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再解读_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再解读_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再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4)04-0057-07

      DOI:10.3969/j.issn.1673-8268.2014.04.01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文化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与概括,是一种科学的、唯物的文化观。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唯物史观为基点,从世界观的层面来认识和审视社会文化现象,为人们进一步研究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律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种文化存在,人的文化属性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及对人自然属性的能动超越;人类正是通过这种能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创造了自身的文化,文化的创造也使劳动者淡化乃至最终摆脱固有的野蛮,使其成为社会中的文化人和文明人。然而,培育文化人、造就文明人必须重视文化方面的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为此,我们要严格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要求,不断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并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其哲学基石、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进行科学的解读,以期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哲学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从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对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这一富有思辨性的观念。因而,从哲学视角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其实践属性、批判属性和发展属性进行哲学层面上的学理分析,是我们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一)实践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精神生产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作为精神生产的社会文化,也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马克思曾指出实践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化,其本质也必然是实践。我国学者左亚文对此曾简明地总结道:“无论作为广义还是狭义的文化,其内在本质都是人的创造性的实践劳动。”[1]这一概述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实践属性提供了佐证。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一种建立在客观物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的文化观。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唯心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将人类思想文化的生产放置于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强调“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524。所谓“物质交往”、“物质行动”,就是指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社会实践形式,而作为具体文化表现形态的“想象、观念、思维、精神”等,都是这一系列“物质交往”或“物质行动”等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揭示了生产和发展社会文化的物质源泉,列宁在马克思关于文化生产和发展认知的基础上更明了地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也就是说,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物质生活的生产”即物质生活实践对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社会文化并不是无根的浮萍,其生产必须依附于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根植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扎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并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看来,尽管社会文化具有多种形态,但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通过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而被社会化和客观化了的精神产品。文化的生产源自于社会实践,文化的发展也依赖于社会实践,人类的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精神特质和文化属性的确认。我们唯有站在客观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社会物质实践出发来阐释精神文化的形成,才能真正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实践根源。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建立和发展,都必须以实践为基础,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得以获得生命力的唯一源泉,实践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属性。

      (二)批判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精神实质

      与以往任何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带有批判色彩的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批判的精神和缜密的思维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向人们展示了物质世界的实然面貌;而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用批判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破旧立新”,为人类规划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当然,这一批判精神和批判态度也蕴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之中。我们姑且可以从马恩二人对以往和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揭露中来审视其文化观所特有的批判精神。

      首先,他们对欧洲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尤其是宗教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马克思一再强调宗教及其文化的废除是实现人们现实幸福的需要,他认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4]。恩格斯则从宗教产生的根源揭示了宗教及其文化的剥削实质,认为一切宗教及其文化只是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反映而已。随着后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形成,他们二人进一步指出封建社会的宗教及其文化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意识形式,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桎梏,封建文化在宗教“神秘的纱幕”遮掩下冠冕堂皇地登上了统治阶级思想的宝座,进而演化为封建统治者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帮凶”。同时,马克思也特别指出,宗教文化的“神秘的纱幕”不会主动为自己“卸妆”,除非到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条件下,人们才会有追求文化的自觉,并把文化作为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主动将这层“神秘的纱幕”祛除。

