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电网的应用,对于电网故障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轻基层维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对于提升用户的用电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加强智能配电网建设中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这种技术在配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最后提出了一些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县级智能配电网;电网建设;自动化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逐渐成为信息技术和物理电网结合的一种电网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用电问题,这也是我国电网在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充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升电网信息的集中度,以此来促进我国电力信息系统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智能配电网建设中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
智能配电网可以将电网中的各项数据都集合在一起,从而确保电网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假设发生了停电事故,智能配电网就可以减少停电的范围,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增强用户用电的满意度。此外,在配电网建设的过程中,还会应用到多种信息技术,其目的在于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同时还可以增加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能配电网建设中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光纤IP通信技术
配电网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假设使用一些常规性的传递方式,就会出现信息丢失和信息无法传输的问题,这样不利于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而在采用光纤IP通信技术之后,就可以构建一个传输网络,对信息的传递工作进行实时的监控,还可以对传统通信技术中的缺陷进行完善,使得信息可以不再受到安全传输的影响。工作人员直接通过监控便可以直接查得其中的运行参数,分析这些参数是否正常,如果存在问题,就可以在相应的区域对设备进行检查。在现代化的互联网领域中,IP结构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主要的目的也是实现不同网络中的互联工作。对于现阶段的社会而言,IP网络的发展愈加的开放,这就确保了它可以成为未来网络的发展核心。而在电力系统中应用IP网络技术,可以让各种数据逐渐向着IP的方向靠拢。而在智能电力数据网的主干中,采用的就是IP+SDH+光纤的方式进行处理,SDH自身就具有极强的自愈能力,所以可以保障传输的效率能够达到97%,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广域测控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实现对配电网的自动检测,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直接传输到信息系统中,为工作人员的分析提供了诸多的便利。这项技术在目前的应用中,存在的优势比较明显,可以对县级地区中一些分散性的配电网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且将一些运行比较异常的参数都包含在内。还具有抵御外界干扰因素的作用,确保测控参数的正确率。例如,在贵州市某县级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中,就将这种广域测控技术应用到其中,它的保护构成主要是站域和区域保护层,在站域保护层中,仅仅是依赖变电站和联络线路的信息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保护功能。根据采集到的实时数据来计算出故障的情况,并根据线路故障的方向,找出具体的位置。而在区域保护层中,主要是根据整个区域内的数据来作出一个综合性的判断,区域保护是通过同步数据网络共享,并且在综合分析区域内各个阶段电流和电压状态后所形成的,可以有效的将电网运行中的故障都记录下来。
(三)仿真和模拟技术
配电网质量的好坏同人们的用电状况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智能化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仿真和模拟技术。这种技术的优势点,有着极强的信息分析和计算的能力,能够对监控中的数据进行非常准确的分析,然后在数据基础上对配电网的运行故障进行仿真模拟,供管理人员的进行参考,按照所得的结果,提前制定预防的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可以制定故障应急策略,如果发生了运行故障,运维人员就可以及时的进行应急处理,使得配电网的输电变得正常化。此外,这项技术还能进行聚合分析,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减少损耗,对于一些不合理的配电结构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相关人员还需要根据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加强对这项技术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从而更好的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还能从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的角度出发,使得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系统重点平台来掌握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而优化配电结构。
三、智能配电网建设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升电网信息的集中度
互联网技术让智能化的电力系统建设逐渐趋于完善,也可以实现真正的低投资和高收益。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其进行相应的沟通与完善,确保相关网络的安全性。及时找出网络一些网络漏洞,避免损失的范围扩大,将互联网看作是一种技术上的支撑,能够让每个区域的负责人都对整个电网和线路进行实时的了解与掌握,提升电网信息的集中度。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依托一个良好的产业优势,也能确保县级的智能电网可以向着绿色和低碳的方向发展。从相关调查中可以看出,SmartPM系统可以为用户节省大概15%的用电量,而且在一些比较大的公共区域中,节能的效果更为的明显。所以,在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将互联网融入到其中,以云计算和物联网为支撑,推动电力信息系统的综合性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促使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缓解成本浪费的问题
在建设县级配电网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整个建设企业中部分工作人员进行信息上的交流和共享,从而提高电力信息技术的统一管理。根据电网的运行环境,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加强对各个信息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从而确保信息不会在传送的过程中,因为时间过长而出现误差。为了解决掉部门和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问题,就可以提高信息技术管理的效率,实现对运行环境的科学化管理,减少信息失真的情况,也可以缓解成本浪费的问题。而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对这项技术进行必要的集成化研究,使得配电网运行中的各个设备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只有这样才真正可以发挥出它自身的价值和优势。
(三)加强电力信息技术的高效统一,实现对电网运行的有效控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县级配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专业化的电力技术人员对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到当地的政府的鼓励和支撑,为配电网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政策上的保障。除此之外,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时候,还要注意加强电力信息技术的高效统一,实现对电网运行的有效控制,这样才能加强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来制定一些合理化的设计方案,从而使得这项技术的优势可以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配电网的建设工作都集中在一起,对电网的运行作出一个科学化的指示。
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县级智能化的电网工作可以向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建设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应该加强对技术应用情况的了解与掌握,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措施。相关人员也要充分利用互利网的优势,提高电网信息的集中程度,这样更有助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彬.县级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6(22).
[2]邓雄.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6):168-168.
[3]黄玉军.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6(23).
[4]陶宏.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用探讨[J].科技尚品,2017(8):172-173.
论文作者:唐智德1,郭军伟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电网论文; 配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信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县级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