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市场结构目标模型初探_规模经济论文

流通产业市场结构目标模型初探_规模经济论文

流通产业市场结构目标模式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标论文,结构论文,模式论文,产业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这就为我们分析特定产业整体运行状况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SCP分析框架)。本文拟以市场结构理论为指导, 分析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结构现状,并对流通产业市场结构的目标模式作一初步探讨。

一、市场结构理论回顾及结构模式的评价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结构的理论比较定型的有以下四种类型。

1.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这是最早形成的市场结构理论,其基本假设(特征)是:(1)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企业规模小, 市场集中度低;(2)企业的产品无差异,即产品是同质的;(3)企业能自由进入市场,不存在市场壁垒;(4 )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信息是完备的,即不存在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2.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其基本假设是:(1 )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且它所提供的产品没有直接的替代品;(2)进入壁垒极高, 其它企业都难以进入该企业所控制的产业与之竞争。

3.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其基本假设是:(1 )企业之间的产品存在差异性,但产品之间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大;(2 )市场上有许多企业,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主宰整个市场;(3)进入壁垒较低,企业能自由进入或退出该产业。

4.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其基本假设是:(1 )市场上只存在少数几个企业;(2)每个企业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能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3)企业之间既存在相互依赖性,又存在相互竞争性;(4)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新企业较难进入该产业。

二战之后,市场结构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可竞争市场结构理论和二元竞争市场结构理论。

1.可竞争市场结构。这是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W.J.BAUMOL)在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81年首次提出的。这一市场结构理论的基本假设是:(1)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是完全自由的, 相对于现有企业,潜在的进入者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成本等方面不存在劣势;(2)潜在进入者能根据现有企业的价格评价进入市场的盈利性; (3)潜在进入者能够采取“打了就跑”的策略, 即潜在进入者具有快速进出市场的能力。

2.二元市场结构。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鲍允(JOSEPH ·BOWRING)于1986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这一市场结构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把产业中的企业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核心厂商和外围厂商,市场上存在有两种普遍性的竞争类型和竞争制度,一是仅核心厂商参与的,二是仅有外围厂商参与的,市场竞争按两条渠道进行。

不同的市场结构模式有不同的假设条件,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适用范围,很难用一种通用的标准来对某一特定的市场结构模式作出评价,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来总结出几个原则性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市场结构。

1.市场结构模式的现实性。任何一种理论如果其现实性不强,纵然其内容十分丰富、结构十分严谨,也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从上面的六种市场结构模式可以看出,每种市场结构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其假设条件越是接近现实经济,其现实性就越强,反之,其现实性就越差。考察传统的四种的市场结构模式,都存在着假设条件与现实经济的背离与脱节,这也是市场结构理论的缺陷,而可竞争市场结构理论和二元市场结构理论就是对这一缺陷的进一步研究的成果。但企业是不可能完全自由地进出一个产业,而总是要受到经济壁垒和非经济壁垒制约,故而相比之下,二元市场结构理论更切合经济现实。

2.市场结构模式要与所研究的产业的特点相适应。不同的产业由于技术特点不同,所依赖的市场资源不同,实现规模经济的可能性不同应有不同的市场结构模式,因而不存在着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

3.市场结构模式应能促进产业内企业间的有效竞争。有效竞争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就是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有效地协调起来,从而形成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从某种意义上看,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排斥性,特别是在规模经济比较显著的产业,两者的排斥性就表现的更加明显,其表现形式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就会引起生产集中,更进一步形成垄断。垄断则是对市场竞争的否定,它会导致经济缺乏竞争活力。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决定绩效,有效竞争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率。所以好的市场结构模式应能促进产业内企业间的有效竞争。

二、我国目前流通产业市场结构的特点

1.没有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企业经营成本高,效率低。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一个最大好处是使企业经营成本降低,增加企业收益,然而,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还较小,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所谓绝对规模是指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与发达国家企业的比较而呈现的差异,我国最大的零售企业上海一百1995年销售额是3亿美元,而美国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特的销售额是936.27 亿美元,后者是前者的312倍。 日本最大的零售企业大荣公司同年的销售额是306.65亿美元,是上海一百的102倍。 相对规模是指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1995年我国最大50家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为499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2.4%,而1993年美国50家最大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为4910亿美元,占全美零售总额2.3 万亿美元的21.34%。 零售业没有充分享有规模经济的最直接后果便是经营成本高,效益低。据统计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利润率,1995年一季度为4.31%,1996年一季度为3.71%, 1997 年一季度为 3.46%,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另据资料,1996年前三季度全国206家大商厦中,70%的实现利润为负增长,其中26家企业为净亏损。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我国零售企业经营成本高效益差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企业规模小,没有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经营成本。第二,在企业规模扩张之时,没有找到一条低成本的扩张道路,而是盲目建设新网点,高豪华装修,违背了商业发展的规律。

