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陈高臣

浅谈水利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陈高臣

江苏盐城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224000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非常多的方面,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投入的加强,水利工程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地基是水利工程施工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只有拥有了高水平的地基处理技术,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拥有高质量的地基,保证水利工程整体的稳定性。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水利施工中地基处理的影响因素,对常见的一些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提升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效率的一些措施,旨在推动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地基是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如果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地基处理不到位,势必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及寿命。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必须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根据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综合分析,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为水利工 程施工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在下文就此进行分析,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高效推进。

1、地基处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实际施工中地基的构成非常复杂,他会影响地基的排水功能及其承载能力,因此会直接导致地基强度发生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假如对此类特殊土质不加以处理,那么势必导致附近的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工作尤为重要。就我国相对而言,地形地势较为复杂,这些因素给地基处理工作造成极大阻碍,所以在施工过程前期,必须对地基的施工制定完整的方案,选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及使用寿命。

2、地基处理的影响因素

近几十年,伴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基础建设方面投入的加大,我国水利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愈来愈多的水利工程被建设和应用。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水利工程实际施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地基处理问题就是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类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环境非常多样,所以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的选择至关重要,假如某一个水利工程在地基选择和处理上出现了问题,那么就极有可能会导致水利工程上层建筑稳定性不足,最终使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都受到影响。在水里工程施工中对地基处理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由下面三点:(1)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地质条件的限制,导致了基础工程的抗滑能力下降,具体的结构没有很好的强度支撑,这样就没有办法承受外部施加的巨大压力。(2)如果在土质较软的场所进行地基施工,也未采用合适的技术进行地基处理,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水利工程地基的强度以及承载力不足,无法满足上部结构的承载力要求。另外,如果地基基础强度分布均匀性不足,那么就可能会使水利工程整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严重还会导致水利工程整体发生形变,使其性能下降或者完全不能够进行使用。(3)水利工程的施工基础出现较为松散的砾石,这样就会造成工程基础出现渗水的结构,这样就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严重的渗水或者透水的问题,一旦渗水或者透水的技术指标超出了整个工程的技术要求指标就会对于整个工程造成很大的质量困扰。

3、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的地基处理技术

3.1 桩基技术

(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它具有廉价易得的特点,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可以解决地基松散、排水不畅、预震不佳及桩体抗剪强度不够等复杂问题.

(2)预应力管桩。它包括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如今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预应力管桩是一种的基础的处理方法,建筑基桩检测规则保证了水利工程管桩基础处理的质量,从而保障了今后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建设的安全。

3.2灌浆技术

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动化学原理,把具有充填、胶结性能的材料注入各种介质的缝隙和孔隙中以增加其强度和密实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钻孔,将压浆管放入到预定深度的土层,在较高的灌浆压力作用下使浓浆克服土体的初始应力和抗拉强度,在土体内产生水力劈裂和置换作用,形成交叉的结石网格和较高强度的空间性刚性骨架。在水力劈裂过程中土体中自由水和毛细水被排走,表面水被吸收,土体发生固化和化学硬化作用使土体再次得以加固。

3.3加筋技术

加筋法是适应范围相对较为广泛的一类处理技术,其主要将抗拉能力很强的土工合成材料埋于土中,凭借其较大的摩擦力,使土与加筋材料形成整体,从而增加整体的稳定性。此项技术的运用在全国很多地区均有成功案例,比如在福建三福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为了解决地基处理,设计师则巧妙的将此项技术运用其中,在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4预压砂井技术

预压砂井法是大型工程修建过程中运用的一类方式,预压砂井法是将排水系统与加压系统相互结合,使地基中的孔隙水排出,这种技术的变通性较强,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被运用。在操作过程中,首先,将加固范围内所有的杂物清除,确保排水的流畅性;其次,在施工范围内,垂直下插塑料排水板,同时将排水泵压力加之 80kpa左右,这类方法加固时间较长,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运用于淤泥质地基处理过程中。

3.5 旋喷技术

旋喷法是借助旋喷机具造成旋喷桩从而提高地面的承载能力,在此项技术运用过程中是采用特殊喷嘴的注浆置于土层预 定深度后提升,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喷嘴开始高压喷出水泥固化浆液,这样则逐渐凝固,使得地基的硬度得到提升。这项技术较其他技术而有着操作简便的优势,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其对有机成分较高的地基加固效果较差,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必须做好勘查工作。

4、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高效进行的措施

4.1 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与测量

实地考察是水利工程施工前期的重要工作,只有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只有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够有效避免过去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尤其是施工区域的地基处理,倘若对施工现场不进行考察,则对于地基的处理技术的选用则会把握不当,会直接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必须做好实地考察与测量工作。

4.2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运用专业设备

先进的机械设备是工程施工成功的一半,因此在现阶段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确保施工的质量。在过去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设备过于落后,因而导致施工的效率及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比如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采取强夯法,加入采取人工夯击,那么夯锤对地面的力度肯定不足,那么势必导致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使得后期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无法发到预期的目标,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进专业设备对施工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4.3 在地基处理之前应该多次模拟实验

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可变因素,因此给施工造成极大困扰,在国内现阶段的地基处理过程中,经常采取仿真模拟实验,仿真模拟实验可以最大化的模拟出施工现场的变化,从而对施工方案及其施工设备进行改进,科学的避免了因为施工方案不正确导致返工的状况出现,为水利工程的施工节省了保护时间,同时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5、结语

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我国近几年在地基处理技术上取得巨大成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同时引进专业的设备,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高效进行,促进国民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云, 朱沿君. 浅谈水利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J]. 建筑建材装饰, 2017(7).

[2]吴金丹, 于泳.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5):210-210.

[3]穆春茂.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不良地基处理技术[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9):00094-00094.

论文作者:陈高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陈高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