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镇对电力的需求和依赖都在逐渐的增加,相应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配网系统技术主要特点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情况与可靠性以及提高配网电力工程可靠性的技术措施,旨在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关键词:配网系统;问题;可靠性
电力体系是由发电厂、输电和配电网、有关用户为主要的整体构造。配网体系的重点是向相关需求用户输送电能,是所有电力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只有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才可以有效防止发生跳闸等各类电力故障,确保整个电力体系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所以,我们一定要使用有效的措施提升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保证电力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人们的用电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1 配网系统技术主要特点
配网系统是一个通过把相关电网设备的各种数据同用户的使用数据、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进行一定融合,并将电网接线图形、地理图形加以融合,根据相关图形和数据进行相应的配置,能够将实时监督、控制以及离线管理进行有效统筹的系统。这个运行系统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和集成度。这种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积极适应各种通信方式和广域网通讯方法,它不但能包括光纤、配电线截波等通讯手段,还是多种无限通讯的沟通平台。在以开放式进行链接沟通的前提下,这种系统的开放性、易用性和可靠性为日常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是目前国内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还不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这一情况,对配网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证配网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2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情况与可靠性的分析
2.1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管理
目前,国内的电力企业管理人员与相关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通过配电系统的运用实现有效管理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了配电网络的科学技术含量,这不仅是对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标准化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既要熟悉系统正常运作情况,也要对系统的工程流程进行相应的检修、规划意见设计,并整合系统的运行结果。在这样的技术要求与工作标准下,必须以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与思想素质作为出发点,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技术能力的培养力度,在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上要根据管理程序的标准规范进行,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2.2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停电管理的分析
由于电力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停电现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好随时停电的管理。在国内,停电的主要方式可以划分为三种情况,也就是计划性停电、临时性停电与夜间停电。(1)计划性停电,停电的主要操作步骤是根据本月的用电生产需求,在本月月底向调度申请未来一个月的停电计划。(2)临时性停电,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为了处理系统的程序问题以及技术问题,临时性向调度申请的阶段性停电。(3)夜间停电,对于用电需求不大,并在安全的基础上对系统线路进行夜间检查,并进行及时维修工作。虽然这种工作方式无法在固定程度上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但能有效降低相关电量的耗损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化效益。
2.3综合停电主要内容的分析
目前,国内的综合电力事业在综合停电的情况上能划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也就是工作人员对停电申请的调整与各个班组间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工作人员对停电申请的调整,也就是调度所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停电申请情况实施相应的调整,以保证不同部门的工作可以在同一天完成。同时,调度所还要根据相关部门的停电情况通知另一个部门的工作安排。(2)各个班组间的调整,也就是针对部门中不同班组间的调整情况。对于相关的技术问题,要在本部门进行调整,统一申请停电计划。这种工作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地区间的重复停电情况,在实际的运用中,可以有效提高供电网络的可靠性。
3 提高配网电力工程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3.1完善配电网构造
对配网构造的优化与改造是提升配网可靠性的关键方法,现在中国关键使用的供电模式非常难满足电力资源的消耗,导致了供电效率广泛相对低的局面。对配网构造实施优化与改造,关键是为了完成“手拉手”模式的环网供电,同时对部分关键的用电户进行“双电源”的供电模式,经过对供电线路半径与负荷的精准控制,达到在出现电力故障时使停电区域最大限度地缩小。简化电压等级是确保配网运行可靠性的另一个方法,能够通过减少降压程序与为不一样用户选取合适的供电电压的形式,完成电压等级的最简化。
3.2使其可靠性提高
(1)配网系统的供电能力提高是提升配网电力项目可靠性的最直接办法,在现实工作中,技术人员不但要使其供电能力提高,还一定要使其停电的产生概率尽可能的缩小,就是在配电体系中,设置几个联络开关,防止由于某处发生故障而造成大区域停电,使停电的产生率减小。(2)防止出现闪络事故。在配电体系运行经过中,假如由于各类因素而造成线路发生闪络事故,那么就会造成整个配电体系不够安全可靠,所以,技术人员异地要加以保护线路,线路表面的污秽要适时的清理,防止由于闪络事故而造成电力设备损坏,让整个体系达到安全可靠性的目的。(3)电网系统可靠性高低的一大影响原因也是抗雷击能力,我们能够在落雷相对多的范围使用瓷横担取代针式瓷瓶等避雷方法,能够使电网的抗雷能力有效的提高,使配网体系的可靠性提高。
3.3增强配网电力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严密性
要了解所有机器都很难摆脱人类的控制,那么对于高配网电力项目技术的可靠性而言也许这样,一定要选取适合的配网电力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并且在选拔这些人员上,不单单要具有相对强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部分常见的配网电力项目技术故障,能够做到及时地维修与管理;对于部分相对繁杂复杂的技术问题,能够做到熟悉地维修,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增强配网电力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严密性。除此以外,在实施管理工作分配的时候,必须要依照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这样在责任的压力之下,管理人员就会把自己对电网设备的重视度提高,避免由于工作的粗心大意而导致不能挽回的损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浅析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配网电力工程可靠性的技术措施,这样才能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才能维持与经济的共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4):211.
[2]代峥嵘.浅析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J].企业技术开发,2017,36(03):91-92+95.
[3]赵晶.对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监督管理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7(23):94-95.
[4]钟爱平.浅析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J].通讯世界,2015(23):100-101.
[5]杨一男.浅析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137.
论文作者:孟科,李乐乐,吕清杰,张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可靠性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情况论文; 体系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