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变迁看未来农村公共投资的方向_农村论文

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变迁看未来农村公共投资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论文,基础设施论文,投资方向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11)09-0030-11

修回日期:2011-07-16

一、引言

2004年的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贫困人口很难获得有效的道路、灌溉和安全饮用水等公共服务,而这些服务对于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1]。鉴于大多数贫困农村人口的主要生产活动局限在当地社区,普通村民很难从社区外部提供的公共服务中得到好处,因此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当地的公共服务对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同时农村公共投资对促进农村发展和扶贫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3]。进一步地,增加落后地区的公共物品投资数量、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质量能有效减少收入差距[4]。发达国家转型期间的经验表明,在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实施以工哺农的战略,通过增加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投资力度、改进农村公共服务质量以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5]。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政府在最近10年里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力度,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和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核心之一就是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6]。从国家层面看,2003-2007年中央预算内和国债投资中用于农村建设的总量超过3000亿元,用于农村建设投资占当年中央政府投资总规模的比重,由2003年的36%提高到2007年的约48%[7]。从农村基层的实际投资情况看,我国政府的农村公共投资力度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要强[8]。同时农村村级公共投资的实施力度在最近几年逐步加大,而且总体涵盖了人民生产生活的众多领域,样本村公共投资的年平均规模达到了20万左右[9]。

经过国家在最近一段时期的大力投资,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总体情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村县乡公路建设投资比重显著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完成额也显著增长[10]。从国家层面数据可以看出,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89万公里增至2007年的35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1988年的0.01万公里增至5.39万公里。到2007年末,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52万公顷,也有所增长,同时全国通公路、电话、通电和能接收电视信号的行政村的比重均已达到95%以上,能用上自来水的农户也显著增加[11]。

上述变化迫切要求今后的公共投资策略能快速做出反应,使之既能反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现状,还能充分代表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投资的需求与意愿。虽然也有相关文献分析农村公共投资需求和意愿,得出的研究结论对实施农村公共投资,确定公共投资优先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0,12-13],但上述研究完全侧重于农户个人的看法和主观判断,没有很好地联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存量变化及现状。因此本研究将在详细描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长达10年变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村民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和公共投资意愿,对今后农村公共投资的优先序的确定提供一些决策参考。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文结构安排上首先介绍本研究的数据来源,然后详细描述样本农村最近10年的变迁以及村民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满意程度和投资意愿,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和政策含义。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同一样本群体所做的多期实地跟踪调查资料。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总共做了3次调查,收集了样本村3个不同时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详细资料。第一次调查是在2003年底,收集了1998年至2003年以来样本农村公共投资的详细情况。第二次调查发生在2005年初,除了收集2004年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详细信息外,对比最近7年间的公共投资行为,让村干部回顾了1997年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在2008年初实施的第三次调查中,在收集样本村2005年以来公共投资情况的同时,跟踪了样本村2007年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详细信息,同时在农户调查中收集了样本村村民对于农村公共服务满意程度和投资意愿的信息。三次调查中涉及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数据均来自于农村最基层一级——村级。在2008年初的农户调查中,每村随机抽选了20户农户,样本农户的数量达到2000多户。样本村的选取是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产生的。具体的做法是:将所有省份(我国台湾省除外)按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成五大区域,然后在每个区随机选出1个样本省。这5个省分别是:江苏省代表东部沿海发达区域(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福建、广东及海南);四川省代表西南地区的省份(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西藏);陕西省代表黄土高原地区和西北地区(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北省代表北部和中部省份(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吉林省表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①。

在选取了样本省以后,我们在每个省又随机选取了5个样本县。选取样本县的方法是先将全省各个县按人均工业总产值大小按降序排列,然后按5等份分组,最后从每组中随机选出1个样本县。用人均工业总产值这一指标是基于相关研究结论而确定的[14]。因为人均工业总产值能很好地预测当地法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潜力,同时这一指标相对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而言,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在选出样本县后,我们又在每个县随机选取了2个样本乡(镇),选取样本乡(镇)的方法和样本县选取的方法基本一致。在每个样本乡(镇)又按贫困和富裕程度不同分别随机选取2个样本行政村,最终调查了101个样本行政村②。

