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枣品种选择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川疆[1](2021)在《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生理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重要的生理代谢变化与其休眠进程之间的关系,以塔里木大学枣种质资源圃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京枣39、伏脆蜜、胎里红枝条为试材,在自然和人工处理2种处理方式的基础下,从底物、酶以及激素水平上探讨其与休眠之间的关系,测定休眠期间代谢底物、关键代谢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期找出与枣树休眠直接相关的物质,为枣树冬季促设施栽培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休眠诱导期是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蛋白质含量的迅速增长期,在枣树落叶后7-21 d时含量增长量最大,且蛋白质含量变化与休眠进程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蔗糖休眠期间含量的变化与各个枣品种休眠进程一致,可以通过其含量的变化判断该枣品种的休眠进程,对休眠进程的调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休眠期间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不同呼吸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变化并不同步一致。丙酮酸激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呈现阶段性下降的趋势,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在整个休眠期间变化不大,说明它们不是直接影响枣树休眠的因素。但磷酸己糖异构酶和交替氧化酶活性变化与枣品种休眠进程密切相关,随着休眠进程的持续推进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可以通过酶活性的变化来判断该枣品种的休眠进程。3.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各糖代谢酶活性变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中性转化酶活性变化与3个枣品种的休眠进程密切相关,随着休眠进程呈现阶段规律性变化,在休眠诱导期酶活性最高京枣39、胎里红、伏脆蜜分别为20.02μmol·g-1·min-1、16.72μmol·g-1·min-1、15.55μmol·g-1·min-1,解除休眠时活性最低,分别为12.45μmol·g-1·min-1、11.35μmol·g-1·min-1、12.22μmol·g-1·min-1,且人工和自然产生的结论一致,可以把中性转化酶活性的变化作为枣品种枝条休眠阶段的一个关键性指标。4.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赤霉素含量呈现相对规律的变化,休眠诱导期植株体内有大量赤霉素合成,进入深度休眠后脱落酸含量逐渐下降,人工低温处理条件下各枣品种枝条之间差异也很明显,但伏脆蜜在休眠诱导期产生了和自然越冬条件下相反的结论。休眠期间京枣39生长素含量变化较为活跃,休眠诱导期和深度休眠期生长素含量也明显高于其它2个品种,自然和人工低温处理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一致。胎里红在整个休眠期间生长素含量变化不大,解除休眠后才表现活跃。脱落酸含量变化与枣品种休眠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越冬与人工低温处理条件下产生的结论一致,休眠诱导期脱落酸含量最高,京枣39、胎里红、伏脆蜜分别为40.81 ng·g-1、29.66 ng·g-1、28.93 ng·g-1,解除休眠时含量最低,分别为4.66 ng·g-1、3.95 ng·g-1、5.91 ng·g-1,可以把脱落酸含量变化看作枣树休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指标。
董梦怡[2](2021)在《不同枣品种抗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枣作为我国独有的经济果树,其种植面积正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低温冻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红枣产业的发展。抗寒性是一种遗传特性,它是枣树随长时间的低温环境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品种,或是同一品种不同组织部位的抗寒性强弱皆有所区别。因此,本文以永城长红、伏脆蜜、大白铃、蜂蜜罐、赞晶、骏枣、灰枣、冬枣8个枣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在自然越冬与人工低温处理下8个枣品种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及阻抗介电特性。运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8个枣品种抗寒性高低,为新疆选育抗性较好的红枣品种和大规模引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制定科学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和如何提高枣树的抗寒能力提供参考思路和依据。1.通过研究不同枣品种枝条膜透性指标的变化趋势发现在自然条件下枣枝条相对电导率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冬枣的相对电导率与其他7个品种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而灰枣的电导率值总体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增加的最多。在低温胁迫处理下,在-20℃至-25℃温度区间细胞破裂率最高。自然条件与人工低温处理下的结果均表明温度越低,MDA含量越大,灰枣的MDA含量高于其他品种。2.在人工低温处理下,枣枝条保护酶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过程。大部分品种POD酶活性在低于-25℃温度区间中表现较平稳,表明POD酶活性与植物抗寒性有一定关系,POD酶活性较高的品种对低温表现出更好的耐受力。在自然条件下,POD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低温胁迫处理后的变化趋势一致,自然条件下的酶活性变化范围相对较低。相较于自然越冬,人工低温处理可以检测出枝条在更极端条件下的表现,更好的表现出各个品种的差异。3.对不同枣品种枝条抗寒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温度与电导率、POD酶活性呈极显着性负相关,与淀粉、蛋白质呈显着性负相关。温度越低,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越多,相对电导率、POD酶活性越高。胞外电阻率、胞内电阻率与温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弛豫时间与温度呈显着性正相关。温度越低,胞外电阻率、胞内电阻率、弛豫时间越大,电阻抗图谱参数可以反应植物在受到低温胁迫时所产生的变化。电导率与电阻抗参数具有相关性说明电阻抗参数也可以应用于枣的抗寒性评价中。4.应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得出8个枣品种的抗寒性顺序为赞晶>冬枣>大白铃>骏枣>蜂蜜罐>永城长红>伏脆蜜>灰枣。
高秋玲[3](2020)在《枣有性杂交亲本及杂交组合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杂交育种中去雄难、胚败育以及难以获得杂交后代的问题,以塔里木大学枣种质资源圃164个枣品种为试材,在对不同枣品种花粉育性、结实特性和自花育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细胞学和激素水平上探索枣树雄性不育和胚败育机理,开展了人工控制杂交试验,并对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特性和可育性进行比较。以期为杂交育种中父母本以及杂交组合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枣品之间的花粉萌发率和单药花粉量差异显着。黄蕾期的花粉萌发率整体偏低,单药花粉量呈正态分布,但偏度大于0分布向单药花粉量低的方向偏移。保德油枣、冀抗1号、溆浦鸡蛋枣等品种花粉萌发率较高,花粉量较大,适宜做杂交父本。其中早脆王、金铃圆枣和S-182无花粉粒,经细胞学观察,发现黄蕾期绒毡层异常,花药药室空瘪,无花粉存在的痕迹。早脆王和金铃圆枣雄性不育,临县水团枣、伏脆蜜、宣城圆枣、圆铃2号属于自花不实或自花可实不育而异花可育,结实率、可育率较高且品质优良,是理想的杂交母本。2.不同花粉育性的枣品种单花开放阶段中激素差异显着。冬枣和早脆王GA3黄蕾期最低,之后开始增加到萼片平展期达到最大值,但低于蜂蜜罐和大白铃。IAA含量变化与GA3相似,但ABA含量却是冬枣和早脆王在单花开放阶段含量明显高于蜂蜜罐和大白铃,且在瓣离时期达到最大值。在单花开放阶段,花粉育性高的蜂蜜罐和大白铃IAA、GA3含量明显高于花粉育性低冬枣和早脆王,ABA含量明显低于冬枣和早脆王。3.通过对136个枣品种种仁可育率调查,发现不同品种间的可育率差异较大,大多数枣品种的可育率较低。同一枣品种果实大小不同可育率差异较大,大果可育率高,小果可育率低。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影响果实的育性,其中无仁果肉中的IAA和GA3含量要高于含仁枣品种果肉,高含量的IAA和GA3造成果肉营养竞争能力强,果实在生长发育阶段胚珠养分亏缺,导致胚败育。4.2018-2019连续两年对13个杂交组合进行控制杂交,获得9401个果实,773个种仁。不同杂交组合间的结实特性和可育特性差异较大,同一杂交组合2019年的含仁率比2018年低。其中以乳脆蜜×山东苹果、冬枣×月光、冬枣×晚熟圆铃3个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和含仁率较高。
