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动漫之都:杭州的努力、回报与困境——以杭州高新区动画产业园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杭州论文,为例论文,之都论文,高新区论文,困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兼具文化创意与高科技双重特点的动漫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动漫产业渗透进产业价值链的市场份额相当可观。在国家积极出台政策引导和扶持动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众多城市纷纷选择动漫产业作为自己城市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未来支柱产业”,各地的动漫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竞相设立,而所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更是一家比一家诱人,把城市打造为动漫之都的口号更是不绝于耳。
在各地政府强力推动动漫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杭州,这个市场经济繁荣、景色秀丽迷人、注重生活品质的江南名城,较早地提出“打造动漫之都”的明确思路,而且不遗余力地积极扶持杭州动漫产业发展。其扶持力度之强、领导重视程度之高、动员范围之广、努力决心之大在全国各城市中可谓非常突出。
在杭州市区各级政府倾力扶持动漫产业的过程中,大量资金的投入、政策绿灯、配套措施以及各级领导真心实意甚至焦急万分的呵护,使得杭州整体动漫氛围愈渐浓厚,外界的认知程度较高,也涌现出了几家较大的企业。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难以实现赢利、产业集聚以及产业链条伸展效果并不理想、产业发展秩序还没有理顺”等客观现实亦不容忽视。杭州动漫产业处于一种政府强力推动的“雷声大”与产业实体本身发展“雨点小”并存的境况之中。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命名的首批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之一,杭州高新区动画产业园可以说是这个城市努力付出、苦心经营动漫产业的受益者、见证者、体验者、被寄予厚望的突击者以及众多不适的承受者。从初期的热火朝天、干劲十足到现今的逐渐空壳化趋势,该基地园区的发展经历充分昭示了动漫产业发展的成就与困境。本文以该基地为叙述对象,期望它的发展境遇带给人们足够的启示和反思。
一 选择城市的未来:瞄准动漫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粗放型的加工制造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所分割的价值比例愈渐缩小。同时,其所造成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客观现实压力逼迫人们去寻求改变。所以,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是任何一个经济体走向强大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创意产业以其低能耗、无污染、附加值高、市场主动性和渗透性强、前景广阔等众多特点成为人们选择的方向。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兼具文化创意与高科技双重特点的动漫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据统计,全球每年与动漫游戏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达5000亿美元以上,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而与美、日、韩等国动漫产业已成为国家支柱型产业的状况相比,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则比较弱小。
一方面是城市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非常看好这一朝阳产业的巨大市场前景,加之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引导,杭州市委、市政府认为自己的城市定位、资源优势、人文特色和产业结构等众多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动漫产业。因此,杭州市明确提出打造“动漫之都”的战略思想,成立了市一级的动漫游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动漫产业发展。
杭州打造动漫之都的一个基础性载体便是杭州高新区动画产业园,该园于2004年12月被国家广电总局命名为全国首批9个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之一。从2004年以来,在杭州市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已成为国内动漫产业竞争格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基地。政府期望通过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这样的载体和孵化器集聚、培育和壮大整个动漫产业,从而打造出自己的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该动画基地附近就是国家级的软件基地,经过数年的努力该软件基地已很是强大。带着经营后者的经验、自信与期待,杭州市区两级政府对于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前景信心十足。
二 政府主导:倾力推动动漫产业集聚与发展氛围
