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状态:演进与协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状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94(2001)04-0372-05 一、社会发展中演进与协调的同一性
1.任何物质运动都处于时间——空间的结构之中,因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 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1](P392)社会的运动 发展也同样如此。社会发展的时间性表征了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它的 一维性赋予社会发展以不可逆性,所以从社会整体来讲,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复辟、倒退都被 排除在社会发展所涵盖的内容之外。社会发展的演进,就是社会有机体新质要素不断地增生 ,从而导致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社会发展的空间性表征了社会有机体是由各要素、各 层面相互联结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客观存在。社会发展的空间性表明,社会必定 是结构有序、功能互动的存在物。这种空间性就排除了社会生活中的混乱、失范、无序等状 态,而保持社会协调。社会协调就是指社会各领域与各方面在相互开放的条件下相互依存、 相互适应、共同推进的过程和状态。既然社会存在必定处于一定的时空结构中,因而对社会 发展的反思和解读,就必须全面认识到,演进和协调的统一是构成社会发展的两种状态。反 观近代社会以来的各种发展观,人们大都将社会发展等同于社会演进,只注意了社会发展的 线性序列和顺序关系,而忽视了社会构成中各相关要素的协调、均衡、和谐,同样是社会发 展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只重视社会发展的时间一维结构,而忽视了社会发展必须具有的 空间三维结构。在这种发展理论观照下的社会发展,往往以物质财富量的扩张为其价值归旨 ,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尺。结果,虽然物质财富增多了,但却出现了 “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当代的社会发展理论十分重视社会协调,在这种发展观的视野中 ,社会 不再是处于自然之外的与人对立的社会,而是包含了环境、资源、人口、经济、文化、政治 等各要素内在的有机体。因而脱离稳态结构的现实社会,社会发展的“宏大叙事”无法实现 。所以社会发展是社会演进与社会协调的统一,也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2.研究运动、变化和发展,必须对其承担者做出阐释,因为承担者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发 展的形式与特点。社会就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要研究社会发展,就不能离开对社会本体的 研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论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 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 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 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 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 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 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要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 生 变革。”[2](P82-83)可以看出,一方面,社会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 机体。”[3](P145)表明社会是由多重共时因素而构成的多维结构。对于这种结构的存在 状态,马克思是用“适用”、“适合”等术语来表述的。另一方面,“现实的社会不是坚实 的 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4](P12)这就表明,社会有 机体是一个多维构件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先后有序的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性质,马克思是用 “革命”这样的术语来表述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社会发展必 定有两种状态:演进与协调。
3.对社会的任何说明都离不开人,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5](P19)作为社会主体人的存在特性,决定了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基本形式和状态。人最基本 的存在可以分为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二者不可分离但又不能归结为任何一方。人的肉体存 在 表明他是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人的主体性就表现在他创造社会关系而又被社会关系 所规定,他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被自然所制约。由此决定他是处于社会、自然多维结构 中的主体,他的生存与未来,取决于他对现实关系的理解与驾驭。因而人的现实性存在决定 了社会发展必须以关注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为出发点,即社会发展必须包含着社会协调。人 又不只是现实性的肉体存在,他还是超现实的精神性存在,或许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精神 活动及其结晶规定了人与物的区别,而这种区别突出表现了人对现实物的超越性。人的精 神世界决不是仅仅映照现实,更重要的是解构现实、重构现实,指向理想。对理想的追求, 表明人对现实的超越而指向持续的未来,即对时间进化的偏好。因而人的超现实性决定了社 会发展要打破稳态而趋向未来,所以社会发展又必定要包含社会进化。
4.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抛弃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 人类社会,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可以说,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这一特 殊 物质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离开实践,人类社会就不会存在,当然也就谈不上发展了 。既然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实践,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获得和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实践 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发展。实践具备两个基本特征:现实性和历史性。实践的现实性就是表明 人能动地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从而使社会自身及关联要素协调发展,消除它们之间的 无序和失范。这说明,社会存在的实践机制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协调内容。实践的历史性则是 指人的实践能够突破内在和外在的限制,打破当下的秩序与规范,指向人类合理的未来。 这种对未来的理想,引导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因而社会的发展必定是包含了社会进 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社会发展,必定要从发展的主体——社会、社会的主体——人 、社会与人的生成以及生存基础——实践来理解。从这几个方面的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 社会发展应是社会结构内外各要素相互协调而又不断演进的过程。协调与演进是社会发展的 两 种基本状态,这两个方面紧密相联、互相依存,缺失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便不能存在,社 会也就不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之中。
二、社会发展中演进与协调的差异性
5.社会发展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发过程,而是主体人的创造过程。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 中,必须自觉建构社会发展的理念,并在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因而在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 不仅要意识到社会发展是演进与协调的统一,还要对发展的两种状态做出辩证分析。综观各 种社会发展观,我们可以发现,有关社会发展问题的解析是在两种不同气质的话语系统中展 开的,一种是在人类历史的纵向轴上讲进化,表现为将社会发展分为若干阶段;另一种则是 在人类历史的横断面上讨论社会协调,这种理解多见于当今国际社会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与关 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必须对社会发展的两种状态做出自觉的区分,才能相机择优 。
