |
一、虢季组 |
二、虢仲组 |
三、虢叔组 |
四、虢伯组 |
五、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及其附近墓葬所出铜器 |
六、虢姜组 |
七、城虢组 |
八、郑虢组 |
下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问题综合研究 |
第十一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专题研究 |
第一节 胡应姬鼎铭文补释 |
第二节 (?)凡伯怡父鼎铭文新释 |
第三节 卫夫人鬲人名研究 |
第四节 宝皿鼎的中的人名和作器时代讨论 |
第五节 商周青铜盉为“水器”说补证 |
第六节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身份献疑 |
第十二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历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西周末年郑国东迁路线试探 |
第二节 西周早期许国历史地理问题补说 |
第三节 西周陈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四节 西周应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五节 西周胡国姓氏问题研究 |
第六节 西周蔡国始封地问题考辨 |
第七节 西周宋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八节 由蔡侯申缶论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现象 |
附录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 |
一、卫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卫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卫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卫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许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许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许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陈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陈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通婚索引 |
(四)陈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应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应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应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应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应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应国金文职官索引 |
五、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胡国金文名物索引 |
(四)胡国金文国名索引 |
(五)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六、郑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郑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郑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郑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郑国金文通婚索引 |
七、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蔡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八、宋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宋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宋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宋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宋国金文职官索引 |
九、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十、虢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虢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虢国金文名物索引 |
(三)虢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四)虢国金文职官名索引 |
(五)虢国金文地名索引 |
(六)虢国金文族名索引 |
(七)虢国金文通婚索引 |
引书简称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四、《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周金文所见西土北土邦国地理整理与研究[D]. 马立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2]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金文所见厉宣史事研究[D]. 董喆. 安徽大学, 2020(03)
- [4]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D]. 钟景就. 暨南大学, 2020(04)
- [5]讨真心-唐一庵哲学思想研究[D]. 俞汉群. 浙江大学, 2020(01)
- [6]专利许可合同登记对抗效力研究[D]. 柴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D]. 杨芹. 吉林大学, 2020(08)
- [8]广东开平三埠镇近代骑楼建筑立面研究[D]. 马骏良. 广州大学, 2020(02)
- [9]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D]. 陈家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孙海燕.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