杭州市的动漫产业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有10多家民营(个体)企业以对外加工动画片为主,自发的产业基础十分脆弱,很难说得上成规模。为了强力推动动漫产业的规模发展,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无疑是政府主导行为的强大平台,目的就是促进动漫企业集聚与产业发展。杭州市与高新区动画产业基地将之表述为“营造政策洼地,形成产业高地,加快集聚动漫产业”。具体来说,政府的这种“营造”行为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首先,自从2005年确定打造“动漫之都”开始,杭州市便研究部署了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15项重大举措,确定动漫产业的基本发展思路。2005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2007年8月又推出《补充意见》),在资金、税收、工商、土地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上确定了引导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具体鼓励措施。从2005年起,杭州市每年拿出5000万元动漫游戏产业专项资金,滚动用于对动漫游戏产业的奖励、资助、贴息等。而作为动画产业基地所在地的杭州市高新区则在2005年2月出台了《杭州市高新区关于鼓励和扶持动画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从2005年起,高新区财政每年从产业扶持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动画产业基地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建设、动漫作品原创以及对动画企业发展的财政扶持。
杭州市区两级政府通过出台积极扶持政策、投入大量资金营造了诱人的政策洼地,从财政扶持、税收减免、房租减免、贷款贴息等众多方面减少企业的运行成本。比如,如果杭州高新区动画产业基地制作的动漫产品能够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则基地给予每分钟2000元的补助,杭州市政府拿出每分钟1000元的补助(共计每分钟3000元的补助),这在全国范围来说是支持力度最大的。很多企业落户杭州基地,尽管不排除别的缘由,但这种巨额的资金政策支持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吸引作用。
其次,除了提供优惠的政策之外,作为服务于动漫游戏等企业的专业孵化器,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深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所以一直着力搭建公共平台。一是努力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解决中小动漫游戏企业对关键技术设备需求高却没有能力购买的问题,政府积极扶持成立杭州市动漫游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限公司,为基地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包括贴图素材、动作捕捉、动画渲染、音效制作等公共服务。二是努力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针对动漫游戏研发制作公司融资难的实际,政府借助国家基地平台通过杭州高科技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并尝试小规模风险投资试点。同时,动画基地积极与海内外风险投融资机构加强沟通,通过银企座谈会、投资推介会、风投见面会等载体,为基地动漫企业牵线搭桥,努力促成动漫游戏企业的投融资事宜。三是努力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一方面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省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机制,联合推出动漫人才实训中心,为企业量身订制,实施菜单式培训,共同推进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和教学实践,使企业与院校形成互动,实现共赢。另一方面,基地通过与杭州高新区人才中心合作,定期组织动漫专场招聘,帮助企业物色人才。
再次,支持动漫节展,促进交流合作。无可否认,杭州连续举办中国国际动漫节并且最终获得该节的永久举办权,这是杭州市区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的结果,由此可见政府的决心与期待。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的举办,一方面积极推介和提升了杭州的动漫产业发展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动漫产业博览会、产业高峰论坛、动漫影视作品大赛等动漫节主要活动,为企业提供包括形象展示、沟通交流、寻求合作等方面的机遇平台。仅动漫节签约仪式一项活动,从2005年以来高新国家动画基地企业签约总金额就达到41.6亿元。
客观而言,从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杭州市区两级政府为了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可谓苦心孤诣,尽心尽力——能想到的方面基本上都已着手付诸行动(虽然行动的效果还有待观察)。从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办公室提供的基地简报来看,领导的关心、各项政策的逐条跟踪落实、公共服务的尽力提供、与各地区以及各界的积极交流等内容,甚至让人觉得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已达到了某种极限。
三 在政府努力推动下动漫产业实现规模集聚
