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中医院 湖南长沙 410148)
摘要:目的 探究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2015年1月-2018年3月,取以上时段内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观察组增加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死亡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既可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循证护理;死亡率
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多发病,其是心肌细胞死亡后引起的一种疾病,以心前区疼痛为主,同时伴有恶心、大汗等[1]。随着病情的进展,心肌梗死患者易并发心力衰竭,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提高死亡率[2]。现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已成为严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不仅需要过硬的治疗措施,还需要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安全[3]。故给予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循证护理至关重要。循证护理是在科学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先进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理效果。本次研究取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02例展开研究,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5年1月-2018年3月是本次研究的时段,取102研究时段内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分组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102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样本病例均51例。对照组患者中31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在51-81岁,平均年龄为(66.1±5.3)岁,病程在1-16年,平均病程为(8.5±4.2)年;观察组患者中32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在52-83岁,平均年龄为(66.7±6.4)岁,病程在1-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8±4.0)年。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我院伦理会已批准同意。且参与研究的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严重脏器损伤者、精神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者排除。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以其临床体征为依据,对其病情进行明确,均实施相应治疗,基于此,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增加循证护理。
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并给予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遵医嘱用药。
循证护理:建立相应的循证护理小组:建立循证护理小组,选取小组组织成员,对小组成员实施循证护理培训,使小组成员明白循证护理理念、流程及目的;并在小组讨论中,对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情况进行讨论,并对相关问题,实施循证支持,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明确循证问题:综合评估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以其情况总结病因及护理问题、疾病特点,并对其全面情况进行了解及评估。将问题通过文献查证,寻找证据支持,结合临床护理经验与患者病情,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调整静滴速度,如有异常及时反馈。因患者对病情了解不够,易出现不良心理,如烦躁、焦虑等,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交流,疏导不良心理;减少病房操作时间,保持安静,提高休息效率[4]。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饮食指导,要求患者多用低盐、低热量食物,适量进食;采用按摩方式,帮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病情稳定后,给予适当的运动指导,训练应循序渐进开始。
1.3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死亡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评价:取我院自制表判定,包括内容: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操作技能、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每项1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SPSS20.0软件分析,t检验、(x±s)表示护理满意度,2检验、n(%)表示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没有死亡患者,对照组出现5例死亡患者,死亡率9.8%(5/51);组间对比有差异,2=5.258,P=0.022。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并发症
观察组:感染1例、便秘1例,并发症3.9%(2/51);对照组:感染4例、便秘3例、压疮2例,并发症17.6%(9/51),组间对比有差异,2=4.993,P=0.025。
3.讨论
心肌梗死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是由于心肌动脉血管出现闭塞,使得心肌不能得到正常的供血与供氧,从而引起心肌出现缺氧与缺血,甚至是坏死[5]。心肌梗死易引发其它多种临床表现,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合并症为心力衰竭,其会属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故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循证护理是通过可靠、科学的资料将患者的需求与临床护理经验相结合的一种护理措施。故循证护理是在相关文献、临床经验上建立的,其通过多种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对病情进行护理,以提高护理效果。将其应用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其在心理指导下,对患者不良心态进行疏导,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指导,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多存在焦虑,及时给予心理辅导,疏导负面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措施;对病情进行监测,积极预防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6]。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梗死面积较大,易引起猝死,故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生汇报,给予有效的处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霞,隋英丽.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7):166-167.
[2]蔡霞.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5):122-123.
[3]康淑荣.循证护理用于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7):245-246.
[4]孙环,王秋玲,刘其可,等.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0):226-227.
[5]张兴菊.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46.
[6]张丹,杨丹,李琤.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5,9(21):150-152.
论文作者:罗银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死亡率论文; 并发症论文; 病情论文; 满意度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