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若干观点研究综述_世界历史论文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若干观点研究综述_世界历史论文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若干观点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观点论文,作家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随着这一工程工作的相继开展,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热潮,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和成果。现将近两年来理论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较大的争论在于对其“三个组成部分”的不同看法。

有学者认为,多年流行的“三个组成部分”之说游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生形态,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根本就没有“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形态,所以主张应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著作,来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确实有三大组成部分,但又不仅限于此。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明确地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这是他长期悉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独到体会和鲜明概括。这样的概括有助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也有助于我们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问题是后人机械地、教条地对待它的态度。其实,马克思主义除了形成系统科学的上述三个组成部分之外,还应该包括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十几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个核心(社会主义学)、两个基础(哲学、政治经济学)、十几个周围部分(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等)”。

同时,学者也对长期以来把“三个组成部分说”绝对化的不良倾向提出了批评,主张要以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来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虽然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机械地按照这个体系来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教学和研究。可以考虑另外开设一门从整体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课,定名为“马克思主义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基本问题、人的解放问题总论、人的解放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人的解放问题分论4个部分、19个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的新进展

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学者们重新审视了对马克思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使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研究更加深入。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连的有机体。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有学者认为,首先这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从一定社会关系的总体理解社会,把生产力的发展看作社会发展的基础,并把社会发展看作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有学者从马克思的理论活动历程出发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认为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立唯物史观,探讨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时期的重要著作有《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第二个阶段是从一般对象研究转向特殊对象研究,即探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长达40年的微观考察,形成了关于西欧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资本主义状况以及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关于社会发展的规律、动力、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第三个阶段再从特殊上升到一般,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具体形态进行研究,力图创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发展理论。晚年他致力于对非西方社会的研究,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特别是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认识以及晚年关于俄国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论断。

另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要点总结如下: (1)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集中在他们的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尤其是唯物辩证法之中;(2)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3)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研究重点是自然、社会、人的辩证关系和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辩证发展;(4)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它的实质是社会发展辩证法;(5)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社会基本矛盾理论;(6)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三大文明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整体性发展观;(7)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灵魂是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但是,也有学者在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整体发展观的同时,又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观就其形态而言还是一种哲学、一种同他们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尚未分离的理论,还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东方社会理论

学术界较为一致的意见是,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学说,特别是他们关于俄国、中国等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沿着社会主义轨道实现发展的学说。

另有学者认为,“东方理论”或称“东方社会理论”是后人加到马克思、恩格斯头上的,是人们对他们有关东方问题以至于非东方问题的所谓人类学笔记之类的论著的统称,它在本质上都是社会革命和发展道路的理论,至少包含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是地缘政治学的含义,在他们的政治视野中,东方的地域概念是随着国际政治斗争焦点的转移而扩大的,在他们的著作里,东方问题主要是指土耳其、阿拉伯、波斯、阿富汗、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各国的问题;第二是社会形态学的含义,即从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层次性上划分东西方的界限,认为不存在土地私有制是了解整个东方的一把钥匙;第三是社会革命论的含义,这是他们研究东方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理论的核心和实质,东方革命不仅直接决定着自身的生死存亡,而且还直接威胁着西方资本帝国的统治。

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完成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后,便把研究的视野转向东方社会,直到其晚年的《民族学笔记》和《人类学笔记》对东方史前社会的考察。在这一时期内,他剖析了东方社会的“三位一体”结构,阐释了东方社会的“停滞性”和“东方特有的形式”——亚细亚生产方式,揭露了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社会实施的暴行,探讨了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和未来发展道路,在改造资产阶级东方学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东方社会理论。这一理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为宏观背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为主线、立足于“历史环境”的唯物史观分析、立足于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来分析东方社会。

在这一问题上,还有较令人关注的一点就是关于创立“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有关论述。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包括关于俄国农民的地位和状况、东方专制制度及基础、“农村公社”的命运、俄国走新式道路的可能性、俄国革命及其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它从俄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可能的发展途径、发展的条件和契机等方面阐述了当前的俄国和俄国的发展。而列宁的东方社会理论则包括东方国家容易发生革命、东方的民主革命容易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东方国家虽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等观点。

通过比较,学者指出可以创立一门“马克思主义东方学”,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出发点,为以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而列宁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臻于成熟。

(三)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我国学术界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20多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此,已有学者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本文在此就不再赘述。从这两年学术界发表的成果来看,还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马克思在此问题上早年思想和晚年思想是否相互矛盾

