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与汉族的形成_汉朝论文

汉人与汉族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族论文,汉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刘邦初受封为汉中王,后改汉王,最后统一天下,建立了强大的汉朝大帝国,为华夏族为骨干的政权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后裔陆续建立了东汉帝国和蜀汉、刘宋、后汉、北汉、南汉等封建王朝,还有刘福通、刘千斤等显赫农民起义领袖。西汉帝国的建立,经历了文景之治达百余年的休养生息,于是汉武帝开拓西域,东并朝鲜,南收南越,西通西南夷及掸人,北逐匈奴,成为东半球第一大强国。汉帝国以华夏族为主体民族,并吸收了周边各民族和列国人民,融合成为一个人数庞大的族团——汉民族于是宣告形成。汉民族的诞生,具有朝气蓬勃,发愤图强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一个新型的汉人群体便长盛不衰。至今全世界每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个是汉人,讲汉语,写汉文,用汉俗,以至盛行一句名言:“海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有汉人的足迹。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炎黄文化。”海内外华人都以自己的根在中国大陆为荣。现在中华民族已逐渐向华族、华人、华裔的形成演进,汉族也是中华民族群体中的主干,人口几乎占94%以上。到21世纪初,汉族与其他兄弟民族(根源也是同祖共宗的)所构成的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华裔),将为完成向“华人”、“华族”的形成做出伟大的贡献。

一、汉人名称

贾敬颜《“汉人”考》[1]说:顾名思义,汉人之称来源于汉朝,但汉朝的人并不被称为汉人,而被称为秦人。其证有四:

(一)《史记·大宛列传》: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案:《汉书·李广利传》在抄录这段文字时,只将“秦人”改为“汉人”,余如故。可见秦人与汉人相等。这里的汉人乃汉朝之人。

(二)《汉书·匈奴传》:“于是卫律为单于谋,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与秦人守之。”颜师古注:“秦时有人亡入匈奴者,今其子孙尚号秦人。”案:有此可能性。匈奴称秦人后裔仍为秦人,连累而称汉朝之人为秦人,道理上说得通。

(三)《汉书·西域传》武帝征和四年下轮台之诏罪己,引军侯弘上书:“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师古注:“谓中国人为秦人,习故言也。”案:宋人马永卿《嬾真子》卷一“中国为汉”条,据此传为说,引申曰:“故今夷狄谓中国为汉,亦由是也。”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于此年此纪事之后发挥说:“据汉时匈奴谓中国为秦人,至唐及国朝则谓中国为汉,如汉人、汉儿之类,皆习故而言。”此说与颜说、马说是一致的。

(四)永寿八年石刻《刘平国治□(函)谷关颂》:“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以七月二十六日发家,从秦人孟伯山、狄虎贲、赵当卑、万□羌、石当卑、程阿羌等六人共来作□□□□谷关。”王国维考此刻石,即引上列《大宛》、《匈奴》、《西域》三传以证秦人即汉人。[2]

值得注意的倒是东汉时已有“汉人”之称,其义为“汉朝之人”。《后汉书·耿恭传》称车师王国后王夫人“先世汉人”。《西域传》有汉人韩融。《南匈奴传》既有汉人郭衡,又称:“永初三年夏,汉人韩琮随南单于入朝。”《乌桓鲜卑传》:汉人逋逃为鲜卑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此蔡邕奏议之文,参《通鉴》卷五十七。同传建安十一年纪事,“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余万户”。《通鉴》卷六十五乃改换此句作:“乌桓乘天下大乱,略有汉民十余万户”。这许多处的“汉人”或“汉民”,均谓汉朝之人也。