在三轮调查中,调查人员收集了样本村公共基础设施情况的详尽信息,在2008年的跟踪调查中还收集2000户农户关于公共基础设施评价和投资意愿的信息。具体而言,在道路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收集了样本村外部道路和交通环境的信息和村内道路的基本信息;在灌溉方面,收集了灌溉水源及其供水保障、灌溉渠系和灌溉系统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在饮用水方面,收集了饮用水水源、供应方式和饮用水设施和质量的基本情况;在其它方面,还收集了电力、通讯,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村文化、娱乐、培训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调查

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变迁及村民意愿

(一)农村道路设施变迁及其农民意愿

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农村村外道路和交通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村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道的通达性都有显著的提高。根据调查数据,行政村离最近高速公路的平均距离明显减少,从1997年的170公里减少到2004年的70公里,而到了2007年,这一距离只有不到40公里。从分布情况看,离最近高速公路距离大于100公里村庄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越来越多的村能更容易地享受到高速公路修建带来的方便和快捷。1997年有60%的村庄离最近高速公路的距离大于100公里,到2004年这一份额已显著下降到16%,而2007年仅有5%的村到最近高速公路的距离大于100公里(表1,第1-2行)。

与高速公路的情况相类似,行政村到国道及省道的通达性也有一定的改善(表1,第3-6行),国道和省道主要以改造和打通断头路为主。1997年样本村离最近国道的平均距离为38公里,但到2004年逐步降为33公里,2007年进一步降到20公里,在10年内减少了近一半。离最近国道距离大于50公里的行政村比例也从1997年和2004年的16%减少到2007年的10%。省道的建设力度类似于国道,村离最近省道的平均距离从1997年的31公里减少到2007年的15公里。总的来说,大部分样本村已经在高速公路100公里辐射带和国道50公里辐射带以内,处于省道25公里辐射带以内村的比例也从1997年的76%增加到了2007年的88%。

从县道的发展情况看,行政村到县道的通达性也有显著改善,县道的硬化和质量有显著提高。行政村离最近县道的平均距离逐年下降,从1997年的8公里降到2004年的5公里和2007年的4公里。而且县级道路的硬化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997年只有70%的县级道路是水泥或柏油路,到2004年这一比例达到94%,在2007年仅有1%的县通乡公路没有硬化(表1,第7-8行)。随着农村外部交通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感受到了交通便利和道路质量改善带来的便捷和舒适(表1,第9行)。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村村通公路工作的顺利实施,行政村地理范围内的道路交通情况也有了显著的改善,村内道路长度有了显著增加,村级道路的升级硬化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③。根据路面材料,本文把村内道路分成水泥路、柏油路、砂石路和土路四类,调查结果表明,农村水泥道路建设有了长足进步,1997年仅有很少的行政村有水泥/柏油路,而2007年85%的行政村都通了水泥/柏油路。水泥路的平均长度从1997年的0.1公里快速增长到2007年的2.9公里,而柏油路虽然在1997-2004年间没有显著增加,但2004-2007年间出现快速增长,从每村平均0.3公里增加到1.2公里(表2)。

结合四类道路的总体变化情况,可以清楚看出农村道路改进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砂石路变成水泥/柏油路,同时也有部分土路升级成砂石路。根据调查资料,在1997-2004年间平均每个样本村有1.2公里的砂石路升级为水泥/柏油路,同时有1.5公里的土路铺上了砂石路面。在2004-2007年间,砂石路的升级速度进一步加快,平均每个样本村平均有2.7公里的砂石路转变为水泥/柏油路,相应的有2.1公里的土路转化为砂石路。总体而言,村内硬化水泥/柏油道路在1997-2007期间有显著增加,砂石路和土路开始逐步减少,但农村仍然面临着较大的道路改进压力。

