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夏芳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民医院 415101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采用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有87例患者的冠脉达到再通标准,再通的成功率为72.5%,有33例患者未达到再通标准,其中有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00%。在治疗中发现在发病后6h内及时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在发病6-12h后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其再通成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尽早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以提高再通成功率,同时临床分析发现此法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

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但受医疗水平和技术的限制,我国的医院难以提供24h的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与梗塞相关血管再通,以维护心室功能,对于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来说,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便捷而有效的方法,临床发现这种方法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死率,并且也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本文中通过观察和探讨我院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此法应用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20例。患者的具体信息为:男性75例,女性45例;患者年龄在32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岁。120例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AMI的诊断标准。在120例患者中下壁心肌梗塞患者有40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56例、广泛性前壁心肌梗塞的患者24例。120例患者均临床确诊为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45例患者发病至溶栓在6h之内,32例患者发病至溶栓在6-12h。所有的患者均无使用药物静脉溶栓的禁忌症。

1.2治疗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都要进行相应检查,包括心肌酶谱的测定、APTT、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在进行静脉溶栓前阿司匹林口服0.3g,波立维口服300mg(第二日波立维口服100mg,波立维需长期口服,每日75mg,服用时间为一年)。溶栓时尿激酶 150 万 U 加入 5%的生理盐水100ml,在 30min 内滴入,根据APTT 的结果在一定时间内给肝素治疗,低分子肝素(速避凝)0.6ml,每12h进行一次皮下注射,连续注射5-7d。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时,要密切观察患者胸痛程度及心律、血压等的变化情况,确保心电监测的严密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记录心电图,观察测试过程中ST段的变化情况及各类心律失常等。定时测定患者的心肌酶谱、凝血酶时间等,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情况或不良反应等。

1.3冠脉溶栓再通的判断标准

溶栓后2h内患者的胸痛症状得到缓解;溶栓后2h内患者原心电图上ST段下降≥50%;溶栓后2h内患者出现短暂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症状;溶栓后血清肌酸激酶峰值≤16h。上述中符合两条以上即可确定为溶栓再通。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6.0软件对调查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并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 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冠脉成功再通率比较

对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在不同时间内治疗的效果如下表

治疗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120 例患者总的再通成功率为72.50%,在6h内即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再通成功,其成功率为75.00%;而在6h-12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再通成功,成功率为53.33%。由此可以看出,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段对发病后的再通成功率有影响,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治疗早期T波倒置与再通成功率的关系

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120例患者中有82例患者在溶栓后24h内发生了T波倒置,其中有65例患者再通,再通率达90.28%;15例患者在溶栓后24h内没有发生T波倒置,其中8例患者再通,再通率达53.33%;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溶栓后24h内发生是否发生T波倒置与患者的一般情况无差异性统计学意义,但是再通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格如下:

2.3不良反应

在120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未达到再通标准,其中有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00%。有5例患者出现反复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3例患者出现血尿(在采用相应药物治疗后短期内有所好转)。

3.讨论

冠状动脉突然地完全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等病理的改变在临床上称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其主要的临床特点是患者剧烈胸痛、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肌酶学发生明显的动态变化等,其基础病变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早期AMI最关键的手段是再灌注治疗,其目的是使梗塞相关冠脉血管再通,使缺血心肌得到及时的再灌注,从而缩小血管梗塞 面积,降低病死率并改善梗塞后的心功能。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直接静脉溶栓治疗是AMI早期救治的主要且有效的手段。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已充分证实,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梗死相关血管早期即可得到再灌注,抢救濒临死亡的心肌,从而降低A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并减少并发症,改善远期的预后。AMI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心功能。

本次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6h内即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再通成功,其成功率为75.00%;而在6h-12h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再通成功,成功率为53.33%。120 例患者总的再通成功率为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发病至再灌注治疗的时间越短,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越好。在120例患者中有82例患者在溶栓后24h内发生了T波倒置,其中有65例患者再通,再通率达90.28%;15例患者在溶栓后24h内没有发生T波倒置,其中8例患者再通,再通率达53.33%;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溶栓后24h内发生是否发生T波倒置与患者的一般情况无差异性统计学意义,但是再通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未达到再通标准,其中有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00%。有5例患者出现反复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3例患者出现血尿。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早期静脉注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静脉注射效果与发病时间直接相关,进行静脉注射越早,则溶栓越早,再通率越高,预后越好。

参考文献:

[1]刘宇伟.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当代医学 2011,17(4);98-99

[2]王建海,陆建琼,黄海燕.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1;47-49.

[3]夏志宏,骆峰.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40例临床分析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17(2);6-7.

[4]王和银等.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国会议 2010,04(09);182-184.

[5]魏凌.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继续医学教育 2010,24(4);57-59.

论文作者:夏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夏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