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干预观察论文_亓雪云,韩丽苹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符山中心卫生院 261055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究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好转、临床反复、临床恶化等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与控制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干预

急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因为急性心脏病变导致心排血量过度降低导致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的症状[1]。在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比较常见,其具有病情凶险、发展快速、发病突然等特点。对其进行早期诊治,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分析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干预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分层于47~85岁,平均年龄为(67.85±5.8)岁;对比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分层于46~86岁,平均年龄为(68.85±5.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包含用药指导、给予治疗、饮食指导等内容,而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其内容为:首先在接诊时候可以采用轮椅使患者保持坐位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也可以降低患者的耗氧量,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其次在给患者建立的静脉通路时可以使用容易保留固定的留置针,这样可以减少穿刺的次数,从而减少患者的疼痛。同时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护理人员也需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引导,通过有效的沟通减少缓解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后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和出院时要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内容以及预防方法,从而巩固治疗效果。

1.3评定标准[2]

根据两组患者病情临床好转、临床反复、临床恶化等情况来评定实施常规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结果的数据输入SPSS22.2软件包,采用统计学分析数据,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数(%)、例数(n)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组的临床好转、临床反复、临床恶化显著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卫生宣教、心理调适、专业技能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在在抢救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保操作娴熟、动作敏捷、分秒必争,才能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3]。由于急性左心衰竭的病情比较复杂,常伴随着许多并发症,提高了诊断及治疗的难度[4]。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责任心,对患者实施及时的治疗措施与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并且要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以防发展为急性肺水肿,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经过研究可知,在实施抢救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临床好转、临床反复、临床恶化显著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从而说明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与控制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茂琼.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发冠心病60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02):177-179

[2]张晓丽,刘惠.探讨维持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学报.2010,31(18)2979

[3]赵永兰,李晓玲,汪小英,黄晓兰.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0(09):61-62

[4]袁静.急性左心衰的诱因分析及护理措施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24):63-64

[5]陈霞,顾红红.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急性左心衰并发的护理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9):144

论文作者:亓雪云,韩丽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干预观察论文_亓雪云,韩丽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