李慈铭《桃华圣解庵日记》辛集第二集光绪四年二月二十日载:汉人名称,中国人别称汉人起于魏末。北齐高氏……及执魏政,其姻戚同起者,如娄昭、尉景、刘贵等,皆非中国种族,遂目中原人为汉人。如《文宣皇后李氏传》云:“帝将建中宫,高隆之,高德正言,汉妇人不可为天下母。”以李后为赵郡李希宗女也。《杨愔传》:“太皇太后曰:‘岂可使我母子受汉老妪斟酌?……’”以时愔等议,欲处娄于北宫,政归李后,故娄后为此言也。《废帝纪》云:“文宣每言太子得汉家性质。”以废帝李后所生也。《愔传》:“废帝曰:‘天子亦不敢与叔借,岂敢惜此汉辈?……’”指愔及燕子献、宋钦道、郑子默也。《斛律金传》:“神武重其古质,每戒文裹曰:‘尔所使多汉,有谗此人者,勿信之。’”《北齐书·高昂传》:“高祖曰:‘高都督纯将汉兵,恐不济事,今当割鲜卑兵千余人,共相参杂,……’”《高德政传》:“显祖谓群臣曰:‘高德政常言宜用汉人(按《北史》无“人”字)除鲜卑,此即合死,……’”《北史·高昂传》:“刘贵与昂坐,外白治河役夫多溺死,贵曰:‘一钱价汉’随之死!’昂怒,拔刀砍贵。”《薛修义传》:“斛律金曰:‘还仰汉小儿守,收家口为质,……’”此类甚多,皆分别汉人之始。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云:“一钱汉,温公以意易之,言汉人不值钱也。自刘、石凭陵以来,汉人仰食于胡者众,基为人蔑视固宜。《辍耕录》八,言今人谓贱大夫曰汉子。按北齐魏恺自散骑常侍迁青州刺史,固辞,文宣帝大怒曰:‘何物汉子,与官不就!’此《辍耕录》引《北史·魏恺传》文也,说本《老学庵笔记》三。北齐贱视汉人史料比他史特多,其甚者至詈汉为狗汉、贼汉,见《韩凤传》。且不独詈汉人然,如和士开本西域商胡,《琅琊王俨传》:俨既杀士开,斛律光曰:‘天子弟杀一汉,何所苦!’是以胡为汉也。源师本出鲜卑,《高阿那肱传》斥之为‘汉儿’,是以鲜卑为汉也。盖‘汉’之一字,始以骂汉,后乃泛以骂人,不专属于汉矣。”

后来称男子为汉子,如常言说“男子汉大丈夫”,“汉子”,“大汉”,《福惠全书·刑名部·人命上·疑狱》:“叫他汉子来,交与他,凭他去罢。”《询刍录》云:“汉武征匈奴二十余年,马畜孕重,堕殒疲极。闻汉兵,莫不畏者,称为汉儿,又曰好汉。自后遂为男子之称。”则汉儿即汉子,早起于汉武帝时,当时汉朝强大,汉人也被尊贵,故常称汉人为好汉。

又称丈夫为汉子,《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偏你会那等轻狂百势,大清早辰,刁蹬着汉子,请太医看。”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姑不与若争,汝汉子来矣。”

又作男子之称,《水浒传》第四回:“只见远远一个汉子挑着一付担桶,唱上山来。”也有将男子汉连在一起者,如孙仲章《勘头令》第一折:“他是个妇人家,你是个男子汉。”沙叶新有剧本《寻找男子汉》。《西游记》第一回:“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周立波《暴风骤雨》:“萧队长打算去串门,走出小学校,瞅见一个中年汉子在道路在道旁井台上打水。”

又称干力气活的壮汉为夯汉,《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又有硬汉、铁汉、倔汉、猛汉、蛮汉、肥汉等名称。贫穷的男子则叫作穷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曹州有一个穷汉,叫做贾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称人之夫和老男子叫做老汉,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你那红军老汉跑得没影踪,活活守寡,我心里不安生。”《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答道“这园是老汉的性命,如何舍得卖?”鲁迅《伪自由书·新药》:“最后来了一名医,开出神方道:壮汉若干名。”还有懒汉、病汉、呆汉、傻汉、淫汉、赌汉、糊涂汉、野汉子等等,都系指各种类型的男子。至今汉子已成了男子的通用词。

而汉人之女则称汉女,早在汉代已有此称,《汉书·匈奴传》:“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今欲与汉闿大关,取汉女为妻,岁给遗我蘖酒万石,稷米五千斛,杂缯万匹,它如故约,则边不相盗矣。’”

东晋及北朝时,五胡内迁中原,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代、北魏、东魏、西魏,逐渐入于汉人。直至元初,公元1221年丘处机去西域,在伊犁河东的阿里马城仍听见“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汉人也”的赞赏。[3]考其来源,乃出自“拓跋”一词。[4]这一称呼,至晚延用到察哈台汗国时期。[5]

辽朝时政制即设南北二衙门,南衙管理汉人,北衙管理契丹及奚、鞑靼等北方诸民族。《旧五代史·张砺传》:砺始陷契丹,南归为追骑所获,契丹主怒其背叛,砺曰:“砺,汉人也,衣服饮食与此不同,生不如死,请速就刃!”(《契丹国志·张砺传》本此)《辽史·太宗纪下》及《刑法志》有“治渤海人一依汉法。”