有学者指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提出了在落后国家可能首先发生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思想,是对马克思思想的严重误解。相反,马克思、恩格斯一向认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先决条件。而理论界对马克思早年思想和晚年思想相互矛盾的认识是肤浅的、表面的、没有掌握马克思思想变化的深邃。

另有学者指出,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中叶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以来,在他们的头脑中,就有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两种看似矛盾、实际上完全一致的思路,准确把握马克思的这两种思路,是正确理解马克思思想变化的内在逻辑的关键。把这两种思路统一起来,就不难看出他们从来没有认为一切国家和民族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事实上,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著作中,就已经孕育或包含了有些国家和民族,甚至是相当多的国家和民族,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2.关于“马恩对立论”

从提出问题的角度来看,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存在多种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在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讨论中,一些学者针对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革命形势已经衰落,俄国社会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判断,提出了“马恩对立论”的思想主张。他们认为,与马克思晚年对历史发展多样性及不同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多种可能性的思考不同,恩格斯一直是机械主义的“历史单线论”的固持者、是冰冷的“历史必然性”的遵循者,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主体选择自由。

与之相反,通过对马克思相关文献的日益发掘,另有学者指出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与马克思持相同观点。在俄国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上,恩格斯并不是线性论历史观的持有者。他虽然重视历史发展的自然性方面,重视“跨越”实现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基础问题,但他并不是一般历史哲学发展道路的主张者,并不认为俄国社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注定要走与西欧社会完全相同的发展道路。他虽然提出了俄国社会的“直接过渡”问题,但更为侧重强调实现“跨越”所必须具备的前提和条件问题,注重分析阻碍“跨越”实现的各种不利因素,认为外部推动的先决性、俄国革命的重要性、“嫁接”的简单化成为“跨越”实现的阻碍因素。所以,恩格斯对俄国社会的历史“跨越”问题,一直持有理性、审慎的态度。

理论界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马恩对立论”在关于俄国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上表现为马克思是“辩证决定论”的思想家,恩格斯则是“严格决定论”的固持者。针对这一状况,有学者分析了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异同。结论如下: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是“严格决定论”的主张者,都认为俄国社会有实现历史“跨越”的可能,但同时,二者都认为,“跨越”是一个复杂艰难、受众多因素左右和制约的进程。第二,马克思和恩格斯虽在对农村公社和劳动组合所起作用方面的观点有一些细微差别,但这对“跨越”思想的精神实质还未产生根本的影响。第三,马克思与恩格斯一些具体思想、具体观点上的差别,有的是由于二者研究侧重点的不同所致,更主要的是由于二者观点的形成背景、确立条件有所不同。

(四)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

新的历史时期,全球化的出现与发展,使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备受关注。但是关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确实有过不少论述,但这些零散的论述和看法不能构成一个理论。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没有提到过“全球化”的概念,而且,他所讲的“世界历史”跟我们今天讲的全球化根本不是一回事。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属于一般社会历史理论,而现在的全球化理论则是属于社会发展具体问题的理论,很难用前者来理解后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是根据当时的实际阐发的,因而适合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能否适用于今天的时代,值得考虑。

对于以上观点,另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由于时代条件所限,马克思虽然不能对全球化展开全面论述,形成系统性的全球化理论,但是他确实从全球的视野考察了近代以来的社会历史发展,阐发了非常丰富的“世界历史”思想;尽管这一思想散见于不同的论述中,但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至于这一理论是否仅仅属于一般社会历史理论,而不属于社会发展具体问题的理论,要具体分析。不应因其在论域和研究重点上有别于当代全球化理论,而将二者对立起来;不能因为它没有直接回答当代全球化的各种具体问题而怀疑它的价值。虽然目前的全球化有所变化,但实质未变;他的思想虽然不是对全球化所有问题的具体解答,但其关于全球化基本理论的阐释,对我们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全球化,进而合理推进全球化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应该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深入研究,力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立场、观点,以此来观照今天的全球化问题,进而提出应对全球化的合理思路和策略。

另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包括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从广义上讲是关于人类产生以来总体历史的理论;从狭义上讲是关于世界各民族和国家产生世界性普遍联系和交往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理论,并对狭义的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与西方全球化理论进行了比较,认为二者之间既有相互认同之处,又有区别。认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二者对世界历史开始时间的认同。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把地理大发现作为世界历史的开始时间,西方全球化理论认同世界历史的开始时间,并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都经过了孕育、巩固和加强的发展过程。第二,对世界历史背景下各民族和国家之间联系与交往机制的认同。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中介,即历史通过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这两个中介环节转变为世界历史,其链条关系为历史——世界市场——世界交往——世界历史;西方全球化理论认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交往机制,同时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的交往将向着更紧密的方向发展。第三,对世界历史结构的认同。二者都把世界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国家发展不平衡的事实描绘为“中心—外围”的结构。

