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城市水利工程正在成为重要的城市景观。本文以某河流水闸工程为例,通过对城市水闸工程运营管理中的关键和难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近年来的管理实践经验,为 每个人的工作。
关键词:城市河流;水闸工程;管理
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现代水利工程突破了传统枯燥粗放的管理模式,转向了精致的现代水利景观水利模式,生态水利和环境水利。探索创新管理理念,构建以服务为导向的功能模式正在成为现代水利单位管理的新趋势。
1城市水闸工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城市水闸工程一般位于市区中心。人口密集,地理位置特殊,使得这些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尤为重要。作为市区的水利工程,首先要确保项目本身的安全,其次要加强项目的安全管理。与此同时,水闸工程也具有景观功能,可以反映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定位。因此,闸门的管理也延伸到项目本身作为景区的服务管理,反映了城市等级城市形象的人体形象。不同的管理需求对城市水闸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好地进行工程安全管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社会,生态和综合效益,更好地实现人与水的和谐。本文作者提出了功能服务管理的新模式,促进了城市水闸工程管理的适应性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管理中心的难题,发挥城市水利工程的作用。
2城市水闸工程管理思路
2.1 以工程安全管理为基础
在汛期和日常管理中,要做好水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安全隐患,科学合理调度使用,充分发挥洪水的效益防洪减灾和水闸工程中的蓄水。在项目使用,检查,维护,应急响应等方面,加强项目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加大检查力度,确保项目安全。
在项目调度和运行管理的应用中,有必要不断完善输水方式和预警网络,及时传递水,雨,沙等信息,并在范围内清理河流滞留该项目的蓄水前后放水排放。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确保项目的安全运行。
2.2 以景区环境管理为重点
2.2.1环境卫生管理
(1)要建立统一清晰的景区卫生标准,如清洁地面,无外露垃圾,不浪费,不粘附,不积水,墙面无广告,不漂浮水面上的物体。
(2)是建立景区卫生清洁责任制。划定工作区域并落实工作负责人的责任;在重大节假日,要加大清扫和清扫力度,定期对每个责任区内的护栏,座椅,垃圾桶,警示标志,灯杆和音响设备进行特殊清洁。全面清理;卫生检查由专人监督,制定日常检查记录,检查结果与负责人员的业绩工作挂钩,并纳入年度考核。
(3)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完善保护河流,美化环境的相关理念,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深入景区进行重大卫生检查。加大力度改善景区环境卫生。
2.2.2绿化带湿地管理
绿化带和湿地,即从河流到岸边的景观和过渡性软线的管理,包括:在河道种植的水生植物,硬化道路的两条道路以及种植在各种树木,灌木和花卉上的植物河堤。绿化生态景观带由两岸形成的水,木,灌,草相结合而成。
管理层采用统一的绿色管理和保护标准。造林保护工作必须结合该地区植物的生长特点,科学开展工作。一是加强绿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工技能水平。通常要注意收集有关绿色树种生长特点,管理和保护常识,管理和人员交流学习的病虫害防治信息等信息;二是及时调控绿化。如天气干燥时,重点是浇水和修剪。当天气潮湿时,将重点放在除草和虫害控制等工作上。第三,绿化和保护工作包括在日常评估中。听取汇报,查看记录等手段,加强对该地区绿化管理和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采取适当激励措施,鼓励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努力提升绿色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以城市品位管理为突破
2.3.1治安防范管理
采取24小时保安巡更制度,加强风景区全面管理,消除风险防范,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安全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及时调蓄储水和排水信息,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修理设施。消除安全隐患,有效保证景区,游客和设施的安全。
景区管理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和补充。景区管理中的环境维护是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深化和拓展。因此,我们必须把景区设施的维护放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及时修复损坏的护栏,路灯,垃圾桶等便利设施,小心翼翼地热情维护景区形象。
2.4 加强水闸日常运行安全管理
在闸门安全运行管理中,根据消能防爆的设计条件,明确闸门的控制和操作方法。当闸门打开时,中间部分的闸门必须首先打开。如果出水量不符合要求,应将两侧闸门逐渐打开,并确保闸门的开启高度。同时,应根据水情变化调整闸门的运行操作。控制操作方法,严格执行操作管理。防洪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采取综合措施,合理安排储存,排放,停滞,分离等措施,以达到减轻洪涝灾害,提高防洪标准的目的。在汛期要重视抓好闸门建设的水情变化和建筑状况,做好调度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为了主动确保水闸的安全,我们要认真贯彻“抢先防汛”的原则。要搞好水闸设施和河道整治工作的维护和加固,安排防洪抢险人力物力。
3 水闸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坚持管理为民的思想
在工程管理中,坚持尊重河流、顺应河流、保护河流三位一体;在景区管理中,坚持管理为民的思路,充分贯穿城市建设需求和人民群众生活习惯的人文需求。
3.2重视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加大科技力度,利用现代化技术,实时监控水源及水闸运行情况,建立水闸的养护及维修数据库,通过语音对讲,实现水闸智能化管理。节约运行与维护成本,为水闸的长效化管理提供支持。
3.3协调处理多方关系
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兼顾防洪安全与城市生态环境需求的关系,协调好工程安全与运行安全的问题,解决好改造提升与城市建设的需要,处理好汛期过洪与市民蓄水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好地发挥水闸工程效益。
3.4建立共管共享体制
通过广泛宣传,引导社会和公民共同参与保护河流,爱护环境的行动,自觉维护景区环境清洁,河流健康,建立城市水闸共同管理的体制,享受现代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和水利建设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和生活需要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探索形成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这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水利事业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促进水利建设管理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德停.水闸调度对河流水质变化的相关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2]米庆彬,窦明,郭瑞丽.水闸调控对河流水质—水生态过程影响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4(5):29-32.
[3]张德停.水闸调度对河流水质变化的相关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4]米庆彬,窦明,郭瑞丽.水闸调控对河流水质—水生态过程影响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4(5):29-32.
论文作者:阿吾提江•玉苏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水闸论文; 景区论文; 河流论文; 城市论文; 闸门论文; 工程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