《金史·张亨传》:“世宗谓宰臣:‘汉人三品以上官常少得人,如张亨近令补外,颇为众议所归,……’”又《贺扬庭传》:“世宗喜其刚果,谓扬庭曰:‘南人矿直敢为,汉人性奸,临事多避难。异时南人不习词赋,故中第者少,近年河南、山东人中第者多,殆胜汉人为官。’”

元时将人分为四等,曰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辍耕录》载有八种汉人,其中竹固歹即《至元译语》的“札忽歹”,义为“汉儿”。《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一年八月定拟军官格例,以“女直、契丹同汉人。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直生长汉地,同汉人。”

宋、元诗多有写汉人、汉儿,如汪元量《湖州歌》“汉人歌罢楚人歌”,“汉人犹惧夏爹爹”。《幽州歌》“汉儿辫发笼毡笠”。《淮安水驿诗》以“汉儿”与“越儿”相对称。

西辽德宗,被西域各国尊为“桃花石大汗”。喀喇汗王朝哈桑·本·苏莱曼被尊称为“桃花石·博格拉汗”。前西喀喇汗王朝苏莱曼·本·达乌德,立为卡迪尔汗,被尊为“桃花石汗”。伊卜拉欣·本·苏莱曼称为“桃花石·博格拉汗”。伊卜拉欣·本·穆罕默德称为“桃花石汗”。后西喀喇汗王朝马斯乌德·本·阿里称为“克雷奇·桃花石汗”。这些由华北西迁而立国于中亚的契丹人、回纥人都以称“桃花石汗”为光荣,意即中国皇帝和汉人皇帝。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八十七“好汉”条:《新(唐书)·张柬之传》:“武后谓狄仁杰曰:‘安得一奇士用之?’仁杰曰:‘……荆州长吏张柬之,宰相才也。’”旧入此事《仁杰传》,“奇士”作“好汉”。《能改斋漫录》第六卷《事实篇》引东坡诗云:“人间一好汉,谁似张长吏。”谓男子为汉,唐已有之。玄宗谓吉温为“不良汉”,见《旧(唐)书·酷吏·(吉)温传》。刘蒉为杨嗣复门生,对策时,仇士良谓嗣复曰:“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见《玉泉子》。郑愔骂选人为痴汉,见张鷟《朝野佥载》第四卷是也。

武后要一好汉,其事亦见刘肃《大唐新语·举贤篇》。《旧五代史·韦说传》,称郭崇韬为“郭汉子”,则含有鲁莽刚烈之意。班固文:“扬大汉之天声”,尊汉朝者。《辍耕录》卷一“大汉”条:“国朝镇殿将军募选身躯长大异常者充,凡有所请给,名曰‘大汉衣粮’。年过五十,方许出官。”卷八“汉子”条:今人谓贱丈夫曰汉子。又引段成式《庐陵官下记》:“韦令去西蜀时,彭州刺史被县令密论诉,韦前期勘知,屈刺史诣府陈谢;及回日,诸县令悉远迎,所诉者为首,大言曰:‘使君今日可谓朱研益丹矣。’刺史笑曰:“则公便自研朱汉子也。’”岳珂《桯史》:“淳熙时,姑苏有民家姓唐,兄与妹身长丈余,里人称为唐大汉。”《北史·齐文宣帝纪》:“曾有典御丞李集,面谏:‘比帝有甚于杰、纣。’帝令缚置流中,……如此数四,集对如初。帝大笑曰:‘天下有如此痴汉,方知龙逢、比干非是俊物。’”

元曲多言“汉子”。《牡丹亭·寇问》:“禀大王,拿的个南朝汉子在此。”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民风记》:明代北京土语:主人称雇工曰“汉每”。每即们,至今冀南方言犹以“汉们”称成年男子。又叫农民为“庄稼汉”,称猾头为“刁汉”、“痞汉”。

清代秘密会社称帮派之一为“汉流”,又称“汉留”。意为汉人之流,以反抗清朝统治。戴魏光《洪门史》说:“汉留之义云何?自其字义言之,汉族遗留之谓也。”实也含有汉民族主义的强烈思想意识,一直在民间流传,散布很广。