杭州市区各级政府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地“营造政策洼地”以推进动漫产业发展,从几年间促进企业集聚的效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阶段性的目的。这一点在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有着明显的反映。自2004年年底以来,基地动漫企业由最初的几家发展到最多时的70多家,包括影视动漫制作、网络游戏和数字电视互动游戏研发及运营、数字多媒体和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等不同类别的众多相关企业。可以说,基地企业的集聚已较具规模,动画基地企业吸引了动漫游戏及各类相关人才3000余人,其中动画导演、编剧、原画和游戏主策划、主程序等中高级人才近300人。2007年度基地共制作完成自主原创的影视动画片22部12800分钟,其中已获得发行许可证的动画片10500分钟,同比增长20%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各基地排行第三名的位置。基地很多优秀动漫产品,如《天眼》、《童话动物园》、《金丝猴神游属相王国》、《济公》和《环保剑》等,均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截至2007年底,在全国90部优秀动画作品中,杭州高新区动画产业基地已有13部作品被广电总局推荐为优秀动画片;在获得2005年浙江省影视动画奖的所有奖项后,基地作品又囊括了2006年浙江省影视动画的所有奖项。同时,基地的多款网络游戏作品(如《数码精灵》、《大唐风云》等)也入选了国家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表彰的“优秀益智网游”和“民族网络游戏优秀出版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作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其政府在扶持产业集聚与发展时还是相对注重发挥市场经济规律的。为了避免全盘包办,同时提高运作效益,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从建立之初便贯彻“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操作思路。比如基地最初所在地华荣时代大厦,首先由房产商投资建造,然后杭州高新区政府出资租赁华荣时代大厦的办公面积,将这些租赁的楼层用来招商引资,主要用来引进动画产业企业。最后,由来自于民间的投资者们购买华荣时代大厦产权,进而长期租赁给动漫企业使用。再如,杭州市动漫游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限公司也是这种“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思路的代表,平台公司由中国创网等企业投资创建,政府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部分资金资助,其余的部分仍需要按照公司赢利模式进行运作。
四 空壳化:企业集聚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通过积极营造政策洼地,聚集了很多动漫企业,而且通过各种办法壮大了“杭州动漫”的声势。但是企业的集聚状况和企业的生存状况却并不是一回事。当笔者在2008年9月再次走入杭州高新区动画基地时,感觉到的是基地所遭受的严重挑战。基地最初所在地华荣时代大厦中,真正留下来的动漫企业只有中南卡通、玄机科技等三四家,而其他动漫企业则大量迁出(当然,在华荣时代大厦周围的群楼里也有一些动漫基地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一是数量也在缩减,二是也面临着外迁的压力)。相反,大厦进驻了很多贸易公司、广告公司、科技公司,有的楼层则变成了服装企业的仓库,曾经声名远播的杭州国家动漫基地变成今天这等状况,的确令人扼腕。
按照杭州基地的政策规定,对入驻基地的企业给予第一年全免、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的生产用房房租补贴,这些政策的优惠期限一到,房租费用对于并不赢利的动漫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项沉重的成本,这也是动漫企业迁出动漫大厦的直接原因。甚至有些基地企业在房租优惠期过后搬离了基地的范围,已难觅踪影了,以至于基地企业的数量统计都存在很大难度。对比当初杭州动漫基地企业较多聚集、气氛热火朝天的状况,有的动漫基地企业老总认为,“2008年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规模效应已经没有多少了,因为很多企业都已搬走了。该走的都搬走了”。
针对这种状况,来自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办公室的分析之一是,“高新区在2005年2月率先制定出台了动画产业扶持政策,当时在全国动漫业界形成了示范效应。然而在此之后,包括北京、广州、深圳、长沙、南京、无锡、常州等几十个城市都出台了动漫扶持政策,而且在诸如播出奖励、公共平台、房租补贴等方面层层加码,政策更加优惠。与其相比,目前的政策已无优势可言”。
应该讲,导致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动漫基地企业的生存艰难,很多企业赢利都很难,更不要说做大做强了。动漫产业是一个商业模式复杂、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尽管前景看好,但是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动漫企业来说,要把这个产业的道路走通走畅,的确困难重重。所以我们看到,尽管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费了巨大力气把动漫企业集聚起来,而且也尽心尽力地为其提供服务和优惠,虽然企业本身也想把动漫产业做大做强,但是效果不佳,甚至很多企业的运作已“走了味”:
首先,由于有较高额度的电视播出分钟补贴,一些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往节目中“掺水”,人为地拉长产品的时间,导致尽管拿到了政府的高额补贴,但是动漫节目的质量却很难保证。企业在赢利困难的条件下,不得不把目光转向电视分钟播出补贴、节目评奖甚至拉关系、走后门上,毕竟这样可以拿到钱。