梁文锋[4](2020)在《不同枣品种需冷量及休眠期的生理变化研究》文中认为休眠是果树为了抵御冬季寒冷环境而形成的一种生物学特性,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累积才能够解除。如果在休眠期需冷量不能满足,植株就不能正常完成自然休眠的过程,引起生长发育障碍,甚至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绝产。本文以‘胎里红’、‘辣椒枣’、‘蜂蜜罐’等8个枣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光照培养箱,结合温度数据,运用需冷量估算模型,确定自然低温条件下枣树休眠的进程及适宜需冷量估算模型。并以需冷量不同京枣39、胎里红、伏脆蜜3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自然和人工低温条件下的生理变化规律,为当地设施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估算‘京枣39’、“蜂蜜罐’、‘尜尜枣’、‘宣城圆枣’、‘伏脆蜜’、‘辣椒枣’、‘胎里红’和‘冬枣’的需冷量,其中≤7.2℃模适用于新疆阿拉尔地区估算枣需冷量。运用≤7.2℃估算其需冷量,‘京枣39’和‘蜂蜜罐’≤673h,为低需冷量品种;‘尜尜枣’、‘宣城圆枣’和‘伏脆蜜’在673h-1181h之间,为中需冷量品种;‘辣椒枣’、‘胎里红’和‘冬枣’>1181h,为高需冷量品种。2.‘胎里红’、‘伏脆蜜’和‘京枣39’3个枣品种一次枝在自然休眠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变化总体均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人工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下降趋势,淀粉含量则呈下降-上升趋势。萌芽率与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变化表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可作为解除休眠的标识,且自然条件下和人工条件下的休眠前期均以贮存淀粉为主。3.‘胎里红’、‘伏脆蜜’和‘京枣39’3个枣品种一次枝在自然休眠过程中,CAT活性开始呈上升-下降趋势;在人工条件下‘伏脆蜜’和‘胎里红’的变化趋势与自然条件下一致,‘京枣39’则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并且在休眠解除时SOD活性降低,POD活性则上升。4.‘胎里红’、‘伏脆蜜’和‘京枣39’3个枣品种一次枝在自然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人工条件下则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脯氨酸含量则在自然条件下呈上升-下降得变化趋势,在人工条件下‘伏脆蜜’和‘胎里红’的变化趋势与自然条件下一致,‘京枣39’则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脯氨酸含量随着休眠进程的推进而不断上升,待准备解除休眠时开始缓慢下降,这与低温需求量的积累和休眠进程推进相吻合。
王建宇[5](2020)在《枣裂果生理特征及转录组和蛋白组学分析》文中指出枣是南疆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近几年枣果发生大量裂果,严重影响枣果品质,制约枣产业链条的发展。本文以易裂果枣品种‘伏脆蜜’和抗裂果品种‘板枣’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自然条件下的‘伏脆蜜’和‘板枣’细胞壁代谢酶活性、果皮细胞壁物质、果实内含物及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及‘伏脆蜜’果皮的裂果部位和非裂果部位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学分析,阐释枣裂果的机制,筛选出与裂果相关的基因,为枣裂果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伏脆蜜’裂果发生于花后70d,80d-90d裂果大量发生,‘板枣’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发生裂果。在裂果发生前后其果肉和果皮中的糖组分、酸组分、细胞壁物质和细胞壁代谢酶以及内源激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裂果发生初期后(花后70d后)‘伏脆蜜’果肉中还原性糖、果糖和葡萄糖极显着高于‘板枣’,可溶性糖、蔗糖、Zn、Na、K和Ca含量、草酸、奎宁酸、苹果酸、琥珀酸和总酸极显着低于‘板枣’;‘伏脆蜜’果皮中果糖、葡萄糖、还原性糖、纤维素和ISP含量及纤维素酶和SOD活性显着高于‘板枣’,可溶性总糖、蔗糖、淀粉、WSP和蛋白质含量及PPO和POD活性显着低于‘板枣’;在果实大量发生裂果时期后(花后80d),‘伏脆蜜’果皮中ABA含量极显着低于‘板枣’,GA3和IAA含量极显着低于‘板枣’,果皮中GA3和IAA含量极显着高于果肉。裂果期间发生的系列生理变化,造成果肉内含物组分、含量及果皮细胞壁物质成分和含量以及细胞壁代谢酶活性和内源激素的含量的改变,从而影响果实内部水势以及果皮结构和延展性,致使果实吸水涨破果皮。2.裂果部位果皮中POD和SOD活性含量极显着高于非裂果部位和正常果果皮,半纤维素、WSP、ISP和GA3含量极显着低于非裂果部位,CSP含量显着低于非裂果部位;裂果部位果肉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着高于非裂果部位,IAA含量极显着高于非裂果部位。裂果部位果皮中半纤维素、WSP和ISP含量以及POD和SOD活性的变化,可能改变了果皮的结构和性质,再加上果肉中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改变及在果皮果肉中内源激素IAA含量变化,导致果实内部和果皮不协调的生长,致使果实开裂。3.在‘伏脆蜜’裂果部位和非裂果部位果皮转录组数据中分别获得10025和10041个表达基因,有223个基因在裂果部位中特异表达,有239个基因在非裂果部位中特异表达;裂果果皮部位对比非裂果果皮部位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61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9个,下调表达基因122个。从基因功能和KEGG代谢通路上所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10个与裂果生理指标相关并在裂果果皮中高表达基因:合成木质素的通路上的2个基因(gene16874和gene17086)、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的4个基因AUX/IAA(gene26281)、ARF(gene22744)、SAUR(gene7576)及JAZ(gene2607)、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代谢通路中的CML(gene19427和gene19466)2个基因、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中的β-淀粉酶基因(gene32293)和Endoglucanase 12基因(gene3673)。经qRT-PCR验证,上述10个差异表达基因在裂果果皮中都高表达,说明这10个基因可能参与裂果的发生过程。4.对‘伏脆蜜’裂果部位和非裂果部位果皮蛋白组学进行分析,从果皮中鉴定到5480个蛋白质,其中4562个蛋白质包含定量信息,在比较组中发现182个差异表达蛋白;从基因功能和KEGG代谢通路上所富集的差异表达中筛选出与裂果生理指标相关的10个蛋白质:过氧化物酶(XP024926183.1和XP015890285.1)和漆酶(XP015878553.1、XP015902437.1和XP015878552.1)在裂果部位果皮中高表达,而heat shock protein(XP015896451.1)、CML(XP015881810.1)、果胶酯酶(XP015869388.2)和吲哚乙酸合成酶(XP015866400.1)在非裂果部位果皮中高表达。5.‘伏脆蜜’裂果和非裂果部位果皮生理指标、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综合分析发现,裂果发生时POD活性、纤维素和内源激素(GA3、ABA和IAA)含量存在差异,调控POD、纤维素酶和激素信号转导的基因和蛋白也存在差异,上述物质可能参与了枣裂果的发生,并扮演着重要作用。
邵凤侠[6](2019)在《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ill.)植物,是我国特有果树树种,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在南方特殊地理与气候条件下,以中秋酥脆枣为代表的南方鲜食枣具有产量高、含糖量高、风味浓、口感好、适应性强、耐贮运等诸多优点,但在生产上却面临落花落果严重、易裂果等问题,需要通过杂交育种综合其他枣品种的优点。但是,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程度高、结实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其杂交育种进程,亟需开展胚败育机制研究。攻克这一难题也是枣新品种选育、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本文以中秋酥脆枣为试材,主要从胚胎学和分子机制方面研究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1)中秋酥脆枣为胚高度败育品种。(2)不同批次枣果胚败育程度不同;第一、二批次枣果胚败育情况相似,大枣果胚败育率较低,小枣果胚败育率较高,所含种仁大多为单种仁;第三批次枣果与第一、二批次枣果有较大差异,胚败育程度最高,胚败育率较高的果实集中在大枣果和小枣果,所含种仁均为单种仁。(3)两种类型枣吊上枣果胚败育率差异显着;木质化枣吊上的枣果胚败育程度高于非木质化枣吊上的枣果。(4)果形指数较小和较大的枣果胚败育率较低,中间型枣果胚败育率较高;较圆或偏长枣果胚败育率较低,中等长度枣果败胚育率较高。(5)枣裂果胚败育率为100%。2.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1)现序期至开花前,枣花序上零级花蕾的横径、纵径、花柄长、重量均呈递增趋势;现序第1天至第5天,花蕾主要呈横向增长,第5天为蕾扁期;现序第6天至第8天,花蕾以纵向生长为主,第8天为蕾胖期。