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公司惰性黑洞_黑洞论文

摆脱公司惰性黑洞_黑洞论文

逃离企业惯性黑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洞论文,惯性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企业的成功都不可能成为一种可简单复制的模式,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企业持续经营。

企业的成功有没有模式可以遵循?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如果说没有,我们看到像IBM、GE等公司显然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学习的榜样,它们的经营管理方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模仿;如果说有,几乎所有的成功企业都是因为自己有独特的技术和服务,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

或许总结企业成功的模式更多地是商学院教授或者咨询顾问的任务,而企业家更应该专注于寻找和发现新的市场,提供创新的技术和服务手段。因为一旦热衷于寻找和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并将其固化为某种模式,企业没准儿就会丧失创新的动力。

成功的企业的确有其必然的原因。但是这些因素往往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惯性黑洞”,这种“黑洞”会吸纳和吞噬掉企业创新的原动力,毁掉这个组织的前程。一个企业的成功或许是因为创业者对市场的敏锐把握能力,或许是因为技术和产品上的某一次突破性创新,或许是因为自己优化流程之后的成本优势,如果这些成功因素不能转化为企业的常规运营机制,而仅仅停留在习惯层面,很快就会成为一种“惯性”(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惰性”),企业会对市场和客户的变化反应迟钝。

中国企业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向国外企业学习。从日本企业那里学习质量文化、精益生产到强烈的企业凝聚力。从美国企业那里学习激励机制、创新文化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这些无疑让中国企业受益匪浅。但真正要在中国成功还是要靠自己的创新。

我们来看TCL公司。这家企业的前身是生产家用磁带的TTK公司,创办于1981年,是当时中国首批12家合资企业之一。当时市场上来自日本TDK和SONY的磁带非常受欢迎。公司简称TTK也多少有模仿当时的日本“TDK”公司的味道。4年之后,电话成了抢手货。1985年“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与香港长城电子公司合资成立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电话机产品。TCL这个名字就是取自电话通讯公司(Telephone Communication Limited)英文名称的三个首字母。1989年TCL牌的电话机做到了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1986年TCL开始进入家电领域,做音响和大屏幕彩电。1992年,TCL进行重组,成立了通讯集团(电话机)、电子集团(没有主导产品)、云天集团(房地产)。当时李东生主管电子集团,香港长城公司的大屏幕彩电利润率高达45%的消息打动了他,于是成立了TCL电器销售公司,并从陕西彩虹集团买到了一条生产线。1993跻身行业3强。又经历了8年时间,其彩电实现利润3.5亿元人民币,效益居同行业第一。6年之后,TCL进入移动通信行业,主攻移动电话,3年做到了国产品牌第一。

在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发展、充满机会的市场上,TCL的幸运在于每一步都踩在了点子上,抓住了市场机会。实际上在每一个产品领域,TCL都有不少竞争对手,也都有非常成功的企业。好在TCL并没有沿用和模仿那些模式,没有形成过多的“惯性”。比如TCL手机的迅速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彻底改变了原来由国外手机企业主导的营销和渠道模式,将自己的控制力延伸到渠道的底层,抢占了一大片市场空白,让那些傲慢自大、一直固守着原来的总代理制的国外手机企业感到了真正的威胁。

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是一句老话,但真正将其作为“警世恒言”的人却不多。由成功所导致的惯性实际上困扰着很多中国企业,有的甚至已经陷进这个黑洞,但却没有自知之明。不少企业以低成本竞争优势攀上全球供应链,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利润也非常可观。这种模式几乎成了“中国制造”的内涵。但是最近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国际讨论不知给这些企业带来怎样的启示,这样的成功模式是否还有继续复制的必要,如果某一天人民币汇率突然提升,他们的竞争优势还会存在吗?不幸的是仍然有很多企业在这种惯性的推动下停不下来,也根本没有考虑转型的问题。

标签:;  ;  

摆脱公司惰性黑洞_黑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