二、汉族名称

吕振羽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作汉族。”[6]吕思勉说:“汉族之称,起于刘邦有天下之后。”[7]这个论点无疑是正确的。江应梁主编的《中国民族史》说:汉王朝的建立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也使华夏民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大一统的观念是汉民族意识的主要特点之一。汉代的思想家发挥先秦追求统一的观念说,《春秋》把大一统者当作首要的大事,因为天地之常道,古今之通义。“大一统”成为立国的指导思想,也成为汉民族自身稳定和发展的根本原则。在“大一统”观念的指导下,汉族居于中央,少数民族分居四边,也就是四裔。四裔就是“夷狄之总名”,不再把四互所居的地方看成“外国”,而是中国的边疆。……不再强调华夷差别,而宣扬天下一家,各民族是兄弟的理想,这正是“大一统”观念下,汉民族意识的新特点。[8]这些论证是非常精辟而实当的。

田继周说:“汉族之称始于汉朝。这一族体在先秦时称夏或华夏。……秦灭六国,统一‘诸夏’,夏族又因秦朝的建立而称为秦人。但因秦朝存时甚短,影响有限,秦人之称没能成为夏族的固定和普遍的名称。汉朝的建立和由于它前后存在了四百多年,在我国历史上和民族关系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循贯例因朝代而名的汉人、汉族,便逐步代替了夏或华夏之称,成为这一族体固定的和普遍的称谓。汉这个族称产生和逐步代替夏称,有一个长期过程。它产生于汉,经过魏晋南北朝,到了隋唐,才比较固定了,才比较普遍地代替了夏称。[9]这可说是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徐舜杰说:“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西域各国就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四百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总而言之,汉朝之名自汉王朝始称。”[10]论证允当。

范文澜说:作为中国稳定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过程,完成于秦汉之际。[11]汉族的形成过程经历了数千年之久。秦朝国祚短暂,汉承秦制,断续推进汉民族的形成过程。汉初,完全因袭秦朝历法和服装样式颜色。至汉武帝时,北逐匈奴,西通西域、征西羌,东迁瓯越之民处江淮间,南平南越、定西南夷,进一步发展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又尊崇儒术,把儒家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推广到全国各地,形成共同的生活习俗。修太初历,用夏正建寅,以正月为岁首。以后,又改变衣服的颜色,以黄色为尊贵,定宗庙百官之仪。历两汉400余年的发展,一个统一、稳定、人数众多的汉族开始著称于世。东汉载籍中始见“汉人”一词(《后汉书·西羌传》:“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其意与今之所谓“汉族”或“汉民族”相同。[12]

李志敏认为:萧子显《南齐书》已多处记述有“汉语”和“汉人”诸辞。《南齐书·魏虏传》曰:“诸曹府有仓库,悉置比官,皆使通汉语,以为传译。”又曰:“初佛狸母是汉人,为木未所杀,佛狸以乳母为太后。”同书《芮芮传》又曰:“宋世其国相,希利垔解星算数术,通胡汉语。”萧子显为齐梁间人,其中“汉人”、“汉语”诸辞,当是南齐朝久已流行的成语。与《南齐书》同时的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亦有关于“胡汉译言”的记述。《水经注》曰:“吐京即土军,胡汉译言,言有讹变。”袁宏《后汉纪》:“其精进者,号曰沙门,汉言息心,盖息心去欲,而归无为也。”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篇》:“高坐道人,不作汉语,或问此意,简文曰:以简应对之烦。”“汉语”一辞是与汉族名号关联着的辞汇,“汉族”当然是“汉族人语言”这个复合辞的简语辞,所以汉族名号当起源于东晋时期。《南史·杜骥传》中说:骥“尝侍宋文帝,言及史籍,上曰:金日忠孝纯洁,汉人莫及。”金日本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流,宋文帝说“汉人莫及”当是从族属意义上说的,意思说“汉族人莫及”。如果这个认识不错,那末据此可以认定汉族名号在南北朝初期已存在了。[13]按汉人之名既据以上所说,早已起于汉朝,那么,汉人的族类已早划分了,则汉族之名亦必早形成于汉武帝时代了。

