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何首乌及其栽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泰山论文,何首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泰山何首乌,又叫白首乌、大根牛皮消、柏氏牛皮消、地葫芦野地瓜,为萝芦藦科鹅绒藤属的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nce.)的干燥块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经血、滋补安神作用,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健忘、体虚多梦、皮肤瘙痒等症。现代研究其含有多种营养成份和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和抗衰老作用。由于其补益强壮作用显著好于他地,与泰山参、黄精、紫草同列为泰山四大名药。泰山何首乌在山东多产于泰山、济南市的章丘、长清、历城等地。泰山上的分布,多集中于九女寨、桃花峪、扇子崖、药乡、麻塔、后石坞、铜器行等地。近年来,由于盲目滥采滥挖,致使其资源大为减少,几乎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因此,积极地保护其现有资源,迅速繁殖和扩大生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现将泰山何首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管理、采收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1
形态特征
泰山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高达1~2m,全株有白色乳汁。块根球形成块状,常数个相连,外皮褐色或黄褐色,干时易剥离,内面白色,干燥之后坚硬而呈粉性。茎纤细,无毛,绿色或带紫色。单叶对生,有长柄,叶片戟形或三角形心状,先端渐尖,全缘,基部心形,两侧有向外开展的圆耳,表面疏被短硬毛,背面叶脉处有细毛。伞形聚伞花序腋生,花萼5裂,黄绿色;副冠5裂,披针状而展开;雄蕊5枚,花药环生雌蕊周围,雌蕊由2枚分离心皮组成。葖蓇果单生或双生,长角状,成熟时沿一侧开裂,内有多数种子,花期6~7月,果期8~9月。千粒重5g。
2
生物学特性
泰山何首乌喜温暖、湿润、荫蔽、凉爽气候,耐寒耐旱,多分布于山坡石缝内及土壤肥沃湿润的林下。在强光和过于干旱的情况下,叶片变黄,生长发育不良。土壤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佳。种子容易萌发,在15~30℃温度下均萌发良好。
3
栽培管理
3.1 选地和整地施肥:根据泰山何首乌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土壤。也可在果园、林下,田边,山坡地。施足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如堆肥,圈肥,多施草木灰,磷钾肥。深翻耙细,捡净树根、石块等杂物,整平后做成宽为50~60cm的高畦,周围开好排水沟。灌水渗透。
3.2 种植方法:用种根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和插条繁殖。由于种子繁殖生长年限长,育苗费工,见效慢,生产上很少采用。
3.2.1 种根繁殖:当秋末地上枯萎后或早春萌芽前,结合收刨块根,选生长健壮、无病虫伤害、有芽的小块根,最好是边收边栽种,不宜将块根久放,以免发生腐烂。在整好的高畦上,按行距40~50cm、株距20cm挖深约10cm的穴,每穴栽种根1块,栽后放入人畜粪水,最后覆土与畦面平,并稍加镇压。每667m2用种根100~150kg。
3.2.2 种子繁殖:可进行育苗移栽或直播。在秋末当果实变黄成熟果皮末开裂前,分批采回种子,过早种子不成熟;过晚果皮开裂,种子随风飘散。抖出种子,去杂,去种毛,置于通风干燥处贮藏。来年4月初育苗或直播。在整好的畦面上进行沟播或撒播,播种深度约5~6cm。保持土壤湿润,约15d即可出苗。
3.3 田间管理
3.3.1 中耕除草和培土:出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每年一般进行3~4次,分别在清明、立夏、小暑、立秋前后进行。中耕宜浅,不要伤根。遇雨冲或根部外露,应及时用土覆盖。
3.3.2 插立支架:出苗后,在高畦两侧插立“人”字形支架,以便藤蔓攀附其上。也可间作其他高秆作物为支架。增强通风透光,提高根部产量。
3.3.3 追肥:一般从第三次中耕除草时结合进行追肥,可重施腐熟肥料、草木灰、磷钾肥,促进根部肥大充实。追肥后要结合松土和灌溉。
3.3.4 防治:红脊长蝽[Tropi*9鄄dothorax elegans(Distant)]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幼嫩茎叶上刺吸汁液,刺吸处呈褐色斑点,严重时导致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可消灭部分若虫和成虫。②虫口密度大时可选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4000~5000倍防治1~2次。
4
采收与加工
当根达到入药年限后的当年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或次春萌芽前,细心挖出根部,大的加工入药,小的作为种根。除去外皮,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以块大粉性足者为佳。
邮编:271000 山东省药材技工学校 泰 安 毕 胜 李桂兰 任 斌
联系电话:0453-652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