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079(2001)05-0035-(05) CLC:D641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震惊了世界。然而,对于中国取得的成就也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中国究竟是在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在搞中国式的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到底还有多少实际的意义?美国前总统理查得·M·尼克松在1994年出版的《超越和平》一书中就这样写道:“尽管中国领导人可能在共产主义的教堂里祈祷,他们在生活中却不能不遵循资本主义信条。他们致力于自由市场经济政策——一种中国面孔的资本主义。”当今中国果真是在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悄然地改变着马克思主义的信条吗?我们自然不敢苟同西方论者的观点,但却不能不思考和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怎样实践着马克思主义的。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
问题的前提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已习惯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个抽象的名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性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能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据何在?对于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在现实中我们的思考并不多,或者说认识是不深刻的。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我们讲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主要的不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合理性作出全面准确的说明,或者把这些思想观点简单地照应于现实的社会实践,并由此提升为我们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关键是在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系列思想观点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在此前提下得出的对于社会历史的现实及其发展所蕴含的基本规律的合理理解。正是由于这种方法与结论的昭示,人们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视角,也使人们真正有可能开启社会历史的神秘之门,从而把整个人类的社会理想及其历史活动建立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之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这一本质特征及其体现的巨大历史作用,是其他任何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无与伦比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的思想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哲学思维方式一次整体性的质的飞跃。其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既克服了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同时又汲取了旧哲学中一切合理成分,从而把对人类自身与客观世界关系的哲学思考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就是坚持从客观世界本来面目出发去认识世界,同时又对客观世界的存在、变化和发展以及人对它的认识和把握的关系作出辩证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形成,是人类掌握全面而正确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标志。而且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从而为人类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确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页.)这一历史前提出发,通过对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的分析,阐明了人类社会历史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合理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内在结构的形成以及不同社会形态更迭的根据。这样整个社会历史的真实图景撇开了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被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由此人类的历史有了自觉的前提。唯物史观的创立不仅是人类思想史的伟大发现,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指出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注:《列宁选集》第1卷,第13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其简明而深邃的思想力量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在今天也必将继续成为人们的社会实践,尤其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理论指导。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精神,是激励人们社会实践的力量之源。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页.)在马克思看来,思想家们的理论创造如果远离现实只能是玄学思辩,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理论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以毕生精力致力于现实世界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性,指明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理论是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是指导无产阶级按照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要求改造旧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武器。他们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
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8页.)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时代发展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本着实现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宗旨,对现实资本主义世界进行不妥协的批判,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坚定而彻底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成为追求社会进步的人们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再次,马克思主义是现实的理想,是我们崇高信念的坚实依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之所以是现实的和科学的,关键不在于它比空想社会主义者更周密和完整地设计出一套社会主义的理想方案,而在于它关于社会主义理想的所有结论都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上,建立在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真实揭示上,是当代历史按其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7页.)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人类的社会主义理想不再是人们头脑中的美好愿望,也不再是抽象的理性、正义等原则,而是具体体现为当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运动。也因此,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种遥远不可企及的精神教条,它就存在于我们现实所从事的一切伟大事业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方法、革命精神和现实理想的统一,这一切正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多世纪里,能发展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而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所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来说,只有深刻地理解和领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本质,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以此有效地指导社会的实践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和避免在现实中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教条化的倾向,并有力地回击对马克思主义的诽谤和挑战,从而真正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这也正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当首先明白的道理和具备的根本态度。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无疑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之一。然而,正如任何伟大的思想一样,它对人类的影响及其表现的方式总是具体多样的,没有纯粹和统一的模式。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定历史的产物,在不同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的科学,而这对于思维的实际应用于经验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也只有根据不同的时代条件特点把它实际运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显示其重大的历史作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及其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条件下伟大实践的典范。
首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比较彻底地认识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本身的实际体现和重大发展。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而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教训之一。对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关系,邓小平认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存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存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页.)邓小平还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2页.)正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具体实践关系形成这样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够毅然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口号,从而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解决,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同时,更重要的还在于,这是真正实现了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由此马克思主义才得以焕发无限的生机。
其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精神的现实化,从而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推向一个更加具体而深刻的历史阶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正是本着解放思想的精神,以重新确立和恢复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起点的,而且这条思想路线贯穿着这一实践的发展始终,体现在每一基本的理论观点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由此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8页.)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作出了重新审视,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同时根据这样的定位,制定和实行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整套方针政策,相继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一国两制”论等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可以说,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如此淋漓尽致的发挥,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才有这般绚丽的新篇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精神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原则作出了更加具体深刻的理解。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一论断不仅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更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阐明了社会主义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就是要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以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善的统一为前提,以逐步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为现实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根据当前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把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而这一切正是构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内容。
再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这些重大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和重要手段;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此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保证;强调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把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落实到先富与共富的政策之中;强调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否定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错误;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保证社会主义全面进步和发展等等。这些重要理论的形成并且由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和特征等方面思想的具体运用和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也由此融入了更加现实和广阔的历史发展的空间。
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页.)这不仅表明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渊源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伟大实践和历史发展。我们只有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全面地审视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及其根据,才能准确和深刻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的内在关系,而不至于仅仅从表面得出简单的结论。
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实践的启示
当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在东欧国家遭受严重挫折使人们普遍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迷茫时,中国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再次引起世界的瞩目。那么,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
第一,要在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增强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信心和决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影响和推动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使中国历史的发展实现两次质的飞跃,这一切决不是偶然的。其深刻的必然性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体现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共同本质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强大生命力,中国成功的选择,必将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世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一定要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历史的具体实践结合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胜利与曲折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经验教训,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总结。当然,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内容。而其中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学会和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反对脱离具体历史条件,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观点简单化、绝对化的教条主义错误。要使人们形成这样的自觉意识:马克思主义决不是由三两句语言简单构成的精神教条,马克思主义也只有根植于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的发展,才会成为我们实际的精神力量。
第三,必须懂得,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同样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复杂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会有曲折和反复。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暂时的挫折就简单地否定马克思主义,从而丧失我们应有的信念。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认真分析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与时代条件结合的新特点,按照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为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第四,要高度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某些政客对马克思主义的抵毁和攻击,应善于分析和认清其险恶的政治目的,积极回应挑战,从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革命性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出于自身利益维护总是要反对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会利用经济科技的优势或者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误,千方百计地攻击马克思主义,对此我们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只要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继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排除干扰,着眼和着力于做好我们当前自己的事情,按照既定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么,资本主义的一切攻击和演变的企图就会不攻自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胜利的又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马克思主义实践发展的日臻完善成熟,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终究会有在全世界取得彻底胜利的那一天!
收稿日期:2000-12-23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邓小平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