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探讨品管管理活动在提高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开展该活动前组织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剖析本科室现存的管理缺陷。并通过问卷调查实施前后120例住院患者(实施前后各60例)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的以及自我评价情况(管理依从性、专业技能及责任意识)。结果:实施后护士自我评价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除责任意识P<0.01,其余项目均为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90.00%)高于实施前(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实施前(P<0.01),“不满意”例数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提高护士素质在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较高,不仅也提升自身水平,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儿科护理管理质量,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 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儿科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321-02
品质管理圈 也称品管圈,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是借助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的方法,由同一现场的人员,自觉自发地为质量管理组成小组,在自我启发及相互启发的原则下,以全员参加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相互商讨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应用品管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服务质量改善之目标[1]。
随着医学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不断地提高,对我们护理质量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儿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交流障碍,家长要求高,护理工作量大,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较高,因此提高儿科护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加强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特别是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是儿科病房管理的核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作者所在科室开放床位55张,执业护士10人。均为女性全科护士,年龄21~43岁,平均(23.5±4.3)岁;护龄情况:职称情况: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5人;学历情况:本科8人,大专2人。
1.2 方法
1.2.1剖析现状,选定问题 针对本科室存在的管理缺陷进行分析,找出需要进行整改的主要方面:如平时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监管和督查,护士对集体事务参与性不强,各级护士完成的护理知识和工作能力参差不一,对患者质量安全管理力度不够,人员使用不合理,满意度调查力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未做到人尽其用,护理人员相关理论知识缺乏,特别是专科知识深度不够,部分护理操作不规范不规范等。
1.2.2 QCC理相关知识学习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知识,使全体护士对使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其内涵,并掌握其工作方法。重点在于传达观念和开导思路,让全科人员清晰了解开展此活动的意义所在。首先进行全员培训,然后分别对品管圈组员进行个别培训,并结合演练,边学边操作,快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对组员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的测试,对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及管理意识等方面的考核[3]。
1.2.3成立“品管圈”小组 经梳理,成立了多个品管组,即:⑴护理教学和继续教育小组(含低年资护士带教及实习生带教);⑵沟通协调小组(含健康教育);⑶药品器械管理小组(含急救药品器械管理);⑷病房护理和质量控制小组;⑸消毒隔离组院感染管理;⑹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含医疗安全及其他公共安全);(7)护理文件书写小组。根据每位护士特点、爱好、专长,选择相应的品管小组,原则上是以强带弱,每组3~4人,选定组长[4]。
1.2.4.1拟定计划 护士长布置出各个品管圈的大目标,各组分头组织讨论,拟出各组成员职责及分工,针对实际情况列出具体的工作计划,书面形式呈交护士长,护士长进行补充和修订。
1.2.4.2实施计划 形成完善的计划书后,各品管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组长应经常对成员分管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护士长则不定期对组长工作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5]。
1.2.4.3汇总 要求各品管圈每月开会一次,及时将工作运行中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及反馈,并完善相关资料,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1.3 观察方法
并通过问卷调查实施前后的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120例住院患者(实施前后各60例)进行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情况调查,以及自我评价情况(责任意识、专业技能及管理依从性)。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算资料以均数±标准(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实施前(P<0.01),“不满意”例数少于实施前(P<0.05),施前(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实施前(P<0.01),“不满意”例数少于实施前(P<0.05),详见表1;实施后护士自我评价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除责任意识P<0.01,其余项目均为P<0.05,见表2。
表1 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情况(例)
注:与实施前比较,*P<0.01,#P<0.05*
3.讨论
3.1 品质管圈活动的目的是
(1)使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在现场发挥领导作用,操作人员发挥潜能[8]。(2)使全体员工具有品管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3)对品质管理体制虚心研究,体会QCC的真意,随时自我启发进而互相启发。(4)品管圈在单位管理体系上是重要的一环,在现场又是一个核心组织,由第一线的人员、组长为中心,透过成员的共同努力,(5)协助组长完成任务,达到目标。(6)改善的成果,向单位内外发表,并参观研习其它品管圈的活动,互相交换经验与心得。(7)加强圈员的互助,提高工作士气。(8)减少不良品质,提高品质水准。(9)贯彻并执行上级主管的指示。
3.2 儿科患者的病情重复杂多变,护理工作繁忙,潜在风险大,有的护士经验不足,风险意识薄弱,而患者的法律意识、保护意识增强。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1)患者因素 ①儿科疾病复杂多变,家属期望值较高,一旦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家属和患者就会与医生、护士产生矛盾。②少数患者家属文化水平低,存在交流障碍,不能理解医务人员交代的注意事项。③住院患者年龄小,不能和医生交流。
(2)护士因素
护士是护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集中体现护理水平和护理因素。各项治疗操作不规范,查对制度执行不严,低年资护士缺乏专科知识,技能、经验和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均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7]。
3.医疗费用因素医疗费用是每个患者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一旦病情发生变化,医疗费用增加,解释沟通不到位,易发生纠纷。
4.药品因素:如药物使用或配伍不当,急救药品用后未能及时补充等都可能造成不安全[5-6]。儿科患者常用的给药方法有静脉输液和口服给药,一旦出现用药错误,将产生严重后果,易引起纠纷。药物不按要求存放,也可造成不良后果。心电监护仪等仪器,仪器价格高,损坏时维修耗时长且影响使用,给工作带来不便,严重时影响抢救工作。消毒不严格,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3.3 实施使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后的护士素质水平较高,具体表现在责任意识,专业技能、管理依从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主要与本研究根据本科室的常见疾病进行护理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有关,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责任心的培养,因此实施后护士素质水平较高。住院患者对护士素质有较高的期望值,大部分患者家属期望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行术后护理[9] 。
3.4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护理质量的常用指标,尽管其可能有较强主观性,但在一定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成立“品管圈”组织,对活动前病房管理较差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再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更好地管理病房,提高护理素质,结果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加强责任心,提高了护士的病房管理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改善了病区环境,逐渐建立了一条品质管理的精品线,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患者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志芳,吴娟,钱红继,缪爱凤,陈丽华.应用品管圈对改善心儿科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4,(4):131-132.
[2] 杨秀娣.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保健,2013,(2):90-91.
[3]李惠.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J].现代保健,2013,(1):58-59.
[4] 马秋丽,李淑君.加强护理管理 提升院感防控水平.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89-90.<b.
[5]包丽芬.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64-65.
[6]邹蓉蓉.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9-60.
[7] 陈连珍.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5:231-232.
[8]马秋丽,李淑君.加强护理管理提升院感防控水平[J].现代保健,2013,(2):89-90.
[9]陈泽萍,余红春,王喜辉等.“品质圈”活动对提高护士疼痛评估技能的效果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6,04,:155-156.
论文作者:黄留娣,周文玉,冷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护士论文; 品管论文; 患者论文; 儿科论文; 病房论文; 例数论文; 较高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