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临床观察论文_张学华,杜志刚,单绍勤

祛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临床观察论文_张学华,杜志刚,单绍勤

张学华 杜志刚 单绍勤

(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医院中医科 北京 101100)

【摘 要】目的:观察祛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用自拟祛湿通络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尿酸、C-反应蛋白值的变化,同时比较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7.5%,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 。治疗组的血尿酸值与C-反应蛋白值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治疗组复发率7.14%,对照组复发率2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 P < 0.05)。结论:祛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较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祛湿通络法;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9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03-0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痛风常见表现,如不积极治疗极易致残、致畸,影响关节功能。本病的治疗主要是迅速终止关节炎发作,西医常采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控制急性发作,但不良反应较明显。笔者采用自拟祛湿通络汤剂治疗本病42例,并与西药治疗组40例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观察纳入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内科及中医科门诊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关节疼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肿胀、压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血尿酸水平>500umol/L(注:我院血尿酸正常值90-417umol/L)。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26~58 岁,平均(36.4±2.7)岁;病程2~52个月,平均(2.1±0.9)年,本次急性发作病程1~6 d。治疗组42例,男性36例,女性6例;年龄22~61岁,平均(36.3±3.2)岁;病程1~62 个月,平均(2.4±1.1)年,本次急性发作病程1~7 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97年所制定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1)一次以上关节炎发作;(2)单关节炎发作;(3) 关节充血肿胀;(4)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5)单侧第一跖趾关节肿胀发作; (6)血尿酸水平升高; (7)不对称的一个关节肿;(8)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细菌培养阴性; (9)可疑痛风石;(10)X 线示骨皮质下囊性变不伴骨浸润。以上符合6项或6项以上者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

1.3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符合痛风辨证分型中湿热痹阻证辨证标准。痛风湿热痹阻型多以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疼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有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尿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4排除标准

(1)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2)妊娠及哺乳期女性。(3)有药物过敏史,或对观察用药过敏者。(4)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5)年龄<18岁及>70岁者。(6)伴有精神病、老年性痴呆等不能配合治疗观察者。

1.5 治疗方法

1.5.1 一般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摄入高嘌呤食物(各种海鲜、豆类及豆制品、动物内脏);禁止饮酒;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避寒保暖;同时多饮水,加速UA排泄;不过度劳累 ,不负重,不熬夜;过胖患者适当减少热量摄入。

1.5.2 对照组: 在一般性治疗的同时,加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X0264、X0328),75 mg/次,2 次/d。秋水仙碱(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113208),0.5-1mg,3-4次/日,总量不超过6mg。

1.5.3治疗组:服用祛湿通络中药汤剂治疗。药物组成:桑枝30 g,薏苡仁30 g,黄柏10 g,滑石30 g,全蝎3 g(研末冲服),茯苓10 g,细辛5g,威灵仙15g,炒苍术10g,发热者加金银花15g,知母10g;肿胀明显者加防己10g,冬瓜皮30g;疼痛剧烈者加蜈蚣5g(研末冲服),细辛增加剂量为10g。水煎服,每日1 剂,早晚2次,餐后服药。

以上两组治疗均14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3] 。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血UA下降幅度 ≥95%;显效: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70% ≤ 血UA下降幅度<95%;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关节主要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30% ≤ 血UA下降幅度<70%;无效:与治疗前相比,症状体征无改善,血UA下降幅度<30% 或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血UA下降幅度 =(治疗前UA- 治疗后UA)/(治疗前UA-UA正常上限)×100%,总有效例数= 临床痊愈+显效

1.7 观察指标

(1)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计算总有效率;(2)疼痛缓解时间,即从患者开始用药到疼痛减轻至可以耐受的天数;(3)实验室指标检测,患者就诊后第2天清晨和治疗2个疗程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2管3ml肘静脉血,一管不加抗凝剂,分离血清检测UA水 平,一管用乙二胺四乙 酸二钠抗凝,分离血浆检测C反应 蛋白(CRP)水平,血清UA采用尿酸酶法,血浆CRP用胶乳增强比浊法,均用日本奥林巴斯AU2700型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4)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不良反应, 并于治疗14天和28天时抽取静脉血,常规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变化,评价治疗药物安全性;(5)半年后电话随访治疗好转患者复发情况,统计两组复发例数。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 别总例数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214(33.30)*14(33.30)11(26.19)3 (7.15) *39(92.86)*

