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医医院 山东日照 262300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加针灸治疗后对肢体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2月-2017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加针灸治疗。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与BI指数、FIM评分情况,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康复加针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针灸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病症,该病大多发生于老年人群,有着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1]。一般在夜间睡眠中发病,次日起床时发现一侧肢体活动不能、或肢体麻木无力,可伴有言语不能,口角向一侧歪斜,严重者昏迷不醒。本研究就采用康复加针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2月-2017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1.28±5.46)岁,其中高血压患者68例,糖尿病患者38例,高血脂患者42例,对照组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61.32±5.53)岁,其中高血压患者56例,糖尿病患者41例,高血脂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采用综合性治疗,其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吸氧、呼吸道持续通畅、控制血压与血糖、维持电解质平衡、抗凝降脂、预防并发症等治疗;在患者发病的6个小时以内,如患者有溶栓指征但是没有溶栓禁忌则可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的治疗。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对照组患者加用康复治疗。其内容包括:根据病情,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换,还要让其保持正确的肢体体位;治疗师和家属参与,患者在床上进行主被动的关节活动,床上的翻身训练与平衡训练,还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正确的指导[2-3]。
观察组患者在加用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其针灸治疗主要选择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侧的腧穴,即患侧取穴为主,主穴有:极泉、尺泽、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髀关、阳陵泉、三阴交等;如患者出现口眼歪斜加颊车透地仓进行透刺;言语不清加通里、廉泉。每天需治疗一次,持续治疗四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与BI指数、FIM评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与BI指数、FIM评分情况。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最好至少有1个表格表示肢体活动度的改变。与题目相适应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病症,该病大多发生于老年人群,有着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该病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与动脉硬化,会因心律失常与产后出血、休克、心力衰竭等因素造成血流缓慢、血压降低、血粘度增加,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着悠久历史,其效果得到国内外的公认。该治疗方式可以对患者的外周进行刺激,以此对神经的反射环路里各种神经元进行调节,这样可以对大脑皮层的功能进行重组与代偿[4-5]。该治疗方式与早期康复训练进行配合治疗,则可对患者大脑皮层活动加强,并对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反应性进行改善。本研究采用康复加针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Fugl-Meyer 评分与BI指数、FIM评分情况,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采用康复基础上加针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可加快神经系统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立群. 早期针灸加康复对急性缺血中风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118-119.
[2]周艳,张久强,宗轶.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探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2):2180-2181.
[3]张玲,沈玮,张洪瑞. 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研究[J]. 河北医学,2016,22(3):369-372.
[4]梅支国,廖迎春. 针灸及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处方药,2017,15(6):110-111.
[5]杨妮,杨凯. 运动康复功能锻炼联合针灸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3):502-504.
论文作者:周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缺血性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肢体论文; 脑卒中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