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学精神探索科学表达_科学论文

培育科学精神探索科学表达_科学论文

培养科学精神,探究科学表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之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一个专题,该专题的“写作指导”中指出:“科学之光”专题所收入的全部是说明文。其实,该专题中的不少文本并不是典范的说明文,而且其说明方法也不够典型。如果以“说明文单元”这一概念来界定这一专题的文体特性,以“学习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来确定这一专题的教学目标,是失之偏颇的。

      一、专题文本的文体属性:科学内容的理论类、实用类文本

      依据传统的文体教学观念,简单地以“说明文”这一概念来界定专题文本的文体属性,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其文体的典范性和说明方法的典型性,这种认识其实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规定是不相符的。课程标准规定:“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等多种文本。了解理论类、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依据这一标准,“科学之光”专题中的文本很明显属于科学内容的理论类、实用类文本。其中固然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但远不仅于此。

      就文体而言,专题中的《景泰蓝的制作》是传统的典范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传统的所谓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艺性说明文,或曰科学小品。《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是以科普为目的介绍前沿科学的学术报告,其结构虽为适应学术演讲的需要而设计,但因是面对非专业听众的,故条理清楚、语言通俗,和传统说明文基本类似。这类文体的选入,符合传统的典范说明文文体特征,主要是考虑与初中说明文教学的承续,其意义在于复习相关文体知识,为新的文体知识的形成构建基础。

      但是,《〈物种起源〉绪论》一文,就不能简单地把它当成说明文了。绪论是学术著作前的概述部分,其中有说明作者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等内容,但更重要的是阐释著作的观点或结论。绪论的主体部分,作者依据“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得到了如下的结论”,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然后通过分析典型事实,指出其他自然学者对于变异的解说是不合理的;再介绍了自己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并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自己对生物进化的见解。这里虽有说明的因素,但作为学术著作,其核心内容是严密的科学论证,无疑应属于理论类文本。

      《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一文的副标题是“一个景观设计师的手记”,其中虽有对设计内容的说明,但核心内容及写作目的却是设计师对自己设计的回顾、阐释及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应归属于理论类文本。

      《斑纹》一文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范畴,有人甚至将其归属于散文,但因为其内容合乎科学,可以传播科学知识,也可以将其看成科学小品,或曰科学随笔。在这种风格的文本中,科学性、人文性,包括艺术性紧密结合,它的形成不仅受传统的科学小品,如法布尔《昆虫记》的影响,也与现代的人文主义、生态主义思潮有关联,这正是现代的文体正在走向交叉、融合的体现,此类文体的选入当可以丰富和拓展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的内涵。

      虽然用传统的说明文概念来衡量,“科学之光”专题中有经典的说明文文本,有的文本中也有说明文要素。甚至可以说,这些文本中,有说明事物的,也有说明事理的;有说明单个对象的,也有说明一类对象的;有平实的,也有文艺性的。但是,这样的理解无疑有很大的局限性。从《景泰蓝的制作》到《斑纹》,不能一言以蔽之曰说明文,更不能仅以传统的说明文教学方法去处理。其实,这一专题在文本上的选择,正体现了从传统的说明文文体到现代的理论性、实用性文本的发展变化,也体现了对学生文体阅读的拓展性要求。所以,应当以传统的说明文教学作为起点,并引入课程标准中的理论类、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来确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无疑更切合这一专题文本属性的特点。

      二、专题人文性教学目标:培养科学精神

      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思想内容方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科学发现、学习科学知识及科学的思想方法,这只是“科学之光”专题学习应当具备的基础,是对初中课程目标的承续,但不能仅止于此。“科学之光”的专题导语中明确提出了专题学习的人文性目标,主要包括对科学的内涵中几个方面的认识:科学探求的智慧、和谐优美的科学境界、科学发现与探索的乐趣、科学精神的养成,其中尤其突出了科学精神的养成。

