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托宁联合咪达唑仑对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解析论文_吴敏

衡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省 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应用长托宁联合咪达唑仑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全麻前应用咪达唑仑,观察组在全麻前应用长托宁联合咪达唑仑,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前后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7d,观察组MMSE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同对照组16.67%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长托宁联合咪达唑仑辅助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可有效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身麻醉;咪达唑仑;长托宁

全身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但是许多老年患者因自身存在机体功能衰退,中枢神经功能下降,极易产生神经功能抑制[1]。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恢复均造成严重影响。长托宁是新型抗胆碱药物,为常用术前麻醉药物,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预防作用。本组研究观察老年患者使用长托宁与咪达唑仑联合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0-82岁,平均(71.3±3.2)岁,体质量46-79kg,平均(62.3±5.1)kg。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60-84岁,平均(70.9±3.4)岁,体质量45-78kg,平均(62.7±5.6)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纳入标准:无手术禁忌征者;无心肺疾病者;术前未服用影响心脑血管药物者;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出凝血功能障碍者;免疫系统疾病者;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辅助全身麻醉,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027),0.04mg/kg,术前30min肌肉注射,采用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03688),4μg/kg,丙泊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3138),1-2mg/kg,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869),0.2mg/kg,进行全麻诱导,诱导后2-3min,行气管插管,术中采用芬太尼、丙泊酚及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长托宁(成都力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606),0.01-0.02mg/kg,术前30min肌肉注射,麻醉方法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d、7d的MMSE(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2],从定向力,记忆力、注意与计算力、回忆能力及语言能力5个维度进行评价,满分30分,分值同认知功能呈正相关性。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做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认知功能变化

两组术前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7d,观察组MMSE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会导致其精神、社会活动、认知功能出现改变,康复延迟,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已经有研究发现[3],胆碱能是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其抗胆碱能的作用随之下降。因此,需要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预防作用[4]。

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的MMSE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与术前无明显差异。可见,咪达唑仑与长托宁联合应用,对保护神经功能具有显著作用。长托宁是新型抗胆碱药物,经血管屏障后可阻断乙酰胆碱对颅内胆碱受体、烟碱受体激动作用,外周也可起到强效阻断M受体效果,对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分泌物增多起到显著的拮抗作用,控制中毒反应引发的中枢神经中毒,从而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好转,减轻神经功能损伤[5]。咪达唑仑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惊厥作用,其代谢灭活快,作用快,药物持续时间较短[6]。虽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老年患者全麻中应用,则会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无法起到保护神经功能作用。同时,咪达唑仑的不良反应较多,增加患者痛苦。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与国内许多研究结果一致[7]。

综合上述,长托宁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于老年全身麻醉患者中,能有效减少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改善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英雄.长托宁、咪达唑仑对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239-239,240.

[2]韩杰,李梅,石军等.全身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6):39-40.

[3]姜向春,杨丽莹.全身麻醉前长托宁联合阿托品与长托宁单用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5,19(10):1453-1454,1457.

[4]吴林纳,孟海兵,丁国友等.长托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32(35):15-19,24.

[5]许承范.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前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4,21(22):36-37.

[6]吴耀滨,叶凤卿,梁杏美等.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高血压手术病人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5):625-626.

[7]陆志萍.长托宁与阿托品用于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前用药的临床比较[J].吉林医学,2013,34(34):7180-7180.

论文作者:吴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4

标签:;  ;  ;  ;  ;  ;  ;  ;  

长托宁联合咪达唑仑对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解析论文_吴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