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产业:障碍分析及政策建议_通信论文

中国通信产业:障碍分析及政策建议_通信论文

中国通信工业:障碍分析与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障碍论文,通信论文,建议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邮电运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通信工业发展迅猛。到目前为止,以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等为主体的中国通信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1995年产值达9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8%,其比重逐年增加。邮电运营业的快速发展,为通信工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据保守估计,2000年前我国通信市场的容量可达人民币一万亿元左右,并呈上升趋势。我国通信工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它的种种弱点,这严重阻碍了我国通信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开放通信产品市场,国外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大举进入的形势下,国内通信工业如何迎接挑战,使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已成了当务之急。

中国通信工业的发展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中国通信工业生产厂家分别隶属于邮电部、电子部等二十几个部委,现有的2000多个通信工业生产厂家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导致了严重的重复分散,生产水平低下。

在国外厂商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面前,国内厂家已无力与之竞争,国内市场占有率低已成为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我国的程控交换机只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15%,且未进入国家通信网主干线,移动通信、先通信、卫星通信都未形成产业,更谈不上占领市场与外商竞争了。

技术落后,科研结构不合理是我国通信工业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基础产业薄弱,通信工业的整体技术落后国外约15年。即使在国内力量最强的程控交换机领域,系统软件技术上经验也不足,所用元器件全部依靠进口。造成我国科技落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研究和发展的脱节,科研院所和生产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且存在着轻视工艺的倾向。

通信工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但国家对此缺乏必要的投资,项目审批周期大于产品周期,使得产品出来就落后。

中国通信工业存在着人才流失、青黄不接的问题,通信工业缺乏必要的高素质科研人才。

行业管理混乱,致出多门。在宏观管理上形成了一种多部门、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管理体系。通信产业缺乏整体规划,通信运营业与通信制造业难以协调,以致国内通信运营部门不能将其发展所提供的巨大市场提供给国内设备制造业,国外通信产品充斥国内市场。

围绕电子部1996年拟定的“九五”发展规划及“九五”发展目标,结合我国通信工业现状,当前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扶持和发展大公司。中国通信工业的主体为国有企业,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它也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权模糊、职责不清、管理落后”等弊端。故在“九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要尽快在通信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规划,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提高通信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内在活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应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公有制企业为主体,以资金、技术、市场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发展,并以这些大公司为龙头,带动整个通信工业的发展。

2.改革科研结构,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为改变目前科研与生产脱节,缺乏研究与发展运行机制的状况,必须建立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建立技术市场,实现技术的有偿转让。

(2)将国家级的研究所办成相对独立的科研经济实体,让他们在技术市场上寻求出路,通过研究成果的有偿转让来保证其研究系统的正常运行。

(3)大企业在企业内部应建立技术开发中心。

(4)对于一般中小型研究所,也可办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3.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提高外资利用水平。要在短时期内尽可能地赶上国外,与国外的大公司进行密切的合作是一条捷径。

(1)对国内尚不具备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而迫切需要的高新技术产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在其投资初期可给予一些政策上的优惠。

(2)对于国内有一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通信产品,支持国外具有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公司与国内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合资。

(3)对于国内已掌握其开发研制和生产能力的产品如数字程控交换机,近期内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合资企业。

(4)国家应鼓励出口盈利型通信企业的发展,支持出口基地的建设。

4.建立国家通信管理委员会,制定立法。通信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是跨部门、跨地区、深层次的问题,故应建立一个权威性的协调组织—一国家通信管理委员会,使我国通信产业走上通信运营业与国内通信工业协调有序的发展道路上来。

(1)制定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法》,《通信产业政策》等,使通信产业有法可依。

(2)通信委员会统一负责通信工业立项的审批管理。

(3)通信委员会应加强对通信设备市场的管理与监督,协调运营部门与制造部门的关系,以确保国产设备的市场份额。

(4)通信委员会每年应召开一至二次包括重要运营部门和国内制造部门参加的通信产业协调会议,发布通信产业方面的重大信息,重点研究协调全国通信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

5.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不应局限于部属的邮电大学、科研院所及大型通信企业,应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通信人才,培养和选拔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去国外受训,跟踪学习世界新技术,改变大研究所、大企业人才积压现象,允许人才合理流动。对于自行去国外深造的学生,国内去外国企业工作的人才,也应创造条件使他们为国内通信工业效力。

6.加大资金投入,对通信产业发展给予全面的支持。对通信产业的发展,除国家加大投入外,还应制定一些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基金形式集中使用,滚动发展。

只有采取上述措施,才能克服中国通信工业发展的诸多障碍性因素,有计划地改变通信制造业严重落后的面貌,也才能使通信工业在设备的科研开发、生产线的建设、基础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在短时间内,使我国的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具备规模生产能力,提高民族通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终促成我国通信工业以致整个通信产业的腾飞。

标签:;  

中国通信产业:障碍分析及政策建议_通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