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集对血细胞分析的影响及其纠正措施论文_陈宝兰,李泽孟,王归真*

西安工会医院检验科 陕西西安 710068;*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内科 陕西西安

摘要:目的:探讨冷凝集现象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使用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将疑似冷凝集标本进行加温前后指标检测比对。结果:MCV、MCH、MCHC等参数加温前后误差明显,尤以MCHC突出。双重加温法检测结果优于单纯样本加温检测法。结论:冷凝集严重影响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RBC明显减少,MCV明显偏大,样本试剂双重加温可有效清除冷凝集因素对血细胞检测仪相关参数的影响。

关键词:冷凝集;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误差;纠正

冷凝集,是当血液离体后,在低于体温环境的试管内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这种冷凝集现象常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尤其冬季,对儿童末梢血细胞检测经常带来困扰,经试用双重加温方法纠正效果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例患者均女性,6-8岁,于冬季初次以急性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收入儿科住院。入院前门诊采末梢血进行血细胞分析检测,有1例轻度红细胞聚集,血细胞分析显示异常;另2例门诊血常规检测仪器提示数据异常。收住儿科后复采末梢血进行血细胞分析检测,发现结果数据明显异常,随后取静脉血2ml复查,并按冷凝集纠正措施进行双加温处理后发出报告。后查肺炎支原体抗体3例均阳性,最终确诊为支原体感染性肺炎。

1.2 仪器

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的试剂。

1.3 方法

1.3.1 采末梢血40ul于0.5ml喷雾状EDTA-K2抗凝管中,轻轻弹匀,10min左右上机测试。

1.3.2 采静脉血2ml于EDTA-K2真空抗凝管中,立即轻轻混匀,采集后0.5-4h内完成测试。

1.3.3 此3例患者首次末梢血检测已有轻度红细胞聚集,因末梢血量不足致复检困难,重新采集静脉血再次复查。观察标本管内有细沙样凝集颗粒,血涂片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凝集,考虑可能是红细胞冷凝集所致,按照冷凝集纠正措施经37℃水浴处理[1]后上述现象消失。为观察在37℃水浴前、后血细胞分析中各参数的变化,将静脉血样于37℃水浴箱分别温浴30min;同时将稀释液盛装洁净小塑料容器(约500ml/1L广口瓶)置37℃水浴30min后将其仪器稀释液吸管头插入瓶底部快速冲洗仪器管路后检测血样,仪器数据显示正常。

2 结果 详见下表。

表1 张姓儿童末梢血检测结果

3 讨论

3.1 末梢血是儿科血细胞分析常用的采血手段之一,虽方便,快捷,创伤小。但与静脉血细胞分析结果相比,存在一定差异[3],尤其出现血细胞分析结果异常时,因末梢血量少复检困难,重新取血往往患儿家属难配合等问题普遍存在,一般不提倡末梢血作为主要检测手段。当红细胞冷凝集造成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异常,应尽量采集静脉血进行对照分析各项指标[4]。

3.2 冷凝集的出现,主要是冷凝集素的产生。当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全身性红斑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血吸虫病,非典型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患,均可出现冷凝集素增高现象。其产生冷凝集素的机制可能各不相同,但一般认为病原体感染人体后,能对人红细胞膜表面唾液酸的I活性结构进行修饰,使其具有免疫原性,机体针对这一修饰过的结构产生抗体。红细胞膜表面物质的构型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正常条件下,红细胞膜物质的构型阻碍了冷凝集素与相应的抗原决定簇结合。而在较低温度时,红细胞膜表面物质的构型改变,使某些抗原决定簇显露,致IgM型冷反应性抗红细胞抗体凝集红细胞 [5]。随温度的升高达30℃以上时,凝集逐渐解离,因此这种凝集是可逆的[6]。

3.3 在冬春季,就诊患儿多见于继发感染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症,经常会有冷凝集干扰血细胞分析,出现结果误差问题。本文病例主要表现在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假性减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假性增高。因此,在审核检测结果时,见血红蛋白、红细胞两者值相差悬殊,应高度怀疑存在冷凝集现象,在镜检细胞凝集阳性时,应及时采取血样本与试剂双重温浴后检测的纠正措施。通过本文实验观察认为,采用血样本和试剂双重加温37℃ 30min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单纯血样本加温,在上机测试中遇没加温的冷试剂时,仍能再现弱小凝集,使RBC假性减少,MCV假性增大;而血样和试剂双重加温可使检测过程温度恒定,可基本消除冷凝集干扰,与国内文献报道结果一致[7-8]。

建议在日常工作中正确识别和处理冷凝集的异常结果,尤其在环境温度偏低情况下,要做好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避免因标本不合格或实验人员经验不足致错误报告,影响临床的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何正江.冷凝集素对血细胞分析的影响及处理方法[J].大家健康杂志,2017,2,11(5):282-283

[2]陆永辉,张克霞,丁小东.血细胞分析时冷凝集现象影响的处理[J].临床检验杂志,2000,18(3):190

[3]韩日红.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结果影响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13(3):139

[4]刘小东,崔金欣,焦冠勇等.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与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6):35-36

[5]陈忠,张莉尼.7例IgM国内文献综合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2):93

[6]孙宝旗,张庆.冷凝集素对2例血常规检测多项参数干扰[J].河北医药杂志,2010,8,32(15):2109-2110

[7]沙超敏,兰亚婷,刘军,乐家新.冷凝集对血常规自动化分析的影响和处理[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4,3(03):688-691.

[8]崔雪平.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措施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4):1946-1947.

论文作者:陈宝兰,李泽孟,王归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冷凝集对血细胞分析的影响及其纠正措施论文_陈宝兰,李泽孟,王归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