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主要讨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求为未来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间收治的35 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8例,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17 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16/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82%(10/17),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在治疗顽固性呃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应该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中医针灸
【中图分类号】S85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9-104-01
顽固性呃逆属于临床膈肌痉挛性疾病,临床表现多为气嗝,且临床发病率较高。顽固性呃逆可单独出现,也能兼顾其他病症,多见于急慢性疾病的严重阶段,是病情转危的重要表现,对患者呼吸、饮食的产生重要影响。中医针灸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主要方法,其疗效已经在临床上得到肯定。为进一步讨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间收治的35 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间收治的35 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8 例,男10 例,女8 例,年龄26-58 岁,平均年龄(46.3±1.9)岁;对照组患者17 例,男8 例,女9 例,年龄24-57 岁,平均年龄(47.1±1.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患者吸气后缓慢吐气,在反复治疗无效的基础上以指腹揉动患者的动脉窦;辅之一物理治疗,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镇咳药物。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取患者膈腧、足三里、关元、三阴交、中脘、双侧内关为主穴,取仰卧位,常规针刺,留针(25±5)min,膈腧隔姜灸,1 次/d。
1.3 疗效判定
本次研究中,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呃逆情况停止,并且48h 内无复发现象;有效:患者呃逆情况明显改善,在24h 内无加重现象;无效:患者呃逆情况无明显改善。
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 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t 值、X2 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 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16/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82%(10/17),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具体资料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表
3.讨论
中医理论认识,呃逆是各级紊乱所引起的,由于各级出现不同程度的间隔性收缩,影响呼吸规律,导致气逆冲击咽喉。呃逆属于一种发射型活动,受大脑呼吸中枢系统控制。中医是呃逆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穴位按摩、刺激等,而西药主张通过各种镇咳药、麻醉剂等治疗呃逆。上述方法的临床效果虽然较为明显,但依然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采用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
进食生冷食物、情志失调、脾胃不适是诱发顽固性呃逆的主要因素,轻者在接受简单调理后即可痊愈,重者则需要系统化治疗。由于呃逆为肝脾不和,因此在治疗中以中脘部取穴为主,主张通过调整气血、健脾和胃。针体主要选取膈腧、足三里、关元、三阴交、中脘、双侧内关为主穴,留针(25±5)min。中脘穴又被成为胃的募穴,足三里属于胃经合穴,具有健脾和胃、疏通经络的作用;膈腧立膈镇逆,针灸能理气止痛。但需要注意的是,针灸在对不同患者治疗中要注意分型,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法。治疗中可根据中医医辨证施治,将顽固性呃逆分为寒邪动膈型与胃火上逆型。对于寒邪动膈型患者,在选择针灸手法中医透穴治疗为主,以中脘穴与膻中穴相透治疗,再辅之以局部温灸,最终达到温中祛寒得出目的。在针灸时,切忌忘刺过深,要轻捷慢捻。而对于胃火上逆型患者,主要取经穴级手法,取中脘透天枢,使用提插和捻转相结合,以达到宽胸泻火的目的。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宜操之过急,部分患者需要接受长时间治疗后才可痊愈。
我院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后,收到良好治疗效果。从表1 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16/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82%(10/17),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 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显著,且具有不良反应少、见效快等优点,能降低病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利于加快患者愈合,为改善预后奠定坚实基础,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昆.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02):104-105.
[2]毛磊.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医学,2015,7(07):110.
[3]赵娟,王继红.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选穴规律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09):154-156.
[4]杨旭晖.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1):3152-3153.
[5]姚坤.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07):949-950.
论文作者:亢利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顽固性论文; 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中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系统医学》2015年第1卷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