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培养监测分析论文_李蕙,秦冬梅,冯莉

【摘 要】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手部细菌携带情况及细菌种类,监测其洗手效果,评估其执行手卫生的意义。方法:对急诊科共20名医护人员进行手部细菌培养检测,分别在洗手前及洗手后进行采样。细菌鉴定及药敏主要由VITEK仪器完成。结果:洗手前手部中位菌落数为2 CFU/cm2,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为1-3.75 CFU/cm2。洗手后中位菌落数为0 CFU/cm2,IQR为0-0CFU/cm2。同洗手前比较,洗手后菌落计数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显示菌种分布较为广泛,以葡萄球菌属及肠杆菌科等条件致病菌为主检出多重耐药菌3株。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操作中手部存在一定程度细菌污染,而正确洗手及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可有效清除细菌,有利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手卫生;医院感染;细菌

医务人员手卫生关系到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已成为共识。而急诊科涉及面广,医护人员手部可能更易受到外源性污染,由此有必要加强其手卫生情况的监测。本文就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及细菌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同时监测其洗手效果,评估其执行手卫生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3月,对我院急诊科共计20名医护人员(随机编号为A-T)进行医疗操作过程中洗手前及洗手后手部细菌的采样。采样方法按照200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具体步骤为被检人员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部分剪去,放人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1.2 细菌学检查

菌落计数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操作由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完成,主要以VITEK仪器法结合手工分析,操作参照2011CLSI标准。相关检验试剂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及杭州天和公司提供。ATCC25923、ATCC25922及ATCC27856等标准株用于试验质控。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医护人员洗手前手部中位菌落数为2 CFU/cm2,范围为0-8 CFU/cm2。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为1-3.75 CFU/cm2。而洗手后中位菌落数为0 CFU/cm2,范围为1-4 CFU/cm2,IQR为0-0 CFU/cm2。同洗手前比较,洗手后菌落计数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其中22株不同形态学特征的菌落鉴定,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手部分离的细菌菌种分布较为广泛(表1),但以葡萄球菌属及肠杆菌科等条件致病菌为主。同时,医护人员手部还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性较强的细菌。根据药敏分析,检出3株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itance,MDR)菌株,均来源于洗手前标本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酞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ntamases,ESBL)大肠埃希菌1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 spp.MRSCN)2株。

3讨论

由于MDT及泛耐药(pandrug-resistance PDR),菌株的广泛传播使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面临空前压力。相当一部分医院获得性感染由医务人员传播。临床资料证明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原菌造成医院感染约占30%[4],而通过加强医务人员洗手可降低50%的感染率[5]。由此手卫生监测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的科室,其涉及面广,病人病情复杂。而急诊科医护人员承担各种急救任务、静脉输液等日常工作,其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常需不断更换操作或连续接触不同患者,由此更易获得更高外源性细菌污染几率。

调查结果显示洗手前20名医护人员大多数手部检出细菌,其手部细菌菌落中位数为20 CFU/cm2,IQR为1-3.75 CFU/cm2而洗手后仅有3名手部检出细菌,其中位菌落数为0 CFU/cm2 ,IQR为0-0 CFU/cm,。同洗手前比较,洗手后菌落计数明显减少。由此,说明洗手可以有效地去除细菌。我科医护人员手卫生采用推荐的六步洗手法,常规情况下应用抗菌皂液加流动水冲洗,紧急情况下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擦洗。理论上,该法可以去除手部所有暂住菌。但培养结果显示,洗手后仍有名医护人员手部检出细菌编号菌落数为,分析原因有可能是其未能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如时间不足等。由此有必要继续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教育,让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调查结果还显示医护人员手部分离的细菌菌种分布较为广泛,以葡萄球菌属及肠杆菌科等条件致病菌为主同时,医护人员手部还检出3株多重耐药菌株(1株产ESBL大肠埃希氏菌及2株MRSCN)。研究显示产ESBL大肠埃希氏菌除了对氨节西林、替卡西林、头抱窿吩和头抱噬肪呈高耐药率外,对第四代头抱菌素也可能出现耐药叭而MRSCN通过其染色体mec上基因盒介导对所有与甲氧西林相同结构的β-内酞胺类和头抱类抗生素均耐药。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手在操作过程中已受到病原菌含多重耐药菌污染,由此今后有必要增加洗手频率尤其在操作前。但由于急诊室医护人员工作量大,任务繁杂,时间紧迫,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的依从性差。我们通过以下措施提高了急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教育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与督促建立和完善手卫生制度,认真履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结合具体实际如增加医护人员和完善手卫生设施等做好手卫生工作。

参考文献:

[1] 何红燕, 林伟青, 黄雪琴,等. 手污染的控制与医院感染的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10):1407-1409.

[2] 沈春丽. 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护理研究[J]. 护理研究, 2004, 18(10): 1718-1719.

[3] 沈泳. 提高洗手依从性的6条金标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12): 1407.

[4] 朱晓东, 釉若旭, 刘瑛,等. 住院患儿产超广谱β-内酞胺酶菌株的分布及耐药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 19(5):297-298.

论文作者:李蕙,秦冬梅,冯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0

标签:;  ;  ;  ;  ;  ;  ;  ;  

急诊科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培养监测分析论文_李蕙,秦冬梅,冯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