针对目前的研究大多关注马克思早期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而对马克思19世纪50年代后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所阐发的世界历史思想虽有所涉及,但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这一现象,有学者指出要深化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研究,应当充分注意马克思这一时期有关世界历史的新的阐述,认为马克思早期对世界历史的研究主要是同唯物史观的创立交织在一起的,而从19世纪50年代起,则是同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究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作为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即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和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二是作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世界历史理论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两个特点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正是借助于“世界历史”的方法与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剖析,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观点出发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的起源,原始积累、兴起和发展的动力,资本的本性、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及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极限等;另一方面又具体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即对世界历史关联程度,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巨大作用。所以说,世界历史与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同生共长、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向前推进的。正确认识这种关系,对于我们正确对待并合理参与全球化、在同资本主义的联系中重新认识和合理推进社会主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内民主问题的论述

近年来,党内民主问题成为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党内民主的论述,是我们今天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在以往很长时期内,我们对这类资源并没有深入研究、发掘,而且,由于片面强调、突出、发挥和利用他们有关革命、专政集中(集权)方面的言论,而使有关党内民主的思想被冲淡、忽视甚至被遗忘,更谈不到充分加以利用了。这是我们今天发展党内民主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1.马克思、恩格斯党内民主理论的基本思想

有学者指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学说中,包含着非常明确的党内民主思想:第一,明确了党内民主原则。第二,揭示了党内民主的实质。他们认为党内民主思想的核心是在党内事务中所有盟员一律平等。第三,勾画了党内民主机制。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党内民主机制,主要是创立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树立党代表大会的权威。据此,有学者总结说,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党内民主理论的思想是较宏观的,但是他们还是指出了工人阶级政党的优势在于党内民主原则,这个原则的实质是党内人人平等、保证党员的“主人”地位以及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机制。

2.列宁对党内民主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有学者指出,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对党的建设包括党内民主问题作过很多精辟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内民主理论。值得强调的有这样几点:一是深刻揭示和突出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政治上的民主性质。列宁不止一次地强调,党的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是民主地组织起来的”,即使在党处于秘密状态下,实现党内民主受到客观条件很大的限制时,也没有否定“广泛民主原则”本身。二是揭示和阐明了党内民主的内涵和实质。对此,列宁有过两段颇具代表性的经典论述。他指出,“现在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这就是说,全体党员选举负责人即委员会的委员等等,全体党员讨论和决定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问题,全体党员确定党组织的策略方针”。他还指出:“俄国社会民主党是民主地组织起来的。这就是说,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全体党员直接或者通过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的;并且,党的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成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必须向党员报告工作,并可以撤换”。三是揭示了党内民主将随着环境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日益扩大和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党在任何时期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尽一切可能发展党内民主。

另有学者将列宁对党内民主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共产党的组织建设中首次采用民主集中制的提法,从而使民主集中制成为发展党内民主的一个根本组织制度;第二,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并且在实践中忠实地履行了这一思想;第三,把党内民主权利制度化,使民主机制有效运转;第四,主张必须“保障任何少数和任何忠实的反对派的权利”。

(六)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及分配理论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明确告诫我们,在新形势下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经济领域发生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其挑战具体表现在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发生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存在等方面。

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分配理论问题。学者提出并讨论了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问题,认为在创造价值和财富的生产要素中,除劳动外,还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创造价值和财富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还分析了分配政策的变化,指出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都已经证明,尽管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按劳分配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因而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别,但二者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具有某些相通之处或一致性的。实际上,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不仅没有完全否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而且其中还蕴涵着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思想。

(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和谐社会思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并将其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在此背景之下,和谐社会研究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有学者指出,和谐社会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最早是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并付诸实践的。但由于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他们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无法找到实现“消灭阶级对立”的正确途径和依靠力量。而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并在批判性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得出和谐社会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其和谐的本质正是来源于资本主义产生“对抗的地方”——生产关系这样的结论。由此,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本质在于生产关系的和谐,而这样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只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即它只能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和谐社会是特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表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一矛盾运动的和谐形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和谐只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矛盾中占据支配地位,但对抗和冲突的因素并不因此全部消失。直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另有学者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是建立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因而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批判地吸收了以往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和实践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从而使人类的社会和谐思想变成了科学,并且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预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即和谐社会首先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其次是废除商品货币以及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只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社会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自然以及人自身的辩证关系。在他们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就是人自身的和谐发展。而要完全达到这个状态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只有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的发展创造充分必要的条件,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

