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演“课本剧”焕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论文_韩梅

编演“课本剧”焕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论文_韩梅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二中学 830049

摘 要: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领悟呢?课本剧,通过形象直观的表演,为我的语文课营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展示、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课本剧 语文教学 有效途径

现在有很多的小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也极不重视语文。我认为不喜欢语文的原因首先是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把生动活泼的充满人性的语文课堂变成了千篇一律,把活生生的人性教育蜕变为机械;其次,没有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只注重了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内涵,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过多地重视了文字技巧的训练,缺乏感情交流,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接受教育熏陶、情感浸染、文化陶冶的人。

一、利用“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探讨研究、自主合作、交流领悟。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领悟呢?我认为编排课本剧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编排,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即兴编排微型课本剧,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巩固课文的内容、深化课文的主题、对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有更具体的了解和体会,还可以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这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正是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说明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承文化的作用。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人不行,要靠大家通力协作才能成功。所以演好一出好的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精心做好“课本剧”教学设计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情节十分精彩,对小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有一次,我就把一篇声情并茂的课文《半截蜡烛》作为剧本的题材,让学生自己去编演。然后根据学习小组的编排方式,学生自己选择角色,大概经过两三天的准备,这一天正好有一节课是班会课,在班干部的精心组织下,《半截蜡烛》课本剧表演赛开始了。在这一次的活动当中,我很高兴地看到每一个演员都是那么像模像样,课文语言的理解是如此的透彻,就连平时最讨厌上语文课的同学在扮演军官时也是那么投入、那么专注。“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到了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了高度的个性化。表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的形象和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创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质水平。

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我在完成对课文教学的同时,穿插了三个微型课本剧的表演——初到楚境、见到楚王、酒宴交锋,让学生根据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特点,扮演不同的角色,自己设计语言和动作,经过短暂的排练后,在课堂上即兴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掌声不断,小演员把晏子能言善辩、机智勇敢、为国争光的人物形象展示得栩栩如生,把楚王贪得无厌、狡诈阴险的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观看完学生的表演,我感受颇多,学生的才智不可小觑,他们善于表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把握时机,给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点的舞台,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营造积极向上、愉悦活泼的学习气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既得到了知识的熏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又对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得以把握,从而进一步领悟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得以升华。

三、“课本剧”有利于学生个人发展

很多学生和老师觉得编演课本剧是“多揽闲事”、“得不偿失”,普通学校又不是戏剧学校,不必为培养戏剧人才而使自己额外地去多挑一副担子。其实,这些都是未树立起“大语文观”的具体表现,本来戏剧教学就属于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中也有剧本的节选,就如同语文教师指导作文并不一定要把学生都培养成作家一样,戏剧教学也是如此。何况,编演课本剧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当年曹禺不就是南开新剧社最积极的成员吗? 课本剧,通过形象直观的表演,为我的语文课营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展示、交流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莫大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还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也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课本剧,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个”解放: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他们的嘴巴,使他们能谈;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们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干的事。

论文作者:韩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编演“课本剧”焕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论文_韩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