(2)枣雄蕊具5枚花药,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1~2层中层和腺质型绒毡层组成,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基本型;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呈四面体型;成熟花粉具3个萌发孔,为二细胞型花粉;不同花药之间和不同药室之间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均存在不同步性。(3)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存在少数异常花粉囊,但整体上不影响花粉形成。(4)雌蕊为2室子房,倒生胚珠,2胚珠,内外双层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沿珠心呈直线排列,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经连续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七细胞八核的成熟胚囊,胚囊发育属于蓼型。(5)中秋酥脆枣存在缺失卵器或未发育完成的成熟胚囊。(6)枣花蕾外部形态与内部雌雄配子体发育时期存在相关性,可通过花蕾外部形态特征判断内部雌雄蕊的发育进程。3.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发育特性及花粉活力。(1)花药为底着药,呈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纹饰,两花粉囊对称,纵向开裂;不同发育时期花药颜色呈“黄绿色-黄色-黄褐色-褐色-黑色”变化;花药表面纹饰随花药的开裂程度增大而加深。(2)枣花粉形态特征为:花粉为近扁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呈正三角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萌发孔3个,角孔形,萌发孔处有突出的胞质囊;萌发沟3裂,沟痕整体呈细长条形,延伸至两极但无相连通;花粉粒外壁呈网状雕纹,网眼较浅,不规则、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3)花粉属小型花粉。(4)蕾扁期至子房膨大期,花粉萌发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初开期,萼片展平期和花瓣花药分离期花粉萌发率较高。(5)花粉萌发率与花粉发育成熟度相关,花粉越成熟,萌发率越高,花粉衰老时,萌发率也随之降低。(6)花粉萌发率因不同贮藏条件、不同贮藏时间而存在显着差异。(7)-70oC和-20oC干燥贮藏效果较好;活力高的花粉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大于25 d。4.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特性及可授性。(1)枣花柱头二半裂,为干性柱头。(2)发育成熟的柱头表面有一层近圆形的乳突细胞。(3)花柱形态随着单花开放进展呈规律性变化。蕾扁期至初开期,二裂花柱紧密靠拢,整体呈圆锥状;萼片展平期花柱的间隙开始变大,向两侧生长;花瓣展平期花柱呈“V”字状;雄蕊展平期,两花柱夹角呈“Y”状,持续到子房膨大期。(4)花柱底宽和花柱长随单花开放均呈增长趋势。(5)蕾扁期柱头较平,蕾胖期至花瓣展平期均为尖圆形,表面经历从褶皱到饱满再到向外膨出的变化。雄蕊展平期和花瓣下垂期柱头向外卷曲,向上膨出,表面积较大。雄蕊下垂期和子房膨大期,柱头萎缩,干枯。(6)柱头开始失绿时可授性降低。(7)蕾扁期至子房膨大期,柱头表面的乳突细胞呈规律性变化,先发育成熟,然后达到最旺盛时期,最后萎缩变瘪、衰老、解体,柱头可授性也呈现“无-弱-强-弱-无”规律性变化。(8)依据枣花柱头表面乳突组织的发育程度可判断其可授性强弱。(9)中秋酥脆枣花柱头的最佳可授期为萼片展平期、花瓣花药分离期和花瓣展平期,最佳授粉时间可以持续6~8 h。5.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规律。(1)存在授粉受精不良、胚中途败育现象。(2)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条件下,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伸长情况相似。(3)花粉与柱头相互识别的时间至少需要4 h,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的时间至少6 h。授粉12 h后,花粉管开始伸入柱头;授粉24 h后,花粉管到达花柱1/4处;授粉48 h,花粉管开始扭曲;授粉72~120 h,花粉管在柱头上继续伸长,扭曲交互在一起,膨大呈球形。(4)花柱中有大量胼胝质,使花粉管在花柱道生长受阻,只有小部分花粉管生长到花柱基部,到达子房。(5)授粉72 h后,1个精子移动到2个极核附近,开始双受精。(6)授粉96 h后,1个精子与胚囊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1 d后解体消失;授粉120 h后,另1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合子,经过4~5 d的休眠后,即开始分裂形成小球形胚;小球形胚在形成球形胚之前退化。(7)在受精15 d,胚完全退化,最终形成空胚囊。6.南方鲜食枣胚败育胚胎学基础。(1)胚囊发育受阻。在胚囊发育过程中,多数不能形成完整成熟胚囊,存在反足细胞、卵细胞和助细胞单个或多个细胞器同时缺失现象。(2)花粉管伸长受阻。授粉受精过程中,花粉可育,发育成熟的柱头在一定开放时期具有强可授性,自交和异交花粉均可以在柱头上萌发,但大部分花粉管在花柱道中伸长受阻,并出现大量胼胝质现象,只有小部分花粉管能到达子房,完成受精。(3)胚乳和胚发育受阻。花粉管释放精子、成功完成双受精后,胚乳核不分裂或只进行了1~2次分裂而逐渐退化消失,胚乳退化最终会引起胚败育。合子分裂形成小球形胚之后在形成球形胚之前退化,最终形成空胚囊导致胚败育。(4)受精失败。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伸入花柱,虽未完成受精,但活化了花柱或子房内的生长素合成酶,从而促进了子房发育成果实。未正常受精的胚囊内的卵细胞、极核、助细胞以及其他细胞会随时间推移而解体,珠心组织退化,整个胚珠腔中空,成熟胚珠结构退化,最终导致整个胚珠败育,即在枣果内表现为种子败育。7.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筛选。(1)胚珠败育是胚败育的原因之一。(2)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6个调控胚珠发育的相关基因:Zj AGL11,Zj ABCG20,Zj ABCG11,Zj ABCG15,Zj MC1和Zj MC9。(3)Zj AGL11,Zj ABCG11和Zj ABCG15基因可能对枣胚珠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且表达模式相似,在胚珠发育关键时期低表达会导致胚珠发育异常。(4)Zj ABCG20基因对枣种胚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低表达或者不表达可能会导致胚珠败育。(5)Zj MC1基因在种胚败育时期大量表达,导致下游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进而推测下游基因表达量的显着变化影响了胚珠正常发育而导致胚珠发育受阻并进一步发生败育。(6)Zj MC9基因在败育枣果中大量表达,推测Zj MC9基因高表达影响了胚珠后期的正常发育而导致胚珠发育受阻并进一步发生败育。
张昊[7](2019)在《宁夏红枣种质资源调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枣(Ziziphus jujuba Mill)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类果树,目前有900多个品种。我国枣树种质资源丰富,但错标率高,限制了枣树研究者之间信息和材料的共享,阻碍了枣树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应用。本试验通过对宁夏地区的实地勘察,调查并统计了宁夏地区主要枣种质资源的品种数量和分布情况,并通过文献查阅、表型性状分析等方法对宁夏地区的枣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同时对红枣数据库中的EST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位点开发,对宁夏红枣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宁夏地区现有114个红枣品种,其中85%的品种来自外省。现有品种的果实用途广泛,主要包含鲜食、制干、干鲜兼用、蜜枣制作和观赏等用途。常见的枣树病害中,枣疯病的感病品种最多,有8个,占总品种的14.91%;在抗病品种中枣缩果病的抗病品种最多,有17个,占总品种的 14.81%。2.61个枣品种的10个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4%~36%,均值为23%。除叶形指数外果实纵径与其他8个性状均成极显着正相关,而其他性状之间关系复杂。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78%可以作为枣表型性状的综合指标,根据表型性状可将61个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Ⅱ类群的综合性状最优。3.在114个枣品种中,多态性SNP标记存在较高的同义错标率,共检出17个重复组。4.基于贝叶斯模型的群体分层显示了两个种质组,其核心成员之间存在显着差异(Fst=0.16)。5.从192个SNPs中筛选出96个高质量的SNPs,可对枣树品种进行准确品种鉴定。6.运用纳米流控陈列技术对宁夏地区采集到的枣树种质进行指纹识别,为准确鉴定枣树品种提供高质量的SNP图谱。