      科学探求的智慧,在专题文本中首先体现在人们创造中的精巧设计和对科学原理的发现和利用。比如,在《景泰蓝的制作》中,“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的设计,是“有道理可说”的,这样可以使涂色料有明确的界限,避免烧蓝时的热胀冷缩造成破裂,以及避免打磨时造成破裂、剥落等,因此,工艺原理,即“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工艺的形式,则是作者对其本质意义的思考和揭示。又如,在《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中,设计师在解决古树保护与防洪要求的矛盾时,“根据河流动力学,设计提出开挖内河,满足过洪断面要求,使原江岸上的古榕和水塔形成岛屿,保住了几十年的自然遗产,同时在空间上形成了另一个层次,丰富了公园的景观”,同样是这一特点的体现。不仅如此,科学探求的智慧还体现在科学家寻求通过科学研究来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有效途径上。在《〈物种起源〉绪论》中,作者为了探求生物进化的原因,认为“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他采用的科学实验方法是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研究结果表明,他的确找到了探求变异原因的最佳途径。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中,通过“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的基础”,这一途径和目标的确立,更是科学探求智慧的典型体现。

      对和谐优美的科学境界的认识,在《景泰蓝的制作》中有所体现:作为传统工艺品,它的制作成果是美丽的创造,其工艺技术也有着丰富的科技含量。在《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中,景观设计既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设计既要考虑园林艺术效果,也要考虑到气候特点、水文地质、建筑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技因素,所以,园林设计应当是科学与美的结合。这两个文本组成的“美丽的创造”板块,突出体现了人类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美的境界。不仅如此,科学探究还能够发现大自然中存在的和谐境界,这是自然的“美丽的创造”。《斑纹》不光描绘出了“斑马的黑条和白道。老虎生动的皮毛。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青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的美,还引导读者去发现蛇所具有的“最简约的”却是“用心险恶的美”:“著名的长腰,为了标明逶迤的长度。它省略四肢,只生出用以装饰的头与尾”。除了这些外在的美的形象,在《〈物种起源〉绪论》中,作者还发现了“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以及“槲寄生的情形,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养料,它的种子必须由某几种鸟为它传播,它的花雌雄分开,绝对需要借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把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上”的特性,这是作者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生物在进化中所形成的科学和谐境界的认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才得出了“不能把这类科学和谐境界的形成作简单归因”的判断。

      至于体会科学发现与探索的乐趣,则更多地体现在对科学奥秘探求的过程中。《南州六月荔枝丹》中,作者写小学时读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对其中描写的鲜荔枝果的特点“实在无法理解”,这个困惑,不仅是作者探求荔枝奥秘的原动力,又构成了引导读者去享受发现与探索乐趣的缘由。作者正是以此为纲,介绍了丰富的知识,形成了严密的结构。不仅如此,作者还引述了丰富的资料,尤其是大量的古代诗文,不仅拓宽了读者的视野,其优美的文学性同样是科学之美的体现。《斑纹》中,作者更是从动物皮毛的颜色和图案,写到山川地貌和人类劳作的痕迹,对这一切形成的斑纹,作者引导读者去发现:这不仅是外现的实际的斑纹,也是指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活,还可以指哲学意义上的一切存在。这样,作者就通过对各种斑纹的描绘,礼赞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表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奇妙,让读者也体验了科学发现与探索的乐趣。

      科学精神的养成是专题着重强调的人文性学习目标。当然,科学精神的内涵有些是承续着初中阶段学习内容的,就如《〈物种起源〉绪论》中,“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所体现的作者审慎、谦虚的态度;还有“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体现的坚持真理的科学信念。其科学精神的内涵,也同样体现在初中所学的典范科学说明文之中。但科学精神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在《斑纹》中,作者写道:“因为距离遥远,在神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所表现出的则是对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敬畏自然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还表现在科学家对于科学实证主义精神的坚持上。正如美国科学史学者萨顿在《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告诉我们的那样,现代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之上的。而达尔文强调“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忽略,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因为这“确信”来自于他对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细心研究提供的依据,这正表现出了他对注重实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坚持。再如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中,作者强调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这个工程是由多个国家、许多个实验室以及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参与的。从中可以看出,这项为和平目的而改变世界、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科学计划,是需要科学家具有全球范围的合作精神的。不仅如此,作者更以一个科学家的责任心,对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后可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冷静地意识到了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强调了基因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人类在遗传上是平等的这一科学伦理观点。还有,在《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中,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所表现出的珍惜足下文化、平常文化和因平常而将逝去的文化的设计理念,以及对时间之美、工业之美、野草之美和人性之真的追求,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家对于现代科学精神内涵的新的思考。

