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在我国城市污水中处理研究论文_冯燕1,康巍2,呼东峰3,张淳4

环境工程在我国城市污水中处理研究论文_冯燕1,康巍2,呼东峰3,张淳4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人们开始对健康生活与环保型生活质量开始更加关注。所以城市中存在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了重点改善工程。做好水资源治理工作是现在社会对环保工程的重点要求,由于工业排水和生活排水的污染对于城市水资源带来严重环境破坏问题已经威胁到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系统化的管理措施,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分析,并着重阐释了污水处理优化措施,旨在为管理部门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十分紧张,为了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重复利用和二次开发。由于城市的规模大,功能多,因此加强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水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二次利用,可以减少对生态及环境的破坏,并满足于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就需要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在新时期下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加强城市综合性发展与进步。

1 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城市管理工作中环境保护项目成为了重点,要积极落实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就要从根本上运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然而,在实际工作开展进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污水处理发展进程和工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并不能实现工业污水处理效果,尤其是资金短缺问题较为严重,资金链条的不完整就导致污水处理效果并不符合标准,污水控制机制应用体系也无法适应产业的全面发展。第二,污水处理过程中城市污水管网处和污水厂设备控制机制不相符,也是导致实施过程和具体运行机制出现缺失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正是由于项目开展进程和管理措施不符合实际,就导致整体技术结构和污水处理效果严重滞后。第三,多数地区对污水处理存在意识认知层面的缺失,对可再生水的利用效率并不符合实际需求,会出现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会对污水排水量产生制约。加之相关部门对污水处理机制和排放管理力度缺乏重视,就会导致具体排放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并不符合标准化需求,也会对城市用水以及环境情况产生严重的约束作用。

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2.1 超声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水资源,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也离不开水资源,在运用水资源的同时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制造的污染物也将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在实际生活中,气体、粉尘等固态污染物同样会对水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消除这些污染的技术便是超声水处理技术,其对微污染水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2.2 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在城市污水处理运用中,部分大分子原料的收集采用膜技术,膜技术一般的处理技术方法有电渗析、微滤、超滤、反渗透和纳滤法等,一般这几种方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会引入其它杂质,可有效分离大分子。例如,在实际应用时可利用超滤技术将印染废水里的聚乙烯醇浆料进行有效的回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技术的使用发展前景十分良好,但是还待进一步加强优化,它的运用成本相对较高,使用的频繁小,在污水处理中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

2.3 传统活性污泥法

传统活性污泥法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去除率,并且运行费用较低,但是因为停留时间较长,所以池体的体积较大,这就会造成基建费用较高,而且池体较大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维护和管理的难度。

2.4 SBR法及其变形工艺

法又叫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以时间代替空间的污水处理工艺。其变形工艺有CASS,CAST,MSBR等工艺。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中小城市产生的污水量显著增加,急需建设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系统,这样才能减少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为污水量不大,往往需要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小规模污水处理设施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占地面积小、可操作性强、运行维护方便、出水水质良好等,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可以很好的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在同一个池子中完成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设备可操作性,对于水质、水量变化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运行稳定,不但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去除效率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脱氮效果。

2.5 AB法

AB法又被称为吸附降解法,是对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升级改造,该工艺在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和高浓度的生活污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与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相比,其在特殊净化机制与出水水质上具有优越性。其是将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曝气池分为两段,按进水方向依次分为A段和B段。该工艺不设初沉池,生活污水经细格栅和沉砂池后,直接进入A段工艺,然后经中间沉淀池后在进入B段,A段与B段严格分离,并且具有各自的群落特征,A段污泥龄较短,具有较高的污泥负荷,B段污泥负荷较低,在A段工艺兼养或者好氧运行,可以明显的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并对有机物进行过饱和吸附,这样可以大幅降低B段的污泥负荷。AB法两段的总容积要明显小于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曝气池,可以节省工程基建费用,并且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特别是在处理高浓度废水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污水处理过程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积极落实系统化的管控措施,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管理模块,强化城市污水管理效果和综合性水平,提升人们环保意识的同时,优化相关污水处理技术,实现管理体系的全面升级,为我国城市污水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李花粉,苏德纯.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J].环境科学研究,2013,2603:313-319.

[2]邵一如,席北斗,曹金玲,高如泰,许其功,张慧,刘树庆.抗生素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及去除[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07:85-92+182.

[3]金乌吉斯古楞,薛爽,王智,王俭,张朝红,王杰,文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及荧光物质的变化规律[J].环境科学学报,2014,3409:2298-2305.

[4]赵雪,张子峰,祝富杰,李一凡,马万里.典型城市污水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的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2018,01:1-11.

[5]黄辉.基于不同目标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投资方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

论文作者:冯燕1,康巍2,呼东峰3,张淳4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环境工程在我国城市污水中处理研究论文_冯燕1,康巍2,呼东峰3,张淳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