道路质量的改善还体现在不同宽度道路的硬化中,表3显示了不同类别道路改善的重要成就。村范围内的单车道和多车道硬化道路都有显著的增加,1997年仅有6%的双车道道路得到硬化,2004年达到33%,2007年有78%的双车道道路已经得到硬化。调查的数据也验证了农村调查过程中作者的亲身体验,硬化路面主要由村集体维护的乡村和村组水泥路为主,而且绝大多数是单车道水泥路。到2007年样本村单车道水泥路达到了2.5公里,远高于多车道水泥路。与此对应,多车道硬化路面主要以柏油路为主,这类道路主要是县乡道路或更高等级道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农村的特殊情况和不同道路建造维护特性,乡村道路养护经费主要由村集体自筹,相对于柏油路而言,尽管水泥道路建造成本偏高,但养护成本较低,所以比较适合乡村和村组道路硬化的实际情况。

虽然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总体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村道路设施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道路设施显著差于东部沿海富裕省份。江苏等发达省份样本村的村外道路和交通环境显著好于陕西和四川等西部省份,江苏等发达省份样本村村内道路以柏油和水泥路为主,而陕西和四川等西部省份样本村的村内道路则主要以沙石路和土路居多。截止2007年底,江苏省所有样本村都通了柏油路或水泥路,而陕西省和四川省,尚有20%以上的村庄没有通柏油路或水泥路。江苏省村内道路中有一半以上是硬化的柏油或水泥路,但陕西和四川等西部省份,仅有不到30%的村内道路得到了硬化。

根据农户调查资料,大多数农民认同农村道路的改善,但还有不少农户对农村道路建设不满意,很多农户认为应继续将农村道路作为今后公共投资的重中之重。20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指出,虽然2007年有73%以上的农户表示现在的道路交通条件比3年前要好,但仍有34%的农户对村道路交通条件不满意。更进一步的,被调查的2000个农户中,有40%左右的受访农户表示今后应该继续将乡村道路建设摆在农村公共投资的最优先位置,而陕西和四川贫困乡村这一比例几乎高达一半。

(二)农村灌溉设施变迁及其农民意愿情况

我国灌溉系统主要包括地表水灌溉和地下水灌溉两部分,地表水灌溉主要集中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南方地区和主要灌区,而地下水灌溉主要集中于北方和其它一些缺水地区。总的来说,灌溉系统包括水源、灌溉渠系和相关设施等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灌溉条件变化不大,各样本省间的差别也不大,投资主要以简单维护为主,基本处于吃老本阶段。

从地表灌溉水源看,总体数量稍有好转,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表4)。农村地表灌溉用水主要来自河流排灌站、水库和塘坝,其它的如闸坝、泉水和水窖等水源在灌溉中仅起到补充作用。在地表灌溉水源中,主要由上级政府水利部门负责管理和维护的河流排灌站数量在最近的10年间有小幅增加,增加了15%。从水库的情况看,101个样本村中仅有13个样本村有16座水库,在调查期间保持原状。塘坝是主要由村集体负责管理和维护的灌溉水源,虽然在1997-2004年有所增加,但在2004年后基本回复到1997年的水平。上述结果说明较大型的灌溉设施如河流排灌站和水库(主要由上级政府部门负责建设和维护)有所改善,但村内的灌溉设施,如塘坝、闸坝等基本是吃老本,部分甚至有所恶化,用水条件恶化导致少数样本村不得不通过修水窖的方式来保证灌溉用水。

尽管灌溉水源数量总体上有所增加,但灌溉保障条件总体而言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表5)。虽然农村河流排灌站的数量在2004年后有所增加,但常年保证有水的比例在2007年有显著下降。地表灌溉水源中塘坝的用水保证率也有显著下降,到2007年常年能保证供水的塘坝只有32%,远小于1997年和2004年的50%以上,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泉水水源和水窖水源中。唯一有所改善的是水库水源,能保证常年有水的水库比例有显著增加,2007年93%的水库能很好保证灌溉区域的用水④。

