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学术研讨会综述_周恩来论文

周恩来学术研讨会综述_周恩来论文

周恩来研究述评学术讨论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恩来论文,述评论文,学术讨论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全面评估周恩来生平、思想研究的状况,商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周恩来研究,并准备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学术活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于1996年4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了周恩来研究述评学术讨论会。 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教委、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以及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入选文章有52篇。这些文章既从总体上对国内外周恩来研究状况作出评估,也分别从经济、外交、军事、统战、教育、科技、文艺、哲学、领导艺术以及人格风范等角度对周恩来研究进行评述,基本涵盖了20年来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各个领域。

一、关于周恩来研究状况的总体估价

与会者认为,20年来周恩来研究的成绩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势头发展很快”。这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在会议开幕词中的估价,与会者赞同这种估价。近年来,周恩来研究已成为理论界、学术界高度重视的课题, 并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基础。 在1988—1993年5年内,相继有4次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和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这种势头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周恩来一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以及他的人格和精神具有独特的魅力。周恩来研究的开展,已经对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1976年以来发表在全国各大报刊上的有关周恩来的文章约5000多篇,出版著作400余部。 这其中虽然研究类的文章和专著数量不算太多,但是质量较高,其中像《周恩来传(1898—1949)》、《周恩来年谱(1898—1949)》等,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3.研究领域逐步拓展。研究已经涉及到周恩来生活、战斗的各个时期、各个重要方面,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态势。

4.研究队伍不断扩大。这支队伍中,既有专门从事周恩来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也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热心周恩来思想和实践研究的工作者。许多曾经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工作过的同志,甚至普通的干部和知识分子,也以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加入周恩来研究队伍中来。

5.认识在不断加深。最初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对史料的挖掘和生平事迹的记述,后逐渐由表层到里层,由微观到宏观,由单一到全面,由生平记述到思想研究,认识不断深化。同时,人们开始历史地、全面地认识周恩来,既看到他的英明伟大,又正视他的历史局限,既研究他的丰功伟绩,亦探究他曾经有过的失误。

与会者在充分肯定上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周恩来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是:

1.深入程度不够。仍然存在着罗列事例多、理论概括少,引证原著复述多、深入发掘分析少的现象,尤其还缺少高层次、大视野、给世纪伟人周恩来以科学的历史定位的论著问世。

2.发展不平衡,存在薄弱环节。总的情况是,对周恩来生平研究较多,而对其思想理论研究较少;建国前研究较多,建国后研究较少。周恩来的很多好的思想还未被挖掘和阐发。

3.缺少比较研究。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成员,周恩来的思想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人既有众多的共同点,也有许多不同点,但目前还缺少这方面的比较研究,由此也影响了对周恩来认识的深化。

二、观点上的共识与分歧

这次讨论会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与会者的意见不尽相同,但在许多基本问题上,观点是一致的,或经过讨论,达到了共识。

1.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尤其是中国近现代100 多年的历史上,甚至在全世界历史上,周恩来都是一位少见的伟大人物,他对中华民族和人类进步都有着杰出的贡献和重要的作用。我们研究周恩来,必须给这种贡献和作用以准确的定位。中央文献研究室顾问李琦在给漳州周恩来研究会的题词中说:“周恩来不仅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也属于全世界人民,是人类最优秀的儿女。”不少与会者认为,这一论断对于给周恩来以恰当的历史定位具有启示作用。

2.周恩来有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经验,过人的智慧,他对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有着许多独到的贡献。研究周恩来的理论贡献,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史及其科学体系,深入、全面地领会“集体智慧的结晶”的涵义。

3.周恩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提出的许多观点,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探寻二者之间的历史联系和发展轨迹,应成为周恩来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周恩来的探索精神和他的许多重要思想,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周恩来的坚强党性、高尚人格和优良作风,给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榜样。“周恩来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好教材,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应该深入研究,科学概括,变成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传之后代。

5.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成员长达半个世纪,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中,在许多决定全局的关节点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周恩来在这些关节点上的作用和贡献,是党史、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6.周恩来不是完人,像古今中外一切伟人一样,他也受着历史条件和自身认识的局限,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也有过失误。实事求是地对待这些局限、不足和失误,并给以科学的解释,不仅不会损害周恩来的形象,相反,能使我们更完整、深刻地认识周恩来。

7.周恩来研究的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宽。既要加强已有课题的研究,也要注意填补空白。今后尤应加强思想理论和人格精神等方面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

这些共识的取得,是这次研讨会的重要收获。与会者在提交的论文和会议发言中,也涉及到周恩来研究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具体观点上的分歧。如,在对周恩来的历史定位问题上,除了众所公认的“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以外,与会者对周恩来是不是文艺理论家、教育理论家、哲学家等,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再如,关于怎样认识周恩来在“文革”中也“说了好多违心的话,做了好多违心的事”的问题,与会者认为这是研究“文革”时期周恩来的一大难点,大家就此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意见不尽一致。还有,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应该怎样看待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周恩来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问题,认识也有不同。这些问题及其他一些问题的提出和不同观点的讨论,是周恩来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经过程,也必将给研究工作带来新的活力。

三、希望和建议

对迎接1998年周恩来诞辰100周年, 与会者一致认为应该加大力度和强化措施,把周恩来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一步。为此提出了许多希望和建议:

1.公布更多的文献资料。

2.对全国周恩来研究应加以组织、协调,制订规划,重点攻关,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劳动。

3.在研究工作中要努力贯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且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此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4.建议1998年在召开全国性的周恩来研究学术讨论会的同时,召开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加强国内研究和国际研究的交流。

5.建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印《周恩来研究通讯》,加强资料和信息交流。

6.在加强周恩来生平与思想研究的同时,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学术性与通俗性并举,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周恩来、学习周恩来。

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金冲及在开幕式的主题报告中说,这次学术讨论会,是一次“调查研究的会议,集思广益的会议,检阅队伍的会议”。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中央文献研究室顾问李琦在闭幕式上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周恩来还会向更好、更有深度的方面发展。这一点,也是全体与会者的共同感受和愿望。

标签:;  ;  ;  

周恩来学术研讨会综述_周恩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