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恩陪伴孩子的成长论文_曹云芳

让感恩陪伴孩子的成长论文_曹云芳

曹云芳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百寿镇初级中学 541800

从上周星期五参加“教子有方”学习培训回来的当晚,我抽出半个小时陪儿子一起审阅了他的段考试卷,找出他考试存在的问题,并和他一起把做错的题目重新修正,时间已经到了八点半。

我不得不马上投入到初三毕业班的中考第一次模拟考改卷当中。可是因为当天早上五点多钟就起来赶车去参加学习,中午有没有休息的时间,试卷还没改到200份就忍不住地打瞌睡了。

我强打起精神,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后继续奋斗。然而没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我整个人已趴在电脑桌上,眼睛怎么也睁不开了。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只感觉到有一双小手在轻轻敲打我的肩膀,下意识的我清醒过来了,原来是儿子在为我捶背。发现我醒了,儿子小声问我:“妈妈,你是不是很累呀?”我点点头,儿子继续说:“那我给您捏捏肩膀吧。”我依然点点头,儿子就这样用他的一双稚嫩的小手在我酸痛的肩膀上揉捏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舒适地伸了伸懒腰,朝儿子扮个鬼脸,故意撒娇地一把把儿子搂过来,把头腻在他怀里说:“妈妈真幸福呀!谢谢我家的宝贝!”儿子像个小大人一样轻轻拍拍我的头,把我扶正后给我捶起了背。在儿子的鼓励下,我一口气改了近1000份试卷。

周六早上,儿子比我起得早,梳洗完了他就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我爬起来之后没顾得上他,就跑到学校继续完成剩下的600份试卷去了。中午因为不想回家,所以就在街上随便吃了点东西,直到晚上八点钟才回到了家。

那时儿子已经吃了晚饭,在跟他的小舅舅玩。我回家后把包一丢,在沙发上坐着就不想起来。儿子向我汇报了他在家一天的情况。他告诉我他在家和舅舅把家里的衣服洗了,并拿到楼上去晒了,自己已经洗了澡,呆会儿就可以睡觉了。我全身无力地听着,示意他赶快睡觉。可是他伸了伸懒腰,完全没有要去睡觉的意思,嘴里嘀咕着:我也好累,怎么就没人给我捏捏肩膀呢?

此时我才发现,原来儿子做了事也是需要认可的,于是我打起精神,坐到床边,也认真地给儿子捏起了肩膀。可是还没捏几下呢,儿子咯咯咯地笑着爬上了床。

从那天晚上开始,我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儿子要在我身上腻一下,然后主动问我累不累,给我不是捏捏肩膀就是捶捶背,或者倒一杯水等等。事情虽小,但我知道儿子懂得心疼他的父母了,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回想以前,也经常加班,每一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之后,经常啥事都不想做。如果儿子还跑来身边蹭一下,不是不耐烦的一声“走开,别来烦我”打发儿子,就是瞎嚷嚷:“该干嘛干嘛去,快点梳洗早点睡觉。妈妈那么累了还来吵,你想累死我呀!”结果可想而知,每一次儿子都是气鼓鼓地上床、气鼓鼓地睡着了。

听了龚凡老师《礼敬与感恩》的课程,我终于明白了“不学礼,无以立”的道理。为人父母,我们常常会感叹我们的孩子不懂得孝顺、不懂得感恩。而身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我们哪里知道,太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放不下家长的架子,在孩子面前连一句谢谢都不想说,又怎样苛求我们的孩子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呢。

南斯特娜夫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感恩更容易在家庭中传递,传递的其实也就是父母的所作所为。所以身为家长的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意识、言谈举止,因为,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就会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命运,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就会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聆听龚老师的精彩授课,让我明白了培养孩子的感恩心首先得从自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这个道理。

我希望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所写到的:“我们幼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察觉,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远的作用。这正如江河的源头一样,水性极柔,一丁点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正犹如从源头上的一丁点引导,河流便有了不同的流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担当起自己的教育责任,在孩子心底播种善良的种子,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懂得给予回报,不要只会索取和享受;教育孩子对他人的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要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让感恩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曹云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  ;  ;  ;  ;  ;  ;  ;  

让感恩陪伴孩子的成长论文_曹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