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宗旨,通过全面的施工过程质量管理,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施工管理;技术控制;保护成品
影响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只有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采用有效的措施,消除施工中的质量隐患,才能实现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质量目标,并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使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一、技术交底
按照工程重要程度,单位工程开工前,应由企业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面的技术交底。工程复杂、工期长的工程可按基础、结构、装修几个阶段分别组织技术交底。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参加该项目施工的所有班组和配合工种进行交底。
交底内容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通过交底明确对轴线、尺寸、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材料规格及配合比等要求,明确工序搭接、工种配合、施工方法、进度等施工安排,明确质量、安全、节约措施。交底的形式除书面、口头外,必要时可采用样板、示范操作等。
二、测量控制
1、工程施工前,对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参考标高等的测量控制点应做好复核工作,经审核批准后,才能据此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并以此为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进行定位测量、基础施工测量、皮数杆检测、楼层轴线检测、楼层间高层传递检测等。
2、高层建筑的场地控制测量、基础以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与一般民用建筑测量相同,应特别重视建筑物垂直度及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的检测。对高层建筑垂直度的偏差必须严格控制,不得超过规定的要求。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定期进行沉降变形观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
三、施工人员、材料、机械控制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同时,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澈励的有机结合,靠培训和优选。
(二)把好材料的质量关
1、要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的采购、加工、运输、贮存建立管理制度,可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避免材料损失、变质,按质、按量、按期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
2、对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要按型号、品种,分区堆放,予以标识。
3、加强材料检查验收。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确保质量;凡未经检验和已经验证为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工程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4、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材料质量抽样应按规定的部位、数量及采选的操作要求进行。材料质量的检验项目分为一般试验项目和其他试验项目,一般项目即通常进行的试验项目,其他试验项目是根据需要而进行的试验项目。材料质量检验方法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合理使用机械设备
1、注意机械配套:机械配套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一个工种的全部过程和环节配套,如混凝土工程,搅拌要做到上料、称量、搅拌与出料的所有过程配套,运输要做到水平运输、垂直运输与布料的各过程以及浇灌、振捣各环节都机械化且配套;其二,是主导机械与辅助机械在规格、数量和生产能力上配套,如挖土机的斗容量要与运土汽车的载重量和数量相配套。施工机械如能合理配备、配套使用,就能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进行操作,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 制度。要合理划分施工段,组织好机械设备的流水施工。当一个项目有多个单位工程时,应使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流水,减少进出场时间和装卸费用。搞好机械设备的综合利用,尽量做到一机多用,充分发挥其效率。要使现场环境、施工平面布置适合机械作业要求,为机械设备的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四、环境控制
(一)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需要对工程技术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工程地质方面要摸清建设地区的钻孔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土壤试验报告;水文地质方面要摸清建设地区全年不同季节的地下水位变化、流向及水的化学成分,以及附近河流和洪水情况等;气象方面要了解建设地区的气温、风速、风向、降雨量、冬雨季月份等。
(二)工程管理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等。上述各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正常运行,能够保证项目各项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也是搞好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
(三)劳动环境:劳动环境包括劳动组织、劳动工具、劳动保护与安全施工等。劳动组织的基础是分工和协作,分工得当既有利于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又便于劳动力的组织与运用;协作最基本的问题是配套,即各工种和不同等级工人之间互相匹配,从而避免停工窝工,获得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五、工序控制
工序是产品制造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工序质量是指工序过程的质量。对于现场工人来说,工作质量通常表现为工序质量,一般地说,工序质量是指工序的成果符合设计、工艺(技术标准)要求的程序。人、机器、原材料、方法、环境等五种因素对工程质量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测得的工序特性数据是有波动的,产生波动的原因有两种,因此,波动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操作人员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按照工艺标准去做,可是不同的产品却存在着波动。这种波动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不能控制,在科学上是由无数类似的原因引起的,所以称为偶然因素,如构件允许范围内的尺寸误差、季节气候的变化、机具的正常磨损等。另一类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异常现象,如不遵守工艺标准,违反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仪器、仪表失灵等,这类因素称为异常因素。这类因素经有关人员共同努力,在技术上是可以避免的。工序管理就是去分析和发现影响施工中每道工序质量的这两类因素中影响质量的异常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这些因素被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从而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管理的实质是工序质量控制,即使工序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工序质量控制是为把工序质量的波动限制在要求的界限内所进行的质量控制活动。工序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具体地说工序质量控制是使工序质量的波动处于允许的范围之内,一旦超出允许范围,立即对影响工序质量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问题,采取必要的组织、技术措施,对工序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之保证在允许范围内。工序质量控制的实质是对工序因素的控制,特别是对主导因素的控制。所以,工序质量控制的核心是管理因素,而不是管理结果。
六、成品保护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某些部位已完成,而其他部位还正在施工,如果对已完成部位或成品,不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保护,就会造成损伤,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和拖延工期,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损伤难以恢复原状,而成为永久性的缺陷。
加强成品保护,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成品保护意识。其次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成品保护的措施包括:
1、提前保护,防止对成品的污染及损伤。如外檐水刷石大角或柱子要立板固定保护;为了防止清水墙面污染,在相应部位提前钉上塑料布或纸板。
2、进行包裹,防止对成品的污染及损伤。如在喷浆前对电气开关、插座、灯具等设备进行包裹;铝合金门窗应用塑料布包扎。
3、表面覆盖,防止堵塞、损伤。如高级水磨石地面或大理石地面完成后,应用苫布覆盖;落水口、排水管安好后加覆盖,以防堵塞。
4、局部封闭。如室内塑料墙纸、木地板油漆完成后,应立即锁门封闭;屋面防水完成后,应封闭上屋面的楼梯门或出人口。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的主要手段。
因此,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必须重视施工过程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按施工规范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保证工程质量。
论文作者:王国新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3
标签:工序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因素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