对照组405(12.50)15(37.50)11(30.00)9(20.00)31(77.50)

注: 与 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UA及CRP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UA及CRP水平比较

组 别UA(ìmol/L)CRP(mg/L)

治疗组治疗前523.59±179.1543.65±18.88

治疗后290.05±99.24*21.56±9.32*

对照组治疗前519.93±177.8952.15±22.57

治疗后361.93±123.84*#28.03±12.12*#

注 :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两组复发率比较

两组治疗有效病例中,对照组复发11例,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分别为27.5%(11/40) 和 7.14%(3/42),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220,P<0.05) 。

2.4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腹泻,3次/日,3天后自行好转,未再出现腹泻,对照组未见腹泻病例;治疗期间两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未发现异常变化。

3 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钠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对其治疗西医首选口服药物为秋水仙碱片,其次为非甾类消炎镇痛药。秋水仙碱片不良反应较大,许多专业医师现已逐渐放弃使用,而改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也取得比较满意效果,但不良反应仍时有出现[4]。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本病多见于中老年肥胖男性,因过食膏粱厚味,醇酒肥甘,导致湿热内蕴,日久闭阻经脉、流注关节,阻碍气血运行,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发热、剧痛。可见本病的病因主要是湿热,病机为湿热内蕴日久,流窜经络关节,阻碍气血运行,不通则痛。

针对本病的病机特点,采用祛湿通络法治疗。虽然病因为湿热,但是笔者不赞同使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清热,原因有二,一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痰饮的原则;二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治法,重点要给湿邪以出路。方中药物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为祛湿药物,一类为通络药物,一类为止痛药物。方中炒苍术、茯苓健脾祛湿,以绝生痰之源;此外茯苓还能利水渗湿,通过小便排出体内的湿浊,给湿邪以出路。滑石利水通淋,性寒清热,滑能利窍,祛除湿邪犹如釜底抽薪,导湿热之邪从下而去;另据兰友明[5]报道,本品单味煎煮代茶饮就有治疗痛风的作用。薏苡仁祛湿而能通痹止痛。黄柏清热燥湿,黄和[6]认为本品还能通痹消肿止痛。桑枝通络止痛,性寒而针对湿热的病机。威灵仙兼有通络与祛风除湿功效。针对疼痛症状,应用全蝎与细辛,全蝎为血肉有情之品,长于通络止痛;王大经主任[7]认为全蝎善于治疗痹症关节肿痛变形,镇痛效果佳。因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含有异种蛋白,临床应用时,当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避免发生不良反映。细辛祛风止痛,虽药性温,但在方中大量寒性药物的制约下,可以去其性而存其用,在临床中不必拘泥于“细辛不过钱”之说,此说法是针对散剂的剂量而言,入煎剂可以加大剂量,李玉和[8]认为细辛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对于痹症疼痛明显者,加入细辛9-30克,常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综上所述,全方具有除湿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上述药物具有降低尿酸,抗炎,镇痛,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其药物作用靶点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观察结果表明,祛湿通络中药汤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确的疗效,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无肝肾毒性及明显副作用,较西药治疗本病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 版.2009: 58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11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S].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第1版.2002:116.

[4]李征 宣痹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J].2013,10(20):67

[5]兰友明,鲍雪娇,兰义明 滑石治疗痛风 中医杂志[J] 2000,5:56

[6]黄和,姜顺.中药重剂证治录[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1版.2011:115

[7]王莒生.名老中医经验集[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1版.2006:152

[8]李玉和.重剂治疗顽痹经验谈.中医药学报,2000(5):32

论文作者:张学华,杜志刚,单绍勤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祛湿通络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临床观察论文_张学华,杜志刚,单绍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