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及思考论文_孟竺

声乐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及思考论文_孟竺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各项素质教育倡导,加大加快人才素质培养,高校对于音乐师范人才门槛也越来越高,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与改革,学生入学竞争压力大,就业率偏低,这就要求高师学校更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专业、全面、国际化的新型人才是高是的额主要目标,但是在目前大部分高校声乐课中仍在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总结与归纳现阶段高校声乐的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同时,给予一些意见与补充。

关键词:教学方法;声乐;全面发展;

通识课主要用于集中授课声乐理论知识,集体技能课主要是针对初级阶段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以班级、大组或者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形式。学生进行初级的歌唱发声训练,个别课一般情况在通识课与大课的基础上开设,主要更注重对声乐专业性演唱的培养,如技术技能与演唱训练。声乐教学涉及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本为将对与声乐技能训练相关的教学方法加以归类和总结,在我国当前高师声乐授课方法有已下几点,如演示法、分析法、练习法、听赏法和情境法等。下面将对几种教学方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逐一讨论分析。

一、通识课

1、歌唱理论

高校中歌唱理论的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歌唱心理学、歌唱美学、声乐艺术发展史、歌唱艺术表演、声乐教学教育理论,通过这些理论教学的学习可以为声乐学习者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及对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能够更加完善歌唱者的能力结构,完善了演唱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更加能挖掘有潜在的声乐演唱、表演、评价、教学、训练等能力,是高校学习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知识与能力。但是就根据附近几所大学调查与实习走访发现有些师范类院校并不是很注重理论基础的学习,有些理论的课程没有开设。拿音乐美学这门课程来说,少数师范类开设了仅一学期的音乐美学。值得反思的是,学生没有从音乐美学这门课程中得到学习与收获,一年的课程学下来,收获甚少,甚至不了解音乐美学的定义到底为何物。真正的教学应该是实实在在把知识传授下去,而不是空洞的课本,与毫无乏味的文字描述,抽象而又难理解。

2、歌唱语音

歌唱语音是声乐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传统声乐教学活动中,歌唱语音训练被分解在嗓音歌唱发声训练和声乐作品延长训练环节,仅仅普通话的训练是不能够解决歌唱语音知识和语音发声训练方面的问题,因此,开设专门的歌唱语音课程,集中解决与歌唱语音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美声专业或者是欧美流行专业中,语音发音必须要有专门的课程进行学习。歌唱语音课程的教学大体包含歌唱语言学、歌唱语音学、歌唱语言发音训练、意大利与语音规则、意大利语音训练及歌唱语音发生训练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增加德语、法语、俄语等使用率较高的语音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语音发生控制能力,纠正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学习、训练语音歌唱控制技术,同时初步掌握外语进行歌唱的初步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几个重点音乐院校或师范院校开设了语言课,如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个别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或者是音乐系并未开设此课程,导致很多学生在演唱国外歌曲时,发音不标准,吐字不清晰,导致发声技巧不正确,演唱水平与学习质量大打折扣。

3、教学能力的培养

很多学生在刚刚踏进校门的初期都是以一门主修专业和一门选修专业考取进来的,所以很多学生都会有一门较突出的专业,当进了大学的校门后,学生们继续修专业知识,但是同时,另一门选修专业的能力却停滞不前。在学校安排的课程中,专业课每周虽然仅一节,但是一对一的小课,针对性较强,学习效果会好一点,但是选修课一般情况下都是一节集体大课。10几个人的学习效率总归会降低了而且课程只是设置了两个学年,30节课不到,效果甚微。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会明显出现专业瘸腿的现象,能唱不能跳,能跳不能弹,能表演的不会教学等现象,而有些声乐学生,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与表演能力,可以说是一位合格的歌唱演员,在突然情况会我调节声音位置,状态等,但却不会用系统的理论知识去表达与传授,典型的会唱不会教情况,在我国高师毕业中是非常普遍的情况。

二、声乐集体技能课教学内容

1、歌唱训练

声乐集体歌唱训练与声乐个别技能训练有本质区别,虽然二者在训练中都涉及歌唱技能与作品演唱的训练,但是由于集体课是群体课,主要的内容是学生们存在的共性问题,基本大家适用的训练方法。课堂流程是基础发声练习、初级练声曲、初级适度的中外作品。在歌唱技术技巧方面强调正确的发声位置,声音的统一,不追求扩宽音域,音色统一,音量均衡,表情自然恰当。集体课一般在高师中一年级与二年级开设。主要针对声乐专业与器乐专业的学生,其中的弊端是,器乐专业学生在走向毕业工作岗位时歌唱能力存在问题,非声乐专业却又是声乐课训练贫乏,倒是专业能力欠缺。就业于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在中小学中歌唱与表演相对来说比较重要,掌握童声演唱技能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本科四年里开设四年的声乐大课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平衡师范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走向工作岗位上时更加游刃有余。

2、教学观摩

通过观摩演示能够让学生接触不同学习者在歌唱技术方法和歌唱艺术表现力以及能力方面的缺点与不足,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观摩交流可以了解不同嗓音声部、不同流派风格和不同训练法方法的基本要求,在学习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补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声乐教学观摩具有非常直观的示范意义,对于培养学生职业教学水平有着一定的帮助,对于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培养音乐师范性人才更要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3、歌曲分析

在集体系列课堂中,有一项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歌曲分析主要包含声乐名曲、名家赏析以及作品的情感表现的分析、处理、歌曲演唱表演艺术处理等基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声像资料,实际观赏等几种方式进行全面的技术分析、艺术构思、表情,情感处理。系统的传授歌唱艺术处理的基本步骤与基本方法。在此过程中也要着手从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作曲技术、情感基调、表现手法方面出发,要强调将作者、作品角色与演唱者个人感情理解相结合,但要忠于原作,一般此课程开在大二年级以上,针对有一定理论实践基础的学生。此课程属于综合性课程,但是在大多数综合音乐院校较少开设,这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衔接从演唱基础走向成熟的重要部分。值得大中院校开设。

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为着眼点,课程安排与结构设置上更加有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扩大理论视野,突破学科之间的障碍。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手段链接各科知识文化。让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坚实的同时,提高理解力、表现力、创造力、在理论、技能、实践、创作之间寻得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1]刘大巍声乐教程 I黄常虹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

论文作者:孟竺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2

标签:;  ;  ;  ;  ;  ;  ;  ;  

声乐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及思考论文_孟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