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快,城市交通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同时,工程量相应扩大,技术要求变高,随之出现了一些质量通病。市政道路道路通病,不仅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而且增加行车风险。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改善市政道路运行环境,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对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了解到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现状,同时从市政道路中人工技术水平和投料质量、施工质量三方面具体分析了市政道路质量较差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对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对策
家家通离不开道路工程的建设,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城市的交通运输,而且对于城市的安全、美貌和经济发展也有着直接影响。为此,提高城市道路质量、完成城市道路环境,成为了当下市政部门的重要工作。目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通病主要是由施工人员技术不达标和部分施工队偷工减料造成的。基于此,相关部门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作为主要解决问题之一。
为此,本文在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简要阐明市政道路质量常见通病的基础上,论述了市政道路通病产出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对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市政道路质量通病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分析
随着当前城区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工程越来越重要,由于需求量的增加,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也出现了相应问题。面对市政道路工程出现的一些质量通病,必须进行准确的“病因”分析,找到出现问题的源头,从根源入手,通过分析原因来解决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
1.1路基沉陷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由于路基经常受外界干扰,同时由于影响路基的因素众多,因此最易引发路基病害。一旦道路出现质量问题,必定在路基上反映出来。路基的好坏将决定了整个道路修建的好坏,路基将取决于了路基的强度还有其稳定性。造成路基沉陷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1.1建筑材料混人劣质土及过大块石料,路面就会出现沉陷、坑洼。因为这种劣质货不达标的材料很难压实,即使经过反复碾压也会留下大的缝隙和缺陷。当运载量过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路基的沉陷,严重时甚至出现裂缝,使整个路面结构遭到破坏;
1.1.2在道路建设中,水是最大的敌人。在基坑中不可能达到用水压实或回填的要求。有水时,它处于饱和的状况。当饱和水蒸发或渗入时,填充物会下沉。从而导致对道路质量造成严重问题;
1.1.3原地面为较弱上层,填筑前未经换上或压实不足而产生地基下沉;
1.1.4在回填过程中,一旦掺入空气,或者砂石中掺杂了杂质土,会使路基结构粘合力松散留下一些孔洞,受到外力作用很容易导致路面翻浆;
1.1.5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没有分层压实,或者并不是每层都进行了夯实,以致道路没有足够的压实,导致填土强度和稳定性低,容易引起路基沉降。
1.2一些必要的井洞口与路面接缝处塌陷
1.2.1在道路施工中对于雨水井等结构没有做好压实工作,同时因为碾压机难以在井口施压,因此其夯实工作通常都是安排人工完成的,井口和路面交接处,井口周围人工夯实度比机轧路面夯实度低,路面夯实度高,而井边低,在后期过程中,由于重型车辆的反复碾压下会使井边的路面产生沉降;
1.2.2井边路面与井身脱离,一旦发生脱离,雨水井或检查井就会在与路面接缝处出现缝隙,一些泥沙、有机物就会随缝隙下渗到路基,破坏路基结构,在井与路面接缝处将发生较大的塌陷;
1.2.3雨水井、检查井与路面的材料存在差异,因此在受到外力夯压的时候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形变,而如果材料之间形变差距太大的话就很可能在井口与路面接缝周围形成错台;
1.2.4设置在道路中,有局部道路弯道较多,导设置比较密集的维修井,这样在长期行车碾压的过程中,会使井与路面的接缝处产生裂缝,出现路基沉降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水泥路面开裂、凸起或起砂、路面蜂窝
这种病害的出现,一是路基压实度不高而造成。路基底部的水会通过毛细管孔蒸发到地面。在路面侵蚀作用下,混凝土附着力减小,路面开裂。二是混凝土混合比不准确,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过大。容易伸展道路,在牛身上产生裂缝,导致道路出现裂缝。三是温度的影响。在混凝土运输或施工过程中,混合土的温度会相应变化,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质,破坏路基结构。四是混合土混合比不当,混合时间过长或过短,振动不足,或振动泄漏,使得大量的气泡很可能使硅路面开裂或蜂窝表面现象。
2.市政道路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应对策略
面对市政道路工程出现的质量通病,应对其进行原因分析,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消除安个隐患,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2.1路面平整度差解决措施
2.1.1施工方式要正确
路基填土不应采用含水量过大或过小的土,如淤泥、冻土、沼泽土和一些带有有机物或生活垃圾的土,应采用规范的沙砾和含水量规范的土,填充后实施碾压高路基的压实度,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差。
2.1.2排水设施的控制
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路基一般要修护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既防止雨水冲刷也要防止渗漏。
2.1.3接缝处理的措施
井口接缝分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两种,其中纵向接缝有热接缝和冷接缝两种。冷接缝在直接铺在完成后铺层新摊铺层和已经压实完成后的已摊铺层上压实,热接缝应采用两台以上的摊铺机梯次摊铺碾压;而横向接缝有平接缝和斜接缝两种,上下两层的横向接缝应错开1m以上,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差。施工时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达标为原则,根据具体路面选用。
2.1.4填筑路堤应先对应地面进行处理
在填筑路堤之前,对地面进行处理,以确保在砂土与地面的接触点没有杂物。如根、杂草和一些土壤中含有有机物。除此之外,应对破面基底进行处理此外,根据坡度大小,采取措施调整路面平坦度差异。
2.2路面浸水、渗水等水损害预防措施
为防止积水、涉水等对路面的破坏,必须首先确保路面排水。能有效提高排水效果,保持道路的强度、稳定性和防滑性能,防止浸渗等破坏。同时设计路面的防排水设施,并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设计精确的坡度、排水层和侧沟,以保证雨天不积水。
2.3加强施工监督
为了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在施工前要严格控制。从建
筑材料的选择到整个过程的购买、运输和储存,严格监控所使用的材料是必要的。只有好的材料管道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影响施工的因素,做好监理工作,将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最后,注重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综合水平,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施工质量,从而提高道路质量水平。
总结: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许多的质量问题。解决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造成通病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处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问题。只有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等人员齐心协力,不马虎,一步一个脚印,我们的市政才会更美好,市民的生命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生活质量也才会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窦军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6,42(02):162-163.
[2]赵建福.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16):64+67.
[3]尤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164.
[4]李建勋.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及对策[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2.
论文作者:翁奕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路面论文; 路基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通病论文; 道路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