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机维修技术与保养问题的处理措施论文_唐立民

论农机维修技术与保养问题的处理措施论文_唐立民

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朝阳 122300

摘要:农机具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农机具的故障发生率在不断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作业的效率。而农机具的维修以及保养工作是提高农机具应用质量的关键,随着农机具的维修技术以及保养技术的提升,这对提高农机具的作业效率就起到了保障作用。

关键词:农机具;维修技术;保养方法

一、农机维修保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缺少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方面的知识。现阶段,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机械化生产意识薄弱,甚至还尚未树立,进而掌握的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知识较少。与此同时,安全观念也较差,这就造成在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给农机使用效率形成影响。

2、维修保养站点数量不符合实际。伴随近年来,不断地推广农业机械化,大幅增加了农机的使用数量,这样一来,也势必会增加维修与保养的频率,进而也就需要更多的服务站点来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农村机械维修保养站点数量不符合实际的需求,导致许多机械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进而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归根结底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农机维修保养站点前期须投入一定经费,但是一些地方缺乏经费,就使得这项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二是农机维修保养站点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进行管理,但是受到农村地区环境、经济条件及福利待遇等因素的限制,许多高素质人才不愿去到农村。

3、维修观念不合理。农机维修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机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情况对农机进行调整,利用农机维修技术提升农机使用水平。但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存在维修管理人员不能合理使用维修资源的现象,使农机维修无法节约资源;也存在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不能对农机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影响农机工作性能。农机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缺乏科学合理的农机养护知识,导致农机维修技术的效果不佳。

二、农机维修技术要点分析

1、发动机维修要点。发动机是农机产品的重要核心部件,因为农机产品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其内部的零件会出现松动的情况,甚至出现损害,从而引发相应的故障而影响农业工作。若能够及时检修,可以避免农机产品无法工作的情况。通常检修人员遇到发动机故障的时候,只需要将故障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就能够改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发动机的内部构造,在进行零件更换的过程中,建议对发动机的油污进行清理,避免出现其他隐患。还可以利用没有腐蚀性的清洁剂,或是高压水枪对发动机进行清理,这样的方式都能够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2、泄露故障维修要点。农机产品泄露故障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一般分为2种,漏气和漏油。漏气出现的位置主要是轮胎,在农机产品使用的过程中,其使用的环境不同,地面出现的异物容易扎上轮胎,造成轮胎的漏气。其处理的方式是对扎口的位置进行粘贴;但是因为农机的轮胎比较大,而扎口往往比较小,所以很多扎口并不能够用肉眼看到,这种情况则需要使用者利用仪器进行检测,之后再进行补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针对漏油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因为法兰或者是阀门的接触不畅通造成的,还有就是农机使用时间过长,导致连接处老化而出现的漏油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维修人员应该细致地对零件进行检查,将老化或是故障的零件进行更换,就能够解决漏油的问题。

3、轮胎及高压油管维修技术要点。轮胎是农机的主要部件,农机在工作中容易扎伤,如果农机操作者没有发现扎伤口,会导致轮胎慢慢漏气。需要先将轮胎的气芯拔掉,用硬纸做一个漏斗,将滑石粉灌入轮胎中,直到滑石粉灌不进去,再将气芯安好,充分转动轮胎,使滑石粉在轮胎中分散,可以解决轮胎漏气问题。农机的高压油管的两端分别由凸头与喷油器和出油阀门进行连接,接触面主要是利用精细的螺母进行加固和密封。当农机作业时间长,接触面出现磨损漏油时可以从废弃的气缸垫上剪一片圆形的铜皮,在铜皮中间扎出小孔,并垫在凸头与凹坑之间,以提升高压油管的工作效率。

4、人为故障维修要点。在农机产品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为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故障。例如在农机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对其进行非正常启动,最初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但长时间非正常启动会出现水箱的水无法填满,导致故障。当出现人为导致的故障时,需要立即停止机械的运转,并观察仪表盘,采用比较有针对性的维修方式。例如农机产品在长时间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蓝烟的情况,则需要及时查看机器的缸套活塞,或是查看基底壳机油是否过量。

三、农机保养措施

1、增加基层农机维修保养站点的数量。伴随农业机械越来越多的使用,自然也会增加关于维修保养机械的需求,因此,为了良好的满足这一需求,就应增加基层农机维修保养站点的数量,从而确保能够及时维修农业机械。与此同时,基层农机维修保养站点数量增加之后,还应重视相应售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并且,还要进一步规范维修人员的个人业务能力,旨在为人们使用农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从整体上实现维修保养工作质量的提升,使机械的使用效率、使用寿命得以明显提高,从而有效减少因出现维修和保养问题,给农业生产形成阻碍。此外,笔者建议站点应对维修保养人员展开定期培训,以设备运转要求与专业的维修知识进行再教育。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资格证书的颁发,若考核不合格则须组织再考,或者考虑淘汰,以保证站点维修保养人员都能够拥有过硬的素质和技能,持证上岗。

2、提高维修人员正确操作意识。要全面提升维修人员的正确操作意识,对安全使用农业机械以及正规的操作知识进行普及,确保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均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具备扎实的应急处理能力。只有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此外,相关的监理部门与宣传部门也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对农机维修方法及安全意识的养成做好规范教育工作,明确说明其危害性,坚持以预防农机维修事故,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为主要目标。

3、创建农机维修与保养的平台信息共享。农机产品的企业应该做好对农机产品的售后维修和保养工作的建设,并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终端模式,强化农机产品维修和保养的信息交流,让其能够传达到每位农机产品使用者的手中。建议农机产品企业成立维修与保养互动的机制和体系,建设信息共享的平台,当农机使用者遇到故障的时候,能够快速通过相应的平台寻找解决的办法,若是遇到难题也能够通过电话或是网络、微信等方式及时联系到农机维修技师,这样也能够提高农机维修和保养的效率和质量。

4、定期保养维修农机零部件。结合农机具内部工作系统的精密性与复杂性,机械作业过程中每一个零部件都要完成高速运转,因此要充分考虑到零部件的日常磨损情况,做好相关的保养工作。维修人员日常工作中必须留意到农机内部零部件的运作情况,做好润滑处理,一旦发现零部件磨损,必须及时更换,确保农机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提高运作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结语

农机具的实际维修以及保养的工作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和实际的故障以及维护的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针对性的解决实际的问题。农机具的使用中难免会存在各种问题,只有做好相应的维修保养工作,才能有助于农机具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昌.农机维修中的危险操作及解决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7):49.

[2]邵立敏,朱艳秋.浅析农机维修与保养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8(2):15.

[3]梁永春.农机维修技术与保养分析[J].河北农机,2018(8):22.

论文作者:唐立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论农机维修技术与保养问题的处理措施论文_唐立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