进一步分析表明,除了气候等客观因素外,导致农村地表灌溉水源灌溉保障条件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存在着灌溉水源能否有效补水(水源补水线)和水源淤积等两个方面的问题⑤。从灌溉用水水源补水线的情况看,调查数据显示样本农村河流排灌站的水源补水线状况在2007年有显著的变差,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河流排灌站有可靠的水源或补水线。大部分的塘坝主要靠降水蓄积,到2007年样本村没有一个塘坝有可靠的补水线。反之,水库补水线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表6,1-3行),这也是水库作为水源全年有水比例得到提升的重要原因。

调查数据还表明农村地表水部分灌溉水源的淤积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得到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重视。主要由上级政府部门负责管理维护的水源淤积情况经历了阶段性的变迁,河流排灌站和水库逐渐恶化的淤积情况在2004年后得到了初步的遏制。相反对于主要由村集体或小组维护的水源如灌溉塘坝等,淤积问题持续恶化,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密切关注。具体说来,1997年淤积严重的塘坝为38%,到了2007年,淤积严重的比例增加到75%,四分之三的灌溉塘坝存在严重的淤积问题(表6,4-6行)。

影响农村灌溉设施发挥作用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灌溉渠道系统(表6,7-8行)。根据调查数据,大约一半左右的样本农村有地表水灌溉渠系。总的说来灌溉渠系长度的变化不大,虽然有少量的小沟渠得到拓宽,但大沟渠的长度始终保持在5700米左右,小沟渠的长度也保持在7900米左右。这表明灌溉渠系在最近10来年里基本没有变化,主要处于吃老本的阶段。

农村灌溉渠道系统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灌溉渠系主要以土渠为主,灌溉渠系的淤积和渗透问题难以得到解决,难以满足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日益匮乏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挑战(表6,9-10行)。根据调查数据,较大沟渠的硬化防渗和防漏工作几乎没有任何进展,10年的时间里灌溉渠道硬化长度仅增加8米。事实上即使是2007年,硬化的大沟渠比例也仅为不到千分之五。小沟渠防渗防漏情况甚至更差,到2007年,也仅有不到千分之三的小沟渠得到了硬化。

从地下水的灌溉情况看,尽管从机井数量看地下水灌溉设施在逐步改善,但样本农村的灌溉条件也不容乐观(表6,11行)。样本农村的地下水灌溉机井数量有了较大增加,2007年的机井数量是1997年的将近3倍。这种数量的增加不仅反映了灌溉设施的改进,也反映了农村地下灌溉水资源状况的逐步恶化、地下水位有所下降的无奈事实。由于单个机井灌溉面积减少,机井数量的增加没有带来灌溉面积有效增加。根据调查数据,我国农村2004年前所打机井的平均水位逐年下降,从1997年的地面下28米增加到2007年的43米(表6,12行)⑥。

农户调查资料显示相当大比例的农户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满意,同时将灌溉列为最优先投资领域的农户也仅次于道路投资。基于样本村2000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当前的灌溉基础设施不满意的农户占到48%,远大于对农村道路基础设施不满意的农户比例。较为奇怪的是仅有不到20%的农户认为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是最需要加强的农村公共投资领域,明显小于农村道路投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土地的细碎化,随着外出务工人数的上升产生的土地不定期流转等。

(三)农村饮用水设施变迁及其农民意愿情况

农村居民的饮用水情况在调查期间有了较为显著的改善,但为村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仍然是今后农村公共投资面临的巨大挑战。从农村饮用水供给来源看,能提供较为安全卫生饮用水水源的样本村有显著增加,2007年有将近一半的样本村能提供自来水,相对于1997年有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村庄利用机井水(主要是深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也比10年前有很大的提高。而使用安全卫生条件更难以保证的饮用水源,如压水井水,手提井水和水窖、池塘或河流水(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水源的样本村所占比例有所降低(表7)。

