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西葫芦要防茎基软腐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葫芦论文,软腐病论文,要防茎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冬春季节,危害西葫芦茎基部的细菌性茎基软腐病在多个省市保护地发生,需重视防治。
该病通常在西葫芦植株有10~12张叶片时,从下部伤口处开始发生。先在离地面3~5厘米处形成不规则水渍状褪绿斑,逐渐扩大后呈黄褐色,病部纵向扩展,并向内侵害,随后茎部开裂,髓部也开始受害,茎基部凹陷软化腐烂,湿度大时有黄色或白色菌脓流出,并伴有恶臭,茎基部一触即倒,后期随着病部扩展,植株萎蔫死亡,病组织腐烂成麻状。
经鉴定,该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次年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由伤口侵入。病菌侵入后分泌果胶酶溶解中胶层,导致细胞分崩离析,细胞内水分外溢,引起腐烂。阴雨天或露水未干时整枝打杈或虫伤多,均可致发病加重。重茬地土壤中残留病菌多,播种前未对土壤消毒,易发病。大棚等保护地内温度较高、湿度大、土壤通气性不好,会导致发病,加上有些地方大水漫灌,加速了病菌的流动蔓延。
西葫芦茎基软腐病较难防治,在上一年发生过该病或多年连茬种植的地区,应加强预防工作。避免与白菜类蔬菜连茬,前茬最好是葱蒜类或茄果类蔬菜。高畦栽培或起垄栽培,这样排水良好、空气流通,能降低株间湿度,有利于伤口愈合,而且灌水(尤其是沟灌)时水里的软腐细菌不容易接触到西葫芦茎基部,从而避免侵染。有条件的地方采取膜下滴灌,严防大水漫灌。行距由80厘米增大至100厘米,株距由50厘米缩小至40厘米,这样有利于田间操作,避免人为造成植株受伤。整枝打杈应选晴天中午进行,整掉的枝叶及时带出田外处理。连作地定植前15~20天,采用石灰氮(氰氨化钙)、有机肥(牛粪、鸡粪等)、太阳能闷棚进行土壤消毒。定植时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缓苗后再灌一次,隔7天再灌一次。生长期要减少伤口:一是及时治虫;二是施肥时与根系保持距离,避免烧伤根系;三是保持供水均衡,避免土壤忽干忽湿造成生理裂口。创造高低温交替、空气流通的环境,加速伤口愈合。
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处理,严重的连根带土拔掉,并对病株周围的土壤消毒处理。对轻病株可以涂药防治,将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按1:1的比例加水配成药糊,涂抹病斑及病斑四周。
联系电话:025-8439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