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近年来在有色金属冶金领域内投资的冶炼项目越来越多,本文阐述了在编制有色金属冶金行业投资估算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探讨了如何编制更加精确的、客观的编制投资估算。
关键词:有色金属冶金;投资估算;编制方法
1前言
近年来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中项目超概算现象十分普遍,且超概算幅度惊人,有些项目甚至超概算一、两倍。造成投资估算(含概、预算)不准,实际投资额严重超概算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客观原因(如物价、利率、汇率、税率的变动等),也有人为原因:如有些单位为了使拟建项目通过审批,常采取低估投资或高估产出效益等手法,以增加项目的“可批性”。投资估算不准(主要是估算偏低)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低估投资额易使一些效益不佳的项目获准上马,造成投资失误。即使是一些有市场需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当投资估、概算不足时,也会因项目兴建所需资金不能按时足额筹集到位而导致延误工期或降低施工质量,影响投资效果。因此编制一份精准、客观的投资估算越发显得重要。[1]
2内容
估算投资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特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它是投资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制定融资方案、进行经济评价的基础,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建设经济技术评价费用指标的关键部分,也是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2]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建设投资估算的内容按照费用的性质划分,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用。建设期利息是债务资金在建设期内发生并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利息,包括借款(或债券)利息及其手续费、承诺费、管理费等。铺底流动资金是项目投产初期所需,为保证项目建成后进行试运转所必需的流动资金,一般按项目建成后所需全部流动资金的30%计算。
3依据
编制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所依据的主要基础资料有:1)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2)工程地质资料、有关专业提供的主要工程量和主要设备清单。3)行业部门、项目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或行业协会等编制的投资估算指标、概算指标(定额)、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规定)、综合单价、价格指数和有关造价文件。4)类似工程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和参数。5)工程所在地同期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市场价格,建筑、工艺及附属设备的市场价格和有关费用。6)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等部门发布的价格指数、利率、税率等有关参数。
4编制方法
4.1国家、行业、地方政策性文件
编制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时,应熟悉国家、行业、地方相关的现行政策、定额及各类造价信息,并实时掌握有关政策、规定的变化,以防止漏算、多算或错算。例如,201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其中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费,此项内容与项目投资估算息息相关。同时,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批复文件也很重要。政府规划和建设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设方案、规模、建设标准和总投资规模,是进行项目投资估算编审的主要依据。
4.2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内容,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认真搜集项目投资估算编制所需资料,使投资估算能更为合理、完整地反映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通常要搜集的资料有:1)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地理、地质情况,市政配套和交通运输等情况。2)当地的水、电、气(燃气、暖气)、通讯等配套情况。3)建设用地的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工程建设期间的环保要求,以及涉及到地下文物保护时,当地是否有强制性规定和具体的补偿办法。4)项目建设所在地工人工资、材料供应价格、运输条件和施工条件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工程量的影响
投资估算的深度是按咨询阶段要求来确定的,可以概括为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估4个阶段,其投资估算的允许误差率分别为±30%、±20%、±10%、±10%[3]。工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各阶段投资估算的精度。工程量一般是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但由于咨询工作往往周期短、时间紧,各专业技术人员高估冒算或少算的情况也时常发生。造价人员应仔细审核各专业提供的工程量清单,防止不合理计算、重复计算的错误发生。所以在估算编制过程中,要善于查找问题,多与专业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控制工程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4.4价格准确性及投资合理性的影响
价格准确性及投资合理性的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编制单位估算时,应注意分析价格取定的准确性和各类造价指标的合理性;编制综合估算时,应注意分析工程费用的构成及投资分布的合理性;编制总估算时,应注意分析费用的合理性。
①价格取定的准确性和各类造价指标的合理性
计算建筑工程费用和安装工程费用时,由于设计深度有限,往往需要参考类似项目建安工程造价指标。在使用同类型投资估算指标时,应注意分析诸如:编制估算的工程与参考工程的地质条件有哪些差异,应如何调整;编制估算的工程所在地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水平与参考工程所在地有哪些差异,应如何调整;参考的造价指标包含哪些内容,应用到所编制的工程中应如何调整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计算设备购置费用时,通常采用市场询价或参考经验数据等方式确定设备价格。在采用市场询价时,造价人员要注意报价所包括的内容,且往往要运用个人经验来判断价格的合理性。另外,设备是选择国内采购还是进口,对投资估算的影响差异很大。国产设备购置费仅由设备出厂价、设备运杂费构成。进口设备购置费由货价、国际运费、国际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商检费、检疫费、国内运杂费等组成。以设备价为CIF价、关税为6%的情况为例,该类进口设备的从属费用(包括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增值税、商检费、检疫费)达到了其CIF价的35.61%。因此,在方案比较阶段要加强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合理确定引进设备的范围和数量,从而有效控制投资估算。原则上,只要能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国产设备。此外,在计算估算进口设备时,要特别留意厂家报价为离岸价还是到岸价、报价是否包含外方技术服务费、该进口设备是否符合免税政策等情况,以防重算、多算。
②工程费用的构成及投资分布的合理性
工程费用由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组成,通常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构成。据工程设计的经验数据,工业项目的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占工程费用的比例分别约为24%、60%、16%左右。若设计选用的进口设备较多,设备购置费占工程费用的比例可能超过60%。显而易见,设备购置费占工程费用的权重最大,因此控制设备购置费估算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③费用计算的合理性
在编制总估算时,需计算的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两项。计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时,应根据本行业费用定额规定逐条计算。预备费用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涨价预备费需根据国家公布的投资综合价格指数计算。基本预备费是在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支出,需要事前预留的费用,主要指设计变更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费用。编制基本预备费时,应根据工程特征和项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基本预备费率;若发生引进技术或设备,还应计算外汇预备费。
5总结
综上,在编制投资估算时应注意了解项目有关的政策性文件,认真分析工程技术资料,从量、价、费及投资构成等角度多方位控制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只有合理、准确的投资估算,才能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和基本建设规模,防止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同宁.评价和控制投资估算精度的一种方法[J]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9(22),50-55
[2] 钟昌敏.投资估算编制需要注意的问题探析[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2(33),51-54
[3]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陈胜龙1,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费用论文; 项目论文; 合理性论文; 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工程费论文; 工程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