      其次,他们还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局限性和虚假性作了辩证的阐释。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批判是一种理性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5]。一方面,马恩二人都肯定资产阶级文化在剔除封建腐朽思想观念,追求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法治等方面所作的历史性贡献,认为资产阶级文化“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毋容置疑,相对于封建文化而言,资产阶级文化的确体现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种进步,也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支撑。而另一方面,他们还对资产阶级文化的产生根源、价值观念和教育目的作出了合理性的批判。二人都认为,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所生产出来的思想文化,不过是被“异化”为服务于资本家剩余价值的榨取和满足人们物质欲望的工具,其核心价值观必然是“金钱崇拜”,人与人之间除了存有在金钱利益方面赤裸裸交易的联系,不存在也不可能真正确立任何其他真实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作了更为详细的阐述。他指出,为了掩饰“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一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为其资本剥削披上华丽的外衣,资本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2]509,并试图用这些“虚假观念”迷惑人民、欺骗群众,以达到榨取剩余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巩固自身阶级统治的目的。在谈到资产阶级文化教育时,马克思认为这种文化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的隐性手段,是加剧人与人之间相异化的“推助器”。对于资本家而言,阶级教育的终止就等于一切教育的终止,他们所倡导的文化教育不但没有成为解放人、塑造人和发展人的有利平台,反而蜕化成服务于资本家牟取资本的卑劣工具。

      (三)发展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显著特征

      发展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一个显著特征。据上文分析可知,文化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都受到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规律的制约。诚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2]186。可见,社会生产规律支配着“法、道德、科学、艺术”等具体精神文化的生产,具体精神文化的生产也只有合乎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才能够有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综合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未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简单化,它也重视精神生产自身的独特规律”[6]。

      正是基于精神文化生产受制于社会生产这一普遍规律及精神文化生产自身的独特规律,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重点阐释了文化生产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强调,文化与经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其说是受社会生产一般规律的支配,不如说是受社会经济具体条件的支配。为此有学者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野里,“经济发展不仅是社会形态转变的根本标志,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7]。另外,马克思还认为社会的经济方面统领着文化生产的全过程,文化生产反过来也会对社会经济基础产生能动的反作用[8]。一方面,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经济方面对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认为对文化的生产和发展而言,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精神文化的生产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要知道,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进步,必定会“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9]197。此时,在雄厚经济基础之上,人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自由得到充分享用,发展得到充分保障,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自觉追求和创造将会成为必然的趋势,精神文化也必然会成为全面而丰富的精神文化。另一方面,他还指出,虽然社会经济状况是整个精神文化生产的基础,但精神文化等上层建筑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一定社会精神文化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文化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子,从一定程度而言,其本身也是社会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文化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经济必将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也正是在文化这一软实力的推动下,社会经济的进步繁荣才有了持久的动力支撑。可见,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和软实力,整合凝聚着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其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我国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必须高度重视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文化的力量,不断创造和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先进文化,进而发挥文化对我国社会建设其他方面的引领与革新作用。

      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立场

      所谓“政治立场”,就是人们在观察、分析、处理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时所处的政治地位及其所持的政治观念与政治态度。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在创立和发展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科学唯物的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的意愿、利益从根本上体现和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主体和社会历史的创造主体。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马克思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所有理论和政策都要围绕其政治立场和服务对象来制定和实施。所以,作为无产阶级运动产物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也应确立和坚守这一鲜明的政治立场,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信念支撑与理论支持,进而不断推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向前发展。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从政治立场方面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就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阶级属性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目的,人民属性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服务对象,两者是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条主线。

      (一)阶级属性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政治目的

      如马克思所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550。在阶级社会里,文化作为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效载体,表达和传递着一定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观念,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然而,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不同,在无产阶级运动和无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思想文化,应该是也只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因此,我们只有运用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来考量一定社会时期的文化,才可以明确统治阶级思想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政治目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其关于文化方面的相关理论必然是无产阶级统治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势必带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恰是这一无产阶级性质界定并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并非是单纯地为某一特定集团或者个人服务的政治目的。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资产阶级总是将自己的思想文化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文化,且试图以此来模糊和掩盖其剥削人民、榨取剩余价值的本质。然而,与资产阶级的做法完全相反,无产阶级敢于公开坦露自己的思想文化是一种能够帮助人民获得解放和自由,并能够有效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批判的武器”。要知道,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经验的理论结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上升时期,但它对资产阶级所固有的剥削本质和资本主义社会难以根除的阶级矛盾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指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自身价值日益被商品化和被“异化”,逐步沦为物质生产的附庸和满足资本家物欲的工具。正是在认真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文化阶级属性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无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政治目的,即通过无产阶级思想文化来武装广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进而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精神动力。诚如列宁一再强调的那样,唯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才能正确反映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唯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权益和诉求。很显然,列宁这一科学的表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阶级属性的准确定位,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政治目的的经典概括。可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无产阶级思想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不仅能够主动划清与资本主义文化观的界限,还能够自觉揭露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虚伪性和腐朽性,在文化层面上向人们透视出无产阶级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性质和目的,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二)人民属性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服务对象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前进发展的是广大“行动着的群众”;无产阶级运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依靠和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无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价值最终也只能体现在其创造主体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上;无产阶级思想文化也理应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视为其所服务的对象,切实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其奋斗的目标。

