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相关思考
引言
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离不开建筑工程的建设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城市,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对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施工作业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作业质量问题频频出现。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及作业人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增强对质量管理的完善,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施工作业质量,并能够利用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提升施工作业质量,降低施工作业成本。后浇带施工作业作为建筑施工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及施工进度是极为重要的。
1关于建筑后浇带相关技术的原则和作用
后浇带相关施工技术的原理是释放建筑体的综合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应做好应力的抵抗,通过科学、合理的导泄能够有效疏散多余的应力,同时对外来的应力有很大的抵抗作用。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把整个建筑体系看作一个整体结构。然而,在实际建筑施工中要考虑更多的个体结构连接的相关问题。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早期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整个建筑体系和个别单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认真、仔细做好内部结构之间压力的核算,进而确保整个建筑施工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后浇带相关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建筑结构出现收缩等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在混凝土相关建筑施工中,通过使用这项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裂缝出现的概率,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混凝土建筑受温度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混凝土相关结构建成之前一定要预留有可能出现裂缝的区域,在后期可以对这个区域进行后浇筑,从而降低裂缝对相关建筑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
2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2.1材料和时间选择
材料和时间对于后浇带施工技术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后浇带施工作业前必须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合理清洁,确保后浇带施工环境是干净整洁且干燥的,同时确保后浇带两侧的施工作业部件其表明细润度超过24小时以上。此外,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作业时,要选择较好地施工作业材料进入施工作业现场,严禁不合格施工作业材料进入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为了有效确保后浇带施工作业的质量要求,可以尝试在混凝土施工作业中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这样能够很好地确保混凝土搅拌、配比的合理性。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施工中裙楼和建筑主体是作为同一主体进行同时施工作业的,但是两者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差异性。作为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增强对其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后浇带施工作业。
2.2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的施工,在施工作业期间如何进行有效地后浇带设置则是施工人员必须注意的重点问题。因为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后浇带施工作业并不是完成相同的。所以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要从实际施工作业环境出发,进行合理选择。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施工作业流程进行合理设置。
2.3后浇带施工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作业时必须明确施工位置以及施工作业流程,通过优化施工作业来改善施工作业质量。一般情况下后浇带施工作业在100米范围内即可改善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变形等现象,接缝的主要方式是由施工作业环境所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按照施工方案以及规范要求来确定浇筑厚度,避免较大的浇筑厚度造成侧向部位的压力增大,导致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出现失误。在浇筑的时候要进行及时的振捣,另外为了避免在振捣混凝土的时候造成水泥浆的流失,要将模板与振捣器的距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5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手段
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依据建筑工程结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选择,添加膨胀剂或者减水剂应当保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满足制定标准,同时对混凝土搅拌时间予以适当延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结合设计施工方案开展浇筑,同时结合规范标准开展振捣密实。对后浇带浇筑偏差开展科学调节。
3后浇带现场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3.1留设后浇带时未考虑底板钢筋保护层混凝土的断开优化
针对底板施工作业与预留后浇带位置的空隙,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清楚了解模板与保护层之间的距离,经过测量及计算在其混凝土距离合适的位置进行断开。然后在混凝土扎板上进行合理部位的钢筋固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钢结构的质量,同时可以减少混凝土施工作业不必要的工序流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质量。
3.2止水钢板的设置以及在止水钢板处上下混凝土的断开优化
底板钢筋安装完毕以后就进行止水钢板等工序的施工,事先预制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支座(与结构混凝土标号一致),下端为混凝土垫块上端预埋短钢筋作为固定止水钢板的焊点。在底部钢筋绑扎好之后将止水钢板支座的混凝土端绑扎固定在底板钢筋上。支座安放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定以保证能固定止水钢板即可,固定好支座后在支座上沿止水钢板方向绑扎密目钢丝网作为止水钢板下部混凝土断开的设置,随后焊接止水钢板,在合适的位置焊接钢筋桩用于绑扎密目钢丝网,钢筋桩应该与上部钢筋等高。最后绑扎上部钢筋,在上部钢筋面以上混凝土断开处绑扎与钢筋保护层等高的木方条。
3.3接触面凿毛处理施工工艺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待混凝土施工作业完成后在初凝阶段,可以通过有效的施工作业措施加以处理干净,此时则可以采取钢刷针对表明进行处理,这样能够使得混凝土表明出现凿毛的现象,然后用清水擦洗管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想在混凝土表明形成一层凿毛,这样在进行现场施工作业混凝土配比时就可以清晰找到相应地位置,很容易在出现沉降后对其进行后浇筑的处理。在其保护层中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膜。在浇筑完成后可以通过木板的方式来完成对后浇带位置的密封处理,防止灰尘进入,最终影响质量。传统做法中凿毛是将所有旧混凝土表面全部剔除,混凝土没有松动的或没有严重污染的只需要凿毛即可满足受力要求,因为后浇带的封闭一般是在主体结构封顶之后,此时对于混凝土虽然已终凝,如果不是松动或者污染不会影响接触面的受力。优化做法中不仅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省去了后期清理凿毛的施工,明显节约工期与成本。
结语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建筑行业中,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裂缝现象,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使用后浇带技术,可以使建筑行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炳芳.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40(2):87-88.
[2]余琼,等.旧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结合的抗剪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26(4):47-50.
[3]张志.电力工程管理中的PDCA管理模式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5):187-188.
论文作者:杨刚 孙寿龙 殷海峰 刘敏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作业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板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