李洁[8](2019)在《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Hupingzao’)果实转色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壶瓶枣裂果多发生在果实转色期,调控壶瓶枣果实发育过程使其转色期避开多雨季节是防控枣裂果的一条新途径。本试验以壶瓶枣为试材,在确定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和多效唑(PP333)可有效调控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基础上,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重点研究了赤霉素和多效唑处理在调控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对果实色素物质、内源激素和糖类代谢的影响,以探究壶瓶枣果实转色调控机制,为枣果实生长发育调控以及在生产上更加有效的防治枣裂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赤霉素减缓了壶瓶枣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的降低,在成熟期显着降低了果皮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果实转色期间,赤霉素处理降低了壶瓶枣果实内源GAs、IAA和ZR含量,提高了ABA含量;在果实发育后期显着提高了壶瓶枣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代谢酶净酶活性在壶瓶枣果实糖积累中起着重要作用。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1565个,其中上调860个,下调705个,KEGG通路注释到的261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淀粉和糖代谢通路(19个,占7.28%)、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13个,4.98%)以及与色素合成密切相关的苯丙素类生物合成通路(6个,2.3%)。赤霉素处理对花青素、黄酮等色素物质合成通路的关键基因均表现为下调作用。2.多效唑分别在果实转色前期和末期显着提高了壶瓶枣果皮类胡萝卜素、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了内源IAA、GA、ABA含量始终,处理浓度不同对内源ZR含量影响效果不同;显着提高了壶瓶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多效唑处理条件下,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以及中性转化酶对壶瓶枣果实可溶性糖积累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多效唑处理的壶瓶枣果实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2,169个,其中上调820个,下调1,349个。注释到KEGG代谢通路的362个差异表达基因,首先集中在淀粉和糖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均为19个,占5.25%),其次是苯丙素类(17个,4.70%)、类黄酮(13个,3.59%)及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通路(10个,2.76%)。多效唑处理对花青素、黄酮等色素物质合成的关键基因均表现为上调作用。3.比较多效唑与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调节过程,发现多效唑调控壶瓶枣果实提前转色的作用途径主要体现在类黄酮等色素物质生物合成通路,而赤霉素处理在延迟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对壶瓶枣果实淀粉和糖代谢通路的影响最大。
张萍[9](2019)在《不同处理对鲜食枣采后裂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枣是我国特有经济果树及重要木本粮食树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裂果是鲜枣常见的生理性病害。鲜枣在储藏期间易产生果实开裂,严重影响枣果品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以湖南省祁东县新丰果业有限公司紫冲种植基地为试验地,以’中秋酥脆枣’为试验材料,用H2O2、Ca(NO3)2、NaCl和ABA对枣果进行浸泡处理,统计分析裂果方式、裂果率、裂果指数、转红指数、吸水率、果实硬度、丙二醛等指标的相关性;采用考马斯亮蓝法、试剂盒的方法,测定枣果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水通道蛋白酶活性,荧光定量PCR测定水通道蛋白基因mRNA的表达量,并分析它们与裂果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枣裂果方式主要以纵裂和环裂为主,不规则列占有比例较小。黑暗环境下能够显着降低裂果率、裂果指数和转红指数。综合光照和黑暗环境,l%NaCl处理的裂果率和裂果指数最低,是最佳防裂果的处理。光照环境下,仅1%NaCl处理和0.25mg/L ABA处理的转红指数高于对照。黑暗环境下转红指数波动较大,且普遍低于光照环境的转红指数。光照环境下,吸水率最低的是0.01%NaCl处理;而黑暗条件下,吸水率最低的是1%NaCl处理;黑暗环境下吸水率普遍高于光照环境的吸水率。光照条件下,90mg/LCa(NO3)2处理的果实硬度最大,且Ca(NO3)2处理的平均果实硬度最大;黑暗条件下,仅120mg/LCa(NO3)2处理的果实硬度大于对照处理;黑暗条件下果实硬度普遍高于光照环境条件下果实硬度。2.不同裂果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多为负值,其中纵裂和环裂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光照条件下,纵裂+环裂与裂果率显着相关,与裂果指数和转红指数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黑暗环境下,纵裂+环裂仅与裂果指数达到极显着水平。光照条件下,裂果率与裂果指数、吸水率、转红指数呈正相关,且与裂果指数的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与转红指数的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但与果实硬度呈负相关。黑暗条件下,裂果率与裂果指数达到极显着水平,相关性系数为0.85,呈正相关;裂果率与果实硬度、吸水率、转红指数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着。3.所有处理组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光照条件下,H2O2处理组的平均丙二醛含量最低,且丙二醛含量与裂果率呈负相关,相关性不显着。在黑暗环境条件下,Ca(NO3)2处理组的平均丙二醛含量低于其他处理组,但0.005%H2O2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最低,且丙二醛含量与裂果率呈正相关,相关性不显着。4.光照条件下果皮和果肉相对电导率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但黑暗环境条件下,果肉与果皮的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溶液浓度的变化而不同。所有处理组的果皮电导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ABA处理组的果皮和果肉相对电导率平均值低于其他处理组,0.4mg/LABA处理的果皮相对电导率最低,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0.01%H2O2处理的果肉相对电导率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着;黑暗环境下,所有处理组的相对电导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NaCl处理的果皮的相对电导平均值低于其他处理组,0.1%NaCl处理的果皮相对电导率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着,Ca(NO3)2处理的果肉的相对电导率平均值低于其他处理组,0.01%NaCl和0.4mg/LABA处理的果肉相对电导率最低,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着水平。5.ABA处理的角质层厚度平均值大于其他处理。光照条件下,裂果率与角质层厚度、皮下层厚度和表皮厚度呈正相关,与表皮层厚度呈负相关,但均达不到显着水平。表皮层厚度与皮下层厚度呈正相关,达到极显着水平,相关系数为0.96。黑暗条件下,裂果率与角质层厚度、皮下层厚度和表皮厚度的均呈正相关,与表皮层厚度呈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皮下层厚度与表皮厚度相关系数为0.95,达到显着水平。6.ABA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平均值大于其他处理组,其中0.1mg/LABA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光照环境下水通道蛋白酶活性普遍低于黑暗环境下水通道蛋白酶活性。在光照条件下,Ca(NO3)2处理的水通道蛋白酶活性普遍弱于其他处理组;在黑暗环境下,H202处理的水通道蛋白酶活性普遍低于其他处理,0.005%H202处理的水通道蛋白酶的活性最低,与对照相比达到显着水平,降低了46.2%。综合光照和黑暗环境,裂果率与水通道蛋白酶活性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2;与可溶性蛋白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8,但均达不到显着水平。7.光照环境下水通道蛋白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普遍低于黑暗环境下水通道蛋白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光照会抑制水通道蛋白基因mRNA的表达。光照环境下,ABA处理的的水通道蛋白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普遍低于其他处理。水通道蛋白酶基因mRNA表达量与裂果率成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着。在黑暗环境下,NaCl处理的水通道蛋白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普遍低于其他处理,水通道蛋白基因mRNA表达量与裂果率成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着。