三、融入汉族中的各个民族

汉族是由炎帝、黄帝、太昊、少昊四大系融合而成华夏族,由华夏族各支所建立的夏、商、周、秦汉而形成汉族。其中族系浩繁,仅周文王时即有一千三百多个诸侯、部落,实即是众多的族系、支族,广泛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上古氏族社会,崇拜大自然的图腾,故伏羲氏、女娲氏以风为姓。有氏以、乔、桥为姓,是以虫为图腾。当母系社会开始瓦解而进入父系社会的交替时期,炎帝生于姜水,黄帝生于姬水,分别以姬、姜为姓。有虞氏以驺虞为图腾,以妫为姓,其支族帝舜、有象氏分别以姚、象为氏。黄帝的支族夏禹以姒为氏。黄帝廿五子,分为十二姓:酉、祁、滕、箴、任(妊)、荀(苟)、僖(厘)、姞、儇、依(衣)。黄帝之妃方雷氏,其支族为方姓、雷姓。黄帝因以熊为图腾,故称有熊氏,曾率领熊、虎、罴、貔、貅、貙六族打败炎帝族蚩尤氏。

而伏羲氏之时,人为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无怀氏、阴康氏、朱襄氏、容成氏、轩辕氏、钜灵氏、句强氏、谁明氏、涿光氏、鉤阵氏、黄神氏、犁灵氏、大鉤氏、鬼鉤氏、弇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盖盈氏、大敦氏、云阳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东户氏、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豕韦氏、遂人氏、史皇氏、中皇氏(中黄氏)、昆连氏(厘连氏、厘蓄氏)、少典氏等,到唐、虞时几乎都已加入了华夏部落大联盟,而形成唐、虞国家。

而伏羲氏之后,又分为伏氏、羲氏、希氏、戏氏、包氏、庖氏、氏、臾氏、颛臾氏、东氏、东方氏、东蒙氏、朐氏、须朐氏、宿氏、罔氏、虙氏、宓氏、密氏、服氏、郝氏、郝骨氏。伏羲氏又称太昊氏,其妹女娲氏又称女皇氏、娲氏,兄妹结成夫妇,另为云姓。

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本是双胞族,亦即兄弟之族,长达三千年的姬、姜互婚关系,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炎帝族时有共工氏、庆氏、器氏、逢氏、巨氏、鼓氏、殳氏、延氏、氏、氐氏、齐氏、句龙氏、句氏、垂氏、夸父氏、信氏、伯夷氏、噎氏、吕、申、谢、许、谯、岳、苴、苴人、隗、狄、落、皋落、戎、戎子、潞、路、露、路中、甲、榆、纪、、甘、向、州、淳、列、赖、封、汲、伊、厉、舟、薄、隋、竹(竺)、孤、孤竹、墨、墨台、默怡、台、伊秩、耆、伊耆、伊祈、尹、阿、衡、衡伯、章、巂、郱、裂、淳于、神、农、巫、灵、夸、烈、药、山、邹屠、节、孤泉、蚩尤、蚩氏等。

黄帝族系最为繁衍,有帝鸿、帝休、帝魁、帝喾、帝颛顼、帝挚、帝尧,支族有吾融、卞、白犬、张、采、左人、夷豉、舒、洛、昌、终、泉、卑、契、禺、禺强、薛、蘖、且、奚、嵇、执、挚、畴、祝、伾、丕、邳、、阚、允、光、偪、虽、济、资、虔、刘、郦、蓟、轩、监、鸿、洪、缙云、缙、驩、兜、瞒、驩、曼、、蛮、防风、长狄、漆、危等。其支族少昊氏,又叫青阳氏,后分为有缗、倍氏、允、鄀、蓐、辱、巳氏、格氏、戎氏、戎州。另一支族为嬴氏、偃氏,其后分为州、绞、、轸、皖、参、会、阮、棐、鬲、郾、止、舒、舒庸、舒龙、舒蓼、舒鲍、舒鸠、舒龚、六、甄、鸟俗、路俗、秦、江、黄、梁、运、奄、薄姑、亳、郯、钟离、裘、不羹、解、飞廉、徐、虫、取虑、复、白、时、弦、兹、蒲、谭、寘、谷、潜、兖、蔑、赵、英、耿、葛等氏。

帝颛顼之后,分为陆终之河的速谓“祝融八姓”,即巳、樊、顾、温、苏、昆吾、董、飂、豢龙、鬷夷、彭、诸稽、防、秃、妘、、郐、、偪阳、鄢、鄅、夷、安、曹、邾、莒、儿、邹、斟、斟寻、斟灌、、楚、罗、夔、鄂、越章、賨、濮、敖、句曹、滇、麋。陆终之伯父黎之后为黎、程。

