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选风云变幻,右翼首次获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次论文,风云变幻论文,右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6月10日至13日,欧洲联盟15 国举行了新的一届欧洲议会选举(以下简称欧选)。此次欧选是在社会党在欧盟多数国家执政或参政、欧元正式启动标志着经济和货币联盟建立和多数欧盟国家参与科索沃战争的形势下举行的。选举结果表明,右翼人民党击败社会党,从第二大党团跃居第一大党团,从而改变了欧洲议会力量对比,使欧洲议会20年来首次出现了一种由人民党占上风的新格局。这种新格局将会对下世纪初欧洲政局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欧选的结果与特点
此次欧选,是欧盟15国自1979年以来举行的第五届选举,由近3 亿选民参加投票,303个政治派别和无党派人士的10362名候选人参加角逐,根据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626名欧洲议员。选举结果揭晓, 根据各党所获选票,人民党此次在英、德、意、西、荷、比、希腊、爱尔兰、卢森堡等国获胜,共获225席,比上届1994 年欧选增加24 席。 社会党获180席,比上届减少34席。自由民主党获44席,增加2席,仍为第三大党团。绿党获36席,增加9席,其中法国绿党增长幅度较大。 由共产党人组成的左翼联盟获35席,增加1席,与上届基本持平。 民族欧洲独立人士获20席,增加4席。欧洲联盟获16席,较上届锐减18席。 欧洲激进联盟获13席,减少8席。极右翼获18席,减少19席。无党派人士占39席, 增加2席。上述结果表明,人民党跃居第一大党并比社会党领先45席, 占有较大的优势,从而改变了欧洲议会有史以来以中左翼政党为主的政治格局,使其力量对比呈现出以人民党和社会党两家继续对峙、但由人民党占较明显上风的基本特点。
此次欧选是在多数欧盟国家参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呈现出下述一些新特点:
其一,弃权率创历史新高。由于对欧洲政治现实的不满、对党派斗争的厌倦、对欧洲议会的不了解,也由于科索沃战争成为民众关心的时事焦点等缘故、广大选民对欧选普遍表现得漠不关心,使此次欧选弃权率高达57%,比上届增加了近15个百分点,创下了历届欧选新高。其中英国、荷兰、芬兰、瑞典的弃权率分别高达77%、70.1%、69.9 %、 61.7%。即使在欧洲意识最强的德国,弃权率也高达54.8%。显而易见,此次选举结果不能充分表达广大选民的政治意愿。
其二,执政的社会党、特别是英、德、意等大国社会党普遍失利。欧选历来是左右翼围绕着欧洲一体化建设、以及欧盟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等重大内政问题进行的一次较量。此次欧选则在欧元正式启动之后举行,竞选主题普遍侧重于各国内政问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社会党政府政绩的一次测试。选举结果表明,在欧盟13国处于执政或参政地位的社会党竟有9国遭到了失败。在英国所占的87席中, 工党从上届的62席降为31席,锐减了一半,成为此次欧选的最大输家和社会党总体失败的关键因素。在德国所占的99席中,社民党从上届的40席降为33席。在意大利所占的87席中,左民党仅获15至16席。在大国的社会党中,仅法国社会党一家获胜,实属例外。
其三,欧洲怀疑派力量有所增长。此次欧选, 欧洲怀疑派获得100个席位,占全部议席数的1/6弱。例如,在竞选中提出“英镑与保守党同安在”口号,反对欧元的英国保守党获29%的得票率,由法国戴党保卫共和联盟的元老、反“马约”的主权派帕斯瓜同德维利埃联合领衔参加竞选名单获13%,均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丹麦的六月运动和人民运动共获35.77%,仍保持强大的势力。
右翼获胜的原因
欧盟15国(德、法、英、意、荷、比、希腊、葡萄牙、瑞典、奥地利、芬兰、丹麦、爱尔兰和卢森堡)举行欧选,各国情况错综复杂,往往不尽相同。此次欧选,人民党出乎意料地击败社会党,获得了如其所说的“历史性胜利”。总的来看,除了人们一般认为欧选意义有限,欧洲选民不了解欧洲议会、不关注欧选、欧洲议会与选民相距太远、左右翼政党分野趋于模糊等以外,主要有如下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社会党未能兑现其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诺言。社会党虽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这个欧选中心议题上提出了诸如“社会的欧洲”、“社会公正”、“实现就业和增长的欧洲战略”等竞选主张,但近年来在施政中政策调整力度不够,短期内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政绩,这就引起中间选民的不满,使他们放弃了对社会党政府的支持并对社会党政府投了惩罚票。诚然,英国工党布莱尔政府,法国社会党若斯潘政府、德国社民党施罗德政府、意大利左民党达莱马政府等相继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经济增长、减少失业、维护社会福利等重大举措。但是,除了法国社会党实行左右翼共处这种特殊情况以外,社会党政府的政绩与其竞选政策目标、特别是广大选民的期望尚有较大的差距。迄今为止,西欧经济低速增长,1997年增长率为2.5%,1998 年上升为2.9%,但今年却呈下降趋势,预计会降至2.0%。 人们期盼的欧元启动和结构调整应对经济产生的积极效应迄今未能如愿。高失业率、高福利、高公共债务问题则继续困扰着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失业问题多年来已成为西欧社会的顽症。据去年统计数字,欧盟失业率仍高居不下,高达10.4%,失业人数为1600万。即使在对欧盟经济起到火车头作用的德国,失业率也从去年底的10.9%上升到今年初的11.5%,失业人数高达450万。在此严峻形势下,尽管社会党在欧选中提出了21条竞选宣言, 强调要建立一个经济增长、为公民服务、强大而有效的欧洲,但在野的人民党对社会党竞选纲领的抨击,如抨击国家干预过多、增加税收、政府腐败等,仍能引起广大选民的共鸣并赢得他们的同情和支持。