辛亚宁[10](2018)在《基于SSR标记的四川枣亲缘关系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文中提出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原产于我国的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植物。枣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果实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果树。我国枣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北方地区是制干、鲜食(广温型、耐寒型)和兼用枣种质主要分布区,南方地区是我国高温型或高温高湿型鲜食枣资源的主要分布区。目前枣的研究报道多集中于我国北方枣种质,对南方枣种质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四川省枣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为我国南方枣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5对引物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100%,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3557-0.8200之间(平均值为0.6677),均为中度或高度多态性信息引物,适合用于33个枣栽培品种(系)的亲缘关系分析。2.对33个枣栽培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15对引物共得到111个等位基因(Na),等位基因数在2-14之间,平均值为7.4,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在0.463-0.839和0.364-0.848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711和0.624,香农信息指数(I)在0.655-2.089之间,平均值为1.509,表明33个枣栽培品种(系)遗传多样性丰富。3.UPGMA聚类可将33个枣品种(系)中的30个完全区分开。沾冬2号、冬枣和蜀脆枣亲缘关系近,罗江调元枣、龙泉油枣、岐山米枣、长秋米枣四者属同物异名。武隆猪腰枣与其他枣品种(系)遗传关系远。4.21对引物在297份枣种质中的扩增结果除JSSR93(PIC=0.0772)和JSSR198(PIC=0.0421)外,PIC变幅在0.2576-0.8410之间(平均值为0.5284),为中度或高度多态性引物,适用于枣种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5.21对引物对297份枣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297份枣种质的I变幅为0.111-1.908,平均值为1.142,He变幅为0.043-0.835,平均为0.578,遗传多样性水平中等。6.STRUCTURE分析和NJ聚类可将9个枣品种群分为四大类,崭山米枣1号、崭山苹果枣和崭山大果枣群体为第一大类群;罗江调元枣、龙泉油枣、岐山米枣、长秋米枣群体为第二大类群;汶川小枣群体为第三大类群;蜀脆枣群体为第四大类群7.分子变异分析(AMOVE)和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四川枣群体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分化,基因流小(G’st=0.521,Nm=0.432)。
二、枣品种选择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枣品种选择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生理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枣产业概况与研究现状 |
1.1.1 呼吸代谢与休眠的关系 |
1.1.2 呼吸代谢与休眠的关系 |
1.1.2.1 底物氧化水平 |
1.1.2.2 电子传递链水平 |
1.2 糖代谢与休眠的关系 |
1.3 内源激素与休眠的关系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底物含量的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2.2.2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糖组分含量的变化 |
2.2.3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总糖含量的变化 |
2.2.4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变化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蛋白质含量变化与休眠之间的关系 |
2.3.2 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变化与休眠的关系 |
2.3.3 糖组分含量变化与休眠之间的关系 |
第3章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呼吸代谢酶活性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EMP途径关键呼吸代谢酶活性变化 |
3.2.2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PPP途径关键呼吸代谢酶活性变化 |
3.2.3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 TCA 途径关键呼吸代谢酶活性变化 |
3.2.4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电子传递链途径关键呼吸代谢酶活性变化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糖代谢酶活性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蔗糖磷酸合酶活性变化 |
4.2.2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蔗糖合酶活性变化 |
4.2.3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淀粉酶活性变化 |
4.2.4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巯基氧化酶活性变化 |
4.2.5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变化 |
4.2.6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变化 |
4.2.7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枝条休眠期间酸性转化酶活性变化 |
4.2.8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中性转化酶活性变化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赤霉素含量变化 |
5.2.2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生长素含量变化 |
5.2.3 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脱落酸含量变化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不同枣品种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果树抗寒性研究进展 |
1.1.1 细胞膜透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
1.1.2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 |
1.1.3 保护酶活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
1.1.4 电阻抗图谱与抗寒性的关系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自然越冬试材采集时间及采样地温度变化 |
2.1.2 试材采集及处理 |
2.1.3 低温胁迫处理 |
2.2 试验方法 |
2.2.1 膜透性指标测定 |
2.2.2 渗透调节物质测定 |
2.2.3 保护酶活性测定 |
2.2.4 电阻抗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自然条件下不同枣品种枝条抗寒性变化 |
3.1.1 膜透性指标的变化趋势 |
3.1.2 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趋势 |
3.1.3 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
3.2 低温胁迫下不同枣品种枝条抗寒性变化 |
3.2.1 膜透性指标的变化趋势 |
3.2.2 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趋势 |
3.2.3 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
3.3 低温胁迫下不同枣品种枝条电阻抗图谱变化 |
3.3.1 不同枣品种枝条电阻抗图谱的变化 |
3.3.2 不同枣品种枝条电阻抗图谱参数变化 |
3.4 相关性分析 |
3.5 综合评价 |
第4章 讨论 |
4.1 不同枣品种枝条膜透性指标变化分析 |
4.2 不同枣品种枝条渗透调节物质变化分析 |
4.3 不同枣品种枝条酶活性变化分析 |
4.4 不同枣品种枝条电阻抗参数变化分析 |