(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农问题的基本观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问题的基本观点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农业问题上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而且他们是在高度重视发展工商业、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下阐发他们这一观点的。他们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2)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3)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4)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1)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2)农业资本化、企业化经营推动着现代大农业的发展;(3)农业工业化引发了现代大农业取代小农经济的农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西方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走的是一条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农业商品化、资本企业化、工业化、社会化交织在一起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的主要特点。马克思、恩格斯还科学地预见了西方现代大农业走向更高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前景。土地的社会所有制、作为自由的农业生产者联合体的农业合作社的社会化的生产、科学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过程,是他们对未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设想。

另有学者指出,列宁、斯大林同样都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认为俄国内外政策的首要问题是发展农业的问题。但他们对农业问题的思考主要是着眼于俄国的状况而进行的,在对俄国农奴制改造后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研究及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他们形成了关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大农业发展的思想:(1)农业中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2)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技术化、集约化和资本化促进了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3)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业的出路在于组织大规模的农业,正确处理工农关系。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问题的基本观点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西方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同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城乡差别和工农业差别产生的原因和缩小这些差别的途径,同时还展望了在未来社会中彻底消灭这些差别的前景。他们认为随着近代以来工业化的逐步展开,形成了以城乡利益差别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一差别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主要原因是:(1)乡村工业化与劳动力的非农化;(2)人口的自由迁移与全面流动;(3)农村人口的城市化;(4)地产的自由交易和地产的集中;(5)资本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转移促使城市工商业资本流向农村和农业;(6)农村居民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另有学者指出,列宁、斯大林在考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揭示了城乡差别和工农业差别产生的原因及缩小这些差别的必要性和途径。他们将有助于缩小工农差别及城乡差别的因素概括如下:(1)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及乡村工厂化;(2)人口的迁移与自由流动:(3)农村人口的城市化;(4)国家扶持农业、城市支援和带动农村;(5)农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围绕着农民的解放这个价值关怀展开的,他们的研究具体涉及到农奴或封建依附农的解放与独立的、自由的小农阶级的诞生,农民阶级的内部分化和小农的贫困化,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关系等问题。他们认为资产阶级革命或者说民主主义革命是解放农奴或依附农并产生自由的、独立的小农阶级的主要途径。但他们在指出小农阶级的形成为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社会基础的同时,也辩证地指出了农民在实现民主政治目标中的作用。

除此之外,马克思还分析了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关系,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他们分析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异同,奠定了工农联盟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农民阶级中不同阶层的政治态度和倾向,明确了工农联盟的具体内涵;提出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或政府为巩固工农联盟所应采取的农民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政策设想。如在基本原则方面,提出深入农村,充分了解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维护农民的利益,并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农村居民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提出恰当的农民问题纲领,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应当遵循自愿和示范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政策设想方面也包括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农业的社会化经营;通过没收或赎买等方式实现土地集体所有制,并最终过渡到土地国有制;关于未来社会经济组织形式,他们主张采取合作社的形式,把合作生产作为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的中间环节,至于合作社的形式,则主张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等等。关于工农联盟的发展趋势,他们认为将逐步变为城市工业工人和农村农业工人的联盟,而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和差别将消灭。

另有学者强调列宁和斯大林在农民问题上关注的主要是土地问题、对小农的社会主义改造、工农联盟及社会主义国家对农民的政策等。他们都认识到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但列宁主张土地国有制,而斯大林则赞成无条件分配土地的纲领。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列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认识到应该重视小生产经济的经济特点和重要性,并提出了走合作化这一生产形式。他们在充分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中农问题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工人阶级政党及其国家应维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其积极性。

三、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方法问题

有学者针对马克思文本解读原则与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只有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再现马克思的心路历程,同时注意明晰和把握相关矛盾关系,才是解读马克思文本以获取其本真思想的有效途径。

另有学者指出读原著澄清误解的几点做法:第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自身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理解他们的思想,而不要用后人或别人的思想去解读,因为后人或他人的思想很可能成为一面棱镜,通过它的折射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中的思想变形。第二,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来解读他们原著中的哲学思想,而不要根据后来变化了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用后来的实践及其需要来解读。第三,要系统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把他们不同时期著作中的思想有机联系起来加以思考,而不要只读他们某一时期的某些著作,或把他们在不同时期的著作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第四,对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进行比较研究,既看到他们思想之间相同的一面,又看到他们思想之间的差别,把这些有差别的思想看作是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排斥的,更不要把他们的思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标签:;  ;  ;  ;  ;  ;  ;  ;  ;  ;  ;  ;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若干观点研究综述_世界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