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现状与发展策略论文_王丹

浅谈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现状与发展策略论文_王丹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以及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企业的积极努力,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不断深入,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进程逐步加快。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是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存在。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很有必要。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现状;发展策略

引言:企业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员工工作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繁琐、杂乱、数据量大的信息被整合到一起,并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处理、加工,最终得到一系列数据,为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客观、合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企业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实施,是将企业的管理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尽心融合,是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

1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企业的办事效率能够有效提升。有效的利用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提升企业的发展程序,使企业的办事程序更加的合理化;其次是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提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企业发展要不断的收集这些外界的有效信息,企业通过对信息的筛选,留取对企业发展有意义的信息,给予企业以新鲜的信息资源;最后是助力企业合理优化配置资源。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企业顺畅发展的基本前提,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将资源合理的组合、配置,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2 企业管理信息化内涵

企业管理辅以现代信息技术就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在信息管理和处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内外部资源,合理利用集成到信息系统企业流程和系统的各个方面信息,减少人为因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为规范和全面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同时也大大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进而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信息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大企业的管理中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看有必要加强。因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出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为此,加快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现代化过程中的整合,不断加大信息技术建设,积极完善管理信息模型,为新时期企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导,意义重大。

3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创新管理方法的原则

3.1 保密性原则

电子商务是经济贸易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而且电子商务信息能够直接地反映个人、相关企业以及国家的商业信息,甚至有一些都已经成为了商业机密。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依托就是互联网,而且一般来说,电子商务系统越强大,其承担的风险也会越大,因此,如何才能够避免相关信息的泄露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信息所具有的保密性,要求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被他人窃取。

3.2 完整性原则

信息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贸易进行的繁琐过程,而且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影响因素,同时也随之产生了维护贸易中各个参与者的商业信息的完整性与统一性等诸多相关问题。

3.3 可靠性原则

信息的可靠性,主要是指避免由于计算机终止正常使用、程序出现错误、信息传输出现错误,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造成的计算机信息失效或者是信息失误等问题,有效地保障所有的电子商务信息的准确性。

3.4 有效性

电子商务信息繁多,应该选取对于企业发展与经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来进行传播,有所侧重有所选择,不能够全盘接受,也不能够一概而论。

4 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现状

4.1 企业管理者不够重视

为了更深入地开展信息化建设,高层领导必须制定及做好适当的、可操作的战略以及日常工作的整体规划。领导者的关注和支持是企业做好这么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关键。然而,企业的管理者在权力分配和自身利益等根深蒂固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信息管理的热情和接受度也相对较低,也没有真正深入了解企业信息化,吸收新技术和知识的能力也显然不足,企业改变的意愿不足,甚至企业里出现一些相互冲突的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 管理者信息化综合素质不高

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受人员的整体信息素养影响很大。高质量的企业管理工作一般出自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相反,低质量的企业管理信息工作必然由低层企业管理者的信息化水平导致。缺乏专业人才,人员综合信息化水平低,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缺乏高质量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许多隐患和问题,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不仅无法发挥作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战略也难以实现。

4.3 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信息不够安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或在调整内部结构的过程中,会发现企业的管理基础普遍存在薄弱环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许多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经验或专业的管理知识方面不够专业;企业没有完整的管理设备和自己的专业网络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基础,进展缓慢。

通常,传统的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多是使用纸质文档来存储,非常便于存储信息,且因为存储在许多部门,即使存在相关事故,各部门资料相互备案,恢复也相对容易,不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信息化建设虽然有效地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但它一些黑客可以通过精湛的计算机技术轻松获取网上信息,加之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就大大增加了企业重要信息被窃取泄露的可能性,信息不够安全。

5 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

5.1 与时俱进,转变企业管理的传统观念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我国65.4%的企业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薄弱,没有真正深入了解企业信息化,对信息管理的热情相对较低。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常常在缺乏管理信息化认知、没有深入的信息化管理知识下被忽视了,由建设信息化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因此,为促进企业有效实现信息化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求企业管理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转变传统管理思想,不断开发信息资源,通过培训与相互学习提高员工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效利用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革模式,才能真正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

5.2 适应公司发展,培养和引进信息技术人才

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信息管理人才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重大。企业为了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信息管理人才,要改善晋升渠道和建立良好的薪酬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宽松的成长环境。培养和引进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信息管理人才后,要定期聘请专业人员对这些信息管理人才进行培训,传授更高级的信息技术知识。为了使企业信息管理的意识和理念深入人心,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企业应明确奖惩措施,完善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奖励绩效较好的员工,惩罚不认真工作,表现不佳的员工;另一方面,应重点培育能以微妙的方式使企业员工理解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信息管理人才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5.3 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的管理和控制,保护信息安全

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黑客入侵和特洛伊木马植入等各种风险和隐患,很容易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出现,从而导致企业管理信息的缺失与错漏。因此,保护和控制企业管理信息方面的工作要时时加强。一方面,依据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大方向,加大企业管理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平台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在软硬件方面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企业应建立系统的安全运行体系,加强企业信息管理行为标准化,规范每一个具体实施环节,增强企业运营管理方方面面的信息安全。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应看到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也应正视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持续在思想理念、实际管理、人员素质方面进行强化和提升,真正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质量,使其发挥出数字化和信息化优势,更准确、更科学地解决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性、潜在性问题,更全面、更系统地体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价值,真正在管理工作和环节上体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优势,奠定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化管理的技术、机制、结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永球.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6):255-256.

[2]李浩玮.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8,(06):90-93.

[3]章剑.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03):178-179.

[4]李在武.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124-127.

[5] 赖增牧.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软科学,1999(04):48-50.

作者简介:王丹 身份证号码:130324198203205421

论文作者:王丹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浅谈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现状与发展策略论文_王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