4.5 不同枣品种枝条抗寒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4.6 不同枣品种枝条抗寒性综合评价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枣有性杂交亲本及杂交组合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花粉育性研究进展 |
1.1.1 枣树花粉萌发率和花粉量的研究 |
1.1.2 雄性不育种质鉴定 |
1.2 植物激素对植物育性的影响 |
1.3 胚败育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
1.4 枣树杂交育种的研究 |
1.4.1 枣树杂交育种的必要性 |
1.4.2 枣树杂交育种的方法 |
1.4.2.1 环境控制杂交 |
1.4.2.2 免去雄杂交育种 |
1.4.3 枣树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 |
1.5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和仪器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
2.2.2 花粉量的测定 |
2.2.3 单花开放阶段花蕾激素含量的测定 |
2.2.4 石蜡切片的制作 |
2.2.5 果实育性的测定 |
2.2.6 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的测定 |
2.2.7 枣结实特性和育性调查 |
2.2.8 枣树控制杂交 |
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枣品种花粉育性的比较和育性分级 |
3.1.1 不同枣品种萌发率结果与分级 |
3.1.2 不同枣品种单药花粉量结果与分级 |
3.1.3 不同枣品种花蕾解剖结构比较 |
3.1.4 不同枣品种萼片平展时间的比较 |
3.1.5 枣树单花不同发育阶段内源激素的变化 |
3.2 不同枣品种结实特性和自花育性研究 |
3.2.1 2018 年不同枣品种含仁率的比较 |
3.2.2 枣果实大小对可育率的影响 |
3.2.3 枣果实生长过程激素的变化 |
3.2.4 不同枣品种种自花结实和自花育性的比较 |
3.3 枣树控制杂交 |
3.3.1 2018 年不同杂交组合结实特性及育性比较 |
3.3.2 2018 年不同杂交组合出苗情况的比较 |
3.3.3 2019 年不同杂交组合结实特性及育性比较 |
3.3.4 不同年限杂交组合结实特性及育性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不同枣品种花粉育性的比较与影响 |
4.2 不同枣品种可育特性及品种划分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
4.3 不同枣树杂交组合的筛选与比较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不同枣品种需冷量及休眠期的生理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枣的概况 |
1.2 落叶果树自然休眠的研究进展 |
1.2.1 休眠的概念 |
1.2.2 休眠的意义 |
1.2.3 落叶果树自然休眠的生理变化 |
1.3 落叶果树需冷量研究进展 |
1.3.1 需冷量的概念 |
1.3.2 需冷量模型的研究 |
1.3.3 一般果树的需冷量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采集和处理 |
2.2.2 需冷量计算 |
2.2.3 自然休眠进程确定 |
2.2.4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枣品种需冷量的比较及需冷量模型的筛选 |
3.1.1 不同枣品种自然休眠解除期的确定 |
3.1.2 不同需冷量模型评估方法比较 |
3.1.3 不同枣品种需冷量比较 |
3.2 需冷量不同枣品种休眠期间生理变化 |
3.2.1 需冷量不同枣品种自然条件下生理变化 |
3.2.2 需冷量不同枣品种人工低温条件下生理变化 |
第4章 讨论 |
4.1 需冷量模型间的比较 |
4.2 需冷量与休眠的关系 |
4.3 碳水化合物与休眠的关系 |
4.4 抗氧化酶与休眠的关系 |
4.5 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与休眠的关系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枣裂果生理特征及转录组和蛋白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枣裂果情况 |
1.2 果实裂果研究 |
1.2.1 品种与裂果的关系 |
1.2.2 枣果实结构与裂果的关系 |
1.2.3 细胞代谢酶与裂果的关系 |
1.2.4 果实矿质元素与裂果的关系 |
1.2.5 果实内源激素与裂果的关系 |
1.2.6 气候因子与裂果的关系 |
1.2.7 组学在植物与裂果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裂果率枣品种生理特征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分析 |
2.2.1 不同裂果率枣品种果实生长曲线和果形指数分析 |
2.2.2 不同裂果率枣品种果实发育时期裂果率比较 |
2.2.3 不同裂果率品种果实内含物含量比较 |
2.2.4 不同裂果率品种果皮中糖含量比较 |
2.2.5 不同裂果率品种果皮细胞壁物质含量比较 |
2.2.6 不同裂果率品种果皮细胞代谢酶活性比较 |
2.2.7 不同裂果率品种果实内源激素含量比较 |
2.2.8 裂果发生前后相关生理指标与裂果率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果实内含物含量与枣裂果的关系 |
2.3.2 果皮糖物质和细胞壁物质含量与枣裂果的关系 |
2.3.3 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与枣裂果的关系 |
2.3.4 果实内源激素与枣裂果的关系 |
第3章 裂果和非裂果部位相关生理指标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分析 |
3.2.1 裂果和非裂果部位细胞代谢酶活性的比较 |
3.2.2 裂果和非裂果部位细胞壁物质含量的比较 |
3.2.3 裂果和非裂果部位碳水化合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比较 |
3.2.4 裂果和非裂果部位内源激素含量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细胞代谢酶与裂果的关系 |
3.3.2 细胞壁物质含量与裂果关系 |
3.3.3 碳水化合物与裂果的关系 |
3.3.4 内源激素含量与裂果的关系 |
第4章 裂果和非裂果部位转录组数据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RNA质量分析 |
4.2.2 转录组测序质量分析 |
4.2.3 转录组测序与冬枣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 |
4.2.4 基因表达量水平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 |
4.2.6 裂果和非裂果部位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4.2.7 裂果相关基因qRT-PCR验证 |
4.2.8 裂果发生前后目的基因表达量分析 |
4.3 讨论 |
4.3.1 果皮细胞壁物质及细胞壁代谢酶在裂果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
第5章 裂果和非裂果部位蛋白组学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蛋白质提取与定量检测 |
5.1.3 胰酶酶解 |
5.1.4 蛋白质的TMT标记 |
5.1.5 TMT标记多肽的HPLC分级 |
5.1.6 液相串联质谱分析 |
5.1.7 蛋白质鉴定与定量分析 |
5.1.8 蛋白质功能注释 |
5.1.9 qRT-PCR验证 |
5.2 结果分析 |
5.2.1 基于iTRAQ标记的蛋白质鉴定 |
5.2.2 鉴定差异蛋白质富集分析 |
5.2.3 裂果和非裂果部位中差异蛋白分析 |
5.2.4 果皮中蛋白组学与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
5.2.5 裂果和非裂果部位差异蛋白分析及相关蛋白验证 |
5.2.6 裂果发生前后目的基因表达量分析 |
5.3 讨论 |
5.3.1 蛋白质组学在枣上的应用 |
5.3.2 细胞壁物质和细胞壁代谢酶相关差异蛋白与裂果发生的调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
1.2.2 枣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观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败育枣果解剖特性 |
2.2.2 不同批次枣果胚败育情况 |
2.2.3 两种类型枣吊上的枣果败育情况 |
2.2.4 不同果形指数的枣果败育情况 |
2.2.5 开裂枣果败育情况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3 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枣蕾期形态观测 |
3.2.2 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 |
3.2.3 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发育 |
3.2.4 花蕾外部形态特征与雌雄配子体发育时期的相关性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发育特性及花粉活力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枣花不同开放阶段雄蕊形态发育规律 |
4.2.2 枣花不同开放阶段花粉形态发育规律 |
4.2.3 枣花不同开放时期花粉萌发特性 |
4.2.4 不同贮藏条件枣花粉萌发特性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进程及其可授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柱头形态发育进程 |
5.2.2 单花不同开放时期柱头可授性 |