      基于此,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思想文化的精神实质,指出无产阶级文化要为自身的解放乃至全人类的解放服务。所以,他们二人都特别强调,与资产阶级文化相比,无产阶级文化在实现人类解放过程中具有强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它能够为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事业的发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另外,他们二人还认为,无论是在现实反对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过程中,还是在未来取得无产阶级政权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都应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其一切思想文化的宣传和教育,都应该围绕着团结和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开展无产阶级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些永恒主题来进行。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他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中曾反复强调,无产阶级的文化必须“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这一无产阶级文化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10]。由此可见,无论是苏联建设时期的列宁,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他们都始终站在文化建设的人民群众立场,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科学方向,认为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区别于其他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表现。因而,确立文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就在文化层面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属性。

      三、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价值目标

      思想文化的进步是对人类自身存在尺度和发展程度的确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关于人的学说,其一切思想和理论都是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集中地体现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本身的发展上”[11]。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立足于文化解放人、文化塑造人和文化发展人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政治立场出发阐释了无产阶级文化为人类解放创造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从价值目标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关切。他们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以社会“文化人”的身份,揭示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人与人相“异化”的现象,探寻“现实的个人”如何完成由“经济人”向“文化人”转变的有效途径,进而表达了对人主体地位的尊重、人自身价值的肯定以及人自由发展的关切。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作为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也是人类自身获得自由和取得进步的重要标签,人类社会对文化的关注也就是对自身自由发展的关怀。这就表明,一切思想文化的创造都应以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是遵循“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样的文化精神,把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目标。

      (一)文化解放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目标的起始点

      以文化的解放来谋求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目标的起始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通过劳动创造人类自身文明的文化史,也是一部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不断追求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文明史。马克思从考究人类发展历程的角度出发,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对“人的依赖”阶段、对“物的依赖”阶段和“自由而全面发展”阶段。在前两个社会发展阶段,人既没有独立性,更没有“真正的个性”。当然,也许会有人产生质疑,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剥削显而易见,其宗教文化对“现实的个人”的奴役随处可见,人对“人的依赖”更为凸显。但如何理解原始社会中人对“人的依赖”呢?据此,马克思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人类遭受着“陌生的、对立的、不可理解的外部大自然”这一神秘力量的控制和支配,人对这一自然力的敬畏迫使原始人类社会逐渐建立起氏族间的血缘关系,而所谓的人的自由和个性就被这种对自然的原始敬畏和崇拜所掌控和奴役,也被氏族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所束缚和制约。由此可见,当时原始自然力对人的奴役是现实的且普遍存在的,人的自由发展在原始自然力面前显得是如此苍白无力。