其次,动漫企业游走于国内遍地开花的动漫产业园区之间,哪里给的补贴和优惠多,就在哪里注册一个分公司,在杭州高新区动画产业基地中也不乏这样的企业(相当于在国内的多家动漫基地布了很多生产车间)。这种状况造成的问题是,第一,有些企业一过优惠期就搬到别处,并没有为基地的长远发展带来大的助益;第二,由于有些企业在国内多家动漫基地设有分公司,那么当企业的一个新产品完成后,它就会比较、考虑以哪一家基地产品的名义推出,从而拿到的补贴更多。就是说,在国内别处制作的动漫产品可能最后却以杭州动漫基地的名义推出,这种实际上只是挂杭州动漫基地一个“壳”的做法对于杭州动漫基地的集聚、原创和发展来说并没有多大好处。
再次,更有甚者,有些企业“挂羊头卖狗肉”。尽管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对于入驻的动漫企业也有较高的门槛限制(主营规定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中主营产品的销售应占企业全部收入的50%以上;企业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开发能力强),但是仍有些企业滥竽充数、蒙混过关;另外,即使符合条件限制的基地动漫企业,由于自身赢利的困难,有些企业也不得不选择做一些无关主业的业务,以赚钱维持运营。
在笔者调查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过程中,曾有人形象地指出该基地正在逐步“空壳化”或者说“雷声大雨点小”,动漫基地此等境遇恐怕是参与基地建设的各方力量所没有想到的。
这样的结果依然突出表现在那些老生常谈的基本问题上:人才不足:尤其是前期的创意、策划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类中高端专业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真正投资在动漫项目上的资金很少,社会上数量庞大的资本由于看不到可靠的赢利模式,所以观望的多出手的少。精品较少:非常知名、具有广泛市场渗透性的优秀产品缺乏。产业链不完善:由于动漫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知名形象和品牌尤其缺乏,拓展延伸缺少资源。而就企业来讲,一方面单个企业还无法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基地企业之间也未完全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上下合作。
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这种状况让人产生很大的困惑:一方面是政府推出那么多优惠政策、花了那么大力量搭建平台、投下那么多资金,但另一方面动画产业基地的发展却依然困难重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五 帮忙也要讲究效果:来自基地动漫企业的声音
动漫产业的特点是资本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以及劳动力密集,是典型的高风险、高投入同时高产出的行业。选择进入这一产业的动漫企业其实面临的挑战非常艰巨,尤其是在产业发展初级阶段更是这样,而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设立初衷就是帮助动漫企业克服这些企业一己之力难以解决的困难,从而扶助企业和产业做大做强。但是杭州基地逐渐“空壳化”的态势显然没有达到上述目的。
尽管入驻基地的动漫企业都享受到了基地所提供的程度不等但数额不小的政策优惠和补贴(对于这一点基地企业从不讳言同时是内心欢喜的),但是基地动漫企业对基地运作的做法还是存在很多看法的:
首先一个整体的判断是,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对企业的扶持流于表面化。针对政府如此大力扶持但基地企业却很难实现赢利的状况,一位基地动漫企业的老总认为政府的扶持只能取得表面效果,因为“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他认为,“杭州基地是非常鼓励原创动漫产品的,而且我相信原创一定能够赚到钱。但是政府的支持不能仅仅停留在给企业优惠、给企业多少钱的层面上(这其实是政府在养企业),而是一定要提供更好的投资与产业运营配套环境,帮助企业在市场和产业层面上积极拓宽运作渠道,帮企业多争取订单,为企业多做些宣传报道和广告投入,从而让企业能够从产品上获得利润。关于这一点,杭州基地虽然试图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显然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杭州市动漫游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看起来更像是个花架子,并没有发挥期望中的效益,接受它服务的企业几乎没有”。而另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则尖锐地指出:“高新区动画产业基地办公室虽然也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他们也非常卖力气,但是一个总体的感觉还是觉得他们像‘官’,更像是在‘管’,而它提供的服务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影响有限。其实动漫基地缺乏一个非常高效、有力且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强大经营团队,他们要像经营公司一样来辅导、经营、推动杭州基地融入产业运作,可能效果会更好。”
其次,政府通过基地形式,借助优惠的政策措施聚集了较多动漫企业,但是聚集之后的市场环境很难说是公平的。一位企业负责人说:“现在基地企业的状况是死的死不了,活的活不大。很多动漫公司来到基地不是为做动漫的,而是为了拿扶持补助。在这样的目的下,企业的产品非常劣质。那么结果是我们到底在跟谁竞争?我们到底在做什么?这样条件下的市场是一个很难健康成长的市场。”另外在产业秩序发展方面,不仅国内各基地之间互相竞争抢拉企业入驻,就连杭州市内都存在有形或无形的类似竞争,因为除了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外,还存在文化部设为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的西湖区数字娱乐产业园,两者也存在争夺企业资源的问题。