5.2.3 柱头形态发育特征与其可授性的关系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6 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材料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花粉萌发及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行为 |
6.2.2 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7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主要试剂 |
7.1.3 主要仪器设备 |
7.1.4 总RNA的提取 |
7.1.5 总RNA质量检测 |
7.1.6 文库构建与质检 |
7.1.7 转录组测序 |
7.1.8 转录组数据处理及分析 |
7.1.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7.2 结果分析 |
7.2.1 转录组测序的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7.2.2 测序质量 |
7.2.3 序列对比结果 |
7.2.4 差异表达基因 |
7.2.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7.2.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7.2.7 胚败育过程中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1.1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性状观测 |
8.1.2 南方鲜食枣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 |
8.1.3 南方鲜食枣雄蕊形态特征及花粉活力 |
8.1.4 南方鲜食枣柱头形态发育规律及可授性 |
8.1.5 南方鲜食枣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 |
8.1.6 南方鲜食枣胚败育胚胎学基础 |
8.1.7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南方鲜食枣胚败育相关基因分析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不同对比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前50的GO条目 |
附录 B 不同对比富集显着的前20个代谢通路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宁夏红枣种质资源调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枣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2.1 枣种质资源的起源与分布 |
1.2.2 枣种质资源的调查 |
1.2.3 枣种质资源的品种分类 |
1.2.4 枣树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研究 |
1.3 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
1.3.1 SSR标记 |
1.3.2 ISSR标记 |
1.3.3 AFLP标记 |
1.3.4 SNP标记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表型调查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测量方法 |
2.2.3 DNA提取 |
2.2.4 DNA质量检测 |
2.2.5 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枣树SNP标记 |
2.2.6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验证 |
2.3 数据分析 |
2.3.1 种质资源调查统计 |
2.3.2 表型性状分析 |
2.3.3 品种鉴定分析 |
2.3.4 群体结构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红枣种质资源调查分析 |
3.1.1 原产地分析 |
3.1.2 果实用途分析 |
3.1.3 病害分析 |
3.2 61个枣品种表型性状分析 |
3.2.1 表型性状变异性分析 |
3.2.2 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3 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
3.2.4 聚类分析 |
3.2.5 类群表型性状差异性分析 |
3.3 数据挖掘和SNP开发 |
3.4 SNP分子标记的应用 |
3.4.1 枣品种鉴定 |
3.4.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4.3 主坐标分析(PCoA)和聚类分析 |
3.4.4 亲缘关系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 |
4.1.2 SNP标记的挖掘与开发 |
4.1.3 利用SNP标记进行枣树品种鉴定 |
4.1.4 改良枣树品种亲本鉴定 |
4.1.5 枣品种鉴定的核心SNP标记集 |
4.1.6 不同种质组间的遗传关系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Hupingzao’)果实转色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1 枣生产概述 |
2 果实发育与成熟研究进展 |
2.1 果实发育成熟的生理生化研究 |
2.2 果实发育成熟的分子水平研究 |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实发育成熟调控中的应用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5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壶瓶枣果实延迟转色机理 |
第一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影响 |
2.2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
2.3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果皮色素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2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总酚含量的影响 |
2.3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4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皮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2.5 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色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 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激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的影响 |
第一节 壶瓶枣果实糖积累类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含量的影响 |
2.2 赤霉素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相关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壶瓶枣果实糖积累 |
3.2 蔗糖代谢相关酶在枣果实糖积累中的作用 |
4 小结 |
第二节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积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2.2 赤霉素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3 赤霉素处理条件下壶瓶枣果实糖含量与相关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2.4 赤霉素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淀粉和糖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壶瓶枣果实提前转色机理 |
第一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转色期的影响 |
2.2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
2.3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果皮色素物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皮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2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皮总酚含量的影响 |
2.3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皮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4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皮花色苷的影响 |
2.5 多效处理的壶瓶枣果实色素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效唑处理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 多效唑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激素物质的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含量的影响 |