有虞之后,分为陈、庐、归、有、何、遂、饶、句芒。帝尧之后分为房、丹、刘、陶、唐、杜。又有后羿、有穷、戈、过。

夏之后分为杞、娄、褒、越、越裳、骆越、瓯越、瓯隑、西瓯、且瓯、产里、九菌、损子、供人、禽人、苍吾、扬越、干越、桂、目深、海癸、稽余、北带、僕句、崇、虹、卒、长子、观、扈、莘、巢、鄫、瓯余、姑蔑、会稽、涂山、东瓯、东越、句余、姑于、句章、瓯邓、诸稽、冥、彤、男、费、弋、荤粥、流黄等。

商之后分为比、邶、宋、箕、鲜于、朝鲜、桐、萧、戴、聊、邓、权、御、优、荡、艾、宛、苑、番、锡、署、梅、髦、铁、雀、渔、瓦、菜、饥、索、京、鲜虞、条等。商代甲骨文上尚有龙方、土方、沚方、危方、凤方、我、蒙、林、人方、马方、辰方、鬼方、翼、盂方、井方、有易、凡、儿、相、冓、眉、敏、鼠、、姪、姓、惠、刀方、正、祭、若、厚、鸡、韦、万、麦、牟、猷、丰、鄂、羌方、良、我、义、苦方、甾方、渑、攸、雍、沫、龚、羊、桑、旁、乐、栗、旧、高、肃、宇、湔等。

周之后分为岐、鲁、曹、蔡、管、晋、霍、康、原、毛、茅、聃、卫、邢、燕、召、毕、邦、沈、胡、道、滑、芮、虞、虢、吴、随、郑、韩、魏、贾、焦、杨、阎、蒋、息、养、项、单、邺、巩、豳、岑、东虢、南虢、北虢、小虢、、郜、荀、冯、潘、于、冀、胙、茅、訾、中山、巴、詹、阳、极、顿、载等国。又有肥、鼓、利、通、果、瞿、开、穰、柏、补、代、习、俞、茄、沮、白狄、赤狄、犬戎等国。

至秦汉时,又有楼烦、林胡、白羊、匈奴、北狄、交趾、掸、标、昆明、且兰、夜郎、句町、乌孙、塞种、大月氏、扶余、高句骊、朝鲜、貊、乌桓、鲜卑、东胡、原戎、绵诸戎、义渠、邦戎、大宛、焉耆、危须、尉黎、鄯善、漏卧、姑师、车师、莎车、蒲类、乌贪訾离、婼羌、且末、楼兰、小宛、精绝、戎卢、扦弥、渠勒、于阗、皮山、龟兹、姑墨、乌秅、子合、县度、难兜、西夜、依耐、无雷、疏勒、捐毒、罽宾、大夏、乌弋山离、安息、小月氏、康居、奄蔡、桃槐、休循、尉头、温宿、乌垒、渠犁、卑陆、郁立师、单恒、且弥、劫国、狐胡、山国、去胡来、赤水羌、浑窳、屈射、丁令、隔昆、新、靡莫、巂、邛都、笮都、徙、冉、桐师、白马、犍为、牂柯、姑缯、廉头、同并、谈指、越巂、辰韩、马韩、弁朝、沃诅、任那等部落国家,大多收入汉朝版图,或成为朝贡国、附属国,其人民亦有迁入内地,成为汉民族的一员,而汉人也有因多种原因而迁往边地,而融入周边各族者。自炎黄时代直至汉代三千多年的分出、融入;又分出,又融入;再分出,再融入的反复过程中,汉族成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终于构成了汉帝国最兴盛的人口,达六千余万人,成为当时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多的民族。

注释:

[1]贾敬颜:《“汉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又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

[2]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

[3]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

[4]伯希和:《支那名称之起源》,汉译文见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

[5]伯希和:《马可波罗游记注释》。

[6]吕振羽:《中国民族史》第19页。三联书店1950年8月第1版。

[7]吕思勉:《中国民族史》第6页。中冠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8]江应梁主编:《中国民族史》上册第106、107页。民族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9]田继周:《夏族的形成及更名汉族》,载《国际汉民族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10]徐杰舜:《中国民族史新编》第61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11]范文澜:《自秦汉起中国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载《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集》。三联出版社1957年第1版。

[12]田晓岫:《汉族》,载《中华民族》。华夏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13]李志敏:《“汉族”名号起源考》,载《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3期。

标签:;  ;  ;  ;  ;  ;  ;  ;  ;  ;  ;  ;  

汉族与汉族的形成_汉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