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房地产开发集团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辽宁 鞍山 114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建设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环节,地基处理又是岩土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建设质量以及综合效益,要从各方面实际情况出发,高效合理地应用各种常用方法,分析处理过程中地基存在的不利条件,最大化提升地基处理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确保岩土工程项目建设效益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应用研究
引言
地基处理在建设过程中因其主要的施工材料多为浇筑性材料为主,使得其施工阶段成为了整个建设周期中最为脆弱的阶段。地基处理在施工阶段面临的风险和破坏通常是不可预知的,主要有自然破坏以及人为破坏等。地基处理的施工阶段相对于其他工程的施工阶段来说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处理的技术要求较高,且施工环境相对于其他工程来说不稳定,随着施工过程的进行,地基处理中地基夯实等施工要求所面临的问题越显加剧。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在地基处理的施工阶段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同时养护管理的不到位则会使得此问题扩大化并最终影响整个岩土工程的顺利完成。
1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要点分析
地基工程是所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同样也是岩土工程施工最为关键的施工项目。地基处理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流程进行,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地基处理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预压测试,主要测试岩土地基是否出现横向位移、地基沉降或者土层水压是否满足要求等,同时按照测试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后对地基进行处理;其次,如果地基处理采用强夯法,则事先必须做好地下管线的防护工作,保证地下管线不受地基加固工程影响,确保土层强度能够抵抗施工造成的影响,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减震带,降低地基施工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再者,地基处理如需往地基中灌注水泥砂浆,则事先必须做深层搅拌试验,保证水泥砂浆配合比标准,从而实现最佳的地基处理效果;最后,要注重地基加固方法的结合使用,如对特殊岩土工程,结合应用化学加固和机械加固,利用机械设备做碾压和振动处理,提高地基加固处理效果,保证工程质量。
2地基处理的常用施工技术
2.1强夯的处理方法
强夯处理方法的应用主要针对提升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力,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强夯法的操作需要现场连续性的以夯锤给予地基一定的重力作用,以此加固内部的压力连接,有效提升内部的稳定。强夯法具有高效率的施工特点,因此,在当下地基问题的相关处理当中使用频率较为频繁,但此种应用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地基本身的土质具有一定的施工要求,软土本身土质较为松软,内部含水量过多,因此,使用强夯法对其予以加固往往无法达到实际的应用效果,在应用强夯法的过程中,应当对其软土表层添加相应的粗颗粒原材料,以此使其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达到应有的实际效果。
2.2换填法的应用
换填法是指对在地基软土深度较大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地基的整体强度以及透水性,施工企业对软土的上部进行挖掘处理,然后使用灰土、素土、砂土等结构强度高、压缩性低的建筑材料进行换填操作,形成垫层,在土壤回填的基础上,进行夯实处理。换填法能够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实现、地基强度并有效提高,与其他地基处理方式不同,换填法在施工过程之中,应当按照先深后浅的原则,对地基进行分层铺设,铺设环节应当保证垫层的结构强度以及密实度。在这一过程之中,对于垫层材料应当结合岩土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可以选用颗粒半径在5mm-40mm之间的砂石,也可以使用人工垫层材料。在完成垫层铺设之后,在进行夯实作业之前,可以对垫层进行湿透处理,避免夯实环节出现垫层断裂的情况。在完成整个换填处理后,还需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垫层进行检测,确保垫层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CFG桩处理方法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CFG桩处理方法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利用率。该类地基处理方法有着较强的实用性,操作简单化,应用成本不高,水泥使用量较少,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承载能力。该类桩的直径一般不超过0.6m,桩长范围为8-15 m,施工工艺和沉管碎石桩大致相同。在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先要科学把控配合比,对混合料进行规范化配置,以混合料塌落程度为切入点,明确加水量,将适量的石屑、粉煤灰、水泥加入沉管内部,再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均匀搅拌,充分发挥粉煤灰、水泥二者的胶凝作用,提升桩体强度的同时增强地基稳定性。在地基处理中,如果是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坍落度200 mm左右。钻孔到之前设计好的地基深度之后,施工人员要注重提钻时间以及速度,提钻速度要和送料速度大致相同,实现高质量灌注混合料。如果是沉管灌注成桩,坍落度40mm左右,灌注结束之后,一定要控制管拔出的速度,不能太快或者太慢,大约每分钟1.2m。在此基础上,CFG桩顶的标高不能小于设计桩顶的标高,具体高出数值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决定,不能小于0.5m。成桩之后,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抽样检查工作,规范化检测CFG桩的抗压强度,保证其和工程项目建设要求。
2.4加筋
在应用该类地基处理方法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其中,比如土工织物、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改进施工现场地基的同时有效提高其稳定程度。实际上,土工合成材料就是借助人工方法,合成化纤、塑料等,以不同的聚合物呈现出来,将其合理化应用到施工现场淤土层中。此外,在淤土层加筋处理方法应用中,施工人员也可以在钻孔、插筋、注浆相互作用下,加固施工现场地基中的淤土层。还可以直接把钢筋打入到施工现场相应的土质中,比如黏性土,形成土钉,和周围的土体接触,接触面将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土钉可以和施工现场周围的土体深度融合,形成复合土体结构。同时,进入土体中,土钉在力的作用下会变形,和平面形成一定角度,被称之为斜向加固体,拉筋属于水平加固体,在和土体结构不断作用下,施工现场土层稳定程度明显提高。在此过程中,应用其中的拉筋材料必须有着较高的抗压性能、较大的摩擦系数等,充分发挥多样化优势作用,在源头上对施工现场淤土层进行科学化处理,促使地基的底部应力分布彻底改变,在提升地基稳定性、安全性的过程中降低沉降、侧向位移二者发生率。
结语
加强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便利与安全的保证。岩土工程是一项关系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的基础性建设项目,地基处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项目。施工单位应将“质量第一”的施工理念贯彻到地基处理施工人员心目中,不断分析总结地基处理施工阶段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针对这些技术问题不断提出新的改良方案,努力提升岩土工程总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康洪,彭振斌.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多层次综合模糊评判[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03).
[2]伊晓东,周国成,孙炜.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多层次综合模糊评判[J]. 2007(03).
[3] 黎新平.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4292.
[4] 王雪娇.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5706.
[5] 赵丽,杨宇楠.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7(16):42.
[6] 任小明.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8):3970.
论文作者:刘智,罗泽亮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地基论文; 方法论文; 土层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过程中论文; 岩土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