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改进还体现在农户对村饮用水源的实际使用情况上(表8)。使用安全和卫生条件更能得到保证的自来水和机井水作为饮用水源的农户有显著增加,到2007年使用这两类饮用水源的农户达到77%,较1997年和2004年都有显著增加。使用泉水作为饮用水源的农户也有小幅增加,从1997年的3.1%增加到2007年的6.8%。而使用安全卫生更难得到保证的压水井水和手提井水的农户比例有显著下降,从1997年的47%下降为2007年的15%左右。在1997年还有7%左右的农户使用卫生条件毫无保障的水窖、池塘或河流水作为饮用水水源,而到了2007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

饮用水条件的改善还体现在许多其它方面,包括饮用水的集中供应、更好的饮用水供应设施等。伴随着饮用水源的变化,单户独立供水已经开始向集中供水转变,由供水企业或村委会集中供应饮用水的农户稳步增加。饮用水设施(如水泵、水塔和管道等)也在逐步改善,绝大部分设施得到了较好的使用和保养。但值得注意的是饮用水供应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亟须加强,表现为饮用水供应过程中缺乏消毒和过滤设施,仅有四分之一左右的饮用水源在供水过程中使用了消毒和过滤设施来提高水质(表9,第1-4行)。由于缺乏相应设施,农户实际使用的饮用水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水质安全隐患,到了2007年有24%的饮用水有异色、异嗅或异味,有肉眼可见物(杂质)的比例仍达到17%。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受到污染的饮用水源比例也有所增加,调查数据显示没有受到污染的饮用水源从1997年的85%下降至2004年的80%,到了2007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到仅为72%(表9,第5-7行)。从饮用水条件的区域差异看,江苏等发达地区样本村的饮用水主要以自来水为主,主要由企业或集体提供饮用水,从卫生和安全性角度看显著好于陕西、四川等西部样本村。

虽然村级饮用水设施数据表明农户饮用水服务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农村居民的饮用水供应还面临很大困难,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的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点在农户调查数据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20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表明,2007年有接近四成的农户认为现在的饮用水供应要比过去好,但仍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农户对当前的饮用水基础设施不满意,而且相应的有将近15%的样本农户认为应该将饮用水投资放在今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优先位置。

(四)农村其它设施变迁及其相关评价的启示

虽然绝大多数村民都将道路、灌溉以及饮用水投资作为今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最优先的投资领域,但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其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得到进一步关注。电力、通讯和有线电视等服务在农村已经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普及,但一些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许多其它公共设施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主要发端于东部发达地区,需要在今后得到进一步加强。社区排污系统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开始纳入到东部部分富裕农村的公共投资领域,即使到2007年,也仅有9%的行政村在村里建起了简单的排污系统。对于那些建立了简单排污系统的样本村,排污系统的作用也仅是集中排放,生活污水没有处理或者只是进行简单的处理。部分发达地区农村在10年前就开始了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到2007年已有接近30%的行政村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尽管仍然主要采取集中堆放、焚烧和掩埋等简单的方式进行处理。虽然提供定期的街道打扫服务的行政村有所增加,但即使是2007年也仅有19%的村提供这一服务。为村民夜间出行提供便利的照明服务虽然得到改进,但仍有待加强,到2007年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样本村为村民提供路灯照明的服务。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情况2007年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行政村有农户培训和活动中心,虽然这一比例比1997和2004年的15%和24%要高不少,但是这一服务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居民的需要(表10)。

