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表达,是写作教学的两个核心问题。
平常的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们往往纠结于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没有东西写,缺乏素材;二是学生有东西写的时候,却不知怎样写。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最近听作文指导课、名著导读课各一节,给了我不少启发,其间关于指导写作教学有所思考。
名著导读课这些年我从没听过,我自己也没有上过。这一次听《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课对我来说可谓是“开辟鸿蒙”。该课《朝花夕拾》的导读,在前期已经布置学生完成了手抄报的任务,此番课上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就十篇文章的文学常识、内容主题、精彩片段等做师生、生生间的考查。
以此可见,这节名著导读课的基本用意,在于对考试中“名著导读”题的学习与应对,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知识训练有强化性。
课程标准中说:“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从这个出发点来衡量,我们这节名著导读课应试色彩要强于促读色彩,学生间的交流大多是照文旁注释的宣科,很少有入心入情地自我表达。尤其表现在精彩语段的推荐朗读上,朗读得无味无色、缺乏情感。
那么,我们如何向学生推荐名著,并做好名著导读呢?
我想,首先取决于教师是不是喜欢这些名著,教师自己对于这些名著有多少独立的阅读体验。从我自己的调查研究看,这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教师不愿读名著、读不懂名著的情况比比皆是。“我感故美在,我不感故美不在。”教师自己都不知道名著美在何处,是很难引导学生阅读兴趣的。只有先解决教师自己对于名著的阅读深度问题,才能下一步研究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自己教学时,曾经针对《水浒传》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读名著:《水浒传》中武松和鲁智深谁更厉害;《水浒传》中谁长得最帅;《水浒传》中出现多少个女性,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每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名著紧要片段进行入情入理的个性分析,形成随笔,互相交流,倒也激发了不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实回答问题不是目的,关键是在实现这些“有意思”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走进了名著,并玩赏了名著;不仅仅知道了名著的情节,更在其间浸润了语言的妙处,获得了语感的培养。
作文指导课“家乡的变化真大”是对河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实践“喜看家乡新变化”的改造,从作文指导课的授课题目变化可见,“家乡的变化真大”相比“喜看家乡新变化”在立意、选材上更有弹性,可褒可贬,文章构思可以有更多变化。
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看,教师似乎没有对此种用意进行更深入地把握,教师幻灯片展示家乡服饰变化、房屋变化、交通变化、农业发展、饮食变化等,将学生的思路局限到“可喜”的范围内,接下来学生的“说变化”也基本落于窠臼,“例文引路”又进一步将构思训练束向单一,因此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显得不够明确,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有些时候,教师们最困惑的是:作文教学中无论怎样告诉学生选材要贴近生活,学生总是难以实现,要么三言两语草草了事,要么虚情假意、浮皮潦草。没有对生活的真切实感,没有阅历的累积,总也是无法切实体会到要义的,教师首要思索地是如何提升学生对生活的审美情趣和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的方式。
孙绍振先生说:“写作的源头并不一定是老生常谈的‘生活’,生活只有和作者的情感和趣味结合起来,才有成为文章的可能,和作者的情趣没有关系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生活’。中学生往往为没有东西可写而苦恼,原因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特别的情趣和谐趣。”
所以要想让学生贴近生活,首先要引导学生贴近自己。
但是,这也绝不意味着写作教学就应该完全专注于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明白,“有感受”和“表达感受”毕竟是不同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这些感受有丰富与简单之别,也有细腻与粗疏之分;人人也都曾经表述过自己的感受,这些表述也有真切与虚假之分,有传神与乏味之别。但是‘感受’更多属于人生经验领域,很大程度上不可教,或者很难在语文课堂上学习。”(邓彤)
以上论述可以启示我们,在作文指导课上应着力解决“为什么写”“怎样写”的问题,写作教学应侧重教给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而如何传达感受的策略,而这些策略不应当无计划地信手拈来,而应当结合阅读教学、结合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规律“远虑细为”,让写作教学以阅读教学为根基。以本次作文训练为例,河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讲读课文有《社戏》《哦,香雪》《罗迦诺的乡村》《北京立交桥》《桃花源记》,其间对比手法、正侧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语文知识的学习都可以成为本次作文训练的落地实践,立足课文教学生分析作者写作的中心思想、思想情感、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去表达情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培养更丰富的审美情趣,结合学生生活中认知的事物、景象去拓展学生所未知的世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毕竟扎扎实实搞好语文技能的训练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外有语感积累,内有贴近自我。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才有可能将写作教学搞出效果来。
论文作者:刘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名著论文; 学生论文; 水浒传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语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