再次,政府助推动漫基地企业成长壮大的整体规划和推介还很不足。政府出面组团到国外去参加展销,让企业无偿参加,这是国外促进动漫产业发展效果很好的经验。而杭州基地带领企业到国际上亮相、参展、接订单的组织活动还很欠缺,邀请国外人员来交流的平台也还没有搭好,总之,政府助推动漫基地企业发展的规划、计划、措施还没有进一步合理地落实。一家动漫企业的经理告诉笔者其独自参加法国动漫展的尴尬经历:由于不知道具体的操作规则,事前没有预约,连进展会洽谈的机会都没有获得,长途跋涉后竟是这样一个结果,非常可惜。
因为基地整体规划和推介的水平不足,加之国内动漫制作与播出体制的限制(在制作方面,经历先立项、后制作、再申请许可证、最后获得播出等复杂的审批环节;在播出方面,国内的电视台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发行收入微薄),有些动漫企业不得不选择自己“出海”,“我们先做几千分钟的节目,然后申请播映许可证,做完节目再卖,卖不动的话就完了。”中南卡通总裁吴建荣表示,“在国内,我们按照市场的要求做片子,却只能卖给垄断性质的电视台,只能再靠衍生品开发赚钱。而今年我们在海外光发行收入预计就能达到200万美元。”应该看到,像中南卡通这样较大的公司可以单打独斗,但是大多数中小动漫企业是支付不起自己出海的成本的。
另外,在整体推介和宣传方面,杭州连续举办中国国际动漫节并且最终获得该节的永久举办权,这么大一个平台与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发展状况比较起来可谓反差巨大。为什么这么好、这么大的一个平台没有促进杭州动画基地的有益发展?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一位动漫基地企业的资深人士对此的看法是:“动漫节的专业性和产业性还存在问题,所以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很受限制,尤其是本地动漫企业受益有限。如何处理好专业展会和嘉年华式的节庆活动之间的关系是摆在主办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虽然这两年杭州动漫节的节庆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但参展企业逐渐减少,可以说对本土企业影响不大,至多是帮着企业清清货而已。”
最后,杭州基地在金融融资和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一些从外地迁到杭州基地的动漫企业反映,之所以入驻杭州基地,是因为非常看好浙江具备充裕的民间资金、遍地开花的民营企业、数不尽的轻工业消费品以及区位辐射优势,相信这其中孕育着充分的市场机会。但是几年下来,民间资本和风险基金隔岸观望,主要是看不到目前产业的有效赢利模式,前景不明而不愿下单。而银行对动漫行业了解不深,评估机制尚不完善,较高的贷款门槛使一些中小企业无力借贷。尽管政府试图在这方面与资方破题,但是尚未从实际上解决问题。至于人才培养方面,杭州基地的情况是:制作加工类的人员较多,但高端创意人才较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意大师更是凤毛麟角;从事创意行业的人员较多,但同时精通管理、营销的T字结构人才较少,直接导致动漫市场运作能力较弱;文化创意类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但企业真正用得上、担得起角色的较少。中高端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杭州动画基地的主要问题。应该讲,自从基地设立以来,上述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很多从外地迁来的企业本来想借助的优势都没有能够借用得上,这里有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杭州基地作为各种资源的整合与盘活者,其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也是重要的原因。
六 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还能走多远?
我们在杭州动画基地一些动漫企业中采访时,企业负责人们常常会提起几年前基地成立之初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社会力量对于动漫产业都干劲十足。但是,现在的杭州基地中除了少数几家较大的动漫企业外,很多中小动漫企业都明显感觉到“政府没干劲了”,而它们自己也随之失去了方向感。
政府之所以被认为“没干劲了”,是因为其自认播下的是龙种,但收获的却是跳蚤。对于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这个载体,杭州市区各级政府无论在政策措施、领导关注、资金、技术与人才平台搭建上,还是资金投入、为企业提供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可以说能想到的、该做的都做了,但就目前的效果而言却很难让人满意。就动画基地而言,杭州市区两级政府没有能够续写杭州高新区国家软件基地这一先例的辉煌,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当然会有一种无力感。这一点在我们采访基地办公室这一政府角色时得到了明显的印证。这不禁让人忧虑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还能走多远?比照“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建立的5大国家级卡通基地,至今未能发射出‘神五’、‘神六’一般的‘漫画卫星’”,①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会不会重蹈它们无疾而终的覆辙?
注释:
①柳斌杰:《把漫画做成大产业:为〈动漫创意产业论〉序》,转引自中野晴行《动漫创意产业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