第二,科索沃战争给执政的社会党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首先,科索沃战争在竞选期间爆发,导致人们对战事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欧洲建设紧迫问题的关注,因而使弃权率剧增。弃权率增高固然对竞选双方都带来不利影响,但相比之下,往往是给执政党的影响更为严重。此次欧选,英国工党在遭到欧洲怀疑主义冲击和英国首次采用比例代表制的情况下,竞选不力,未能利用其执政优势,充分动员广大选民,致使弃权率高达77%。这就势必对工党造成重大影响,成为其惨败的一大原因。其次,科索沃战争给欧盟在外交、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特别是战事久拖不决,暴露出欧盟对美依赖、在战争舞台上充当美国伙计和缺乏欧洲防务能力的根本弱点,因而使社会党政府的形象受损。这点在希腊、意大利等国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社会舆论和民众反战情绪高涨,希腊执政的泛希社运受到较大冲击。泛希社运的得票率从上届的37.6%降为32.5%,下跌了5个百分点, 而新民党的得票率从32.6%上升为35—37%。
第三,人民党竞选措施相对得力。尽管目前西欧右翼政党仅仅在西班牙和爱尔兰处于执政地位,但人民党却善于克服自身不利条件,抓住社会党忙于处理科索沃危机、竞选不力的弱点,打压社会党,力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5月, 人民党以题为《充满机遇的欧洲》的竞选宣言为指针,在西班牙马德里、爱尔兰都柏林和法国图卢兹举行了三次盛大集会争取选民,颇为成功。早在去年底,人民党就利用欧盟委员会内部存在的管理混乱和财务问题,尤其是法国前总理克勒松夫人等几名社会党委员的腐败问题大做文章,几次掀起弹劾浪潮,借以打击社会党的施政形象。今年3月,以桑特为首的欧盟委员会突然集体辞职, 亦不是偶然现象。这是继德国基民盟2月在黑森州选举中获胜之后, 人民党在欧盟内部战胜社会党的又一个回合。
对欧洲政局的影响
欧洲议会从其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议会1952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随着90年代以来,欧洲议会作为欧盟三大机构(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之一的权力和作用得到了扩大,拥有决策权的领域已从15个扩展到38个。此次欧选,人民党战胜社会党,改变了欧洲议会的力量对比,无疑会对下世纪初欧洲政局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在欧洲议会中确定了人民党的第一大党地位,有助于人民党在欧洲一体化建设中积极施加其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影响。从欧洲人民党十三大文件《1999~2004年行动纲领》来看,人民党今后的政策走向是要反对左右翼极端主义,把欧洲一体化同国家利益及地区利益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同社会进步、自由同责任、传统同现代性结合起来,把拥有自卫能力同奉行和平政策结合起来,以便建设一个统一的、民主的、有透明度的、有行动能力和反对超国家集权化的欧洲。人民党将在欧洲议会中,同其他政党一道积极关注诸如机构改革、政经一体化建设、欧盟东扩、财政、货币和政策的调整、打击跨国犯罪和非法移民等问题,并在解决这些欧盟建设紧迫问题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当然,由于人民党同社会党在推进欧盟建设上的立场基本一致,加之人民党在欧洲议会中并不占有多数,目前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大方向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其次,在欧盟各国左右翼力量对比方面,除了促进人民党同执政的社会党抗衡之外,也促使社会党为了推行“第三条道路”和巩固其执政地位而进行国内政策调整。尽管目前欧洲议会的权力和作用有限,此次欧选也并未动摇社会党左翼占统治地位的欧盟总体格局,但人民党右翼将利用其在欧洲议会中的作用加大对社会党左翼政府的批评和牵制。当前,摆在社会党政府面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世界金融危机和西欧经济发展缓慢、欧元持续走软(科索沃战争的严重后果)的情况下,进一步实行改革和政策调整,以便迅速而有效地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如果社会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不能初见成效,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那么社会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发生动摇。即使在法国,也是如此。法国社会党在此次欧选中固然取得良好成绩,但在相当程度上是得益于右翼传统政党保卫共和联盟和法国民主联盟的分裂。对若斯潘政府来说,解决高失业仍然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党成败的根本问题。
第三,使欧洲政坛出现了一种由人民党在欧洲议会中占第一大党地位和由社会党在欧盟国家中占执政地位之间的相对均衡状态,与此同时也使左右翼政党斗争在社会经济方面更趋激烈。值得注意的是,继欧元正式启动之后,欧盟首脑会议今年上半年已就《2000年议程》、有关欧洲就业公约、欧洲安全和防务政策、欧盟对俄罗斯共同战略等重要问题达成了妥协。在此情况下,看来人民党不仅在扩大欧洲议会权力、制约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作用的斗争中,而且在欧盟加速改革、东扩和向政治实体过渡的进程中,会加大其同社会党实行协调合作、克服欧洲议会内部分歧的力度。
综上所述,欧洲一体化建设要实现其从经济货币联盟向政治实体的过渡、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完成欧盟东扩的目标,势必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目前形成的由人民党与社会党两家对峙、人民党略占上风的基本格局则比较有利于实现欧盟内部的平衡和稳定,使欧洲一体化建设进入一个发挥德、法、英三角主导作用的新阶段,促进其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成为强大一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