2.2 多效唑对壶瓶枣果实生长转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3 多效唑处理条件下壶瓶枣果实可溶性糖和相关代谢酶的关系 |
2.4 多效唑处理的壶瓶枣果实淀粉和糖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壶瓶枣果实转色调控的RNA-Seq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BMKCloud有参转录组分析(www.biocloud.net)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质检和文库质检 |
2.2 转录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2.3 SNP分析 |
2.4 基因结构优化分析 |
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6 关键候选基因筛选及qRT-PCR验证 |
3 讨论 |
4 小结 |
研究结论 |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9)不同处理对鲜食枣采后裂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枣 |
1.1.1 枣资源情况 |
1.1.2 枣的分布与区划 |
1.1.3 鲜食枣研究概况 |
1.2 裂果研究进展 |
1.2.1 裂果概况 |
1.2.2 裂果的机理研究 |
1.2.3 防止开裂的措施 |
1.3 水通道蛋白研究进展 |
1.3.1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 |
1.3.2 植物水通道蛋白研究概述 |
1.4 枣树水通道蛋白基因及内参基因的确定 |
1.4.1 枣树水通道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1.4.2 枣树水通道蛋白内参基因的确定 |
1.5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和技术线路图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与主要实验设备 |
2.1.3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处理方案 |
2.2.2 裂果率统计 |
2.2.3 枣果形态观察 |
2.2.4 枣果实表皮相对电导率测定 |
2.2.5 枣果实表皮石蜡切片制作 |
2.2.6 枣果皮水通道蛋白酶活性测定 |
2.2.7 枣果皮水通道蛋白表达差异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裂果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裂果方式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裂果率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裂果指数的影响 |
3.1.4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转红指数的影响 |
3.1.5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吸水率的影响 |
3.1.6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实硬度的影响 |
3.1.7 相关性分析 |
3.2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实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皮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枣果表皮结构的影响 |
3.5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皮水通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5.1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5.2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皮水通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采后枣果皮水通道蛋白酶活性与裂果率相关性分析 |
3.6 不同处理对枣水通道蛋白表达差异的影响 |
3.6.1 总RNA提取结果 |
3.6.2 枣水通道蛋白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比较 |
3.6.3 不同处理采后枣果皮水通道蛋白酶基因表达量与裂果率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实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实丙二醛的影响 |
4.3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4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实表皮结构的影响 |
4.5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实水通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4.6 不同处理对采后枣果实水通道蛋白表达差异的影响 |
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10)基于SSR标记的四川枣亲缘关系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枣的概述 |
1.1.1 枣的起源和分布 |
1.1.2 枣的一般分类 |
1.1.3 枣数的主要特点和利用价值 |
1.2 枣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方法 |
1.2.1 枣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传统分析方法 |
1.2.2 枣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DNA水平分析方法 |
1.3 枣在分子水平的研究现状 |
1.3.1 枣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研究 |
1.3.2 亲本鉴定 |
1.3.3 枣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四川枣栽培品种(系)亲缘关系分析的试验材料 |
2.1.2 四川枣种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材料 |
2.2 枣DNA的提取与检测 |
2.3 引物筛选与PCR扩增 |
2.4 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1 条带统计 |
2.5.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5.3 聚类分析 |
2.5.4 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NA提取 |
3.2 引物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3.2.1 引物筛选 |
3.2.2 引物多态性 |
3.3 四川枣栽培品种(系)亲缘关系分析 |
3.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聚类分析 |
3.4 四川枣种质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4.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2 297份枣种质的聚类分析 |
3.4.3 群体遗传结构 |
3.4.4 群体遗传分化 |
4 讨论 |
4.1 SSR标记的引物多态性 |
4.2 四川栽培枣品种(系)的亲缘关系 |
4.3 四川地方枣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4.4 四川地方枣资源的遗传分化 |
4.5 四川地方枣资源的群体遗传结构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枣品种选择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需冷量枣品种休眠期间生理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D]. 张川疆. 塔里木大学, 2021
- [2]不同枣品种抗寒性研究[D]. 董梦怡.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枣有性杂交亲本及杂交组合的筛选[D]. 高秋玲. 塔里木大学, 2020
- [4]不同枣品种需冷量及休眠期的生理变化研究[D]. 梁文锋. 塔里木大学, 2020(11)
- [5]枣裂果生理特征及转录组和蛋白组学分析[D]. 王建宇.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6]南方鲜食枣胚败育机理研究[D]. 邵凤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5)
- [7]宁夏红枣种质资源调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张昊. 宁夏大学, 2019(02)
- [8]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Hupingzao’)果实转色调控机制研究[D]. 李洁. 山西农业大学, 2019
- [9]不同处理对鲜食枣采后裂果的影响[D]. 张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10]基于SSR标记的四川枣亲缘关系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D]. 辛亚宁.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