四、结论和政策含义

使用101个样本村3期面板数据和2000户农户2008年的截面数据,本文在详细描述样本地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变迁的同时,结合村民对当前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和投资意愿,系统地讨论了今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着重注意和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村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在最近的10年里有了显著的改善,然而不同类型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程度有所不同,很多基础设施仍然难以满足村民的需要。具体而言,村级道路交通环境和村级饮用水设施有了显著的改善,村级灌溉基础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仍面临很大问题,和农民生活相关的一些基础设施和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今后有更多关注。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显著好于贫困西部农村,由于体制机制和资源环境不同,不同类型公共基础设施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的现状,结合村民对村道路和交通条件的满意程度和投资意愿,本研究认为今后农村道路公共投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从农村道路投资在农村公共投资中的优先序看,农村道路仍然是农村今后公共投资的最重要领域,落后农村地区表现的尤为显著。根据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变迁的总体把握,在农村道路公共投资内部,需要加大县乡道路质量的改善力度,确保乡乡能通硬化道路(调查数据表明还有部分乡镇没有通硬化道路),同时关注县乡道路的维护保养,便利村民出行。农村道路投资中还需要关注砂石路(主要是乡村和村组道路)升级为水泥路和土路(主要为田间生产和机耕道路)升级为砂石路,以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对于村级道路基础设施,东部发达地区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显著好于中西部地区,为了促进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早日实现,国家今后还要继续有针对性地增加贫困地区道路基础设施补贴力度,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的道路交通条件。虽然最近国家加大了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力度,但农村道路和县级以上道路的投融资体制和提供机制有所不同,导致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道路建设满足不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乡村道路的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加大政府预算对乡村道路建设和养护的支持力度。

根据村级灌溉基础设施现状、村民对村灌溉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和投资意愿,研究认为农村灌溉公共投资仍然是农村公共投资的核心领域。在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义务工和积累工等主要用于农村集体灌溉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投入,而土地承包经营过于分散的特征导致村民一事一议等方式难以让村民在灌溉基础设施投资和维护项目上达成有效共识,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村集体管理和维护的小型灌溉设施(如塘坝和渠道)退化严重。为了确保农业灌溉条件的有效改进,今后政府应加大对灌溉系统末端的投资力度,逐步将村集体管理和维护的灌溉设施纳入到政府建设、维护的范畴。在水源维护中应该着重强调水源清淤工程,建立完善的水源补水线。在灌溉渠系上面需要加强土渠的防渗防漏和清淤工作,确保灌溉用水的通畅,提高用水效率。在地下水灌溉中不仅需要增加机井数量,更需要推广节水设施和技术,创新管理方法,在开源的过程中注意节流。

根据对农村饮用水基础设施及其变迁的总体把握,结合村民投资意愿和满意程度,今后农村饮用水公共投资主要应该侧重于如下几个方面。在农村饮用水投资体制上,加大中央和地方农村饮用水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积极筹措和利用社会资金。在农村饮用水提供上适当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政府财政引导的模式(如通过政府补贴或直接投资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供水单位和个人使用过滤消毒设施,加大对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和监督等),逐步将分散供水变为集中供水。对于暂时难以实现集中供水的地区,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实施饮用水源改造工程,通过政府补贴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资金和技术方面为那些存在饮用水质量安全隐患的农户(如水源受到污染,饮用水有异色、异嗅或异味等)寻找新的水源。

注释:

①虽然分类标准和标准农业生态区有差异,但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村具有很好的全国代表性。

②实际分析时有101个村(比计划多出1个村),由于第一轮调查时吉林恰好有两个样本村合并后又分开,所以将两村的信息都收集起来,并在跟踪调查一直沿用第一轮调查时的样本。

③本文中村内道路包括在村行政区域内的所有道路,柏油路主要是经过村的乡级及以上道路,而水泥路主要是乡村和村组道路。

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灌溉水源全年有水和气候有很大关系,因此仅从全年有水还不能断定灌溉设施变差,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灌溉系统的脆弱性,同时说明灌溉设施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

⑤鉴于农村地表水灌溉水源主要是河流排灌站、水库和塘坝,因此本文主要关注这三个水源。

⑥由于打机井技术更加先进和部分新增机井的样本村地下水位本就较高,因此大部分新增机井的水位普遍小于旧有机井,在2007年所有机井的平均水位为地面下33米。

标签:;  ;  ;  ;  ;  ;  ;  ;  

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变迁看未来农村公共投资的方向_农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