6.社会发展的两种状态引发出实践的两种取向:一种实践是促进“社会应当如何”,另一 种实践是阻止“社会不应当如何”。前一种实践向度是以人类基于理性对社会变迁规律的认 识为基础,所以是对人类未来的引导。后一种实践向度是在对理性限度的基础上,人们面对 此世现实,而对自身承担起自救的责任。
7.社会发展的两种状态又引发出两种价值取向:祛恶至善和为善祛恶。前一种价值观是现 实主义的,它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包括进步、代价和问题的统一过程。这一 价值取向所强调的是,社会发展不能单是限定在对未来宏大理想的承诺,而忽视对社会现实 的批判与建设。相反,社会发展首先是基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各种关系的协调,因为 任何未来的趋势都根源于现实之中。所以为了达到未来的善,首先要修正现实的恶。马克思 正是在批判旧世界(资本主义)中导向新世界(共产主义)。他一再强调,“我们不想教条式地 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6](P416)后一种价值取向是理想主 义的。这种理想性植根于人的本性和实践的本性,它使人超越现实生活层面而追求永恒的意 义,从而将人类导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但理性的无限放大,容易使理性变成超人类的力量对 人的启 示,使得社会发展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在这种偏向中,人是谦卑的,人的现实存在也是 微不足道的,只有未来的宏大理想才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这一偏向寄希望于通过跨越此世 到彼世的距离来达到彼世之善。在发展观的视野中,只是看到这一种状态而否定了另一状态 ,就会走向历史主义的乌托邦。这种乌托邦“渴望为辉煌的将来而牺牲现在,却不知道它的 原则会导致为了将来每一特定时期以后的一个时期而牺牲将来每个特定时期;同样,也不 知道这个平凡的真理:人的最终将来——无论等待它的会是什么命运——一点不比他的最终 灭绝辉煌。”[7](P516)如我国建国后,为了跨越迈向共产主义的漫长道路,提出“跑步进 入共产主义”,为此按共产主义社会的要求,对现行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进行 改造,而对这种改造所产生的恶果却视而不见。其结果是,宏大的理想不仅没有实现,反而 造成 社会现实生活各方面、各领域的严重失调。所以,单纯的理想主义向度必须超越。
8.社会发展的两种状态又引出两种思维模式:对立中求统一和为统一而消解对立。前一种 思 维模式,首先是承认事物对立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着的方面所 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事物的统一不是通过消解矛盾而达到的,统一只存在于矛盾之中。现实 社会的发展不再以求“纯”为目的,而是坚持多元要素、多重力量的协调统一。无论就国 内来讲还是国际来讲,都是一个多方面、多要素、多力量的整合和统一。就国内来讲,我国 的 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政治体制、思想文化领域都是一个矛盾着的统一体,其趋向都是为 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就国际来讲,也是一个两种或多种制度 并存、竞争并趋向和平与发展的格局。后一种思维方式,要么否定现实社会中的矛盾,要么 对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的存在采取忍无可忍的态度,因而急于采取超常手段予以消灭,结果 理想的统一没有达到,反而造成社会更大的混乱。国际国内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就证明了这 一点。斯大林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完全适合 的 ,因而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完全一致而没有矛盾的社会,并且把这种一致看成是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这种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面前碰壁以后,斯大林承认其社会主义社会 有矛盾,但对矛盾的存在又不可容忍,于是采取残酷的阶级斗争方式,力图迅速消解阶级矛 盾。我们建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在国内把全党工作的中心放在阶级斗争上,力图纯洁 社 会;在国际上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实际上这是一种为统一而消解矛盾的片面思维模式。 所以,发展的两种状态引发的两种思维模式,也应当是互补的。
9.发展的两种状态形成了社会发展的两个规律:社会演进规律和社会协调规律。时间之矢 指示着社会发展不断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这一趋势不可逆转,成为社会发展的一 条重要规律即社会演进规律。这条规律说明,社会的演进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着内在 的必然性,无论是从五形态还是从三形态来划分社会,作为世界史组成部分的各个民族、国 家、地区的具体社会形态,总体上都要按照这几种形态依次演进,尽管在演进过程中,存在 着各种曲折和反复,都不过是社会形态演进过程中的短暂插曲而已。这种必然的不可改变的 趋势,就是社会演进规律。社会的空间结构使得社会系统诸要素形成协调优化的整体及其功 能,是社会矛盾运动趋于和谐的最佳的统一状态。矛盾运动的各方面内在的本质联系,形成 社会协调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有:(1)社会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相互的最佳协调。社会 构成的各要素,必须按照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恰切的配置,使它们的关系契合协调, 这样才能使社会系统各构成要素有序互动,从而形成最佳的社会整体系统。(2)社会系统构 成要素在动态过程中处于最佳协调。社会系统构成要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是不平衡 的,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彼此是消长的,所以,社会系统构成要素的矛盾不断地发生,它们之 间的协同关系也不断地被打破。因此,需要不断适时协调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不断解决 相互间的矛盾,使它们在动态中相互契合。这样社会系统才能始终保持动态中的有序平衡, 才能成为最佳协同的动态整体。(3)社会系统的最佳结构形式,必然产生最佳的整体功能, 从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这是社会协调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协调规律的实质和核 心。
三、可持续发展是演进与协调的统一
10.当今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演进与协调相统一的表现。发展的演进 状态,体现为发展要保持代际持续。如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 的未来》中所定义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里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当代人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的可能性负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当代人要为后代人提供至少和自己从前辈人那里继承的一样多的自然 资源,如果后代人继承的自然资源少于上一代人,那就意味着既不能持续,也没有发展。发 展 的协调状态,体现为发展也要保持代内平等。如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将可 持续发展进一步解释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 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另 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由于“只有一个地球”,任何地区、任何国家 都没有无限制发展的自由,都必须以不给其他地区和国家带来危害为前提。这就要求局部利 益服从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必须服从全球利益;二是整体发展的关键,必须在地区、国家和 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灭贫富两极的继续分化。为此要求公正配置资源,协调人类利益。总之 ,持续与协调体现了发展的空间性和时间性。只讲持续而忽视了协调,这样的持续发展只能 是空洞的理想和形而上的抽象;只讲协调而忽视持续发展,这样的协调将会使社会陷入停滞 。只 有二者的统一,才是健康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