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学生的作家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作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少年的自尊感、自负感,都属于健康心态,应当给予珍惜和保护。但一旦发展为盲目狂妄,就走上了邪路。
十几年前我曾接到过一名初中二年级男生的信,他立志当作家,而且发誓要当“著名作家”、“大作家”、“在文学史上永远闪耀着光芒的作家”。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可以算是有志气。我回信肯定了他,鼓励了他,并很善意地劝他两条:一,主要精力应当用在“正课”的学习上,以免影响考学(我认为这是很现实的);二,为了将来当作家,要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首要的准备是多读些书,以便积累各种有益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以后他的回信,使我十分惊愕。他在信中说:“我的最大资本就是我年轻,我有成年人永远无法比拟的青春激情。有激情就足够了,真正大作家的第一标志就是讨厌一切该死的书本和枯燥的知识……”
我又给他写了回信,指出了他认识上的错误。他没理睬。过了两年他又给我写了一封信,越发认为他已发现他确实有当大作家的气质。有一段话尤使我恐惧,他说:“我断定,我百分之百有大作家的气质!证据就是我已经开始鄙夷一切!我鄙夷我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他们只会絮絮叨叨地向我讲些老一套,特别是看了我的成绩单时更是嘟嘟囔囔不休。对天才来说,他们简直是杀手!我鄙夷老师,他们都是些庸人,在课堂上只会讲些从课本上重复的死学问,一万句里也找不到一句精彩的格言和奇特的妙语!我鄙夷一切课本或是正宗书店里出售的课外书,因为那样的书都是别人、成年人、老年人写的,而我要创造!要突破!”
我仍很看重他的文笔,但也更加沉重地劝他:只有青春激情而无其他,最终是搞不成任何事业(包括文学)的。尤其是那种鄙夷一切的想法(包括否定一切基本知识),是使他很难当作家的。
他后来放弃了考学,因为他几番“摸底测验”大多数的科目都不及格。某次,他的数学只得了17分,外语只得了24分,连语文也只得了60.5分。
后来他索性“专攻文学”了,频频将稿子寄给刊物,皆被退稿。他骂编辑不识货,势利眼。后来他将一个中篇小说、一组诗寄给我,要我“欣赏”。我看了看,其实小说的第一段话就错了,颇无知。小说的开头是:人类啊,你应该有博大的爱。比如你应该向一切有神经的植物(如花草树木),向一切自由飞翔的鸟类(如雄鹰、麻雀、蝙蝠、山鸡),甚而向一切有喜怒哀乐之情的哺乳类动物,都投以火热的抚爱吧……
常识告诉我们:植物并无神经,蝙蝠也不是鸟类……
他写的那几首诗,只是追求词语上的怪异,在语法、修辞上大都不通、不确。如诗中的“岩石/啄食着瞬息/用青苔厮杀一缕微笑/我吻着我自己……”,这是些什么话?
现在,那个曾给我写信的青年,已经30岁了,做了职工。除了在业余时间继续骂作家、骂文学、骂世界(包括骂老年人)之外,对写作本身已无兴趣。是那种“青春优越症”害了他。惟以“年轻”作资本,此外目空一切,实际上是不会有任何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