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_马朝勇

浅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_马朝勇

马朝勇(贵州省黎平县高屯街道高屯小学 贵州 黎平 557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改革。目前教学中不再是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 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能力, 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 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 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提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0-035-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提出“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的战略。传统的应试教育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因而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只是学习比较基础的知识, 并不是很复杂, 但是这些内容对于刚接触到数学学科的小学生而言, 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学生怎么去学习, 怎么去吸收都在于学生个人。课堂提问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从而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学习中, 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意义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 并且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能力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通过不断的学习, 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 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学习数学需要不断地思考, 而提问可以促进思考的深度, 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教师更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打破常规创新教学方法, 突破课本的束缚。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形成定性, 从而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与此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能力, 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改变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 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

(一) 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大量的研究表明, 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比较重要, 学生能否从小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对学生日后数学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 在数学课堂上, 大部分教师都是自己给学生提出问题, 然后讲解例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不能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2]。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意识, 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说在教学“时、分、秒”这节课的内容之后,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自主探索的教学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 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都能提出几个问题, 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 从而鼓励学生自主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 二)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从而引导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为课堂增添活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 作为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从而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 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

比如说在教学“因数与倍数”的相关内容时,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一道例题, 让学生知道这类题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提出问题, 然后再给学生一个乘法算式,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2×5=10, 根据这个算式, 教师先告诉学生, 10的因数是2和5;10是2和5的倍数。然后提出问题:10的因数是?10是哪个数的倍数?教师再给一个类似的题, 如15×2=30, 让学生仿照教师的方法提问。这时候学生开始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30的因数是?30是哪个数的倍数?你还能找出30其他的因数吗?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 学生逐渐开始大胆地提出问题了[3]。

(三) 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

要想提升小学生的提问能力并不是很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 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加深刻。数学知识是具有一定联系的, 在编排数学课本时, 都是由易而难, 并且各个知识点相互穿插, 在学到后面的知识时, 也会用到前面所学的知识。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现在学习的知识点, 然后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样才能够提升自身的提问能力[4]。

比如说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这节课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先通分才能比较大小?不通分能比较吗?”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 学生可能会提出新的问题:“能不能先化成同分子, 然后再比较大小?”教师通过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思考已经学过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

总而言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提出问题,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课堂效率。另外,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通过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准思路,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相信在教师的不断努力下, 学生的提问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产生质的飞跃, 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古淑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提问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 (1) :90.

[2]杨言利.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分析[J].考试周刊, 2017 (81) :95.

[3]邹丽华.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探讨[J].教书育人, 2017 (29) :80.

论文作者:马朝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浅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论文_马朝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