      三、专题工具性教学目标:探究科学表达

      传统意义上的说明文形式方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讲解说明方法、说明结构以及说明语言的表达特点,但在“科学之光”专题学习中,这只是应当具备的知识基础,对于此专题中的传统说明文文本,如《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文本研习目标中都设计了对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以及说明结构详略安排等的学习目标,在《〈物种起源〉绪论》中安排了通过分析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作用,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及意思表达的严密、周到,这也是对初中课程目标的承续,是对固有知识基础的复习与巩固。但不仅于此,“科学之光”专题导语部分明确提出:专题的工具性学习目标是认识随科学发展而发生的科学表达的变化。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文体特征、风格以及写作方法等方面,探讨专题文本中科学表达所具有的新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往往是初中说明文文本的表达中不具备的。还有,导语中还特别强调由于现代对科学与生活、科学与审美的多样化理解而带来的科学表达观念的变化。

      基于对专题文本属性的讨论,可以说,传统的说明文概念其内涵已经无法界定专题中各具特点的文本的属性了。对此,课程标准基于功能将之称为理论类、实用类文本。从实际运用看,此类文本会与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和继续教育产生紧密的联系,因此,探讨此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对于提高对此类文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题文本的科学表达首先体现在表达方式的拓展上。比如,初中学段所学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一般都是解说、诠释性的。《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对景泰蓝的“掐丝”和荔枝的“龟裂片”的定义即是如此。但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中,作者给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定义却是以确切而简要的语言揭示其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在内涵部分,多方面列出了区别性特征,这完全符合科学定义的规范。因此,在说明方法的教学中,需要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科学定义的构成,学会分析定义的内涵,还应学会依据提供的材料组织科学定义,为学习语言文字应用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建立知识基础。

      专题工具性学习目标更重要的内容,是引导学生从文体特征、风格以及写作方法等方面,探讨文本中科学表达所具有的新的特点。专题中,《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与初中说明文的表达特点一脉相承,但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中,虽然作者面对非专业的公众,力求语言通俗、条理清楚地解说艰深的生物科学工程理论,但却不同于传统科普文那样多用形象化的比方、类比之类的方法来说明,而是以专业、规范的表达,却又尽可能准确简明地进行阐释。比如在阐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信息化意义时,作者写道:“序列一经读出,它的质控、组装,以至于递交、分析都有赖于生物信息学,而从现在开始,序列的意义完全决定于生物信息学。”这样的表达,在当代此类文本中已经成了常见的、主流的表达。对这样的表达的理解,已经成为当代一般性科普阅读的必须。《〈物种起源〉绪论》作为学术著作的表达更充分体现了专业性特点。此类表达的学习目标应当是让学生通过文本分析,理解作者的用意是以啄木鸟和槲寄生作为典型范例支持自己的观点:引起生物进化变异,外界条件虽然重要,但与有机性本体比较仅属于次要地位。如果能达成这样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会利用语言工具通过文本分析来理解文意,则不仅能在阅读中适应当代科普文本中随科学发展而形成的新的表达特点,还能为将来进行高等教育的专业学习所需的语言能力的形成储备必需的基础。

      最后,科学的表达其实不限于语言。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一般包括“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环节。可见,表达不仅是科学探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通过语言的组织所呈现的科学理论的终端显示。因此,科学的表达也是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体现。同样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的表达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专题文本中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如《景泰蓝的制作》对事物和事理的说明,也有现代科普《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中在介绍计划后对科学的“双刃剑”性质的前瞻性思考;既有《〈物种起源〉绪论》中严谨的科学论述,也有《斑纹》中以“斑纹”为中心展开的自由而洒脱的发散性思维;既有《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借助古代诗文描绘荔枝所营造的优美意境,又有《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中通过“理解”所阐释的设计师的设计态度和设计理念。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对于科学与生活、科学与审美的多样化的理解;而所有这些,都只能通过更新对于科学表达理论的认识来实现对文本的解读、接受。

标签:;  ;  ;  ;  

培育科学精神探索科学表达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