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常见病害的鉴定与防治_西葫芦论文

西葫芦常见病害的鉴定与防治_西葫芦论文

西葫芦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葫芦论文,病害论文,常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温多雨的天气易诱发西葫芦的多种病害,菜农应注意对症治疗。

      一、灰霉病

      1.症状。该病可危害西葫芦的花、果、叶和茎。花和幼果的蒂部初为水浸状,逐渐软化,表面密生灰绿色霉,致果实萎缩、腐烂,有时长出黑色菌核。

      2.防治方法。每亩用65%万霉灵粉尘1公斤喷粉,7天喷1次,连喷2次,或喷洒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或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二、白粉病

      1.症状。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叶片发病重,叶柄和茎次之,果实很少受害。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其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的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在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

      2.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黄悬浮剂250倍液喷雾,或用27%高脂膜乳剂70~14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洒在叶片上,可防止病菌侵入,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三、果腐病

      1.症状。该病在棚室或露地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西葫芦的果实。幼果或成长果受害初病部变褐,呈湿润腐烂状,中期、后期病部长出白色略带粉红色的致密霉层,后病果腐烂,汁液从病部流出。

      2.防治方法。(1)避免果实与地面接触。(2)及时摘除病果,并集中处理。(3)发病前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

      四、枯萎病

      1.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子叶无光泽,暗绿色,子叶变黄,生长变缓或停止生长以至枯死。成株染病,植株一侧或基部叶片边缘变黄,随植株生长,变黄的叶片不断增多,严重时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主蔓初现暗绿色纵纹,后发展为黄褐色纵裂,长几厘米至30厘米,纵剖病茎维管束变为黄褐色。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出现白色至红色霉状物,有时病部溢出少量红褐色胶质物。

      2.防治方法。(1)种子消毒。用有效成分0.1%的60%防霉宝超微粉加0.1%平平加浸种60分钟,捞出后冲净催芽。(2)苗床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处理畦面。(3)土壤消毒。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公斤混入细干土,拌匀后施于定植穴内。(4)掌握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0%治萎灵水剂300倍液、10%宝力丰抗枯萎剂600倍液或10%混合氨基酸铜水剂300~45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3~0.5升,或用12.5%增效多菌灵可溶剂200~300倍液浇灌,每株灌100毫升,隔10天后再灌1次,连续灌2~3次。

      五、病毒病

      1.症状。形成系统花叶,矮化,局部褪绿,新叶明脉,黄化,叶片畸形,坏死,果实畸形等症状,影响产量和品质。

      2.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毒品种,如阿尔及利亚、黑皮西葫芦等。(2)集中育苗,或在田间铺银灰色膜避蚜。(3)田间及时治蚜,可选用25%抗蚜威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4)西葫芦地周围400米,最好不种甜瓜等瓜类作物。(5)从无病瓜选留种,并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分钟。(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克毒灵水剂6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

标签:;  

西葫芦常见病害的鉴定与防治_西葫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