      马克思从历史走向现实,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物的依赖”进行了理性而又深刻的批判,他试图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解放的互动中寻找以文化的解放来实现人类最终解放的捷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资产阶级凭借生产力优势创造了强势的工业文明,使人们能够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文化理念下追求个性的张扬和发展;但也要清楚地看到,这些具有普世性质的文化理念带有资本难以祛除的铜臭味,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文化只能是资本的“俘虏”,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文化生产只是追求资本的无限增值,其所有文化上的创造也只是服务于资本积累的需要。不言而喻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反比例关系,劳动不是人的“第一需要”,却一步步演化为人们为了不至于死亡而被迫谋生的一种手段;对于劳动产品,也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或者力量同人自身的劳动及人自身相对立,这就严重阻碍了人自由个性的发展。在以“物”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里,人的解放只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资本取代人的地位成为社会的“主体”,“金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独立自在的价值……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12]194。这就说明,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忍受着资本的奴役,金钱成为人的“异己本质”进而制约着人自由个性的发展,资产阶级所谓的文化育人仅仅是资本增值的外在口号而已。资本对人性的奴役时至今日也没有消除,只有到了“自由人的联合体”,用无产阶级文化来解放无产阶级自身及全人类,人的发展才能摆脱对“物的依赖”性阶段而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

      (二)文化塑造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目标的过渡点

      借助良好文化环境或氛围的营造来促进人各方面素养的提升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目标的一个重要过渡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也塑造了人自身。文化作为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力量,具有塑造人和完善人的可贵功能,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或氛围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在剖析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弊端的基础上,马克思对文化的实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了统一的梳理,揭示出文化的价值意义和实质目的就在于塑造人的品行、完善人的人格,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此,他指出文化塑造人的过程就是不断“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9]90。马克思这一科学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所有社会的精神文化尤其是无产阶级性质的精神文化都应该强化其文化的育人作用和塑人功能,进而培养“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也即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或文明人。

      更进一步来讲,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创造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文化的繁荣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准绳,而文化对人的塑造和完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同步性[13]。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生产发展繁衍出相应的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发展也造就着同时期的人,使同时期的每个人能够继承和延续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运用这些已有的文明成果来武装头脑、塑造自我,进而反过来不断推动社会的生产发展。为此,马克思十分重视思想文化对人的塑造功能,认为先进的思想文化是解放人和发展人的强大“精神武器”。同时,他还进一步解释先进思想文化在人的解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2 209。可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主张无产阶级在争取自身解放和促进全人类解放的历史过程中能够实现“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相结合,以求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提供“物质武器”和“精神武器”的双重保障。在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武器”,它能够不断塑造人的品行、完善人的人格,并能够不断转变为无产阶级解放乃至全人类解放所需要的“物质力量”,进而有效地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顺利进行。当然,无产阶级的这一“精神武器”也将日益为人类不断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搭起一座过渡桥梁,提供一种精神支撑和信念支持。

      (三)文化发展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价值目标的终极点

      文化解放人与文化塑造人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文化发展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终极目标就是以文化的解放人和塑造人来服务于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个性受到资本普遍奴役的现象,指出只有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那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才能为所有人的自由发展奠定前提条件,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能够得以实现和得到保障。而共产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从实质上来说更是一种不断改造世界的现实运动。在这一现实运动中,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2]525。明了地说,无产阶级将根据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实际以及社会进步的需要,适时地改变着自身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进而不断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文化,以此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文化(无产阶级文化)是使人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但他又为什么如此肯定文化具有发展人的巨大作用呢?这是因为马克思将文化视为一种具有批判性质的“物质力量”,这种文化“物质力量”具有“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2]207的巨大作用,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斩断所有社会羁绊。在他看来,无产阶级文化作为一种最为进步的文化形态,它所具有的“物质力量”是资产阶级文化所不可比拟和无法超越的。因此,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理应成为“批判的武器”被人民大众所掌握,使人们能够在扬弃其他社会文化形态时整合和凝聚一切文化的力量,以实现人的不断发展,使“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真正成为“人类迈向自由的一步”,进而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文化条件。

      总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丰富,属性多样。在借鉴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其哲学基石、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再次解读和学理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文化思想的科学认识和理解,使我国能够在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汲取有益的文化资源,也不断赋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崭新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进而推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向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再解读_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