2.流通产业中市场集中度低,并呈下降趋势。市场集中度,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市场份额控制在少数大企业手中的程度。在英国占零售商店总数6.2%的商店,销售额占零售总额的62.8%, 数目占商店总数81%的独立经营商店,销售额仅占总销售额的10.8%。30家大型零售企业营业额占整个零售额的50%,特别是食品零售业10家连锁超级市场销售额占食品零售总额的80%。在我国,1993年全国最大的100 家大型零售企业的销售收入净额为445亿元人民币,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3.6%,而且随着市场的繁荣,经济的发展,零工住口领域中的集中度呈下降趋势。如全国最大100家零售企业1994年销售额为532 亿元, 增长19.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下降了0.3个百分点,1995年为612亿元人民币,增长15%,占2.9%,下降0.4个百分点。而1995 年美国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以上。我国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的持续增加和零售领域中集中度不断降低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反差。

3.所谓进入壁垒,是指新企业进入某产业比原有企业多承担的成本。进入壁垒一般由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壁垒,相对费用壁垒和行政法规壁垒等四个方面构成。目前我国流通领域内,企业数量众多,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不能充分享有规模经济的利益等存在的问题,与我国流通产业进入壁垒存在着密切联系,从总体上看,我国流通产业呈现出进入壁垒较低的特点。(1)规模经济。 由于流通企业的规模经济受不同的经营方式,不同的经营业态,不同的营业地点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显得远比工业规模经济复杂,流通企业既可以是有数万平方米营业面积的豪华大店,也可以是只有几个平方米面积的简陋小店,所以流通企业的规模弹性较大,企业容易筹措到进入流通产业所需的创业资本。(2)产品差异性。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从事商品的经营,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商品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后,流通企业一般都能采购到不同质量、档次、性能的产品,这样,流通企业之间的产品差异性从产品的物质形态角度来看是较小的,这就使得新企业进入流通产业所面临的产品差异壁垒较低。(3)相对费用壁垒。 产业内原有企业经过长期努力,在许多方面拥有一定优势,这就使新企业进入该产业时要比原有企业承受更大的费用负担,从而形成相对费用壁垒。如流通产业内商品的货源,业务熟练的员工,高级管理人员等。由于目前逐渐形成的买方市场,使得新进入企业在寻找供应商、签约、履约等方面所发生的交易费用与原有企业相比并不大,而且流通企业员工的业务操作内容相对简单,对新招入员工经短期培训即可上岗,这些都表明新企业进入流通产业的相对费用壁垒并不高。(4)行政法规壁垒。 国家以行政手段或法规的形式限制企业进入流通产业,从而形成了行政法规壁垒。除了一些有关外商投资开办零售业的限制之外,我国流通产业政策中很少有这方面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是一种短缺经济,那时的营业网点和商品数量都是短缺的,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为繁荣本地经济,解决就业问题,纷纷采取了鼓励发展流通产业的政策,从总体上忽视了对流通企业规模和数量的宏观控制。

三、 以有效竞争为标准来构造流通产业市场结构目标模式

如前文所述,对市场结构模式的评价有三条原则性的标准,即与特定的产业特点相适应,要有现实性,要符合有效竞争的标准。笔者认为第三条原则是评价的核心。因为一种市场结构模式的优劣,最终要通过产业内企业的市场绩效来衡量。而有效竞争是市场绩效的有力保证。有效竞争既能使企业享有规模经济的益处,又能保持适度竞争的压力,所以应以有效竞争为核心来构造流通产业市场结构模式。

1.SCB分析框架——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产业组织理论中,把企业适度规模(或规模经济)、能保持适度竞争的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这三个指标,作为各类产业有效竞争的标准的基本框架,以S(SCALE)、C(CONCENTRATION)、B(BARRIER)分别表示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即SCB框架。

2.大企业主导型的二元市场结构

流通产业中的大企业主导型二元市场结构是指在整个流通产业中,大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较大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同时,流通产业中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竞争分为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和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这样两个层次,理由如下:

1.大企业主导型的二元市场结构能够使流通产业内的大企业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面对国际上一些实力雄厚的流通产业巨头的竞争,不组建一批大型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是很难与之展开竞争的。

2.大企业主导型的二元市场结构,能够使流通产业内保持竞争活力。首先,由于流通产业的进入壁垒相对较低,这样产业内的企业随时都面临着新企业进入的压力,必须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并且不可能谋得超额利润。其次,由于是二元市场结构,所以竞争是分两个层次展开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在全国统一市场范围内的竞争,由于各方实力都很强大,所以他们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少采用价格竞争的手段,以免两败俱伤。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多以一定的地域内的企业为竞争对象,企业之间的情况彼此较为熟悉,其竞争手段也非常具有针对性,这样在两个层次中,各个企业都有持续不断的竞争压力。

3.大企业主导型的二元市场结构较好地体现了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兼顾的有效竞争原则。一方面大企业在流通产业内占据主导地位,规模大,实力强,有众多的分支机构,能较好地改善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并与国际上大的流通企业展开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另一方面存在大企业之间、中小企业之间、中外企业之间以及产业外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使得流通产业内的企业必须不断寻求促使企业提高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否则,就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

标签:;  ;  ;  ;  ;  ;  ;  

流通产业市场结构目标模型初探_规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