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知识产权转移过程中的风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程中论文,知识产权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移过程中的风险是指:在高新技术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在产业化、商品化、资本化等转移过程中,由于受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导致技术创新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以及出现预期和实际变动差距的程度。风险的识别就是在知识产权转移过程中的风险事故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种类以及分析风险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寻找主要风险因素以及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进行风险研究,制定风险决策提供依据。
风险识别的程序
1、收集和分析原始资料。对于某一项高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转移活动,首先应收集与产权转移活动有关的项目资料,如谈判纪要、成果鉴定证书、有效的产权证书、市场调查报告等,为风险的识别提供依据。
2、召开专家风险分析会。通过有关专家的分析,了解产权转移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形成这些风险的因素,最终以风险逻辑树的形式表示出来。
3、风险识别技术分析。采用有关风险识别分析理论,对各风险因素对总风险的贡献大小确定主要风险源,同时确定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层次及相互关系。其目的是为下一步的风险测度及防范奠定基础。
4、风险识别的结果。确定风险源、风险种类和影响因素;描述风险症状,对风险事件的各种外在表现和前兆进行分析。
风险识别过程如图1所示。
风险识别的方法
(一)、确定风险因素——风险逻辑树分析法
风险逻辑树分析法是指通过收集资料和专家访谈,找出影响知识产权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将所有风险因素按逻辑分类进行排列。该方法的目的是通过逻辑排列方式对找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类整理,便于人们作进一步的风险研究。逻辑树分析法的具体做法如下:
图1:风险识别流程图
1、通过收集资料及专家调查分析,划分产权转移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以及各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通过专家访谈结合分析研究后,归纳出主要风险因素有;(1)成果不成熟,(2)配套技术跟不上,(3)标准不符和要求,(4)后续研发不足,(5)用户不了解新产品,(6)有替代品,(7)销售队伍建设滞后,(8)专利侵权,(9)市场仿造威胁,(10)合作对象选择不当,(11)产权手续不齐全,(12)人才流失带走成果。
2、利用风险逻辑树分析,对转移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按逻辑分类方法进行排列,以便进一步分析讨论。
对上述产权转移项目的风险因素分析逻辑树如图2:
(二)、确定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构矩阵法
结构矩阵法是在分析出风险的各种影响因素之后,识别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因素对总风险如何产生影响的规律。仍以上例为依据,分析步骤如下:
1、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可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得,选取30位专家,专业比例为:研发人员15名,营销人员10名,科技管理人员5名。相关比例超过50%时即认为有影响。
2、编制因素关系图:
风险因素是构成总风险的子风险,不难理解,各风险因素对总风险均会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然而,各风险因素之间又有何种依存关系,这要通过编制因素关系图来加以说明。根据上述问卷结果,编制图3所示因素关系图。
图2:风险因素分析逻辑树
图3:风险因素关系图
图4:因素相互关系的可达矩阵
图4-1:因素相互关系的可达矩阵
3、建立可达矩阵
根据图3所示的因素关系图,构建图4所示的可达矩阵。
4、分级:对上述可达距阵进行分级。运用结构矩阵分析方法进行分级,其分级结果为:一级因素:因素13;二级因素:因素4;三级因素:因素6、8;四级因素:因素1、5、9、11、12;五级因素:因素3、7、10;六级因素:因素2。
按级排列的可达矩阵R为图4-1
5、建立结构模型
本结构模型显示12个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对总风险的影响。
6、解释结构模型
对上述结构模型作如下解释如图6所示。该解释结构模型揭示了本例中高科技知识产权转移过程中的各风险因素与总风险的关系以及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们进一步进行风险管理活动奠定基础。
7、结论分析
通过上述运算分析可知,影响知识产权转移风险的12项因素可分为六个层次,每个层次对总风险的影响强度依次减弱。其中风险4、6、8、1、12为直接风险因素,即对总风险有直接贡献;其余则为间接风险因素,即通过直接风险因素对总风险产生影响。
图5:结构模型
8、风险规避措施及建议
(1)、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是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该组织应有一定的管理职责和管理目标,配备专职或兼职风险管理人员,如风险经理,风险顾问等,并对风险经理进行一定的责权定位。
(2)、建立项目风险管理程序。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本身就是规避风险的第一道屏障,风险管理程序包括风险计划、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等内容。
(3)、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所谓风险管理决策就是从若干个被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由于风险管理决策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决策,风险的严重性往往要在其风险事故发生后或损失形成时才被确认,因此,风险决策是一项动态决策,要经常对决策效果进行评估,限据新的情况调整风险管理决策。
图6:解释结构模型
案例:
武汉科地光纤器件高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移项目成功风险识别实例应用
武汉科地光通讯器件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武汉东湖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江汉钻石集团公司和以刘森博士为代表的留美归国创业团队投资4326万元创建的高科技风险投资企业,公司位于我国具有“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宽带网所用的光通讯材料——光导纤维器件的需求量在迅速增长,科地光通讯器件项目正是瞄准这一目标市场而发起的。公司年产DWDM(波分复用器)、PUMP(激光发生器)等各类有源器件100万件,年创产值1亿多元,利润2000多万元。该公司在知识产权转移活动中非常重视风险管理。运用上述风险识别体系,经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认真地分析,认为市场风险是主要风险,对总风险的相关性最大,应引起特别关注。生产风险和技术风险属次级风险,也应引起注意。信誉风险和竞争风险属伴生风险,是引起市场风险的风险。根据这一分析,公司拟采取以下风险管理措施:
1、聘请有实际生产及经营经验的原深圳五洲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出任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并将原有的客户带到新公司来,解决了创业团队生产经验不足、初期市场开发困难的风险。
2、对创业团队的个人业务能力进行全面考察,对其资信背景进行调查。
3、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规范的现代项目管理体制,落实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完善业主负责制等规章制度,减少建设中的风险。
4、聘请双方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出任财务总监,使合作各方相互信任,并保证了资金的安全使用。
5、对作价出资的技术进行高新技术认证和评估。
6、与项目团队主要负责人签订五年以上技术服务协议,与所有员工签订技术保密协议。
7、在美国建立研发中心,保证后续技术的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