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邦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林州 456550
摘要:建筑裂缝问题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对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影响比较少,却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定性保持。随着建筑工程的日益开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做好建筑裂缝的预防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建筑裂缝处理;影响;方案计划;问题探讨
1.建筑裂缝的类型与产生原因的分析
(1)沉降裂缝是建筑裂缝中的比较常见的形式,它产生于地基的不稳定性沉降,在此环节中,导致砖砌墙体表面出现裂缝。这种砖混结构裂缝对日常建筑物结构安全影响较小,但是从长远性来说,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我们需要提升对相关建筑裂缝的认识,以促进建筑质量的提升。
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由于横墙刚度较大,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所以很少出现这类裂缝。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窗间墙水平裂缝。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
(2)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向裂缝则较少。原因分析: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弱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房屋低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由于冻胀作用而在窗台处发生裂缝。
(3)对于一般建筑来说,裂缝主要产生在墙面抹灰完成后,有时墙面会出现大面积细而密的呈龟裂状的裂纹,这种裂纹细而深度浅时危害不大,可不做处理,但开裂较深而形成裂缝时往往伴随着空鼓、脱落现象的发生,一旦出现大面积空鼓、脱落,唯一的办法是返工重做,但返工重做部分就象在墙面打了一块"补丁",很难恢复原貌,易在返工面周围出现收缩裂缝,返工的效果既不经济也不美观。同时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发现,在不同建筑材料间极易出现规则的裂缝,尤其是框架结构的工程在框架与填充墙之间这种裂缝经常出现。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对新型建材的大力推广,许多新型建材层出不穷,如果对这些建材的特点把握不准,技术措施使用不当,那么这种裂缝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4)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复杂多相混相材料,在其微观结构相组成之间主要的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因此其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情况较为复杂,综合因素较多。对于某种裂缝的出现,人们很难给予一个准确明晰的原因分析。
(5)墙体多次加固,最终将导致成为危房。其原因很明显.设计前不掌握地质情况,挖槽后对膨胀土又不做处理,且膨胀土义受雨水没湿,更易引起膨胀。虽经加固,但均着眼于_L部结构,未对地基进行任何处理,即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混凝土裂缝出现后,其将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其宽窄、发展、深浅、形状可能会发生变化,处于运动状态,我们称之为“不稳定裂缝”,其中有部分裂缝呈可逆状态,一般随热胀冷缩、荷载大小不断变化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波动幅度逐渐衰减,最后趋于稳定或只在微小幅度内运动。
(6)地下降水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基坑内无水作业,因此施工中要采取连续降水措施,这势必造成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大大减少了周边建筑物的基础土层含水量。而旧城中多数建筑均为天然基础,承载能力差,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从而产生裂缝。这是导致旧城改造周边建筑裂缝的最主要的原因。
(7)由于建筑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影响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混凝土收缩徐变、塑性沉降、水化热、组份间的碱骨料反应以及所采用水泥的细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份的蒸发,轻者在构件表面出现麻面,重者会产生裂缝。
2.建筑裂缝的处理措施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的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我们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相关部门及技术人员的意见,从以下方面入手来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加强防护工作。
2.1精心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施工前,尽可能合理的安排好各工种交叉施工,避免和减少给施工工作后期所带来的麻烦。而在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尤其注意的是,为防止混凝土的收缩,需要合理地铺设钢筋网和钢筋,设计好建筑结构避免结构,尤为注意钢筋混凝土的收缩问题断面突变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为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在前期工作中应将铺设临时活动跳板的工作做好。
2.2加强混凝土结构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设计一般为了避免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收缩裂缝,多采用中低强度混凝土。除此之外,为了加强混凝土结构,一般施工人员多采用增加分布钢筋用量的方式。然而面对温度裂缝的现象发生,大多通过设置水平的施工缝分块处理。当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增设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处理。
2.3加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控制
在施工中很容易产生塑性的收缩裂缝。而针对这一现象,施工单位一般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的一天之内,吊卸大宗材料等工作是不允许进行,以减少和避免冲击振动。
24小时后可进行轻卸、轻放、分散的工作。第三天开始就可以进行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而为了增强刚度,减少变形和楼板裂缝等问题的发生,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和裂缝控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2.4混凝土原料的选择和配比
在混凝土原料的选择和配比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选取合适的骨料。为了降低凝土干缩率,需要选取粒径较大、级配良好大的骨料。
第二,为了减少混凝土自身体积收缩,降低水化热。多是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
第三,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抗离析性、抗渗性多是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
第四,严格控制砂石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采用比较合适的掺和料与混凝土外加剂。
第五,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正确掌握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
2.5加强施工的后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维护整个混凝土的前度工作的进行。而为了避免混凝土在受外力的影响下发生开裂等现象发生,在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中,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温养护。为了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外约束力的抗裂能力,需要降低混凝土浇注块体的降温速度,已达到保温养护的效果。
第二,缓解降温速度,提高养护环境温度。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灌的连续性,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其中心温度之差不大于25℃。
第三,加强现浇板浇捣的养护工作。为了保障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得不到水分的及时补偿,避免裂缝现象的发生。对于施工技术人员多采用浇水养护的方式,以达到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控制裂缝的作用。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混凝土裂缝及渗漏问题也是施工单位所关注的。它不仅影响建筑外观并降低其抗渗能力,甚至会导致钢筋锈蚀及混凝土炭化等诸多问题的产生,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加强混凝上的裂缝控制,而且还要从建筑工程结构和材料的特征进行剖析,并从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及养护和温度测量控制等角度着手,加强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监督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齐圣忠.浅析建筑施工中裂缝出现的原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0):280-280.
[2]崔继伍.浅析建筑施工中裂缝出现的原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5):233-233.
论文作者:付凯师,万志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原因论文; 发生论文; 结构论文; 较大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